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轮滑少年动画】轮滑少年的故事.pdf

    • 资源ID:85906328       资源大小:835.95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轮滑少年动画】轮滑少年的故事.pdf

    【轮滑少年 动画】轮滑少年的故事 【-青年节】2012 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日前在丽水落幕,15 岁的永康少年潘宇烁凭借精湛的轮滑技艺取得了青年男子组花式绕桩第四,青年男子组速度过桩第五的好战绩。潘宇烁,1998 年出生,现就读于永康市第三中学。和同龄人一样,是一个热情洋溢、活泼率真的少年。但他却拥有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2009 年 4 月,在北京第二十四届国际体博会米高杯自由式轮滑公开赛中,获得青少年组速度过桩第一、花式绕桩第二。这个永康少年令全世界眼前一亮。当轮滑遇上潘宇烁 2005 年,潘宇烁为了锻炼身体开始接触轮滑。初学轮滑,年仅 8 岁的他动作略显笨拙。一次看似偶然的选择,让他从此踏上了通往世界冠军之路。2006 年,潘宇烁代表永康旋风轮滑俱乐部参加金华市青少年轮滑大赛。初次比赛就取得了自选速度过桩第一名,还幸运地与国家队、省队的高手们一起表演,赢得了阵阵掌声。也就是在这次赛事中,这匹“千里马”遇上了他的“伯乐”现任教练、国内自由式轮滑界的两位金牌教练之一的谢纯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坚持梦想成就“追风少年”此后的潘宇烁,每个周末、节假日、寒暑假都要到外地训练。周一到周五,只要不是生病动不了,都会坚持训练,哪怕是年三十、大年初一。风吹日晒流汗都算不了什么,摔跤受伤也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为了练一个难度动作,潘宇烁一天摔几十跤也有,练轮滑四年,手骨就摔断了两次。但是凭着对轮滑的热爱,他坚持了下来,拿他自己的话说:“我一直记得二年级写过的作文追风快乐,轮滑是我的梦想,我要做追风少年,享受追风的快乐。叫我放弃轮滑,我的心会疼的,陪伴我一路走来的父母和教练也会心疼的。”雨后见彩虹 滑向新征程 经过多年的艰苦训练,潘宇烁捧回了各种国内国际大赛的奖杯。每一次比赛过后,潘宇烁都会给自己定下新的奋斗目标。如今,才在 2012 年世界自由式轮滑锦标赛中取得不俗成绩的他,开始积极备战 10 月下旬在合肥举办的亚洲轮滑锦标赛,他必将会带来新的惊喜。(通讯员 王莉)轮滑女孩陈晨 父母开启陈晨轮滑之路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陈晨与轮滑的缘分始于她 6 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带陈晨到秋收起义广场玩,陈晨见有 人玩轮滑,眼睛死死盯住,吵着要滑,父亲于是花 280 元给她买了一双双排轮滑鞋。说来奇怪,别的小孩都很害怕玩轮滑,担心摔跤,可陈晨仿佛天生就和轮滑有缘,穿上轮滑鞋练一会儿便学会滑行,最主要是她很感兴趣,摔倒了便爬起来接着滑,很快便滑得有模有样,水平超过许多年龄比她大的孩子。此后,陈晨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父母哥嫂都倾尽全力帮助她训练,陈晨自己也非常努力。父母认为她天生是学轮滑的料,决定对重点培养。此后每天早晨 6 时,陈晨便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秋收广场练习轮滑 1 小时,晚上练习 2 小时,天天如此、风雨无阻。在上学的时候,每天父亲都陪着陈晨早上 5 点钟就起床去秋收起义广场练习,练到 6 点多再回家吃饭,然后再赶去学校上课。在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陈晨的轮滑技术得以飞速提升。拜师学艺渐成顶尖高手 陈晨 11 岁时,其轮滑技术已经很高,但这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从没系统、专业训练过。因此练到一定程度就进步不大,无法获得突破。父亲很是着急,听说长沙有轮滑高手,于是专程到长沙请到国家 MST 队队员陈敏来萍乡教女儿。陈敏是我国轮滑界的顶尖高手之一,他见陈晨天赋颇高,因此同意专门来萍乡对其训练。从 2007 年 7 月放暑假的第一天起,陈敏便每天在秋收起义广场对陈晨进行特别训练,从最基本的动作练起,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益求精,陈晨也特别刻苦,每天均训练 12小时以上,每晚练至 11 时才回去睡觉,除了吃饭外,所有时间均花在训练场上。在 20 天训练中,陈晨速度过桩、花式绕桩的技术突飞猛进,许多高难度的动作如单轮转向等都能轻松完成。陈敏回到长沙后,为陈晨制定了严格的训练计划,由父亲具体监督执行。就这样强化训练了一个暑假,陈晨的技术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一次失利铸就夺冠之旅 据了解,在前年“五一”期间,陈晨参加了萍乡市内一家轮滑俱乐部举办的比赛是真正促使她踏上轮滑系统训练之路的一次比赛,在那次比赛中,陈晨没有获得任何名次,甚至连穿上轮滑跑圈都觉得非常吃力。也就是这次的失利,激发了陈晨的好胜心,从那天开始,轮滑便成了陈晨除学习之外的重中之重。此后陈晨不断在各类比赛中摘金夺银,今年 5 月,陈晨参加了 2008 年“米高”杯第二届全国自由式轮滑大赛,在全国众多高手纷纷参赛的情况下,陈晨以一套完美动作获速度过桩和花式绕桩冠军,由此,国内轮滑界一颗新星冉冉升起,陈晨也因此成为国家队的一员。她在参加“北戴河运动 之春”第三届轮滑节比赛中,获得了速度过桩第一名和花式绕桩第三名。但真正让陈晨扬名国内外轮滑圈的,则是本次比赛。虽然两次比赛间隔时间不长,但小小年纪的陈晨轮滑技术却有了质的飞跃。陈晨在电话中告诉记者,由于轮滑比赛入选了 2010 年亚运会,甚至极有可能入选 2016 年奥运会,她将力争在 2010年亚运会上为萍乡市争得亚运会历史上第一块金牌 轮滑追梦人 轮滑是一项街头休闲运动,起源于欧洲,传入中国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人们最初将其看成与滑冰相似的运动,直到 1987 年才改为轮滑。随着时代的发展该技术也在日益改进,轮滑的速度越来越快,技巧性越来越强,也越来越灵活。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子,眼前的他并不起眼,然而一旦踏上那“风火轮”,他马上化身为一道闪电,在风驰电掣中享受速度给他带来的快乐。他就是曹洪伟,地道的开封农民,轮滑圈内的人都亲切地叫 35 岁的他“曹大哥”。身着一身绿色迷彩服,头戴一顶安全帽,背一只双肩包,双手各持一根木棒,他从 2009 年开始独自一人滑行,至今他已去过 286 座城市,累计滑行 5万多公里。2006 年以前,曹洪伟过着普通生活。孑然一身的他,在 建筑工地打工是他生活的全部。就在那一年,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一个夏天的夜晚,曹洪伟到金明广场,看到很多人在广场上轮滑,立即被他们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和轮滑那种自由、无拘无束的特色深深吸引。彼时彼刻,他想象着自己穿着轮滑鞋,快速变换着各种步伐,心随脚动,身体轻得好像要飞起来一样。回到家后,曹洪伟的脑海里一遍遍翻腾着那些画面,白天想,晚上也想,就连做梦也全是在练习轮滑。就这样,曹洪伟和轮滑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今天。用双脚追逐梦想 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洪伟的轮滑技术愈发娴熟,而他圆儿时梦的想法也更加强烈。“用双脚走遍祖国千山万水是我儿时的梦想。”曹洪伟说,“它一直伴随着我长大,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这个梦想从 2009 年开始逐步变成现实,他计划分四期“滑”遍全国。那年 10 月,曹洪伟穿上轮滑鞋,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圆梦的旅程。他先是到郑州、洛阳,然后过山西、陕西,再到甘肃,中间翻过秦岭。之后,他经过陕南到湖北,然后回到开封。在 3 个多月里,曹洪伟跨越 6省 50 多个城市,行程 5000 多公里。白天,他奋力滑行;晚上,他常常野宿。第一期“轮滑中国行”的成功让曹洪伟深受鼓舞。回到 家后,不甘寂寞的他经过短暂休整后,开始了第二期的行程。2010 年 3 月 7 日,曹洪伟从开封出发,往北到了内蒙古,穿过腾格里沙漠,翻越祁连山,然后抵达青海湖,走进藏区,途经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然后到湖南、江西、广东、海南滑了一圈后又折返深圳去香港、澳门,再到福建,经浙江北上上海、江苏,9 月返回开封老家。比起第一期“轮滑中国行”,此次曹洪伟滑得更加辛苦。他每天要滑 10 小时左右,最长的一天甚至滑了 15 个小时,长达 130 公里,而且没有任何资助。这一次几乎花光了曹洪伟的积蓄。回到家后,他一边打工,一边筹划着第三期活动的行程。经过一年多的休整,2012年 3 月 3 日,曹洪伟开始了他的第三次远行,他一路北上,经北大荒、大兴安岭、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直滑到黑龙江漠河北极村。在这次远行期间,他受邀参加了“寻找 2012 梦想先锋”海选活动。经过海选、评委会评审、20 强对决,曹洪伟一路过关斩将,从一万多人中脱颖而出,幸运地成为 6 名去伦敦观看奥运会比赛的人之一,从而一圆奥林匹克梦。征程:苦并快乐着 一个人的征程是孤独的,也是艰苦的。滑行期间,为了节省开支,曹洪伟每天只能吃饼子和馒头,偶尔才吃碗米线或者刀削面;他常睡在桥洞里、马路边 和广场上,偶尔奢侈一下,住一晚最廉价的旅馆大通铺。有一次,当他在公园的长椅上醒来时,发现身边的轮滑鞋不翼而飞。曹洪伟告诉记者:“我是个农民,我的钱都是在工地上用汗水换来的,所以得省着花。”虽然他一再节省,但是 3次“轮滑中国行”仍然花去了将近 3 万元。而这,是他的全部家当。当他行进至内蒙古时,正赶上沙尘天气。他在日记中写道:“刮风时,沙土铺天盖地卷过来,连路都看不清,眼睛也睁不开。在集宁至呼和浩特途中,一会儿黑云翻滚,一会儿雪花飘飘。遇到风雪天时,躲也没处躲,只能硬着头皮在狂风暴雪中继续滑。风雪打在脸上,有种钻心的痛。两眼除了雪花就是泪水,很快又结成了冰。”他抵达宁夏和甘肃时,每天陪伴他的只有风和雨。但曹洪伟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一路上我遇到的风雨天数都数不过来,也许是老天爷故意考验我,派风雨为我护航。”一路上,曹洪伟双脚上的水泡接连不断,大的水泡如同硬币,小的也有玉米粒大。他的 10 个脚趾甲挤掉了一半。漫漫征途中,他的钱包和身份证曾经被偷过,轮滑鞋的轴承也不知坏了多少次,而这都没能阻止他前进的脚步。身体上的痛,曹洪伟都能忍受。最让他牵挂的则是家里年过 6 旬的父亲。一提起父亲,曹洪伟的声音有些哽咽:“这一路上,我每天都在想家,特别是想到家里还有年迈的老父 亲,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但是为了梦想,我不能半途而废。”征途是艰苦的,但同样也有快乐。“我长这么大,没有接触轮滑前,从没有出过远门,没见过高山,更没见过海洋。自从开始轮滑中国行后,祖国大地上大大小小的山峰和峡谷我看了很多。”谈起一路上的经历,曹洪伟非常自豪,“人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而我和别人不一样,我是以轮滑的方式登上八达岭长城的,非常有意义。”曹洪伟拿出一个小笔记本,上面有他途经城市的体育和旅游部门盖的印章和祝福的话语。每到一座城市,他都会到当地的体育局和旅游局盖一个章,证明自己曾经到过这座城市,就跟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倒换关文一样。在滑行期间,曹洪伟每天都会委托朋友将自己一天的行程简要地发到网上,也谈自己的遭遇和感受,不少支持他的网友都会给他留言。与轮滑“白头偕老”曹洪伟告诉记者,他的目标就是滑遍中国的东西南北方向的最末端,并且用轮滑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创造轮滑运动史上的一个奇迹。经过 3 期的“轮滑中国行”,曹洪伟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距离他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除了新疆、西藏等少数几个地方,国内其他地方我都去过了。”谈起第四期活动的计划,曹洪伟说,这次他要到达霍尔果斯口岸和珠穆朗玛峰,路程也将更加艰险。目前天气太冷,他打算在家打工挣足费用,等天气暖和了就前往新疆和西 藏。曹洪伟表示,虽然路途艰难,但是一路上都会遇到很多好心人。“我没有成家,但是老父亲对我参加轮滑活动非常支持。每到一座城市,当地的轮滑爱好者都会热情地迎接我,路途中他们的一个招呼、一张笑脸都会给我莫大的鼓励。这些都是我圆梦的动力,不管多苦我都不会放弃。”“只要你穿上轮滑鞋,就可以享受自由飞翔的乐趣。”曹洪伟说。他的愿望是与轮滑“白头偕老”,让这项健康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其实,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希望有一天他能走出国门,滑向世界:“若有机会,我一定会滑出中国,而且我相信这个梦想不会遥远。”相关链接 轮滑,是穿着带滚轮的特制鞋在坚硬的场地上滑行的运动。现在多数的滚轴溜冰者主要都使用直排轮。因此,直排轮几乎成为轮滑运动的代名词。轮滑过去称为“滑旱冰”,后来由国际奥委会前副主席何振梁先生确定为轮滑名称并一直沿用至今。轮滑运动主要包括速度轮滑、花样轮滑、双排球轮滑、单排球轮滑和平地花式轮滑。我国轮滑运动开展较晚,轮滑运动 19 世纪传入中国。当时仅限于沿海个别城市,只作为娱乐活动。1982 年 5 月,我国首次在上海举办了“金雀杯”速度溜冰邀请赛,10 月在北京举办了“环球杯”旱冰邀请赛。在此 基础上于 1983 年 10 月在首都工人体育场举行了第一届全国轮滑锦标赛。比赛项目有速度轮滑和花样轮滑两项。中国的轮滑运动与西方国家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平地花式“小精灵”用三年征服世界舞台的“蛋蛋后”女孩 模仿杰克逊动作的人我们都见过不少,可你曾见过穿着轮滑鞋模仿杰克逊的场面吗?一位来自深圳的女孩,在 10岁那年就曾在自由式轮滑的赛场上表演了一套杰克逊风格的轮滑动作,拿到了世界级的冠军。令人称奇的是,从第一次穿上轮滑鞋到获得世界级比赛的冠军,其间她只用了 3 年的时间,她是怎么做到的呢?“蛋蛋后”女孩冯辉和她的母亲蔡小芳一起为大家讲述背后的故事。自由式轮滑是什么?自由式轮滑,顾名思义,就是轮滑玩家可以自由地在滑行中做各种随意的动作,早期玩家习惯称其为“平地花式轮滑”。与追求速度和动作难度的竞技轮滑项目不同,自由式轮滑的精髓在于娱乐和放松身心,这类的玩家通常喜欢穿上轮滑去“刷街”,或在广场上做一些简单的滑行动作自我娱乐。初露锋芒 练习轮滑两个多月后 “意外”拿到冠军 冯辉现读初一,家人习惯叫她为“菲菲”。冯辉从小体质就不好,经常生病,医生说是因为缺乏运动,为此她的父母一直鼓励冯辉多参加户外运动。冯辉的妈妈蔡小芳介绍,女儿是从 2009 年才开始学习轮滑的,暑假的一天,父亲冯德海和菲菲在广场上散步,看见有很多小孩在学习轮滑,9岁的菲菲对此很感兴趣,“见女儿想玩轮滑,她的爸爸自然乐意,就给女儿买了双轮滑鞋,并亲自带着她学习滑行的基本动作,希望在练习中可以让女儿增强体质。”她的妈妈蔡小芳说。令冯德海惊讶的是,冯辉第一次穿上轮滑鞋尝试滑行时,居然顺利地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在练习初期,菲菲展现了过人的天赋,“她的平衡感很好、反应速度也快,练习的时候很少摔倒,并且在几天的时间里就熟悉了轮滑的基本动作。”冯辉的妈妈介绍说。没多久,冯德海就发现女儿的滑行动作比他这个老师还要熟练,于是就开始让她独立学习。后来,冯德海把她带到另外一个广场,那里聚集了许多民间的轮滑高手,冯辉就开始同这些高手一起练习。成功的背后离不开辛勤的汗水。冯辉迷恋上轮滑后,她的父母经常陪同她去广场上玩轮滑,“暑假期间,菲菲每天从下午 3 点钟练到晚上 10 点,中间除了吃饭休息一下,基本上都在广场上跟高手们一起玩轮滑。有时遇到下雨天,菲菲就自己去地下车库继续练习,时间久了,连车库管理员都认识了她。”蔡小芳说。刚开始练习时,冯辉投入的时间特别多,一双脚因长期练习磨得满是血泡,有一段时间她每天都要打针,其间都不能去练轮滑,即使这样,菲菲仍坚持去广场,坐在一旁“见习”高手们的训练。自从冯辉投入学习轮滑后,她的妈妈就成了冯辉最忠实的观众,经常陪着孩子去训练。“菲菲她玩轮滑确实有天赋,而且在玩轮滑过程中也得到了很多快乐,我们做家长的都尊重她的兴趣爱好”。蔡小芳告诉记者。2009 年 12 月,广东省举办了一次自由式轮滑比赛,已练习两个多月的冯辉报名参加了青少年组的花式绕桩比赛,“一开始,我们只是抱着让女儿锻炼一下的心态帮她报了名,没想到,她第一次参赛就拿了个冠军回来,这对孩子是很大的鼓励。”冯辉的高难度动作 锋芒毕露 自创高难度动作“单轮天国”与一般的体育竞技项目不同,自由式轮滑讲究舞美、音乐与滑行整体协调流畅。冯辉告诉记者,她平时也学习街舞,玩轮滑时喜欢配上 MJ、Lady GaGa 这类富有节奏感的音乐,“配合音乐的节奏和一些街舞动作,我感觉在滑行时可以让动作更加连贯自然。”冯辉在后来的练习中摸索出了一套轮滑动作,并在 2010 年到南昌参加比赛时表演了出来,“她的 表演引起了专业教练李金喜的注意,李教练后来推荐菲菲去长沙参加了轮滑夏令营,集中参加训练。”冯辉经过专业的训练后,技艺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始崭露头角。2011 年 8 月,冯辉参加了全国的自由式轮滑比赛,凭着出色的表演,她以第二名的成绩被选为国家队队员。每年寒暑假,冯辉都要到上海参加国家队组织的集中训练,平时就各忙各的学业,冯辉的妈妈就充当了保姆的角色,随同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后,冯辉根据轮滑动作中的一套高难度的动作单轮天国,自创了一套高难度轮滑动作。这套动作要求双腿交错,两只轮滑鞋上的 8 个轮子中只有一个着地,玩家就依靠着地的单轮保持着身体平衡向前绕桩滑行。这套动作对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性要求很高,很多轮滑玩家都难以做到。冯辉为练这个动作不知摔了多少次,但自信满满的冯辉并没有放弃,“每个人都有累的时候,但我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成功的。”经历了近两个月的练习后,冯辉硬是将这套动作练得十分熟练。2011 年 10 月,冯辉参加了德国盖新根世界锦标赛的青少年女子组平地花式绕桩项目比赛,她在比赛中使出了轮滑动作中的“最难动作”单轮天国,成功绕过了一个个横在眼前的桩,她的表现征服了在场的观众和评委,当之无愧地夺得了冠军。“拿到了轮滑冠军,我感觉比上清华北大还要开心。”冯辉感叹说。2012 年,冯辉实现了三项重大赛事的大满贯,连续获得全国赛、亚锦赛、世锦赛中女子青少年组平地花式绕桩项目的冠军。她的“单轮天国”动作无疑成为了“杀手锏”,因为这套动作,今年世锦赛主办方为冯辉颁发了“最难动作奖”。锋芒背后 生活中的她古灵精怪 冯辉成了小名人后,来自全国甚至国外的邀请纷至沓来,“为不影响她的学习和生活,我们推掉了很多的邀请。”她的妈妈告诉记者,虽然冯辉在轮滑赛场上屡获奖项,但她在生活中是个普通的小女孩,平时她在家里是个活泼调皮、古灵精怪的小孩,在学校跟同学们相处得都很融洽。同学们都知道她轮滑玩得很好,纷纷找她练习,学校为此还组织了一个轮滑兴趣小组,让她教身边的同学。冯辉练习轮滑需占用不少的时间,但她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为挤出练习轮滑的时间,我在中午、课间的时候通常会把当天的一部分作业完成一部分,晚上练习轮滑回来,再花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将作业全部完成,平时的学习和训练都没有耽误。”冯辉告诉记者。3 年多来,轮滑已经成为冯辉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天下午放学,她都会抽出一段时间玩轮滑,“很多时候我并非是为了准备比赛,而是因为我喜爱玩轮滑,这个过程本身就很 快乐。”冯辉告诉记者,她希望可以一直滑下去,让更多的人关注自由式轮滑,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他们的队伍中。廖志熠:踩着轮滑跳舞 轮滑又称滚轴溜冰、滑旱冰,是穿着带滚轮的特制鞋在硬地上滑行的运动,这项运动起源于欧洲,而今风靡欧美,目前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在我市五一广场、铁牛广场、百盛广场等休闲广场,每天下午都能看到一群群正在玩轮滑的小孩子,他们迎着风,穿着轮滑鞋,在平坦的路上“飞来飞去”,轮滑已经成为这些孩子最好的伙伴,给他们带来了健康的身体和愉快的心情。轮滑风靡绵阳,其实也只有几年的时间。轮滑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在我市风靡,不少痴情轮滑的少年为这项运动的推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中国轮滑协会运动员、绵阳市高校轮滑队教练、绵阳市 MYT 轮滑队队长廖志熠便是其中之一。轮滑比赛规定动作常规滑行 自学成才:17 岁少年迷上“炫”“酷”轮滑 2007 年,时年 17 岁的廖志熠正在职业高中念书,由于课程较为轻松,闲暇时间很多,跟很多同学一样,他喜欢打游戏、上网,大多数时候都宅在宿舍,是一个标准的“宅男”。无聊,成了他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一次偶然的机会,廖志熠在看视频节目的时候,看到了一段轮滑的表演视频,他瞬间就被轮滑表演者的那些很“炫”很“酷”的动作吸引住了。此后几天,他一有时间就找来轮滑表演视频观看,深深地被这项运动所吸引,暗自下定决心学习轮滑。“那个时候轮滑不像现在这么普及,根本找不到学习的途径。”在多番寻找却找不到学习途径之后,廖志熠在自己的生活费里,省吃俭用节约下 400 块钱,自学轮滑。“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摔跤是经常的事情,毫不夸张地说,基本上每天都是鼻青脸肿的。”廖志熠说,买了轮滑鞋之后,他除了上课之外的所有时间,基本上都在轮滑上度过。虽然经常受伤,但每次训练完很苦很累之后,他都会找一些轮滑视频看看,视频中轮滑高手做出的诸多“炫”“酷”动作成了他坚持下来的动力。每一份努力都会有收获,从一开始穿上轮滑鞋站立都成问题,一个月的坚持锻炼下来,廖志熠不仅能穿着轮滑鞋走路,并且渐渐地开始能耍一些花式动作。“穿上轮滑鞋,我就没了烦恼,再溜上几圈,更会感觉心情舒畅,那时候轮滑鞋就是我的代步工具。”“轮滑赋予了我的职高生活不一样的意义。”廖志熠说,以前的那些感觉十分无聊的时间都被轮滑所代替,让他的生活变得无比充实,一点一滴的进步不仅让他变得更有自信,更为开朗,更是在这一领域获得他人及社会的认可。“可以说,目前我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轮滑前阶段,后轮滑阶段,它伴着我成长,同样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艰难训练:10 元一天 兼职半年只为一双轮滑鞋 “当技术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鞋子就成了提高水准的桎梏。”廖志熠说,在坚持自学了几个月之后,他的水平提高非常快,并且也开始接触到不少同样喜爱轮滑的人,开始走进了这个圈子。2007 年年末的时候,廖志熠迎来了他轮滑生涯中的第一个冠军四川省大学生轮滑邀请赛第一名,在参赛的多名轮滑运动员中,惟独他是靠自学成才的。“这个冠军,让我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坚定了我坚持下去的决心。”廖志熠说。当他试图挑战更多高难度动作时,一次一次的尝试,却总是以失败告终,他百思不得其解问题之所在,直到一次交流中,他才知道,原来问题出在了轮滑鞋上。完成的动作难度越高,对于轮滑鞋的要求则越高,而一双专业的轮滑鞋最少需要 1000 多元,对于正在念高中的他而言,无异于天文数字。廖志熠陷入苦恼中,此时他无意中从朋友处得到一个消息,某轮滑俱乐部招聘兼职教练,教小朋友轮滑,1 天 10元工资。“每天除了睡觉就是踩在轮滑上,因为穿鞋子的时间太长,经常满脚都是血泡,一下班倒在床上动都不想动。”廖志熠说,为了买上一双专业的轮滑鞋,他坚持了下来,终于,在半年过后,他穿上了新的专业轮滑鞋。“那一刻,感觉之前吃的苦,受得累都没什么,穿上鞋,踩在轮滑上,当风拂 过面颊的时候,一切苦难都烟消云散,只剩下轮滑和快乐。”廖志熠说。轮滑人生:越是被嘲笑的梦想 越有实现的价值 “在舞台上,当你完成一个优美、甚至是不可思议的动作之时,别人惊叹的目光,让我有种明星的感觉,很享受。”廖志熠说,舞台上的轮滑看上去很“炫”很“酷”,但是在舞台背后,永远是枯燥、重复、辛苦的训练,甚至是为了一个动作要重复训练一个月才能成功。但是,当走上舞台,四周掌声雷动,众人投来惊艳赞美的目光之时,他认为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六年的坚持与努力没有白费,2012 年,世界轮滑邀请赛上,34 个国家运动员参加,廖志熠脱颖而出,获得了第 24 名,这是西南地区轮滑高手在世界比赛中获得的最好名次之一,同时,他指导的学生苏菲浅,在世界花式轮滑比赛中获得世界冠军。在轮滑上走过的六年人生中,廖志熠遭受过伤痛,特别是在一次轮滑比赛中,他摔伤,导致头部受伤住院,这次事故让他家人极力反对他接触轮滑。他也曾因为轮滑而对之后的人生感到过迷茫,遭遇现实压力,但是他却以一颗对轮滑的喜欢之心,坚持了下来。目前,他已经在现实与梦想中找到了平衡点,以教授轮滑来支付自己学习生活比赛的费用。同时,他率先把舞蹈融入到轮滑中,让大家认识了不一样的轮滑。“在追梦的旅程中,曾经也被很多不理解的人嘲笑过,认为是不务正业,但是这些年走过来,轮滑让我的人生变得更加的美好。越是被嘲笑的梦想,越有实现的价值。”滑板职业滑手王汇丰 王汇丰,是深圳为数不多的职业滑板选手。王汇丰的性格有点内向,看上去与滑板运动有些格格不入,就连他自己也说,在刚刚学玩滑板时,对这个圈子里的人有一种本能的恐惧。“那会年纪小,看他们的穿着打扮和做派,太另类了,我真的有点害怕”。直到后来和玩滑板的同道中人交上了朋友,王汇丰才发现,他们都很善良,不是另类,而是特别。王汇丰不再孤单了,他们经常和深圳的滑手们在一起玩、一起切磋技艺,足迹从南山到罗湖再到宝安去年,王汇丰经历了自己玩滑板以来最大的一次伤病手臂脱臼。大夫说他一个月不能玩滑板,可两三天之后他就熬不住了。没办法,朋友们去哪玩他都跟着,就算是看别人玩、一起聊聊天,也能一解对滑板的相思之苦。王汇丰玩滑板玩出了名堂,从荔香中学高中一毕业,赞助商就找上门来。那家美国公司从滑板产品起家,经营鞋和服装两大品牌,他们看中了王汇丰的名气和人品。有了自己的赞助商,王汇丰成了一名职业滑手,参加比赛、拍摄教学录像成了他的日常工作。现在王汇丰和朋友们已经开始着手推出自己的滑板品牌,他说,现在他的工作就是滑板,这也 将会是他的终身职业。

    注意事项

    本文(【轮滑少年动画】轮滑少年的故事.pdf)为本站会员(g****s)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