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ppt

    • 资源ID:87559899       资源大小:4.38MB        全文页数:7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ppt

    第二章土壤有机第二章土壤有机质概念:概念:土壤有机质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体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第一节第一节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其组成 微生物微生物 植物来源植物来源 动物来源动物来源 工农业副产品工农业副产品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组成二、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及组成1 1、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含量 一般含量在一般含量在0-5%0-5%之间。之间。泥炭土可高达泥炭土可高达20%20%或或30%30%以上以上 漠境土和砂质土壤不足漠境土和砂质土壤不足0.5%0.5%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0%20%的,有机质土壤;的,有机质土壤;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20%CO-CO2 2和和H H2 2OO,而,而NN、P P、S S等则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等则以矿质盐类释放出来。在嫌气条件下在嫌气条件下,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作用进行得既慢又不彻底,同时往往还,好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分解作用进行得既慢又不彻底,同时往往还产生有机酸、乙醇等中间产物。产生有机酸、乙醇等中间产物。在极端嫌气的情况下在极端嫌气的情况下,还产生还产生CHCH4 4、H H2 2等还原物质,其中的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等还原物质,其中的养料和能量释放很少,对植物生长不利。生长不利。有机化合物分解的差异有机化合物分解的差异单糖、淀粉和简单蛋白质单糖、淀粉和简单蛋白质粗蛋白质粗蛋白质纤维素纤维素脂肪、蜡质脂肪、蜡质木质素、酚类化合物木质素、酚类化合物有有机机质质分分解解由由易易而而难难的的递递进进半纤维素半纤维素二、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二、植物残体的分解和转化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矿化,第一阶段:快速矿化,易分解组分;易分解组分;第二阶段:缓慢分解,第二阶段:缓慢分解,难分解组分。难分解组分。据估计,有机残体经一年降解后,据估计,有机残体经一年降解后,2/3以上的有机质以以上的有机质以CO2形式释放而损失,残留的有机质不到形式释放而损失,残留的有机质不到1/3,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占其中土壤微生物量占3-8%;多糖、多糖醛酸苷、有机酸等非腐殖物质占;多糖、多糖醛酸苷、有机酸等非腐殖物质占3-8%;腐殖物质占;腐殖物质占10-30%。根系年残留量比地上部分稍高。根系年残留量比地上部分稍高。三、土壤腐殖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三、土壤腐殖物质的分解和转化腐殖物质的分解转化经历腐殖物质的分解转化经历3个阶段: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阶段:腐殖物质经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使芳香结构核心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使整个腐殖物质经物理、化学和生物降解,使芳香结构核心与其复合的简单有机物分离或使整个复合体解体复合体解体;第二阶段:第二阶段:释放的简单有机物质被分解转化,酚类聚合物被氧化;释放的简单有机物质被分解转化,酚类聚合物被氧化;第三阶段:第三阶段:脂肪酸被分解,被释放的芳香族化合物参与新腐殖质的形成。脂肪酸被分解,被释放的芳香族化合物参与新腐殖质的形成。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四、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一)温度(一)温度(二)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二)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三)有机残体的特性(三)有机残体的特性(四)土壤特性(四)土壤特性(一)温度(一)温度 微生物活动响应于温度变化 无分解:0;分解随温度而加强:0-35;升温10,分解速率提高23倍;最适分解温度:2535 微生物适宜的含水量 0.3MPa,分解迅速降低;4MPa,only fungi 频繁的干湿交替,强烈促进分解。频繁的干湿交替,强烈促进分解。(二)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二)土壤的水分和通气状况通气良好:好气微生物活跃,好气分解,速度快,分解完全,矿化率高,中间产物累积少,利于植物吸收利用,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累积和保存。通气不良:嫌气微生物活动旺盛,分解慢,不完全,矿化率低,中间产物容易积累,产生有毒还原气体,利于有机质积累和保存。通气过盛和过差,都对土壤肥力不利。必须好气和嫌气分解配合,既保持适当的有机质水平,通气过盛和过差,都对土壤肥力不利。必须好气和嫌气分解配合,既保持适当的有机质水平,又有足够的有效养分。调节土壤通气状况,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之一。又有足够的有效养分。调节土壤通气状况,是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之一。1、有机残体的物理状态:(三)有机残体的特性(三)有机残体的特性 新鲜程度 破碎程度 紧实程度一般情况下,多汁幼嫩新鲜的绿肥易分解。一般情况下,多汁幼嫩新鲜的绿肥易分解。3、有机残体的碳氮比:用C/N 表示。微生物吸收1份氮,就要吸收5份碳用于构成自身细胞,同时要消耗20份碳作为生命活动的能量。微生物分解需有机质的C/N为25:1。2、有机残体的化学成分:一般情况下,阔叶比针叶快;叶片比残根快,豆科比禾本科快。C/N C/N降至大约降至大约2525:1 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释放矿质态氮,(四)土壤特性(四)土壤特性 土壤质地:土壤质地:粘质和粉砂质土壤通常比砂质土壤含有更多的有机质。砂质土壤较利于有机质分解,粘粒对有机质有保护作用,粘粒-腐殖质复合体可保护有机质免受分解。土壤土壤pH值:值:各种微生物具有其最适宜的pH值范围,中性土壤有利于有机质矿化,酸性土壤补钙-施石灰等于施肥。改良过酸过碱的土壤,对促进有机质的矿化有显著效果。有机质的粘粒保护作用第三节第三节 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性质一、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一、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过程称为“腐殖化作用腐殖化作用”。对其一般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第一阶段:植物残体分解产生简单的有机碳化合物;第二阶段: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和反复循环,增殖微生物细胞;第二阶段:通过微生物对这些有机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和反复循环,增殖微生物细胞;第三阶段: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聚合形成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即腐第三阶段:通过微生物合成的多酚和醌或来自植物的类木质素,聚合形成高分子多聚化合物,即腐殖物质。殖物质。4条途径:途径途径1:通过还原糖形成,糖和氨基酸:通过还原糖形成,糖和氨基酸经聚合作用形成棕色的含氮聚合物;经聚合作用形成棕色的含氮聚合物;途径途径2和和3:多元酚理论:多元酚理论途径途径4:Selman waksman的经典理论,的经典理论,即木质素即木质素-蛋白质理论。蛋白质理论。(一)土壤腐殖质(一)土壤腐殖质-粘土矿物复合体粘土矿物复合体游离态 很少结合态 52%-98%腐殖物质二、土壤腐殖物质二、土壤腐殖物质-粘土矿物粘土矿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示意图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示意图(二)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二)微生物与土壤有机质和粘土矿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土壤中土壤中80-90%80-90%的微生物粘附在各种矿物、有机质或矿物的微生物粘附在各种矿物、有机质或矿物-有有机物复合体表面,形成单个的微菌落或生物膜。机物复合体表面,形成单个的微菌落或生物膜。微生物体吸附于矿物、有机物表面后,其细胞代谢将会发生微生物体吸附于矿物、有机物表面后,其细胞代谢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壤中与生物相关的一系列土壤环境明显的变化,从而影响到土壤中与生物相关的一系列土壤环境过程。过程。(a)三、土壤腐殖酸的分组三、土壤腐殖酸的分组目前常用的提取剂目前常用的提取剂(1)0.1M NaOH溶液(2)0.1M NaOH+0.1M 焦磷酸钠混合提取液水浮选、挑拣和静电吸附或重液(相对密度1.8或2.0)除去未分解和半分解的残体,这部分有机质称为轻组轻组;留下的土壤中的称为重组重组。腐殖质分组方法吉马多美朗酸吉马多美朗酸乙醇溶乙醇溶解解腐殖物质的分组胡敏素胡敏酸富里酸腐殖物质四、土壤腐殖酸的性质四、土壤腐殖酸的性质(一)物理性质(一)物理性质1 1、颜色、颜色 黑褐色,富里酸呈淡黄色,胡敏酸呈褐色2 2、溶解性、溶解性 富里酸溶于水、酸、碱;胡敏酸不溶于水和酸,但溶于碱;富里酸的一价、二价盐溶于水,三价盐几乎不溶于水;胡敏酸的一价盐溶于水,但二价、三价盐几乎不溶于水。3 3、吸水性、吸水性 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500%4、胶体特性、胶体特性 土壤有机胶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土壤有机胶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腐殖酸的化学性质(二)腐殖酸的化学性质1、腐殖酸的元素组成、腐殖酸的元素组成由C、H、O、N、S等组成,还有Ca、Mg、Fe、Si等灰分元素;含C55-60%含N3-6%C/N平均为10:1-12:1 我国主要土壤腐殖酸的元素组成我国主要土壤腐殖酸的元素组成元素(元素(%)CHO+SNHA50-603.1-5.331-413.0-5.6FA45-534.0-4.840-482.5-4.3习惯上以58%为其平均值,故计算有机质的含量时,一般以1.724为折算系数。2、含氧官能团羧基、酚羟基、羰基、醌基、醇羟基、甲氧基等。种类种类 羧基羧基 酚羟基酚羟基 醇羟基醇羟基 醌基醌基 酮基酮基 甲氧基甲氧基HA 275-481 221-347 224-426 90-181 32-206 32-95FA 639-845 143-257 515-581 54-58 143-254 39表表2-4 2-4 我国主要土壤表土中腐殖物质的含氧功能基我国主要土壤表土中腐殖物质的含氧功能基cmol(+).kgcmol(+).kg-1-1 3、腐殖酸的络合性络合物的稳定性随络合物的稳定性随pHpH值的升高而增大。值的升高而增大。在在pH4.8pH4.8时能与时能与FeFe、AlAl、CaCa等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会产生沉等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但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会产生沉淀。淀。4、腐殖酸的电性腐殖酸是一种腐殖酸是一种两性胶体两性胶体。即可以带负电荷,也可以带正电荷。而通常以带负电荷为。即可以带负电荷,也可以带正电荷。而通常以带负电荷为主。主。腐殖质的负电荷数量随腐殖质的负电荷数量随pHpH质的升高而升高。质的升高而升高。(1 1)腐殖酸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有较大的差异。)腐殖酸是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量有较大的差异。(2 2)腐殖酸的分子形状)腐殖酸的分子形状 pH 2-3 pH 2-3 纤维、纤维束状纤维、纤维束状 4-7 4-7 网状、海绵状网状、海绵状 8-9 8-9 页状页状 10 10 粒状粒状(三)腐殖酸的分子结构特征(三)腐殖酸的分子结构特征HAHA的的3D3D优化结构模型优化结构模型(四)腐殖质的稳定性与变异性(四)腐殖质的稳定性与变异性1 1、稳定性、稳定性在温带条件下,一般植物残体的半分解周期少于在温带条件下,一般植物残体的半分解周期少于3 3个月,植物残体形成的新的有机质的个月,植物残体形成的新的有机质的半分解期为半分解期为4.7-94.7-9年,而胡敏酸的平均停留时间为年,而胡敏酸的平均停留时间为780-3000780-3000年,富里酸的平均停留为年,富里酸的平均停留为200-630200-630年。年。2 2、腐殖质的变异性、腐殖质的变异性 HA/FA HA/FA值值*:表示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的比值表示胡敏酸与富里酸含量的比值。是表示土壤腐殖质成份变异的指标之一是表示土壤腐殖质成份变异的指标之一。一般我国北方的土壤,特别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土壤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一般我国北方的土壤,特别干旱区与半干旱区的土壤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HA/FAHA/FA比大于比大于1.01.0 而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的酸性土壤中,土壤中以富里酸为主,而在温暖潮湿的南方的酸性土壤中,土壤中以富里酸为主,HA/FAHA/FA比一般小于比一般小于1 1.在同一地区,在同一地区,水稻土水稻土的腐殖质的的腐殖质的HA/FA HA/FA 比比大于旱地大于旱地。在同一地区,。在同一地区,熟化程度高熟化程度高的土壤的的土壤的HA/FAHA/FA比比较高较高。第四节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管理(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一)提供植物需要的养分 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壤每年释放的碳素营养:碳素循环是地球生态平衡的基础。土壤每年释放的COCO2 2达达1.35101.351011 11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吨,相当于陆地植物的需要量;需要量;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氮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氮素占全氮的90-98%;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磷素营养:土壤有机质中的磷素占全磷的20-50%;其他营养:其他营养:K、Na、Ca、Mg、S、Fe、Si等营养元素。等营养元素。一、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一、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二)改善土壤肥力特性1 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促进良好结构体形成;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降低土壤粘性,改善土壤耕性;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降低土壤砂性,提高保蓄性;促进土促进土壤升温。壤升温。2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的表面性质;影响土壤的表面性质;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影响土壤的电荷性质,影响土壤保肥性;影响土壤保肥性;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影响土壤的络合性质;影影响土壤缓冲性。响土壤缓冲性。3 3、生物性质、生物性质:影响根系的生长;影响根系的生长;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影响植物的抗旱性;影响植物的物质合成与运输;影响植物的物质合成与运输;土壤生物的食源。土壤生物的食源。(一)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一)有机质与重金属离子的作用 腐殖酸是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以腐殖酸是重金属离子的络合剂。以Cr3+为例。为例。(二)有机物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二)有机物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的固定作用(三(三)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全球碳平衡的影响二、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二、有机质在生态环境上的作用一个碳原子的旅程一个碳原子的旅程据Garrels等(1975)计算:在大气圈中停留4年;在生物圈中停留11年;在海洋上层水域停留385年;在深海中停留10万年;在地壳中停留3.42108碳素转化模型以CENTURY模型为例土壤有机质(碳)的动态平衡土壤有机质(碳)的动态平衡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非土壤有机质含量并非可以无限提高,在稳可以无限提高,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最终定的生态系统中最终达到一个稳定值。达到一个稳定值。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三、土壤有机质的管理$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坚持两个原则坚持两个原则 平衡原则平衡原则 经济原则经济原则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决定于年生成量和年矿化量的相对大小。两者相等:有机质含量保持不变;生成量矿化量:有机质含量增加;生成量矿化量:有机质含量降低。(1)1)合理耕作制度(退化或熟化)合理耕作制度(退化或熟化)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并维持较高的水平。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提高并维持较高的水平。提高有机质含量的措施提高有机质含量的措施1、坚持补充新的有机质、坚持补充新的有机质 主要的有机肥源包括:主要的有机肥源包括: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绿肥、粪肥、厩肥、堆肥、沤肥、饼肥、蚕沙、鱼肥、河泥、塘泥;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2 2)施用有机肥)施用有机肥(3 3)种植绿肥)种植绿肥 田菁 紫云英 紫花苜蓿等 休闲绿肥、套作绿肥 养用结合:因地制宜、充分用地、积极养地、养用结合(4 4)秸秆还田)秸秆还田 迅速提高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促进土壤结构形成,保存氮素,促进难溶性养分溶解,比用腐熟的有机肥有更好的效果。要注意秸秆的C/N比、破碎度、埋压深度以及土壤墒情、播种期远近、化肥施用量等2、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调节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调节土壤水、气、热状况,控制有机质的转化;合理的耕作和轮作;调节碳氮比率和土壤酸碱度。腐殖化系数腐殖化系数:每克有机质(干重)施入土壤1年后,所能分解转化成腐殖质的克数(干重)。通常在0.2-0.5之间。同一物质的腐殖化系数,因不同的生物、气候条件、土壤组成性质及耕作等条件而有差别。水田较旱地高木质化程度高的腐殖化系数高粘重土壤高于轻质土壤矿化率:每年因矿质化而消耗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百分数。土壤有机质的年矿化量受生物、气候条件、水热状况、耕作措施等因素的影响。冷凉地区低于温湿地区山区低于丘陵平川水田低于旱地粘重土壤低于轻质土壤激发作用激发作用*(Priming effect):土壤中加入新鲜有机物质会促进土壤原有有机质的降解,这种作用称之激发作用激发作用。激发效应可以是正、也可以是负。土壤有机质概述土壤有机质概述 1 1了解不同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不同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2 2了解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有机质来源的异同。了解自然土壤与耕作土壤有机质来源的异同。3 3掌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腐殖质概念,二者有何异同。掌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腐殖质概念,二者有何异同。4 4熟悉土壤有机质的基本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化合物组成和形态特征熟悉土壤有机质的基本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化合物组成和形态特征。土壤有机质的转化土壤有机质的转化 1 1了了解解土土壤壤有有机机质质的的分分解解和和转转化化过过程程及及产产物物,重重点点掌掌握握影影响响转转化化因因素素中中的的C/NC/N的的详详细细内内容容和和基基本本原原理。理。2 2理解影响有机物质在土壤中转化的推动力是微生物的含义。理解影响有机物质在土壤中转化的推动力是微生物的含义。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土壤腐殖质的形成 1 1了解腐殖质形成过程的了解腐殖质形成过程的3 3个阶段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组成土壤腐殖质最基本的物质有哪些?个阶段的内容及相互关系,组成土壤腐殖质最基本的物质有哪些?2 2掌握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所带功能团对各组分性质产生的影响掌握土壤腐殖质的组分、所带功能团对各组分性质产生的影响。掌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掌握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农作物产量、品质以及环境保护所产生的影响。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以及为什么一再强调增施有机肥以培肥土壤的科学道理。了解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原则和途径,以及为什么一再强调增施有机肥以培肥土壤的科学道理。【本章小结】【本章小结】1.1.土土壤壤有有机机质质 2.2.土土壤壤腐腐殖殖质质 3.3.矿矿化化作作用用 4.4.腐腐殖殖化化作作用用 7.7.腐腐殖殖化化系系数数 8.8.C/N C/N 9.9.腐腐殖殖酸酸 10.10.褐腐酸褐腐酸 11.11.黄腐酸黄腐酸 12.12.激发效应激发效应1.1.什么叫土壤有机质什么叫土壤有机质?包括哪些形态包括哪些形态?其中哪种最重要其中哪种最重要?2.2.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最有效是哪种你认为最有效是哪种?3.3.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和作用?4.4.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水田的腐殖质含量一般比旱地高?为什么为什么?5.5.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哪一种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哪一种?为什么为什么?(一一)基本概念基本概念(二)问答题二)问答题1、土壤有机质是化学中已有的有机化合物、土壤有机质是化学中已有的有机化合物()2、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受微生物控制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土壤有机质的转化是受微生物控制的一系列生化反应()3、C/N高会抑制有机质的分解高会抑制有机质的分解()4、HA的酸性比的酸性比FA强,分子量比强,分子量比FA高,稳定性比高,稳定性比FA高高()5、一般南方土壤有机质的、一般南方土壤有机质的/,而北方,而北方 ()6、一般随着土壤熟化度的提高,、一般随着土壤熟化度的提高,/也提高也提高()7、土壤施用的有机肥越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的也越高、土壤施用的有机肥越多,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的也越高()8有机质的转化是先矿化后腐殖化,两个过程是矛盾对立的有机质的转化是先矿化后腐殖化,两个过程是矛盾对立的()9、土壤微生物主要分解碳水化合物,不分解腐殖质、土壤微生物主要分解碳水化合物,不分解腐殖质()10、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土壤有机质在土壤中是完全独立存在的()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章土壤有机质.ppt)为本站会员(叶***)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