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doc

    • 资源ID:914055       资源大小:1.21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doc

    ICS 13.020.40Z 06DB37山东省 地方标准DB 37/T 3599201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Technical guideline for emergency monitoring in abrupt environmental accidents2019 - 07 - 23 发布2019 - 08 - 23 实施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37/T 35992019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响应启动.25 现场调查与污染物初步判别.26 监测方案.27 现场采样与监测.38 应急监测报告.4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510 应急监测终止.511 应急监测评估.512 日常保障.5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任务单.8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现场调查记录单.9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编制提纲.10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选用指南.11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报告编制提纲.16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评估记录单.19DB37/T 35992019II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环保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强、朱晨、魏子勇、郑雁、王述伟、程磊、戴金平、冯德达、李恒庆、张 存良、高洁。DB37/T 359920191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响应启动、现场调查与污染物初步判别、编制监测方案、 现场采样与监测、编制监测报告、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应急监测终止、应急监测评估以及日常保障 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境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的应急 监测。 本标准不适用于辐射污染事件、海洋污染事件、地质环境突发事件、涉及军事设施污染事件、生 物和微生物污染事件等的应急监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 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 HJ 589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 HJ 66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应急监测 emergency monitoring 指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至应急响应终止前,对污染物、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变化趋势进行 的监测。3.2 应急监测响应 emergency monitoring response 指应急监测部门接到应急监测任务指令后,组织开展的应急监测等应对措施。3.3 应急监测终止 emergency monitoring terminationDB37/T 359920192指突发环境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后,根据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下达的应急终止命令, 终止现场应急监测工作。3.4 应急监测评估 emergency monitoring evaluation 指应急监测终止后,组织对本次应急监测的重点工作环节进行效果评估,以便进一步完善、改进 应急监测工作。3.5 应急监测演练 emergency monitoring drilling 指为检验应急监测预案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的适应性和应急监测人员的协同 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4 响应启动4.1 应急监测部门接到应急监测任务指令后,应立即启动本部门的应急监测预案,快速集结应急监测 人员,准备监测仪器装备,赶赴事件现场开展应急监测。应急监测部门在启动应急监测预案的同时, 应立即展开现场相关情况的收集调查。按附录 A 的格式填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任务单,详细 了解记录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等基本情况,判定事件性质(如爆炸、泄露、超标排放、非法倾倒等) ,以及污染物种类、性质、危险特点等。 4.2 涉及企业突发环境事件的,应调取事发企业的环境应急预案。 4.3 应急监测部门启动应急响应后,可视事件污染情况及发展趋势提出响应级别调整建议。5 现场调查与污染物初步判别5.1 应急监测人员到达事件现场后,应立即展开现场调查,补充完善事件信息,按附录 B 的格式填写 应急监测现场调查记录单。 5.2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事件发生原因、过程等基本情况;主要污染物种类、理化及毒理性质,扩散 途径,污染范围及污染程度;周围居民区、学校、饮用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收集或绘制事件现场平面布置图等。 5.3 应急监测人员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可通过以下途径确定主要污染物:a)已知污染物及其可能在环境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反应副产物、衍生物等;b)未知污染物可通过以下方法确认:污染物的特征气味、颜色、挥发性和遇水反应特性,以及对 周围环境、作物的影响等;事件现场周围可能产生污染的排放源的生产、环保、安全记录等; 事件现场周围的空气、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等;人员或动物中毒反应的特 殊症状;使用检测试纸、快速检测管、便携(直读)式监测仪器等现场快速分析手段。根据 收集的信息,对污染物的类别进行初步判断,然后再精准分析确定;c)难以现场快速确认的污染物,应快速采集样品,经实验室定性分析后确定。6 监测方案6.1 基本要求DB37/T 3599201936.1.1 监测方案应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经应急监测现场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6.1.2 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事件基本情况、现场地理位置和监测点位示意图、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分 析方法、评价标准以及质量保证等内容。监测方案编制参见附录 C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编制 提纲。 6.1.3 监测方案实施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应急处置和污染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6.2 点位布设6.2.1 监测点位布设应以事件发生地及其附近区域为主,并综合考虑事件类型、现场地貌、周围环境 敏感点、水文特征、气候条件,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影响范围,以及样品采集的方便性、可操作性 等现场实际因素。 6.2.2 根据事件现场情况,监测点位主要包括污染控制点、消减点、对照点和环境敏感点。监测过程 中可根据污染物扩散情况和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进行适当调整监测点位。 6.2.3 监测点位布设方法应按 HJ 589 的有关规定执行。6.3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应为现场调查确定的主要污染物。监测过程中可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变化情况进行适当调 整监测项目。6.4 监测频次6.4.1 监测频次按照 HJ/T 55、HJ/T 91、HJ/T 164、HJ/T 166、HJ 194、HJ 589 和 HJ 664 中监测频 次相关规定执行。 6.4.2 根据现场污染状况变化情况,事件初期应适当增加监测频次,待污染物变化规律或污染物浓度 变化趋于稳定后,逐步减少监测频次。6.5 监测方法现场应急监测方法要求包括:a)现场可监测的项目,应首选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低、可直接读数,能给出定性、半定量或定量 检测结果的快速标准分析方法。无标准分析方法的项目,优先选择检测结果准确程度高的快 速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现场无法测定的项目,应迅速送至实验室分析;b)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事件现场周围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和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等作为补 充监测手段。也可采用生物监测、无人机监测、激光雷达探测等新型监测技术手段辅助监测;c)对于影响事件处置、司法鉴定或损害评估判定结果的关键样品,应优先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 标准方法测定;d)当需要开展跨界联合监测或多地、多部门联动监测时,各监测方应统一采用应急监测现场指 挥部确定的应急监测方法。不能统一监测方法的,应做好方法间的比对验证。7 现场采样与监测7.1 现场采样7.1.1 应急监测现场的样品采集应参照 HJ/T 55、HJ/T 91、HJ/T 164、HJ/T 166、HJ 194 和 HJ 664 的相关采样规定执行。DB37/T 3599201947.1.2 对影响事件处置判断的重要监测项目,应采集现场平行样,同时进行现场快速测定和实验室分 析,且采样量应满足留样要求。7.2 样品保存与运输需送实验室进行分析的样品,应按照HJ 589中的相关规定进行保存及运输。7.3 现场监测7.3.1 凡具备现场测定条件的监测项目,应现场进行测定。 7.3.2 现场测定时,应优先选用满足快速定性鉴别污染物、半定量或定量测定污染物浓度、样品前处 理要求低等条件的监测方法。 7.3.3 现场应急监测仪器可参考附录 D 中的相关应急监测方法,以选用便携式、直读式、多参数的监 测仪器为主,以及整合便携式、车载式监测仪器设备的水质和大气应急监测车。 7.3.4 对于应急监测人员难以进入的污染核心区或其他监测点位,可采用无人机监测、激光监测、遥 感监测等监测手段作为辅助。 7.3.5 检测试纸、快速检测管和便携式监测仪器应按照相应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使用过程中应注意 避免干扰。测定时至少连续平行测定两次。必要时送回实验室对现场测定结果进行确认、鉴定。 7.3.6 现场测定产生的实验废液、固体废物等应妥善处置。7.4 信息记录7.4.1 现场监测记录应信息完整、记录及时。 7.4.2 采样及样品交接应做好监测断面(点位)位置信息及气象水文参数等信息的记录。 7.4.3 分析测试应做好分析方法、分析日期、仪器型号及编号等信息的记录。 7.4.4 采样与分析测试的原始记录应保证全过程留痕的要求。7.5 安全防护7.5.1 进入事件现场的应急监测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防护,至少 2 人同行。 7.5.2 应急监测人员应根据现场情况按规定穿戴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报警装置等防护器材。未经 现场指挥或警戒人员许可,不应进入事件现场进行采样监测。 7.5.3 对进入事件现场的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应采取防水、防爆等防护措施。现场临时搭建的应急指挥、 监测场所应与事件现场保持安全距离。8 应急监测报告8.1 报告编制8.1.1 应急监测报告的编制、报送要求按照 HJ 589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编制格式参见附录 E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报告编制提纲。 8.1.2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按照相关要求编制并上报应急监测快报和应急监测报告。应急监测快报应 在第一时间报出,并尽快汇总监测结果,编制应急监测报告。 8.1.3 应急监测报告应根据监测结果评价事件周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分析污染变化趋势。 8.1.4 污染物评价标准优先选取国家和地方现行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暂无环境质量、 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可根据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认可或推荐的标准进行评价。8.2 报告审核DB37/T 359920195现场出具的应急监测快报和应急监测报告,需经编制人、审核人、现场负责人三级审核签字后报 出。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处置需要,也可参照计量认证要求提供相关监测报告。8.3 存档应急监测的现场记录、录像、照片等资料应与应急监测报告一同存档。9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9.1 应急监测的质量保证与数据处理应按照 HJ 589 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9.2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应重点关注监测点位、监测项目、样品采集的代表性,分析方法选用的合理性, 现场监测分析的规范性。 9.3 现场快速分析方法应采用同一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多次测试比对,或选用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比 对测试等作为应急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措施。 9.4 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监测时应注意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检验,检验检查内容包括仪器、方法、环境 条件是否一致,浓度单位是否相同等。10 应急监测终止10.1 突发环境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后,根据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门下达的应急终止命 令,由现场应急监测负责人宣布应急监测终止。若事件现场全部监测点位的污染物连续 3 次监测结果 达到评价标准或要求,或者连续 3 次监测结果均恢复到本底值或背景点位水平,现场应急监测负责人 可以向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门提出应急监测终止建议,经批准后宣布应急监测终止。 10.2 根据环境应急现场指挥部门要求,对短期内不易消除、降解的污染物,应在应急监测终止后开 展跟踪监测,继续监视、报告污染变化情况。11 应急监测评估11.1 应急监测终止后,应急监测部门应按照附录 F 的格式填写应急监测评估记录单,及时总结 评估应急监测工作的经验及失误,必要时应对本部门应急监测预案进行修订。 11.2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a)应急监测响应启动是否及时到位;b)应急监测现场工作是否符合要求;c)应急监测日常保障是否满足需要;d)应急监测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措施建议。12 日常保障12.1 预案编制与实施12.1.1 应急监测预案编制可参照 HJ 589 的相关规定执行。 12.1.2 各级应急监测部门编制应急监测预案应以“内容全面、职责明确、贴近实战”为原则,结合 本单位工作实际,并应与上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应急预案和上级环境监测部门的应急监测预案相衔 接。DB37/T 35992019612.1.3 应急监测预案应明确应急监测队伍的组织机构、职责任务、工作程序、工作流程及工作制度, 并附应急监测人员名单、联系方式、仪器装备等表格。 12.1.4 应急监测预案制定后,应围绕预案做好应急监测日常准备工作,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明确职 责分工,熟悉工作程序。突发环境事件中应急监测预案应作为开展应急监测工作的指导性程序文件。12.2 演练和培训应急监测部门应定期组织开展应急监测演练和培训,主要包括:a)应急监测全程序、全过程的技术演练和培训;b)针对应急响应、快速集结、仪器设备操作、现场采样测试、野外生活保障等重点环节的专项 演练;c)针对应急监测预案、应急采样及监测技术、质量保证、方案和报告编制、安全防护等重点环 节的专项培训。12.3 人员储备12.3.1 应急监测人员应熟悉本部门应急监测预案和应急监测工作程序。 12.3.2 技术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掌握应急监测相关专业技能。后勤人员应明确岗位职责,熟练操 作技能。 12.3.3 建立应急监测专家库,为现场监测和日常保障提供专家咨询。12.4 技术储备应急监测部门应做好技术储备工作,主要包括:a)国家和地方相关环境应急法律、法规、制度储备;b)相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及应急监测分析方法储备。对储备的非标准应急监测分析方法,以及 检测试纸、检测管等现场快速测定方法,日常应做好方法适用性、准确性比对确认;c)应急监测信息化系统建设,对辖区内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和特征污染物分布动态掌控,建立 污染扩散模型、远程数据传输、专家咨询等技术支持系统。12.5 物资储备12.5.1 应急监测物资储备主要包括监测仪器设备、耗材及交通、通讯、防护、电力和野外生活作业 等物资的储备与保障。主要包括:a)适合现场测试的快速、便携、车载式监测仪器设备;b)满足应急需要的乘用车、监测车、监测船(舟),方便联络的手机、对讲机等通讯工具;c)保障应急监测人员现场安全的防护装备;d)满足长时间野外作业需要的必要生活设施;e)保证在特殊环境下开展应急工作的供电、照明、雨具等辅助设备。 12.5.2 环境监测部门应做好本级应急监测物资储备与保障,同时应掌握辖区内应急监测人员、物资 及应急监测能力情况,遇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任务时统筹调配。 12.5.3 应急监测仪器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配置应满足全国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和全国环保部门环 境应急能力建设标准(环发2010146 号)要求,同时还应满足辖区内危险源、危险化学品和特征 污染物的应急监测要求。12.6 设备维护12.6.1 基本要求DB37/T 359920197应急监测仪器需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校准、维护、保养,实行规范化管理。12.6.2 仪器校准便携式监测仪器使用非标方法不能进行计量检定时,应定期进行仪器校准,包括一般性检查(外 观、电路、气路)、检出限、标准曲线校准、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查等。12.6.3 维护保养各类检测管、试剂、耗材应定期更新,仪器定期开机、充电,更换电池、干燥剂等。做好应急仪 器设备关键部位的保养,各类现场便携式监测仪器应定期检查探头、清洗管路。12.6.4 规范操作应急监测部门应对主要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编制标准化操作规程。DB37/T 359920198A A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任务单应急监测部门在接到应急监测任务指令后,应填写表A.1。表 A.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任务单任务下达时 间任务来源上级主管部门指令,下达人: 其他: 事发地点事发时间事件性质 爆炸 泄露 超标排放 非法倾倒 其它 污染源及污染物情况已知: 。已知污染物为 ;但未知污染源,需进一步调查污染来源。已知污染源为 ;但未知污染物,需通过现场调查确定。未知,需要根据现场周围地理环境和危险源分布情况进行排查、监测。污染程度及 范 围应急监测任务要求外部应急监测协同有: 无 响应建议 全体应急监测分队 气专项监测组 水专项监测组 土壤专项监测组任务上报上报部门: 上报时间: 现 场联系人姓 名: 电 话: 记 录 人记录时间DB37/T 359920199B B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现场调查记录单应急监测人员到达事件现场后,应立即展开现场调查,并填写表B.1。表 B.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现场调查记录单事件名称事发地点及 时 间事件性质 爆炸 泄露 超标排放 非法倾倒 其它 污染物种类气污染物: 水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其它: 污染物理化及毒理性质事发原因及 经 过泄露规模初步估计: 未知污染范围污染已得到基本控制污染已扩散至: 扩散途径及 趋 势周围环境敏 感 区住宅区 学校 河流饮用水源地 其它 人员和动植物中毒症状无明显症状有明显症状: 已采取的应急处置措 施事件现场示 意 图注:应清晰标示事件点和周边环境敏感点及监测点、警戒区域等。处置建议调 查 人记录时间附件如有:固定源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可附相关企业环评资料等资料性文件;流动源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可附危险化学品或危险废物的外包装、准运证、押运证等。DB37/T 3599201910C C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方案编制提纲应急监测人员应依据现场调查情况编制应急监测方案。C.1 事件基本情况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过程,主要污染物及其污染范围和程度,已采取的主要应急措施 等。事件发生地周围环境敏感点分布。 现场气象参数、水文参数等情况。C.2 现场监测内容C.2.1 监测点位。 C.2.2 监测项目。 C.2.3 监测频次。 C.2.4 监测方法。 C.2.5 监测仪器。 C.2.6 评价标准。C.3 现场位置及监测点位示意图C.4 现场质量保证与质控措施DB37/T 3599201911D D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选用指南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详见表D.1。表 D.1 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一览表化合物名称应急监测方法常规无机污染物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氯气、HCl(环境空气)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 (HCl)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 (CO)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 (CO)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CO、CO2(环境空气)便携式光学(非分散红外吸收)检测器法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HF(环境空气)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 (SO2、NOx、NH3)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 (SO2、NH3)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 (SO2、NO、NO2、NH3)SO2、NO、NO2、NOx、NH3(环境空气)便携式光学检测器法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光学检测器法便携式分光光度法H2S(环境空气)便携式离子色谱法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 (AsH3)气体检测管法(PH3)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AsH3,PH3(环境空气)便携式气相色谱法(PH3)DB37/T 3599201912表 D.1 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一览表(续)化合物名称应急监测方法常规无机污染物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20-2017)HCN(环境空气)便携式分光光度法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电化学传感器法(HJ 872-2017)便携式仪器法光气(环境空气)便携式分光光度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仪法沥青烟(环境空气)便携式气相色谱法检测试纸法气体检测管法硫酸雾/硝酸雾(环境空气)便携式仪器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 LEL 传感器法可燃气(环境空气)便携式挥发性有机物(VOCs)检测仪法水质检测管法COD 光度法快速测定仪法(HJ 924-2017)快速回流法化学测试组件法COD(水)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水质检测管法便携式溶解氧测定仪法(HJ 925-2017)溶解氧(水) 化学测试组件法水质检测管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阴离子洗涤剂、有机络合物(水) 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试纸法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余氯、ClO2(水)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DB37/T 3599201913表 D.1 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一览表(续)化合物名称应急监测方法常规无机污染物化学测试组件法AOX、N2H4(联氨)(水)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检测试纸法(水)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 (环境空气)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法(环境空气)便携式光学检测器法(环境空气)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水)O3 (环境空气、水)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水)检测试纸法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离子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铵离子(NH4+)(水、土壤)便携式离子色谱法萃取比色法元素磷(水、土壤)实验室快速气相色谱法水质检测管法(总磷、总氮)化学测试组件法(总磷、SiO2)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总氮、SiO2)总磷、总氮、SiO2(水、土壤)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试纸法醋酸铅试纸法(硫化物)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离子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氯化物、氰化物、硫化物 (水、土壤)便携式离子色谱法检测试纸法水质检测管法(氟化物、碘化物)化学测试组件法(氟化物、碘化物)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离子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氟化物、碘化物、卤化物(环境空气、水、土壤)便携式离子色谱法DB37/T 3599201914表 D.1 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一览表(续)化合物名称应急监测方法常规无机污染物检测试纸法淀粉-KI 试纸法(亚硫酸盐、亚硝酸盐)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离子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硫酸盐、亚硫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硫氰酸盐、铬酸盐(水、土壤)便携式离子色谱法检测试纸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过氧化物)便携式红外光谱仪器法(碳氢化合物)过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水、土壤)现场萃取-实验室分析法(碳氢化合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检测试纸法砷检测管法(As)检测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法As、Be、Hg、Pb、Ni、Cd、Se、Sn(环境空气)便携式阳极溶出伏安法检测试纸法自制试纸采用丁二酮肟法(Ni)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As、Ag、Al()、B、Ba、Be、Bi、Ca、Cd、Co、Cr、Cu、Fe、Hg、Pb、Mg、Mn、Mo、Na、Ni、Sb ()、Se、Sn、Tl、Ti、Zn、Zr()、V(水、土壤) 便携式 X 射线荧光光谱仪法有机污染物气体检测管法目视比色法总烃(环境空气)便携式 VOC 监测仪法化学测试组件法DEHA(二乙基羟胺)(水、土壤)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现场吹脱捕集-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CS2 (环境空气、水、土壤) 便携式气相色谱法DB37/T 3599201915表 D.1 常见污染物应急监测方法一览表(续)化合物名称应急监测方法有机污染物检测试纸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 (环境空气)检测管法(水、土壤)化学测试组件法甲醛(环境空气、水、土壤)便携式检测仪法气体检测管法水质检测管法(石油类)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19-2017) (环境空气丙烷、乙烯、丙烯、乙炔)便携式 VOC 检测仪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石油类、烷烃类、烯炔烃类(环境空气、水、土壤)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醇类、醛酮类、氰/腈类、氯苯类、苯胺类、硝基苯类、醚酯类(环境空气、水、土壤) 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比长式检测管法(HJ 871-2017) (环境空气中苯、甲苯、苯乙烯)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傅里叶红外仪法(HJ 919-2017) (环境空气中苯、甲苯、乙苯、苯乙烯)便携式 VOC 检测仪法现场吹脱捕集-检测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卤代烃类、苯系物类、多环芳烃类(环境空气、水、土壤)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气体检测管法水质检测管法化学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比色计/光度计法便携式分光光度计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酚类及其衍生物 (环境空气、水、土壤)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残留农药测试组件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有机磷农药 (环境空气、水、土壤)便携式红外分光光度法DB37/T 3599201916E E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报告编制提纲应急监测人员应依据监测结果,编制应急监测快报和应急监测报告。E.1 应急监测快报快报可参考以下格式:应急监测第( )次监测快报监测类别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结果监测时间点位坐标达标情况标准及限值:水(废水)标准及限值:标准及限值:大气(废气)标准及限值:标准及限值:土壤标准及限值:监测结论及建议:事故现场及点位布设示意图:填表人审核人签发人DB37/T 3599201917E.2 应急监测报告E.2.1 前言应说明任务来源,开展应急监测的时间、地点和突发污染事件等基本情况。E.2.2 事件发生E.2.2.1 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和原因等,主要污染物以及对周围环境污染的程度、 范围等。 E.2.2.2 从接受应急监测指令到启动应急监测程序、赶赴事件现场、实施应急监测的基本情况。应说 清重要时间节点,测试地点,是否与其他监测单位联合实施,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E.2.3 监测内容应主要包括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和监测方法等内容。表 E.1 监测内容一览表序号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1编号名称坐标2编号名称坐标3编号名称坐标4表 E.2 监测方法一览表序号监测项目分析仪器及编号分析方法检 出 限12废气34废水5E.2.4 监测结果应主要包括监测时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及结果、评价标准及气象参数等内容。表 E.3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监测日期监测时间天气状况风向风速(m/s)气温()气压(kpa)-:-×年×月×日 -:-:-×年×月×日 -:-DB37/T 3599201918表 E.4 监测结果一览表监测时间监测点位监测项目1监测项目2监测项目3监测项目4点位 1点位 2废水 达标情况点位 1点位2废气 ×年×月×日-:-第一次监测达标情况点位 1点位 2废水 达标情况点位 1点位 2×年×月×日-:-第二次监测 废气 达标情况标准限值注:列出适用标准的名称。E.2.5 结论建议依据选用的环境质量或污染物排放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说清污染种类、程度、范围及 变化趋势。 符合终止应急监测条件的,建议上级部门终止现场应急监测。E.2.6 报告签发按照应急监测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相关程序文件要求执行。DB37/T 3599201919F F附 录 F (规范性附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评估记录单应急监测终止后,应急监测部门应填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评估记录单,见表F.1。表 F.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评估记录单评估类别评估内容评估结果备注1、应急监测接警是否能较为详细、全面了解事件情况。是 否2、应急监测响应指令传达是否及时、畅通。是 否3、应急监测人员集结是否能及时按要求到位。是 否4、应急监测仪器装备集结是否及时到位、符合工作要求。是 否5、应急监测车辆等集结是否及时到位、符合工作要求。是 否应急响应6、行进途中通讯联络是否畅通。是 否7、污染现场勘查是否全面、到位。是 否8、应急监测专家咨询渠道是否畅通、有效。是 否9、应急监测方案编制是否科学、合理。是 否10、污染物质确定是否及时、准确。是 否11、应急监测方法选用是否合理。是 否12、现场采样装备能力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13、现场应急监测仪器装备能力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14、样品保存与运输能力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15、现场质量保证措施是否到位、有效。是 否16、应急监测数据是否及时、准确。是 否17、应急监测数据汇总是否及时,数据分析是否客观准确。是 否18、应急监测结果评价标准选用是否合理。是 否19、应急监测报告编制是否全面合理。是 否20、应急监测数据结果信息等的上报是否及时、全面,满足上级决策需要。是 否21、应急监测终止确定是否合理。是 否现场监测22、跟踪监测是否满足环境管理需要。是 否23、现场安全防护装备措施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24、现场电力设备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25、现场通讯及信息传输等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26、现场车、船等交通工具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27、野外生活保障装备是否满足工作需要。是 否28、应急监测预案是否需要完善修改。是 否29、应急监测人员储备、技术储备和物质储备是否存在薄弱环节。是 否日常保障30、应急监测仪器设备维护是否到位。是 否应急监测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建议:注:评估结果为“否”的,应在备注中简要说明情况。DB37/T 3599201920_

    注意事项

    本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指南.doc)为本站会员(恋****泡)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