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pdf

    • 资源ID:93784645       资源大小:15.37MB        全文页数:7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pdf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理综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I C 12 N 14 O 16 Na 23 Al 27 P31 S 32 Ca 40Fe 56 Ni 59 Cu 64 Zn 65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解析:选 B。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细胞核中的DNA位于染色体上,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因而有丝分裂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很大贡献,A 项正确。哺乳动物的受精卵是未经分化的细胞,而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由受精卵分化形成的,属于已分化的细胞,只是分化程度不高,仍保留分裂和分化能力,B 项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在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项正确。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故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将离体的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D 项正确。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 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解析:选 C。在 DNA分子的复制过程中,DNA分子需要先经过解旋,即 DNA双链解开,加入该物质后DNA分子双链不能解开,故细胞中DNA的复制会发生障碍,A 项正确。DNA分子转录产生RNA的过程中,DNA分子也需要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先将双链解开,再 以 DN A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加入该物质后DNA分子双链不能解开,故细胞中的RNA转录会发生障碍,B 项正确。因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故该物质阻断的是分裂间期DN A分子的复制过程,从而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 项错误。癌细胞的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其分裂过程中可发生D N A 复制和转录,加入该物质会阻碍这两个过程,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 项正确。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解析:选 D。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在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会增多,人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会增多,A 项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会下降,B 项正确。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故可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 项正确。胰岛素是由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是由胰岛A 细胞分泌的,D 项错误。4.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解析:选 C。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原理是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A 项正确。叶绿素分子中含有镁元素,镁元素可以由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从土壤溶液中吸收,也可以在叶面施肥后由叶片吸收,B 项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可见光用于光合作用,其中吸收的主要是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不属于可见光,C 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在黑暗条件下叶绿素不能合成,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主要呈现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的颜色,即幼苗叶片表现为黄色,D 项正确。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解析:选 C。利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是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每个样方的面积,获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萧公英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实除操作不可行,通常采用样方法,A 项错误。由于所有样方面积之和只是甲地面积的一部分,若用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则所得结果会低于实际种群密度,B 项错误。对照上面的总体分析,C 项正确。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后,即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不应再乘以甲地面积,D 项错误。6.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对 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 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解析:选 D。结合选项,并根据题干信息: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若亲代雄蝇为显性个体,则子代雌蝇不可能有两种表现型,故亲代雄蝇应为隐性个体,基因型为X Y,说明受精卵中不存在g 基因(即 G基因纯合)时会致死。由于亲代表现型不同,故亲代雌蝇为显性个体,且基因型为XGX ,子一代基因型为XGXg、XgXg、XGY(死亡)、X8Yo综上分析,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G 基因纯合时致死,D 项正确。7.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是温室气体之一第 2 页,共 68页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解析:选B。A项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 O 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B项中,化石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有C C h、S C h等,会造成大气污染,错误。C项中,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含碳原子数目较少的烧,燃油的主要成分是含碳原子数目较多的运,液化石油气燃烧更充分,可减少大气污染,正确。D项中,燃料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 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滇乙烷 D.丙烯和丙烷解析:选B。A项中,乙烯中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B项中,苯和氯乙烯都含有不饱和键,都能发生加成反应。C项中,乙酸和澳乙烷都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项中,丙烯中含有CC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丙烷中没有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和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解析:选A。由题中所给的信息可知,a为H,b为0,c为N a,d为S。A项中,H与N a可以形成化合物N aH,H的化合价为-1;B项中,O与其他三种元素可以形成H h C K H z C h、N a2O.N a2O2,S C h、S O 3等二元化合物;C项中,四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 a S O H:D项中,H与S形成化合物H2S,其水溶液呈弱酸性。1 0.分子式为C 4 H 8 c L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 B.8种C.9 种 D.1 0 种解析:选C。有机物C 4 H 8 c L的碳骨架有两种结构:C C C C,C C C C o(1)碳骨架为C C C C的同分异构体有C-C C C C 1 C 1、C C C C C 1 C 1、C C C C C 1 C 1、C C C C C 1 C 1、C C C C C 1 C 1、C C C C C 1 C 1。(2)碳骨架为C C C C的同分异构体有C C C C C 1 C K C C C I C C C h C C C C I C C l o 则C 4 H 8 c 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1 1 .M g-A g C 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 g 2 e=M g 2+B.正极反应式为A g+e-=A gC.电池放电时C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 g+2 H2O=Mg(O H)2+H2 t解析:选B o M g-A g C l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M g 2 e-=Mg2+,正极2 A g C l+A g+2 C F,A项正确,B项错误。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C项正确。Mg是活泼金属,能和H 2 O发生反应生成M g(O H)2和H 2,D项正确。12 .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第3页,共6 8页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振荡后仍有固体存在。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Ch、A1(OH)3 B.AgCK NaHCOjC.Na2so3、BaCOj D.Na2co3、C11SO4解析:选 C。A 项中,NaHC03、A1(OH)3加入足量水中,NaHCCh溶解,A1(OH)3不溶解;加入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NaHCCh、A1(OH)3均能与H2so4反应,最后不会有固体剩余。B 项中,NaHCCh溶于水,A gC l不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盐酸,AgCl仍不溶解。C 项中Na2so3溶于水,BaCCh不溶于水,BaCC)3能溶于稀盐酸:BaCO3+2H C l=B aC l2+H2O+CO2 f,Na2so3、BaCCh 均能与稀 H2so4 反应:Na2so3+H2sC4=Na2so4+SO2 t+H2O、BaCO3+H2SO4=BaSO4+H2O+CO2 t o D 项中,CuSOa 和 Na2cCh 都能溶于稀硫酸。13.下 列 实 验 操 作 能 达 到 实 验 目 的 的 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制备Fe(0H)3胶体将 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b溶液中B.由MgCh溶液制备无水MgCh将 MgCb溶液加热蒸干C.除去C u粉中混有的CuO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解析:选 D。A 项中,制备Fe(0H)3胶体,应把饱和FeCb溶液逐滴加入到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反应为FeCb+3H2。=邑 Fe(0H)3(胶体)+3HCl。B 项中,由 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应 在 HC1气流中加热,防止MgCL发生水解反应。C 项中,C u粉能和稀 HNCh反应:3CU+8HN O3=3CU(NO3)2+2NO t+4H2O,应加入稀硫酸(或稀盐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D 项中,由于HzO中的H 比乙醇中的H 易电离,所以N a与 HaO反应比 N a与乙醇反应剧烈得多,可以用与N a的反应来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二、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 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0 分。1 4.质量为加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产缓慢拉动绳的中点0,如图所示.用T 表示绳0A 段拉力的大小,在。点 向 左 移 动 的 过 程 中()A.尸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B.尸逐渐变大,T 逐渐变小C.尸逐渐变小,T 逐渐变大D.尸逐渐变小,T 逐渐变小解析:选 A.以。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当用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0 点时,则绳0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F 逐渐变大,T 逐渐变大,选项A 正确.第4 页,共 68页15.如图,P是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尸为圆心的两个圆.带电粒子Q在 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从 c 为轨迹上的三个点.若。仅受尸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6、c 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痣、的、仇,速度大小分别为外、%则()A.Cl(CLlydc B.a a ci c,Vbv(vaC.C l b C l C l(i tD.v v(Vh解析:选DA b、c 三点到固定的点电荷P的距离力,则三点的电场强度由=法可知瓦 及,故带电粒子。在 这 三 点 的 加 速 度 由 运 动 轨 迹 可 知 带 电 粒 子。所受P的电场力为斥力,从。到电场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一加尿一;加虎 0,则办 0,vcVbf U(i b Ubc,则外 勿,故Va VcVbf选项D正确./y/op V OQ1 6.小 球 P和。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球的绳短.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解析:选 C.两球由静止释放到运动到轨迹最低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取轨迹的最低点为零势能点,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咫乙=/储,v=y 2 gL,因 LPLQ,则VPFQ,选项 C 正确;向心加速度”=!=2 g,选项D错误.1 7 .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比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 带 的 电 荷 量 为 闭 合 开 关 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 Q2Q与。2 的比值为()2 1A-5 B23 2C.D.1解析:选 c.断开s和闭合s后等效电路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第 5页,共 68 页图甲TI-4=FE图乙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甲、乙两图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C 所带的电荷量Q=CU,则 Qi:02=3:5,选项C 正确.18.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图中直径MN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 入 时 的 运 动 方 向 与 成 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AC O c A-3 BC 2D B解析:选 A.如图所示,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弧M P 所对应的圆心角由几何知识知为30 则上=也.卫二八 人”q B 36019.止下落,的距离,A.B.C.D.两实心小球甲和乙由同一种材料制成,甲球质量大于乙球质量.两球在空气中由静假设它们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与球的半径成正比,与球的速率无关.若它们下落相同则()甲球用的时间比乙球长甲球末速度的大小大于乙球末速度的大小甲球加速度的大小小于乙球加速度的大小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大于乙球克服阻力做的功解析:选 BD.设小球在下落过程中所受阻力尸=城,&为常数,R 为小球半径,由牛顿4 4 4 3 k 1第二定律可知:由m=pH=1p7i/?3知:可RKg彼=7穴小白,即a=g 炉,故知:R 越大,“越大,即下落过程中4 Q 4 C,选项C 错误;下落相同的距离,由知,第6 页,共 68页。越大,越小,选项A 错误;由2R?=02沅知,的)=0,4 越大,。越大,选项B 正确;由 一 尸 皿/?知,甲球克服阻力做的功更大一些,选项D 正确.2 0.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如图所示.铜圆盘安装在竖直的铜轴上,两 铜 片 P、Q分别与圆盘的边缘和铜轴接触.圆盘处于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 中.圆盘旋转时,关于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恒定,则电流大小恒定B.若从上向下看,圆盘顺时针转动,则电流沿a 到的方向流动C.若圆盘转动方向不变,角速度大小发生变化,则电流方向可能发生变化D.若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变为原来的2 倍,则电流在尺上的热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 倍解析:选 AB.由右手定则知,圆盘按如题图所示的方向转动时,感应电流沿a 到 b 的方向流动,选项B 正确;由 感 应 电 动 势 知,角速度恒定,则感应电动势恒定,电流大小恒定,选项A 正确;能速度大小变化,感应电动势大小变化,但感应电流方向不变,选项 C 错误;若。变为原来的2 倍,则感应电动势变为原来的2 倍,电流变为原来的2 倍,由尸=尸/?知,电流在/?上的热功率变为原来的4 倍,选项D 错误.21.如图,小球套在光滑的竖直杆上,轻弹簧一端固定于。点,另一端与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M 点由静止释放,它在下降的过程中经过了 N 点.已知在M、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在小球从M 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A.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B.有两个时刻小球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C.弹簧长度最短时,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D.小球到达N 点时的动能等于其在M、N 两点的重力势能差解析:选 BCD.在 M、N 两点处,弹簧对小球的弹力大小相等,且 N O N M N O M g,则小球在M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在 N 点时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小球从M点运动到N 点的过程中,弹簧长度先缩短,当弹簧与竖直杆垂直时弹簧达到最短,这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做负功,然后弹簧再伸长,弹力对小球开始做正功,当弹簧达到自然伸长状态时,弹力为零,再随着弹簧的伸长弹力对小球做负功,故整个过程中,弹力对小球先做负功,再做正功,后再做负功,选项A 错误.在弹簧与杆垂直时及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小球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选项B 正确.弹簧与杆垂直时,弹力方向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则弹力对小球做功的功率为零,选项C 正确.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在“、N 两点弹簧弹性势能相等,在N 点的动能等于从M 点到N 点重力势能的减小值,选项D 正确.第n卷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 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 129分)22.(6 分)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第 7 页,共 68页轻弹簧放置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打 点 料 器f件 缪/-n-固定栓图(a)(1)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把纸带向左拉直松手释放物块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上 述 步 骤 正 确 的 操 作 顺 序 是(填 入 代 表 步 骤 的 序 号).(2)图(b)中M和L纸带是分别把弹簧压缩到不同位置后所得到的实际打点结果.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 0 H z.由M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 m/s.比较两纸带可知,(填“或 L”)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单位cm:T.5 1.*1.8 9 -*:-2.58:2.57:)单位cm 4.9 5.1;1.56,:1.55 1.54”:图(b)解析:(1)实验时首先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测量出弹簧压缩量,然后把纸带向左拉直,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物块,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物块脱离弹簧后将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M纸带可知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0=弓=(2$8+1 m/s七1.2 9 m/s.比较M、Z,两纸带,物块脱离弹簧后在相I Z /X U.U Z同时间内的位移M的比L的 大,则M纸带对应的那次实脸中物块在脱离弹簧后的速度大,即M纸带对应的实验中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大.答案:1.2 9 M图(a)2 3.(9分)某同学利用图(a)所示电路测量量程为2.5 V的电压表OV的内阻(内阻为数千欧姆),可供选择的器材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 999.9 C),滑动变阻器凡(最大阻值50 C),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 k C),直流电源风电动势3 V),开 关1个,导线若干.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原理图(a)连接线路;将电阻箱阻值调节为0,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与图(a)中最左端所对应的位置,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满偏;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0 0 V,记下电阻箱的阻值.回答下列问题:第8页,共68页 实 验 中 应 选 择 滑 动 变 阻 器(填“R”或 R L).(2)根据图(a)所示电路将图(b)中实物图连线.图(b)(3)实验步骤中记录的电阻箱阻值为63 0.0 C,若认为调节电阻箱时滑动变阻器上的分压不变,计 算 可 得 电 压 表 的 内 阻 为。(结果保留到个位).(4)如果此电压表是由一个表头和电阻串联构成的,可推断该表头的满刻度电流为(填正确答案标号).A.1 0 0 n A B.2 50 n AC.50 0 p A D.1 m A解析:(1)滑动变阻器/?1 的阻值较小,在分压电路中便于调节,故实验中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i.(2)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3)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电压U g=2.5 V,电阻箱阻值R=63 0.0。时,电压表的示数U v=2.0 0 V,此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U R=U g-U v=0.5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可得华=*,UR K故 63 0.0。=2 52 0 Q.(4)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总 则/g R g=U g,U,2 5故 Ie n co n A l mA,选项 D 正确.A g Z JZU答案:Ri 如 图 所 示(3)2 52 0 (4)D2 4.(1 2 分)如图,水平面(纸面)内间距为/的平行金属导轨间接一电阻,质量为相、长度为/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f=0 时,金属杆在水平向右、大小为尸的恒定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f o 时刻,金属杆进入磁感应强度大小为8、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区域,且在磁场中恰好能保持匀速运动.杆与导轨的电阻均忽略不计,两者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两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金属杆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的电动势的大小;(2)电阻的阻值.解析:(1)设金属杆进入磁场前的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第 9 页,共 6 8 页maF/.img设金属杆到达磁场左边界时的速度为o,由运动学公式有。=的 当金属杆以速度在磁场中运动时,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杆中的电动势为E=Blv 联立式可得E=BC(2)设金属杆在磁场区域中匀速运动时,金属杆中的电流为/,根据欧姆定律E六 牌)式中R为电阻的阻值.金属杆所受的安培力为f=B 因金属杆做匀速运动,由牛顿运动定律得Ffimg f=0 联立式得R=r 答案:(1)8 仇(一 g)(2%著D2 5.(2 0 分)轻质弹簧原长为21,将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在其顶端将一质量为5m的物体由静止释放,当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长度为/.现将该弹簧水平放置,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与物块P接触但不连接.A8是长度为5/的水平轨道,8端与半径为/的光滑半圆轨道B CZ)相切,半圆的直径3。竖直,如图所示.物块P与 AB间的动摩擦因数=05用外力推动物块P,将弹簧压缩至长度/,然后放开,P开始沿轨道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1)若 P的质量为m,求 P到达8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它离开圆轨道后落回到A3上的位置与B点之间的距离;(2)若 P能滑上圆轨道,且仍能沿圆轨道滑下,求 P的质量的取值范围.解析:(1)依题意,当弹簧竖直放置,长度被压缩至/时,质量为5 机的物体的动能为零,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弹簧长度为/时的弹性势能为EP=5mgl设 P的质量为M,到达8点时的速度大小为。8,由能量守恒定律得E p=g/W%+世-4/(2)联立式,取M=m并代入题给数据得若产能沿圆轨道运动到。点,其到达。点时的向心力不能小于重力,即尸此时的速度大小V应满足设 P滑到。点时的速度为VDf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i=mvl)+m2l联立式得VD=y如满足式要求,故户能运动到。点,并从。点以速度”水平射出.设尸落回到轨道AB第 1 0页,共 6 8 页所需的时间为r,由运动学公式得2/=%产P落回到A B 上的位置与8点之间的距离为S=Vi)t联立式得5=2 2/(2)为使P能滑上圆轨道,它到达3 点时的速度不能小于零,由式可知 朋 g 4/要使P仍能沿圆轨道滑回,P在圆轨道的上升高度不能超过半圆轨道的中点C.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联立式得争 W M 去 答案:(1 2 吸/(2)|/n A7 2(g)=C 3 H 3 N(g)+3 H 2 O(g)A/=-5 1 5 k J m o l 1C 3 H 6(g)+O 2(g)=C 3 H Q(g)+H 2 0(g)H=-3 5 3 k J m o l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 趋 势均很大,其 原因是有利于提高丙烯睛平 衡产率的反应条件是提高丙烯月青反应选 择性的关键因素O是(2)图(a)为丙烯礴产率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最高产率对应的温度为4 6 0 低于4 6 0 c时,丙 烯 月 青 的 产 率(填“是”或“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判断理由是高于4 6 0 C 时,丙 烯 月 青 产 率 降 低 的 可 能 原 因 是(双 选,填标号)。A.催 化 剂 活 性 降 低 B.平衡常数变大C.副 反 应 增 多 D.反应活化能增大图(a)图(b)(3)丙烯睛和丙烯醛的产率与(氨)/(丙烯)的关系如图(b)所示。由图可知,最佳(氨)/(丙烯)约 为 ,理 由 是进料气氨、空气、丙烯的理论体积比约为解析:(1)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第 1 2 页,共 6 8 页气体分子数增加,是一个炳增的放热反应,反应气体分子数不变,是一个炳变化不大的放热量较大的反应,在热力学上都属于自发进行的反应。由于反应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放热反应,降温、减压均有利于提高丙烯脂的平衡产率。有机反应中要提高某反应的选择性,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催化剂。(2)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降低,平衡右移,丙烯睛的平衡产率应增大,因此图(a)中4 6 0 C 以下的产率不是对应温度下的平衡产率。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反应的活化能不受温度的影响,故当温度高于4 6 0 0 c 时,丙烯揩的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催化剂活性降低和副反应增多。(3)由图(b)可知,当(氨)/(丙烯)=1 时,丙烯腌的产率最高,而丙烯醛的产率已趋近于0,如果(氮)/(丙饰)再增大,丙烯脂的产率反而降低,故最佳(氮)/(丙烯)约为1。空气中。2 的体积分数约为点结合反应方程式及最佳”(氨)/(丙烯)约为1 可知,进料气氨、空气、3丙烯的理论体积比应为1 :(X 5):1 =1:7.5 :1。答案:(1)两个反应均为放热量大的反应降低温度、降低压强催化剂(2)不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产率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A C(3)1 该比例下丙烯睛产率最高,而副产物丙烯醛产率最低1 :7.5 :12 8.(1 5 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 e 2+、F e 3+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 m o l i r 的溶液。在 F e C L 溶液中需 加 入 少 量 铁 屑,其 目 的 是(2)甲组同学取2 m L F e C 1 2 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 滴 K S C N 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h 可将F e2+氧 化。FeCh 溶 液 与 氯 水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 m L F e C L 溶液中先加入0.5 mL煤油,再 于 液 面 下 依 次 加 入 几 滴 氯 水 和 1滴 KSCN溶 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4)丙组同学取l O m L O.I m o l-L iK I 溶液,加入6mL0.1 m o l-L 1 F e C b 溶液混合。分别取2 mL此溶液于3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 m L C C L 充分振荡、静置,C C 1 4 层显紫色;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 滴 K 3 F e(C N)6 溶液,生成蓝色沉淀;第三支试管中加入1 滴 K S C N 溶液,溶液变红。实 验 检 验 的 离 子 是(填 离 子 符 号);实验和说明:在 过量的情况下,溶液 中 仍 含 有(填 离 子 符 号),由 此 可 以 证 明 该 氧 化 还 原 反 应 为。(5)丁组同学向盛有H2 O 2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 e C b 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段时间后,溶液中有气泡出现,并放热,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生 成 沉 淀 的 原 因 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解析:(l)F e 2+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易被空气中的。2 氧化为F e 3+,在 F e C b 溶液中加入少量铁屑,可防止F e 2+被氧化。(2)F e 2+被氧化为F e3+,C L 被还原为C 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F e 2+C L=2 F e 3+2 C 1(3)0 2 难溶于煤油,加入煤油能隔绝空气,排除。2 对实验的影响。(4)K 1 溶液与F e C b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r +2 F e 3+=l 2+2 F e 2+。K 3 1 F e(C N)6 是检验 F e?+的试剂。实验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仍存在F e 3+,由此可说明该氧化还原反应为可逆反应。(5)酸化的F e C h 溶液与H2 O 2 反应,F e?+被氧化为F e3+,H2 O 2 被还原为H2第 1 3 页,共 6 8 页0,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 O 2+2 F e2+2 H+=2 F e3+2 H2O F e?+对 H2 O 2 的分解起催f e3+化作用,当反应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反应:2 H2 O 2 2 H2 O+O 2 t ,故溶液中产生气泡。由于 H2 O 2 分解反应放热,促 使 F e 3+3 H2 O=F e(O H)3 +3 H+平衡右移,最终出现F e(0 H)3 红褐色沉淀。答案:防止F e 2+被 氧 化(2)2 F e 2+C b=2 F e 3+2 C l (3)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4)F e2+F e3+可 逆 反 应(5)2 F e2+H2O2+2 Hh=2 F e3+2 H2O F e 3+催化 H2 O 2 分解产生0 2 H2 O 2 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 e 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2 9.(1 0 分)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 0 )、B组(4 0 C)和 C组(6 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歹 U 问题:(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 组。(2)在时间口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 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o(3)如果在时间t2 时,向 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 3 时,C 组 产 物 总 量 ,原 因 是(4)生 物 体 内 酶 的 化 学 本 质 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在 6 0 条件下,反应的最终产物浓度比2 0匕和401条件下小很多,说明酶在 6 0 C 条件下最终失活。2 0 与4 0 条件下相比,4 0 C 时酶促反应到达反应平衡的时间短,说明4 0 C 条件下酶活性较高。(2)在时间I,前,如 果 A组温度提高1 0 C 变成3 0 ,由该酶活性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可知,3 0 条件下的该酶活性大于2 0 C 条件下的,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3)t 2 时 C组的产物浓度已不再增加,但 由 A和 B组 t 2 时的产物浓度可知,t 2 时 C组底物并未全部被分解,C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是由于C组温度条件下t 2时酶已经变性失活。因此如果在时间t 2 时,向 C组增加2 倍量的底物,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 3 时产物的总量也不会再增加。(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绝大多数是蛋白质,极少数是 R N 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等特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等。答案:(1)B (2)加 快(3)不 变 6 0 C 条件下,t 2 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4)蛋白质或RNA高效性和专一性(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3 0.(9分)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图 中 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 循 环 利 用 的 物 质 是(填“A”、“C”或 E”)。除乙酰胆碱外,生 物 体 内 的 多 巴 胺 和 一 氧 化 氮(填“能”或“不能”)第 1 4 页,共 6 8 页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 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 酶失活,则 突 触 后 神 经 元 会 表 现 为 持 续。解析:(1)分析图示,A-C(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可在D 酶的催化下分解为A和 C,其中C能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吸收用来合成AC。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多巴胺、一氧化氮、去甲肾上腺素等。(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 酶失活,则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会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 吐 突 触 间 隙(3)兴奋3 1.(8分)B T B 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 T B 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 O z 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 N a H C C h 和 B T B 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 C h 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 0 0 cm的地方。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50 m i n 后 1 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试管编号1234567水草无有有有有有有距日光灯的距离(c m)2 0遮光*1 0 08 06 04 02 050 m i n 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浅绿色X浅黄色黄绿色浅绿色浅蓝色蓝色引起的;若 1 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 7号 试 管 的 实 验 结 果 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2)表中X代 表 的 颜

    注意事项

    本文(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pdf)为本站会员(无***)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