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第7讲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

    • 资源ID:93910666       资源大小:472.50K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7讲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

    第七讲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主要内容综合指标 概念 分类总量指标 概念、表现形式、计量单位、作用、种类、计算相对指标 概念、表现形式、作用、种类与计算、原则综合指标概念:用统计指标去概况和分析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方法,称为综合指标法,简称综合指标。分类(作用和表现形式不同):总量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概念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绝对指标或绝对数)例如:一定总体范围内粮食总产量、工农业总产值、企业单位数等。表现形式 绝对数或总量之间的绝对差数,有名数。例如:200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2398亿元;某地区2001年比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00万元,耕地面积减少1千公顷等。计量单位1)实物单位:根据实物的属性特征而采用的单位,用了计量同质的实物总量。自然单位:按照经济现象的自然表现形态来计算其数量的单位。如:人口人,机器设备台等。度量单位(专用单位):按照统一的度量衡制度来度量客观事物的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电度,热量焦耳等。复合单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位结合在一起表明某事物的数量。如:汽车货运量吨公里,耗电量千瓦时等标准实物单位:在实物单位中,有时为了达到准确性和可比性的要求,把那些性质和用途相似而品种规格相异的同类产品,按照统一的折算标准来计算其数量的一种计量单位。如:不同马力的拖拉机都以15马力为一标准台进行折算,不同品种的煤按燃烧放热7000大卡/公斤折合成标准煤等。计量单位2)价值单位:以货币来度量社会物质财富和劳动成果的一种计量单位。如:商品销售额、生产成本等。3)劳动单位:用劳动时间表示的计量单位,一般用工日、工时表示。作用1)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国力,反映某部门、单位等人、财、物的基本数据。例如:掌握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的人口总数、劳动力数量、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钢铁产量、粮食产量等总量指标,就能对这个国家有个基本认识。掌握了一个单位某产品的年产量、职工人数等总量指标,就可以对这个单位的规模、生产水平有个概括的了解。作用2)是制定政策、编制计划、实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依据之一。例如:国民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物质的收支平衡、财务的借贷平衡与核算,都须应用总量指标 要分析某种重要物资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的平衡关系,首先得掌握各个环节的总量指标,否则是无法进行具体分析的。作用3)是计算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以及各种分析指标的基础指标,其它指标都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种类1)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 总体单位总量表示的是一个总体内所包含的总体单位总数,即总体本身的规模大小。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各单位某种数量标志值的总和,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总数量。如:研究某市国有企业的经济情况,则该市国有企业总数是单位总量,而该市国有企业的利税总额、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是标志总量。这两者随着研究目的不同和研究对象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学生人数当学校作为总体时,它是总体标志总量;当学生作为总体时,它是总体单位总量。种类2)按其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 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例如:一定时期的产品产量、工资总额等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上状况的总量。例如:年末人口数、月末库存数等种类区别:(1)前者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它的每个数值是表示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月的总产值是一月中每天产值的总和;而后者的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它的每一个数值表示现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所处的水平,如年末的职工人数,是指年初的职工人数经过一年的变动后至年末实有的职工人数。种类(2)前者具有累加性,即各期数值相加可以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生的总量,如一年的总产值是各月产值之和;而后者不具有累加性,即各时点数值相加是没有意义的。(3)前者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如一年的总产值必然大于一月的总产值;而后者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的关系,如年末的职工人数不一定比某一月末的职工人数多。在应用时期总量指标时,应明确统计数字所属的时期范围,如某企业利润20万元;而对时点总量指标,则要注意它的时刻特性。如某厂5月初职工人数500人,指的是4月30日和5月1日之交的人数。种类3)按计量单位不同 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量指标(工作量指标)计算 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一种是根据统计调查登记的资料进行汇总直接法(不重复不遗漏),另一种是根据现象之间的各种关系进行推算间接法或推算法,分为:关系推算法和抽样推算法。如,利用抽样方法推算农产品产量,利用平衡关系法推算商品库存量等。计算注意:1)现象的同类性,即不同种类的实物总量指标的数值不能加总,只有同类现象才能计算总量。例如,计算工业产品产量时,不能简单地把原煤产量、石油产量、自行车产量、电视机产量等相加;又如,不能把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混合加总。2)明确每项总量指标的统计涵义。例如,在计算工业总产值、净产值和增加值时,只有明确这些指标的社会经济范畴,然后才能正确计算这些总量指标。3)做到计量单位一致,即同类现象的总量指标的数值,其计量单位必须一致才能加总,否者,在统计汇总时,先要换算成统一的计量单位。概念 又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数值对比的结果。用来对比的两个数,既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平均数和相对数。例如,人口密度是人口数与土地面积两个绝对数之比等。表现形式1)有名数(将对比的分子指标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结合使用,以表明事物的密度、普通程度和强度等)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平均亩产量用千克/亩等2)无名数(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作用1)能具体表明社会经济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总量指标是反映现象总的规模、水平的情况,其发展速度是快、是慢、是大、是小难以看出,而相对指标是把有关指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分析,就能把问题的实质和全貌反映出来)例如,计算一个地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可以说明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钢铁产量等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情国力,表明经济实力的相对水平;计算产品一级品率,可以从总体上鉴别产品质量的优劣等。作用2)把社会经济现象的绝对差异抽象化,能使一些不能直接对比的事物找出共同比较的基础。例如,甲乙两个企业,甲企业生产皮鞋,乙企业生产化妆品,我们不能根据两企业的生产水平直接评价它们经营的好坏。但是,通过产值计划完成程度、产值利润率、产值发展速度等相对指标,就使它们有了共同的比较基础,从而能相互比较。种类和计算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任务的不同,对比基础的不同分为: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动态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 概念:指一定时期的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之比,用以检查、监督计划完成情况。通常以“%”表示,又称计划完成百分比。2 计算公式:用这个公式计算出来的相对数,表示计划的完成程度,而子项数值减母项数值的差额(正或负)则表明执行计划的绝对数效果。在实际应用上,因计划数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所以在具体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时,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1)计划数为绝对数 2)计划数为相对数 3)计划数为平均数 4)长期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例:设某工厂某年计划工业增加值为200万元,实际完成220万元,则 计算结果表明该厂超额10完成增加值计划,超产20万元。一般适用于考核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或水平的计划完成程度,计算公式为:例:设某企业生产某产品,本年度计划单位成本降低6,实际降低7.6,则 计算结果表明成本降低率比计划多完成1.71%。一般适用于考核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降低率、提高率或增长率的计划完成情况。计算公式为:一般适用于考核以平均水平表示的技术经济指标的计划完成情况。计算公式:例:设某企业某月生产某产品,计划每人每日平均产量为50件,实际每人每日平均产量为60件,则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实际劳动生产率超额20完成了计划任务。检查长期计划的执行情况,由于计划任务的规定有不同的方式,有的按全期应完成的总数来规定,有的则规定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因而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检查分析方法:累计法和水平法。累计法 在长期计划中,规定全期累计应完成或应达到的总量,可采用累计法计算其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造林面积、教师进修培训人数等。例:下表是“十五”时期某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资料:若该企业“十五”时期计划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10亿元,则表明该企业超额14.15%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提前半年完成了投资计划。将计划期全部时间减去自计划执行之日起至累计实际数量已达计划数量之日所用的时间,即为提前或延后完成计划时间。计划执行进度的考核 可以用来对整个计划期间的计划执行进程作动态分析,以预测计划完成可能出现的情况,考核计划执行进程的均衡性。例:上例中该企业2001年计划执行进度为17%:到2002年止,计划执行进度为37%,如果计划均匀执行,到2002年应完成计划的40%。同样,2003年、2004年计划执行进度分别为60%、86%。从中可以看出,该企业在投资计划执行进程中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水平法 在长期计划中,对某些在各年之间有明显递增或递减的经济现象,一般只规定计划期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可采用水平法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如:某种产品的产量、商品零售额等指标。例:某企业按照五年计划的规定,某产品在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应达到年产50万吨的生产水平,下表为其计划执行情况。只要在连续一年的时间长度内,实际完成的水平达到了计划末年的水平,就算完成了五年计划,剩余时间为提前期。在上例中,该企业自第四年第四季度至第五年第三季度止的连续一年时间内,产量已达到计划要求,故该企业提前一个季度完成了五年计划。1)可以准确地说明各项计划指标的完成程度,为搞好经营管理提供依据2)可以反映计划执行进度,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推动经济建设的良好发展3)可以反映经济计划执行中的薄弱环节,鼓励执行计划的落后者向先进者看齐,为组织新的平衡提供依据。3 作用结构相对指标1 概念 利用分组法,将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即差异)的各部分,以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而得出比重或比率。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状况的综合指标。用以说明事物的性质、结构或质量。如,居民食品支出额占消费支出总额比重、产品合格率等。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各组比重总和等于1或100。2 计算公式 其分子和分母可以同是总体单位数,也可以同是总体的标志数值,当然分子的数值仅是分母数值的一部分。3 作用1)可以反映总体内部结构的特征2)通过不同时期相对数的变动,可以看出事物的变化过程及其发展趋势3)能反映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程度及生产经营效果的好坏4)反映工作质量好坏及确定工作重点。例:下表分析了截止1998年10月底,在我国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的结构组成状况。比例相对指标 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投资与消费比例等。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或一比几或几比几形式计算公式例:根据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总人口数为113051万人,其中男性为58182万人,女性人数为54839万人,则 比例相对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的作用相同,都是揭示事物内部组成结构,只是对比的方法不同,侧重点有所差别。结构相对指标是一种包含关系,分子是分母的一部分,分子分母不能互换;比例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是一种并列关系,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在实际工作中,比例相对指标和结构相对指标往往结合使用,有利于研究总体结构构成是否协调、合理,从而促进总体各部分的和谐发展。比较相对指标 将同一时期两个性质相同的指标数值对比,说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通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如,不同地区商品价格对比,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间某项指标对比等。计算公式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倍数或百分数强度相对指标 将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用以说明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用元/人表示,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也有用百分数或千分数表示的,如,人口出生率用表示。例:某地有200万人口,有储蓄机构100个,则储蓄机构的网点密度可以表示为:200万人/100个=2万人/个 或 100个/200万人=0.5个/万人有些强度相对指标分子分母可以互换,形成两种不同的指标形式。前者的计算结果表明,强度相对指标值越小,网点密度越大,这种指标值大小与现象的强度或密度成反比的强度相对指标称为逆指标。后者的计算结果表明,强度相对指标值越小,网点密度越小,这种指标值的大小与现象的强度或密度成正比的强度相对指标称为正指标。一般说,这种反映社会服务能力大小的正指标越大越好,逆指标越小越好。强度相对指标与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均反映一种比例关系,但后两者反映的是结构性的比例关系,前者反映的是依存性的关系。因此,强度相对指标所反映的不同现象之间要有某种联系,否者,这种数量对比关系将失去实际意义,比如钢铁产量与粮食产量作对比。动态相对指标 将同一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对比,用以说明发展方向和变化的速度。通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如,发展速度、增长速度等。计算公式统计所要研究好说明的时期用来作为比较的基础的时期例:2004年上半年刚才出口量751.46万吨,2005年同期钢材出口量1157.25万吨。以2004年为基期,则说明2005年钢材出口量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54%。正确运用相对指标的原则注意两个对比指标的可比性相对指标要和总量指标结合起来运用多种相对指标结合运用可比性是计算相对数的最重要条件。所为可比性,主要指对比的两个指标(即分子与分母)在经济内容上要具有内在联系,在总体范围及指标口径要求一致或相适应。还有计算方法、计算价格的可比。例如,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还是按部门法或国民经济法计算;是采用同一不变价格,还是不同的不变价格,或者是采用现行价格计算等方面,在不同空间和时间的对比中要取得一致。相对数具有抽象化的特点,从而掩盖了现象间绝对量的差别。结合运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计算分子与分母的绝对差额;二是计算每增长1的绝对值。例如,统计我国历年某工业产品产量发展对比情况从发展速度看,1979年是1978年的126.3%,发展速度较快,而上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初的发展速度都较小。1979年比1978年,虽然速度快,但一年只增产355.9万只,每1的增长速度只增产13.5万只;而2002年较2001年,虽然速度低,但一年增产1015万只,每增长1的速度,可增产该产品76万只。由此可见,大的相对数背后的绝对数可能很小,而小的相对数背后的绝对数可能很大,即同样的相对数背后隐藏的绝对数可能不同。例评价一个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既要利用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指标,也要分析生产发展的动态指标,以及与先进单位的比较指标,把这几个相对指标结合运用。如研究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就要全面分析产量产值计划、品质计划、劳动生产率计划、成本计划、利润计划等方面的完成情况,这样才能正确判断企业生产工作的好坏。Bye Bye!

    注意事项

    本文(第7讲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为本站会员(s****8)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