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导学案.pdf

    • 资源ID:93956385       资源大小:14.22MB        全文页数:1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导学案.pdf

    引言按 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全册播放一、奇妙的物理现象【课前预习】1.课 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 _ _ _ _ _ _ _ _ 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3的实验,你能看到,你想到的问题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有趣的物理现象实 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学生回答:吹、摘、罩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三)研究方法1.提出问题 2.提出猜想 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 6.交流合作 7.提出新猜想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部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实 验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手会感觉烫吗?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实 验4: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实 验5: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被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R要点归纳H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R当堂反馈11.P3 W.W.W.第 1 题2 .评价手册P l 巩固练习【课后巩固】1.学生回家做: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3 第 2 题(2)o二、体验科学探究【课前预习】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等。2 .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会/不 会)溢 出。由 此 你 能 提 出 一 个 什 么 问 题【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1.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2 .蜡烛在水与油的混合液中,会处于什么状况?葡萄呢?二、教学内容1.学生阅读P3-5,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发现的现象实验过程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意大利科学家伽伐尼、伏打等从偶然发现到找出其本质联系的艰辛探究的历程。在这以过程中所渗透的科学(献身)精神。2.活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提出问题: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提出猜想:能装1。-10。根 等 等(水是否会溢出)设计实验:杯子、水、回形针实验验证:向装满水的杯内放回形针 结 论:放入的回形针的根数与容器有关新的猜想:玻璃与纸杯对放入的针的多少有影响吗?通过上面的实验,你一定会感到有趣。同时也会感到吃惊猜想和实验的结果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做实验进行探究的一个重要原因。R要点归纳H科学探究经历的环节。R当堂反馈工评价手册P 3 当堂评价【课后巩固】1.评价手册P3巩固练习2.课本 P6WWW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是什么【课前预习】1、用手摸一摸家里正在发声的电视机的喇叭或音箱,你可以感觉到喇叭在_ _ _ _ _ _ _ _O2、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我 们 把 正 在 发 声 的 物 体 叫 做。3、通过课本活动1.2,你可以得出,声音可以在_ _ _ _ _ _、中传播,但不能在_ _ _ _ _ _ _ _ _ 中传播。4、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动的形态传播的,我们把它叫做 o 声音还具有能量,叫做。5、通常情况下,声 音 在 空 气 中 的 传 播 速 度 为,在水中传播要 比 空 气 中 要,在钢铁中传播比水中还要 o【课堂重点】(学习过程H一、活动1.1探究声音的产生:通过使一张报纸、一根橡皮筋、一杯水、一个笔帽发出声音,归纳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不同,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二、活动1.2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吗1.平时人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_ _ _ _ 传播的。2.通过实验探究声音是否可以在固体、液体中传播。3.实验探究真空是否能够传播声音。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放在正在抽出空气的玻璃瓶内,声音会通过推理,我们可知,声音(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声音是一种波通过演示实验与观察水波知道声音也是波,叫声波。四、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阅读课本P1。内容知道,通常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_ _ _ _ _ _ m/s,声 音 在 水 中 传 播 速 度 m/s,声 音 在 钢 铁 中 传 播 速 度_ m/so阅 读“生活物理社会”,了解声能。(要点归纳11、声音是由于物体 产生的。2、我们把 的物体叫做声源。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都可以作为声源。3、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但不能在_ _ _ _ _传播4、声音也是一种波,叫做,是一种疏、密相间的波。5、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做。(当堂反馈U1、由实验可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通常我们称发声的物体为。2、吹笛子时能发出优美的乐曲,其中声音来自()A.手指的振动 B.嘴唇的振动 C.笛子的振动 D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3.金鱼缸边的小明与小红发现每当他们击掌时,缸中的鱼就游开了,此现象表明空气、能传声。用说4.如图所示,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抽气机将空气抽出,铃声变弱最后消失,这明声音要依靠来传播。第3题第4题第5题5、如右上图所示,当敲击右边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靠在左边音叉的小球能弹起,说明,这是由于将右边音叉的震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6、在一根正在输水的长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处的另一端会听到次声音,最先听到的声音从中传来,最后听到声音从传来。【课后巩固】1、“雨打芭蕉”发出声音,这里主要发声振动的物体是()A.雨点 B.空气 C.芭蕉 D以上都是2、声音在空气中以的方式传播,当它传入人耳,使鼓膜振动,就产生声音的感觉,所以我们把它叫。3、将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蜡烛在晃动,这说明和。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不振动,仍然可能发声 B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声音要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气体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D 以上说法都不对5、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课桌时,金鱼立即受惊,其中传播声音迅速,使金鱼立即作出反应的传声途径是()A、桌子一空气一水一金鱼B、细棍一空气一水一金鱼C、桌子一鱼缸一水一金鱼D、细棍一鱼缸一水一金鱼6、小明和小刚找2个一次性纸杯,在杯底穿一个小孔,将细线固定在火柴棒上,然后绷紧细线,这样就制成了“土电话”,如下图:他们用“土电话”实 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相距同样远,讲话的人用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制成“土 电 话”,则 听 到 的 声 音 就 大 些,这 一 实 验 表 明如果用土电话 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o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二、声音的特性【课前预习】1、声音的 叫响度,声 源 振 动 的 幅 度 叫 做,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的 叫音调,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 有关,越高,音调越高。通 常 女 子 说 话 的 声 音 的 音 调 比 男 子 要。3、听熟人讲话,即使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和音调都相同,我们也能区分开来,是因为他们发声的 不同的缘故。4、声 音 的 三 要 素 是 指、和 o【课堂重点】(学习过程活 动 1.3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动幅度有关设计:想出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检验:试一试,你的猜想对吗?结论: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活 动 L 4 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问题:硬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猜想: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检验:第一次把钢尺伸出桌外10cm,用一定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第二次把钢尺伸出桌外5cm,用同样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结论: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活 动1.5辨别声音通过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知道声音的另一个特性音色。R要点归纳H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_ _ _ _ _ _ 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_ _ _ _ _(高/低),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_ _ _ _ _(高/低),声音的音调低。3、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4、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人们常将它们称做为声音的三要素。(当堂反馈I1.小李在学了有关声音的特性以后,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纳,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的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音调 频率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声音色 振幅2、牛的叫声与小鸟是不同的,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高;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比较大。另外两者的_ _ _ _ _ _ _ _也不相同。3、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不同;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首歌,我们也可以根据 不同辨别出乐器的种类。4、小红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进行如下实验:(1)把一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10cm,用一定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使一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请将实验有关现象与感受填入下表中:钢尺伸出桌边长度振动幅度(大/小)振动频率(高/低)响度(大/小)音调(高/低)10cm15cm15cm5、下面装置中用来加大声音的响度的是()A.录音机 B.电话机 C.扩音机 D隔音罩【课后巩固】1、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 是 指()A.声音的响度 B.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说法都不对2、用硬纸片刮自行车轮子上的辐条,当轮子由慢到快转动时,硬纸片振动变 L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3、要提高胡琴的音调,应 将()A.琴弦调紧一些 B.琴弦长一些C.琴弦松紧不用调,只要用力拉弦 D琴弦松紧不用调,加快拉弦的速度5.观察下图可知,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不同,即使发出与都相同的声音,借助仪器可能观察到不同的声音,它们声波的是不同的。飞脚仲6、百米赛跑场上,记时员是从听到枪声开始记时,他所测到的运动员 成 绩 比 实 际 成 绩 要A.完全一些 B.好一些 C.差一些 D 无法判断三、令人厌烦的噪声【课前预习】1、乐 音 通 常 是 指 那 些、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2、噪声是指那些_ _ 、=令人烦躁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3、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4、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_ _ _ _ _ _ _ _ 处控制、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中控制和在_ _ _ _ _ _ _ _ _ _ 减弱噪声。【课堂重点】(学习过程II1.区分乐音和噪声。(1)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体验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正常播放、过响播放)(2)用塑料泡沫摩擦干燥的玻璃板。提出问题:你分别有什么感受?2 .了解生活中的噪声的主要来源。3.认识噪声的危害实验探究a.二人一组,用时间表测一测,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次/分。b.用单放机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再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 _ _ _ _ _ _ 次/分。从物理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认识噪声的危害(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P17表格内容)4.噪声的控制设问: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追问: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学生讨论回答:(声源、传声介质、人耳)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的方法。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各举一些事例说明。5.做一做:比较几种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沐塑料)的隔声性能。需要的器材:闹钟一只、鞋盒一只、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沐塑料若干,还需要的器材为oR要点归纳U1、乐音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时有规律的。2、噪声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时杂乱无章的。3、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4、噪声控制的三个途径是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和在人耳处减弱。(当堂反馈U1、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波形有规律的声音都是乐音D乐音是指4 0 d B 以下的声音,噪声是指4 0 d B 以上的声音。2、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填序号)(1)自习课上的喧哗声(2)早读时的朗读声(3)唱歌时乐器的伴奏声(4)装修房屋的电钻声(5)教师讲课干扰了课堂上某个同学的瞌睡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 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使的车辆减小,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1).可能是大雪后蓬松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4、下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例子是()A.戴耳塞 B.给机器加上隔音罩 C.手枪上有消声器 D.安装隔音罩5、如下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1)是的波形,理由是o 图(2)是 的 波 形,理 由 是(1)(2)6、课本 P 1 9 “w w w”T 1【课后巩固】1、成 语“掩耳盗铃”是在下面哪个过程中减弱噪声()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无法判断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 B,为了保护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d B o3、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主要区别是()A.两者的响度不同B.两者在同一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c.两者的频率不同 D.两者声源所做振动的波形不同4、如右图所示的招牌,它 表 示 的 意 思 是:。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课前预习】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之间。2、我们把频率低于2 0 H z的声波叫做,把频率高于20000H z的声波叫做 o3、阅读课本,填出下列常见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蝙蝠 海豚 猫人类 狗 大象4、超声波具有、等特点。它的主要应用有、等。【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1、试一试:用力挥动手臂,看到手臂在振动。你能听到手臂振动的声音吗?2、介绍人耳的听觉范围和超声波与次声波的概念。3、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4、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 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动脑思考:教材中五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5、次声波。人耳虽然听不到次声波,但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与汽车的奔驰以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等,都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可以传的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利用它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R 要点归纳力1.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2.超声波的主要应用。K当堂反馈11、教材P23“WWW”的第1 题。2、人的手臂不停地上下振动能形成波,人 耳(能/不能)听到这种声音。3、蝙蝠靠接收自己发出的的回声,在黑夜中飞行和捕食。4、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A.B 超成像B.声呐测距 C.一种速度测定器D超声波清洗器E.超声波焊接器 F.分贝仪5.下列哪一种动物对次声波最敏感?()A.海豚 B,猫 C.人类 D.大象【课后巩固】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 B 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C 超声波不能获得集中的声能 D 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2、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见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一把小小的“降落伞”一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浮。忽然水母像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风暴来临了。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 B.水母接收到了电磁波C.水母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 D.水母感受到了地磁场的变化3、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A.狗听到很远处的人们手机中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上发出的声音C.狗听到人耳所不能察觉的某些高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之间。有些动物能运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导航以与寻找食物。例如,有的训狗人常吹一种哨子,发出频率在_ _ _ _ _ _ _ _H z 以上的超声波,人虽听不见,但狗却向训狗人跑来。海豚都是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信息、领航和寻觅食物的。大象睡觉醒来时,会用脚踏击地面,从而产生频率在_ _ _ _ _ _ _ 以下的次声波。这种声波传得很远,可以被其他的大象听到。5、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时产生的是超声波第二章 物态变化主备人:戴宗燕 审核人:曹德龙 班 级:-姓 名:-一、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第 1 课时)【课前预习】1.请 在 下 列 空 格 中 填 写 出 它 们 的 状 态.雨,露,雾,霜,雪_ _ _,冰雹_ _ _ _ _ _ _.2.把冰块放入烧杯中加热直到完全烧干,先后经过的状态是3 .物质的状态有固态,如:、;液态,如:、;气态:如、;物态变化有、4 .在酒精灯的使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物体时,物体放在内焰加热最好B.有时可以用一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C.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D.燃烧的酒精洒出后,应用湿抹布扑盖【课堂重点】R学习过程F一、通过自主阅读P 3 0 页信息快递,了解酒精灯的使用。二、活动2.1:观察水的三种状态与其特征问题1:加热冰的过程中,观察水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问题2:它们的形状、体积有何特点。问题3:列举生活出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三、补充活动:加热碘锤结论:物质的状态与 有关(要点归纳U1、物质的三种状态:、O2、物态的变化与 有关。当堂反馈U1、在常温下,下列各物质状态与水银相同的是()A.液化煤气 B.食盐 C.氧气 D 二氧化碳2、自然界中出现的“雾”,是属于水状态中的()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 气、液混合态3、常温下煤油的特征是()A.有固定体积和形状 B.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形状C.没有固定体积和形状 D有固定形状,没有固定体积4、下列物质中,属于固态的有,属于液态的有,属于气态的有(填序号)(1)露(2)雪(3)铁 水(4)干 冰(5)水蒸气(6)霜(7)雾(8)盐(9)碘蒸汽(1 0)玻璃 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 1 4-1 5一、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 2课时)【课前预习】班级:-姓名:-1、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人体正常的温度_ _ _ _ _ _,开水的温度_ _ _ _ _ _ _ _ o冰水混合物的温度3、是的符号,读 作,-16读作 o4、一般而言,普通人洗澡时的适宜水温是()A.20 B.40 C.60 D.80【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观察温度计的外观和结构,对照实物阅读课本P 3 1页“液体温度计说明书”与课本P 3 2页“信息快递完成下列问题:简述温度计的构造。测温原理什么?你所观察的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各是多少?读数时注意什么问题?温度计刻度单位是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完成P 3 2页,学生议一议,学生做一做,对物体温度进行估测二、阅 读“生活 物理 社会”,了 解“温室效应”和“热导效应”三、介绍体温计。阅读P 3 4页W W W中第3题,了解体温计的构造特点,量程和分度值R要点归纳11、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o2、常 用 的 温 度 单 位 叫 ,单位符号是_ _ _ _o它是由瑞典物理学家 首先规定的,它以通常情况下 的温度规定为。度,以标准大气压下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 以下的温度可以读作“零下”或“负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4、体温计:(1 )测温物质是,使 用 前 要(2)测量范围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分度值为R 当堂反馈1、请指出温度计使用过程中的错误:(1);(2)o2、人体的正常温度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沸水的温度是。3、在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玻璃泡要,不要碰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相平。4、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A.用自来水冲洗 B.在沸水中煮 C.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D 用酒精棉球擦【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 15-17二、汽化和液化(第1震撅)_ _ _ _ _ _ 姓 名:【课前预习】1、叫汽化,汽化有两种方式:和 O2、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过一会儿酒精消失了,酒精由_ _ _ _ _ 态变成态,这种状态变化叫蒸发;将烧杯中的水烧开后继续加热直至水烧干,此时的水由_ _ _ 态变成 态叫沸腾。3、回忆:在注射前,用酒精棉球擦皮肤时,会感到,你猜想原因是4、烧开水时,要想水能继续沸腾,必 需 不 断 的 给 水。5、在家中自己烧一壶水,观察烧开水的全过程,看气泡大小和听声音高低有什么变化?【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一、汽化概念在手背涂上酒精,通过这个活动得出汽化定义。二、引入蒸发和沸腾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沸水,思考两杯水过一段时间会怎样?归纳小结:这两杯水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方式不一样。物理中称第一种为蒸发,第二种为沸腾三、观察蒸发现象通过观察涂有酒精的温度计的示数,知道蒸发需要 O蒸发的特点:四、观察水的沸腾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记录数据时间/min012345678910111213温度/90从图像中可以观察到: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 _ _ _ _ _ _ _ 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 _ _ _ _ _ _ _,沸腾时的温度是_ _ _ _ _ _o停止对水加热,水 沸腾。说明沸腾需要由上述实验可知:沸 腾 时 水 由 液 态 变 为,水沸腾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叫 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 o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描绘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连线要用平滑的曲线。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蒸发沸腾共同点区别沸腾的特点和条件特点:条件:阅读P38页“生活物理社会”,了解汽轮机和蒸汽轮机(要点归纳11、物质由_ 态变为 态叫做汽化。2、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在_ 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蒸发需要,蒸发有_ 作用。3、沸 腾 是 在 温 度 下 发 生 的;在 液 体 的同时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沸腾需要4、液体沸腾前吸热,温度_,气泡;声音,沸腾时吸热,温度_;气泡;声音5、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1当堂反馈1、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能使牛奶延缓变质,是因为蒸发2、和 是汽化的两种不同方式。如图,甲、仁=辰U乙表示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度附后 3甲.乙 况的示意图,其中 图是沸腾时的情况。3、如图可知:水加热记录的初温是实验时水的沸点是,沸腾前共加热了 m in。沸腾时观察到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y4、当用酒精擦在温度计的液泡后,会观察到温度计 3 J内液面()A.不断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C.不断上升D 先上升后下降【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18-19二、汽 化 和 液 化(第2 崛:姓 名:【课前预习】1、叫 液 化,此 过 程 是(填“吸热”或“放热”)。2、做一做:向手背吹气时,手 背 会 感 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 现象。向手背哈气时,手 背 会 感 到(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 现象。,3、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_ 和 o4、夏天从冰箱内拿出冷冻食品时,会 看 到 食 品 周 围 有 一 一 ,其形成原因是。5、了解日常生活中“白气”、“露水”、“雾”是怎么回事.【课堂重点】(学习过程1一、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1)如 图a所示,在锥形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取一干燥蒸发皿盖在瓶口,在蒸发皿中放置一些冰块,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出现_。3 J“白雾”是小水滴。“白雾”和蒸发皿底部出现的小水珠,是水蒸气(透明的)遇_(冷/热)凝结成的小水滴。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2)如图b所示,若在蒸发皿中倒一些热水,观察瓶中是否会出现朦胧的“白雾,?并同时观察蒸发皿的底部是否会出现小水珠?用手摸蒸发皿的上方,有什么感觉?要使水蒸气液化温度必须足够低,水蒸气遇_ (冷/热)液化,液化时气体(吸热/放热)。问 题1:上述实验中“白雾”和小水珠形成的原因?问题2:为什么生活中被1。0 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伤得厉害?问题3:请学生举例生活中一些液化现象。问 题4:生 活 中“白雾”、“露”、“雾”的形成?。二、液化的两种方法(1)降低温度能使气体液化。(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进一些液态的乙酸,用橡皮塞堵住孔,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什么现象?再向内推压活塞 时(压缩体积),注射器内壁又出现了什么?使气体液化的另一种方法:。小结: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和。举出些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例子。(要点归纳1、物质由_ 态变为 态叫做液化。液化(吸热/放热)。2、液化的两种方法:、o3、生活中“白雾”、“露”、“雾”的形成?(当堂反馈1、夏天从冰箱内拿冷冻食物时,打开冰箱门,会看见大量的“白气”,这 些“白气”是由_ 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的灰尘上所形成的;而 取 出 的 冷 冻 食 品 周 围 有,其形成原因是_O2、在卫生间里有人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开门通风一段时间后,又变得清晰明亮,其间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情况是()A.先液化后汽化 B.只有液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只有汽化3、烧饭的锅盖掀开后,盖内有大量水珠,这是通过方式形成的。4、下列各自然现象中,其形成原因属于液化的是()A.冰 B.霜 C.“白气”D.露水干了5、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如图 所示,上方均盖有一块玻璃,过一会儿会看 到()A.A、B 两块玻璃外侧都有小水珠B.A、B 两块玻璃内侧都有小水珠C.A 玻璃外侧、B 玻璃内侧有小水珠D.A 玻璃内侧、B 玻璃外侧有小水珠【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20-21三、熔化和凝固(第 1 幅)姓 名:【课前预习】1、叫熔化,熔化要热(填“吸”或“放”)2、晶体是指3、松香、蜡烛、玻璃、冰、蔡、海波、沥青、金属,、是晶体;、是非晶 体。4、你体验一下,用手摸。的水和0的冰,哪一个更冷一些?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熔化和凝固根据实验,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经验,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熔化:凝固:举出生活中发现过哪些熔化和凝固的现象呢?二、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1)探究冰的熔化实验观察实验,每隔0.5m 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状态在书上4 2 页画出冰的温度时间图像归 纳 常 表,你 发 现 冰 熔 化 时,温 度 需 要(吸时间/min时 间/min(2)探究烛蜡的熔化实验观察实验,每隔0.5m 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杯中烛蜡状态的变化,直到烛蜡全部熔化后为止。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下归纳:对照图表,你发现烛蜡熔化时,温度_ _ _ _ _ _ _ _,需要(吸热/放热)归纳小结:冰、烛蜡熔化过程中的异同点:固体不同点相同点冰烛蜡总结:有些固体在熔化时,虽然受热,但_ _ _ _ _ _ _ _保持不变,即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一类固体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 叫熔点。另一类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归纳小结:(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_ _ _ _ _ _ _ _(吸/放)热,温度非晶体:熔化过程_ _ _ _ _ _ _ _(吸/放)热,温度_ _ _ _ _ _ _ _ _ _(2)晶体熔化条件:_ _ _ _ _ _ _ _ o三、介绍几种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常见的晶体有:常见的非晶体有:四、介绍几种物质的熔点:R要点归纳X1、物质由_ _ _ _ _ _ _ _ _态变为 态叫熔化。熔化过程热(填“吸”或“放”)2、晶体有,非晶体(有/没有)熔点。3、晶体熔化特点:。非晶体熔化特点:。4、晶体熔化条件:。5、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有哪些 当堂反馈U1、物体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需吸、放热,条件与汽化相同的应是,此过程物质由态变为态。3、右上图是冰吸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试根据图象回答:冰的起始温度是,刚开始加热最初5m in内冰为态,熔化过程经历了m in,此过程物质的状态是共存,到 达 2 0 m in 时,冰全部变成。C的水。4、用冰冷却比水好,这是由于()A冰 比 水 冷 B 冰是固体使用方便C冰比水传热快 D 冰熔化时要吸热【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22-23三、熔化和凝固(第 2 堤撅)姓 名:【课前预习】1、叫凝固,凝固要热(填“吸”或“放”)。2、同 种 晶 体 的 熔 点 和 凝 固 点 (相同/不同)。3、在寒冷的北方,气温常常在零下5 0 ,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4、你知道改变冰的熔点的方法吗?下了雪的路面,为了使雪尽快的熔化,人们在雪地里洒盐,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课堂重点】R 学习过程1一、研究凝固过程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请联系熔化过程的学习来推导凝固过程的特点。凝固点:讨论后完成下面的表格:根据前面对熔化和凝固图像的研究,做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液体不同点相同点有无凝固点熔融状态的晶体熔融状态的非晶体温度/温度/凝固特点和条件。(1)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晶体:非晶体:(2)晶体凝固条件:(3)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关系:二、熔化和凝固的应用自主阅读课本,了解其应用。要点归纳11、物质由_ _ _ _ _ _ _ _态变为 态叫凝固。凝固过程热(填“吸”或“放”)2、晶体有,非晶体(有/没有)熔点。3、晶体凝固特点:o非晶体凝固特点:。4、晶体凝固条件:。(当堂反馈U1、物体在固态和液态之间变化需吸、放热,条件与液化相同的应是,此过程物质由态变为态。2、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如图所示,属于晶体的凝固图线的是()3、焊锡来焊接无线电零件时,整个过程的物态变化图线应是()A.B.,C.D.4、冬天司机把水和酒精的混合物装入发动机的水箱中,这样做的目的 是()A使水沸点降低容易汽化吸热 B使水熔点降低不容易熔化C使水熔点降低不容易凝固 D使水的导热性加强容易散热5、北方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在时需要热而使菜窖里的空气的温度不致,使菜冻坏。【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23-24四、升 华 和 凝 物 级:姓 名:【课前预习】1.叫升华;叫凝华。升华过程热(填“吸”或“放”),凝 华 过 程 热(填“吸”或“放”)2.吸 收 热 量 的 物 态 变 化 有、.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3.露是_ _态,它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形成的。4.雪是 态.霜是_ _ _态,它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形成的。冰花是一 态,它 是 形成的。冰花在窗玻璃的侧。【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观 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1、演示碘锤实验,观察,回答:实验中给碘加热,碘由_ _ _ _ 态直接变成 态。冷却时,碘由_ _ _ _ _态直接变成 态。2、介绍升华和凝华概念物质由_ _ _ _ _ _ _ 直接变为 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热。物质由_ _ _ _ _ _ _ 直接变为 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热。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升华和凝华现象.二、介绍人工降雨学生阅读书上生活物理社会R要点归纳11、物质由_ _ _ _ _ _直接变为 的现象叫升华,这个过程热。2、物质由_ _ _ _ _ _ _ 直接变为 的现象叫凝华,这个过程热。R当堂反馈U1、樟脑丸消失了是_ _ _ _ _ _ _ _ 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了是_ _ _ _ _ _ _ _ 现象。2、干 冰 升 华 时 会 看 见 周 围 有,它是干冰升华 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 而成的小水滴.舞台上的烟雾就是这样形成的3、寒冷的冬天,房间的窗子常在玻璃_ _ _ _ _ _ _ 面出现一层冰花,这是现象,耍热。4、放在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_ _ _ _ _ _,在这各过程中要5、做碘升华实验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 说 明 升 华 需 要;冷却后在玻璃内表面看到了晶体,这是_ _ _ _ _ _ _ _ _ 凝华而成的,这个过程要_ _ _热。6、在人工降雨时,向高空撒下干冰,由于干冰 而 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 成小冰晶,下落时 热 而成小水珠。落到地面上成了雨。7、普通电灯泡用久了会看到灯丝变细,这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 _ _ _ _ _ _ _;在灯丝变细的同时看到灯泡玻璃发黑,这是_ _ _ _ _ _ _现象。【课后巩固】见评价手册P25-26五、水 循 级:姓 名:【课前预习】1、物 态 变 化 有、六种。2、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 _ _ _ _、_ _ _ _ _ _ _三种。物态变化中放热的是三种。3、云是由_ _ _ _ _ _ _ _ 和 组成的。雨是由小冰晶 而来的,它是一个吸热的过程。雪是由小水滴 形成的,它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所以下雪时不是太冷就是这个道理。雾和露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它们是放热过程。樟脑丸消失了是_ _ _ _ _ _ 现象。窗户上的冰花是由屋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 成小冰晶,它在玻璃的一侧表面上。4、汽化的两 种方式:和,它们是 热过程。液化的两种方法:和,它们是 热过程。5、自然界中不少高山冰川就是大江、大河的,河流与渗入土壤、植物中的水分会通过_ _ _ _ _ _ _ _ 升腾到空气中成。当高空遇冷时,空气中的 液化成 或 成小冰晶,到一定程度后又降落回地面,这就是自然界中的大致过程。【课堂重点】(学习过程一、认识水循环1、学生自主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上升的水有:冰山上的积雪_ _ _ _ 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_ _ _ _ _ _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云的形成:水蒸气随气流运动到各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时,有 的 一成小水滴,有的 成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云中的小水滴也会成小冰晶。流入江河中的水有:云中的小水滴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向地面降落,形成雨;由云中的小冰晶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形成的雪,降落到高山、地面和高山上的积雪_

    注意事项

    本文(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全册导学案.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