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5.pdf

    • 资源ID:96162265       资源大小:1.75M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5.pdf

    1 20182018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考点4 40 0 科学探究题科学探究题 1(2018安徽)“蓝瓶子”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盛有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经振荡、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如图 1)。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2)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溶液中溶入 CO2;溶液中溶入 O2;溶液中溶入N2(填化学式)。(3)小红利用图 2 装置,从 A 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为探究猜想,利用图 2 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 A 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 O2。【分析】(1)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元素解答;(2)根据空气中含有的成分解答;2(3)根据呼出的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解答;(4)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解答】解:(1)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糖类;(2)氢氧化钠、亚甲蓝(C16H18N3SCl)、葡萄糖混合液与空气接触,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溶液中溶入 CO2;溶液中溶入 O2;溶液中溶入 N2;(3)小红利用图 2 装置,从 A 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由此不能得出猜想正确,原因是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为探究猜想,利用图 2 装置设计实验方案:从 A 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 O2 答案:(1)糖类;(2)N2(3)不能;呼出的空气中还含有氧气、氮气;(4)从 A 中通入足量的氧气,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说溶液中溶入 O2【点评】本题趣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注意题目信息的提取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2.(2018江苏宿迁)实验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为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问题。提出猜想甲组:铜粉;乙组:氧化铁粉末;丙组:_。设计实验 方案 1: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氯化钠溶液、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若甲组猜想正确,则实验现象为_。方案 2:取 8g 红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入 CO,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停止加热并继续通入 CO 至装置冷却。3 若乙组或丙组猜想正确,则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实验时要先通 CO 再加热的目的是_。数据处理 等装置完全冷却到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质量为 mg。若乙组猜想正确,则 m 的取值范围是_。实验反思 图 1 虚线框内的装置是用于吸收 CO2;并收集 CO,请从图 2(广口瓶内均为氢氧化钠溶液)中选择最合适的装置_(填序号)。【答案】(1).铜粉和氧化铁粉末 (2).稀盐酸 (3).无明显现象 (4).3CO+Fe2O32Fe+3CO2 (5).排尽硬质玻璃内空气,防止爆炸 (6).5.6m 8 (7).【解析】(1)丙的猜想可能是氧化铁和铜的化合物;(2)铜不与酸反应,故可加入稀盐酸,如固体不溶解,则说明只有铜,猜想甲正确;(3)硬质玻璃管内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3CO+Fe2O32Fe+3CO2;实验时要先通 CO 再加热的目的是排尽硬质玻璃内空气,防止爆炸;管中剩余固体可能是单质铁或铁与氧化铁的混合物,当完全是铁的时候,8 个的氧化铁可以生成铁的质量为 5.6 个,当完全没有反应时,固体的质量为 8g,故 m 的范围为5.6m 8 ;(4)吸收二氧化碳需要导管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收集一氧化碳需要用排水法收集,故导管也要插入集气瓶底,故选;3(2018安徽)某兴趣小组在相同条件下,将 10.00g 下列物质分别置于相同规格的烧杯,并敞口存放于空气中,烧杯中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表,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质量/g 水 饱和石灰水 稀盐酸 浓硫酸 氯化钠浓溶液 氯化钙浓溶液 1 天 8.16 8.37 8.64 11.18 9.38 10.25 4 2 天 5.76 5.94 6.69 12.55 8.47 10.33(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D(填字母序号)(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3)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CaCl2(填溶质的化学式)。(4)将 10.00g 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 2.26g 晶体,则该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已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1g)(5)为进一步研究稀盐酸敞口久置后浓度变化,该小组开展如下探究。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氯化氢的蒸发量。为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设计实验方案: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滴加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再分别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比较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即可判断久置盐酸浓度的变化情况。(6)乙同学取 20%的氢氧化钠溶液 20.00g,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部分变质,得到 18.80g 溶液,由此能否计算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若能,请计算其组成;若不能,请补充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同时说明需要测定的数据(用 a 表示),并计算 a 的取值范围。(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分析】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溶质质量分数=100%,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100%。【解答】解:(1)下列图示能反映水在空气中放置时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是 D,这是因为水蒸发时,液面以上的单位体积的水分子个数应该小于液面以下位体积的水分子个数。故填:D。(2)石灰水在空气中久置后有浑浊现象,是因为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5 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Ca(OH)2+CO2CaCO3+H2O。(3)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可以用作干燥剂,但是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不安全;由表中信息可知,浓氯化钙溶液能够吸收水蒸气,可以用作干燥剂,因此为研制一种安全、环保的除湿剂,可选择上表中的 CaCl2。故填:CaCl2。(4)将 10.00g 氯化钠浓溶液敞口久置后,最终得到 2.26g 晶体,则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2.6%,该温度下氯化钠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100%=26.5%,由计算可知,该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5)甲同学猜想浓度可能会变大,理由是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氯化氢的蒸发量。故填:盐酸中水的蒸发量大于氯化氢的蒸发量。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的实验方案: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滴加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再分别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比较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即可判断久置盐酸浓度的变化情况。故填:取等质量的原盐酸和久置的盐酸,滴加相同滴数的酚酞试液,再分别滴加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当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时停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比较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即可判断久置盐酸浓度的变化情况。(6)由于只知道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及其质量分数和最终得到的溶液质量,因此不能判断溶质组成;实验方案:将 18.8g 溶液蒸干,称量固体质量是 ag,通过计算可知 a 的取值范围;没有变质时,固体质量为:20.00g20%=4.00g,设完全变质时,固体质量为 x,2NaOH+CO2Na2CO3+H2O,80 106 4.00g x 6=,x=5.30g,a 的取值范围是:4.00a5.30,故答案为:不能;将 18.8g 溶液蒸干,称量固体质量是 ag,通过计算可知 a 的取值范围;4.00a5.3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4(2018北京)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 12.5g 进行系列实验。【查阅资料】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进行实验】实验 1:取质量比 1:11 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 1.3g,进行实验。序号 11 12 装置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 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 12 装置进行实验。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9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10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7 2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12 无黑色物质 2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解释与结论】(1)配平化学方程式:1C+2CuO 2Cu+1CO2。(2)实验 12 中,证明此事了 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 1 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与木炭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4)实验 2 的结论是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 1:12 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 1:12。【反思与评价】(5)实验 2 没有进行质量比为 1:14 的实验,理由是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1:13 时,氧化铜已过量。(6)为检验 24 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u2O,所需试剂是稀硫酸。【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使溶液变蓝,据此解答。【解答】解:(1)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故填:1;2;2;1。(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证明生成了 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实验 1 中实验 11 混合物的受热面积大于实验 12 中混合物的受热面积,故是探究氧化铜与木炭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故填:探究氧化铜与木炭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4)实验 2 提供的数据以及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 1:12 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 1:12,故填: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 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 1:12。(5)实验 2 没有进行质量比为 1:14 的实验,是因为当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1:13 时,氧化铜已过量,故填: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 1:13 时,氧化铜已过量。(6)为检验 24 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 Cu2O,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额硫酸铜反应,故所需试剂是稀硫酸,故填:稀硫酸。8【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反应实验条件的实验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5(2018甘肃白银)火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查阅资料】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b氯化钙、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提出问题】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实验探究】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烧杯内壁出现白膜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Na2CO3+CaCl2=CaCO3+2NaCl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9 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分析】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解答】解:【实验探究】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因此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于酒精,可得出酒精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故填:烧杯内壁出现白膜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酒精中含有碳元素。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方案 10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填: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故填:除去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2018广西)某活动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裝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 (1)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2)若用装置 A、B、C 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 B 中应盛放的是浓硫酸,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acbd。(3)活动小组对(2)收集到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产生兴趣。于是将收集到的一瓶氧气密封。【提出问题】这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实验验证】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实验装置,用来测定该瓶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在氮气环境下。将过量的铜粉分别装入干燥的硬质玻璃管和支试管后,密封。用两支干燥的注11 射器从该瓶中抽取气体,分别按图 2 连接,推拉注射器一段时间后,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加热时反复推拉注射器至反应完全。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甲装置的气体进入气球时会经过铜粉,使气体与铜粉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 分。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实验前后注射器读数。【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大(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原因是气球内含有气体时会导致反应后读取的注射器数值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分析】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可以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不同实验装置,优缺点不同。【解答】解:(1)装置 A 中试管口有一团棉花,是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2)若用装置 A、B、C 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 B 中应盛放的是浓硫酸,导管口连接的顺序是 acbd。故填:acbd。(3)甲装置比乙装置更合理,理由是甲装置的气体进入气球时会经过铜粉,使气体与铜粉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 分。故填:甲装置的气体进入气球时会经过铜粉,使气体与铜粉充分接触,使反应更充 分。用甲装置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是实验前后注射器读数,即实验前后注射器读数之差就是氧气的体积。故填:实验前后注射器读数。【反思交流】实验完毕,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应先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再读数,否则会使测得的12 实验结果偏大,原因是气球内含有气体时会导致反应后读取的注射器数值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填:偏大;气球内含有气体时会导致反应后读取的注射器数值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7(2018重庆)(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探究 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B和 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 和 C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2)已知:CO2和 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红色。实验二:已知镁条在 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2MgO+C试推测镁条在 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分析】根据控制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的状态进行分析解答,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试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析物质的溶解性的能力大小,根据反应生成物推断反应的现象。13【解答】解:(1)灭火器中需要快速产生二氧化碳,故盐酸不能使稀盐酸,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速率不能过快,故使用的是块状的石灰石,故填:B;Na2CO3+2HCl2NaCl+H2O+CO2;(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二氧化硫的这支试管内液面上升的明显,故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强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故填:;红;根据二氧化碳与镁的反应可以推知镁在二氧化硫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硫,氧化镁是白色的,硫是黄色的,故会观察到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故填:产生白色和黄色固体。【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及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2018贵州安顺)氢化钙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提供剂。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氢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探究斯小组的同学把一定量的 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经检验滤渣的成分是碳酸钙。【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猜想三:NaOH、猜想四:NaOH、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四不合理,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_。【实验验证】实验 现象 结论 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 _ 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_ 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拓展】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若向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_。登山运动员携带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_ 写一条即可。【答案】(1).;(2).二;(3).产生气泡;14(4).;(5).氨气;(6).携带方便【解析】【提出问题】猜想四不合理,因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物质不能共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验证】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入少量碳酸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钙,故猜想二不成立;另取少量滤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反思与拓展】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若向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充分反应,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氯化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氨气,故产生的气体有氢气和氨气;登山运动员携带作为能源提供剂与携带氢气相比,其优点是携带方便(体积小)、安全(不易爆炸)。9.(2018黑龙江哈尔滨)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在一次活动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探究】【收集证据】A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根据 C 试管中的现象能得出 B 烧杯的溶液中一定没有的离子是_(填符号)。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实验现象_。【结论应用】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在此过程中_(从宏观角度回答)。根据这个结论,若向 C 试管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 B 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填符号)。【归纳总结】经讨论我们能够总结出,根据明显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许多结论。一般来说,15 常根据_,证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答案】(1).H2SO4+Ba(OH)2=BaSO4+2H2O (2).H+、SO42-(3).A 黄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 D 试管中出现红褐色沉淀,溶液黄色逐渐变为无色 (4).在同一反应容器中同时存在碱与酸和碱与盐的反应时,酸碱反应一般是优先于酸与盐的反应 (5).Cl-、Fe3+、SO42-、H+(6).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解析】【收集证据】酸碱反应比较快,所以烧杯 A 中发生的反应是:H2SO4+Ba(OH)2=BaSO4+2H2O,向 C 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试管 C 中无稀硫酸,即无 H+、SO42-。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2FeCl3+3Ba(OH)2=2Fe(OH)3+3BaCl2,所以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的实验现象是:烧杯 A 的黄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D 试管中是氯化铁溶液,实验现象是:出现红褐色沉淀,溶液由黄色逐渐变为无色。【结论应用】通过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在此过程中同一反应容器中同时存在碱与酸和碱与盐的反应时,酸碱反应一般是优先于酸与盐的反应。若向 C 试管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 B 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稀硫酸及没有参与反应的氯化铁,含有的离子是 Cl-、Fe3+、SO42-、H+。【归纳总结】一般来说,常根据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有新的物质生成,证明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10.(2018黑龙江齐齐哈尔)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A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C 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将反应后 D、E 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 和 CaCl2 猜想三:_ 16 猜想四:NaCl、Ca(OH)2和 HCl【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填名称)。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答案】(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2).Fe2O3+6HCl=2FeCl3+3H2O (3).NaCl 和 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4).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5).稀盐酸(或稀硫酸)(6).产生气泡 (7).氢离子(或H+)【解析】(1)根据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答;根据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解答;(2)【作出猜想】猜想三:根据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解答;【设计实验】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分析解答;【迁移拓展】根据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解答。(1)A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或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得到化学方程式为 Fe2O3+6HCl=2FeCl3+3H2O;(2)【作出猜想】猜想三: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说明是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后有白色沉淀出现,说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NaCl 和 Na2CO3(或氯化钠和碳酸钠);【设计实验】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二不成立;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说明猜想三成立;【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 H+)。11.(2018湖北咸宁)咸宁市某校 2018 年实验操作模拟考试的一个考题是:用碳酸钠溶液鉴别稀盐酸、食盐水和澄清石灰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7 a 中有气泡产生 a 中物质是稀盐酸 b 中无明显现象 b 中物质是食盐水 分别用 a、b、c 三支试管取样,各加入一定量碳酸钠溶液 c 中_ c 中物质是澄清石灰水 写出 a 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把 c 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一:Na2CO3和 NaOH;猜想二:NaOH;猜想三:_。提示:Ca(OH)2微溶于水。【实验过程】为证明猜想一是否正确,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一定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一种盐溶液(写溶质化学式)_。有白色沉淀 猜想一正确 写出上述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化学方程式_。同学们还对 a 试管反应后废液的酸碱性感兴趣,决定用 pH 试纸测定其 pH 值 用 pH 试纸测定 a 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 测定结果 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用玻璃棒蘸取_。pH7(废液显酸性)【反思与交流】a 试管中的废液显酸性,从环保、经济、操作简便等方面考虑,应向废液加入(写化学式)_后再排放【答案】(1).有白色沉淀生成(或溶液变浑浊)(2).Na2CO3+2HCl=2NaCl+H2OCO2 (3).Ca(OH)2和 NaOH (4).BaCl2(或 Ba(NO3)2)(5).Na2CO3+BaCl2=Ba(CO3)22NaCl(或 Na2CO3+Ba(NO3)2=Ba(CO3)22NaNO3)(6).a 试管中的废液滴到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 pH 值)(7).Ca(OH)2(或 CaCO3,答 CaO也算对)【解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 c 中的现象是变浑浊;a 试管中是碳酸18 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当氢氧化钙过量时,c 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故猜想 3 是Ca(OH)2和 NaOH ;如结论猜想一正确,则溶液中有碳酸钠,故加入的盐是氯化钡,有碳酸钡沉淀生成;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方程式为Na2CO3+BaCl2=Ba(CO3)22NaCl;用 pH 试纸测定 a 试管反应后废液酸碱性的过程是在白瓷板上放一小片 pH 试纸,用玻璃棒蘸取 a 试管中的废液滴到 pH 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 pH 值);废液显酸性可以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调节酸碱性;12(2018湖南岳阳)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找资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3)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硅酸钠;硅酸钠和碳酸钠;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第1 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认为猜想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2 组 第一步 产生白色沉淀 第 1 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19 第二部 酚酞溶液不变色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II 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学认为,第 2 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2)氢氧化钠溶液必项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解答】解:【实验探究】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第 1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认为猜想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一步 产生白色沉淀 第 1 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固体的成分。第 2组 第二部 酚酞溶液不变色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 II 成立。【反思交流】(1)有同学认为,第 2 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故填: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13.(2018江苏泰州)为探究 CO2与 NaOH 溶液发生的反应,某兴趣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式20 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查阅资料】.20时,几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见下表:物质 Na2CO3 NaHCO3 Ca(OH)2 Ba(OH)2 溶解度/g 21.5 9.6 0.165 3.89 .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溶液的 pH 分别约为 11.0 和 8.5。【实验探究实验探究】(1)实验一:小雨取一充满 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小雨另取一相同的充满 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 NaOH 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 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中,小雨采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2)实验二:为检验 CO2与 NaOH 溶液反应的产物,小亮取实验一所得溶液 X 少许,向其中滴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中不宜将 BaCl2溶液换成 CaCl2溶液的原因是_。(3)实验三:小华取实验一所得溶液 X 少许,向其中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 1 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呈_色,证明溶液 X 中有 NaOH 剩余。实验中,小华没有直接向少量溶液 X 中滴入酚酞试液,理由是_。(4)实验四:兴趣小组将 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 NaOH 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和温度变化,结果如图 1、图 2 所示。21 图 1 中,B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图 2 中,DE 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反思感悟反思感悟】(5)实验从 CO2减少、NaOH 减少,Na2CO3生成等物质的变化,以及_转化等视角多维度探究 CO2与 NaOH 发生了反应,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测定,实现反应过程的“可视化”。【答案】(1).瓶子变瘪,且比装水的更瘪 (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BaCl2+Na2CO3=BaCO3+2NaCl (4).氯化钙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生成微溶的氢氧化钙 (5).红 (6).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 (7).Na2CO3+H2O+CO2=2NaHCO3 (8).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热 (9).能量 22 点睛CO2与水,NaOH 溶液均反应。碳酸钠溶液和 NaOH 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变红。14.(2018山东泰安)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 定量的 SO2(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3【查阅资料】(1)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 Na2SO3+O2=2Na2SO4;(2)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 SO2气体;(3)SO32-、SO42-均能与 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作出猜想】猜想 1:没有变质,成分是 Na2SO3;猜想 2 完全变质,成分是 Na2SO4;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 3:_。【实验探究 I】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小组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甲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没有变质,还是Na2SO3 乙组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 已部分变质 【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探究 II】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 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 126g 该样品(2)实验前称量 C 装置的质量;24(3)关闭活塞 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4)打开活塞 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 K;(5)再次称量 C 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 6.4g。由此,计算出该溶液中 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解释】若没有进行第 4 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填”偏小”或”偏大”)。乙组仍使用第一次实验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测定 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一步:称取试样 ag;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稀盐酸;第三步:过滤、洗涤、烘干沉淀;第四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 bg;第五步:计算溶液中 Na2SO3的溶质质量分数=(1-142b/233a)100%。试完成下列问题:(1)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2)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_;【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答案】(1).部分变质,成分是 Na2SO3和 Na2SO4 (2).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气体 (3).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 (4).10%(5).偏小 (6).使溶液中 Na2SO4全部转化成沉淀 (7).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 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 (8).密村保存防止氧化【解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主要考查了盐、酸、碱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认真审题,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出猜想:猜想 1 是没有变质,成分是 Na2SO3;猜想 2 完全变质,成分是 Na2SO4;还可能有的猜想

    注意事项

    本文(中考化学试题汇编考点40科学探究题含解析5.pdf)为本站会员(景云)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