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4月全国名校联考名篇名句默写汇总练习(共100题附参考答案).doc

    • 资源ID:97253452       资源大小:279.50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4.8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4.8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4月全国名校联考名篇名句默写汇总练习(共100题附参考答案).doc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1.(东北三省三校高三4月联考)(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月”为核心营造出空灵曼妙的意境,“_,_”两句,寄寓了离人情怀和月洒江林的寥落。(2)小窗幽记中说:“大豪杰,舍己为人,小丈夫,因人利己。”这个道理用论语十二章中的句子来表达,就是_,_”。(3)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文人墨客也留下大量与酒有关的诗文名句,表达各自的情怀,如李白的“_”,陶渊明的“_”。2.(河南省郑州市高三二模)(1)归有光项脊轩志语言淡而有味,文中写到祖母时,用“_”和“_”两处动作描写,分别写出了祖母不忍打扰孙儿读书的关爱之意和对孙儿取得功名的殷殷期许。(2)“冰雪”常被当代人打造成梦幻般的乐园,而它在古诗词中也用来比喻明洁的内心,如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3)唐代李益在立秋前一日览镜中写道:“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在唐宋诗词中,像这样揽镜自照、感慨世事人生的名句还有很多,如“_,_”。3.(河南省新高考联盟高三4月质检)(1)归有光项脊轩志中“_,_”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时卧时起,时而吟唱,时而静坐的情景。(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瑰丽的想象,以月宫中吴刚和玉兔对乐声的痴迷来渲染乐曲的美妙的诗句是“_,_”。(3)小刚参加了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不仅震撼于这盛大的典礼,还被成都这座城市的文化吸引。在观看比赛之余,他参观了杜甫草堂,拍摄了不少照片。他想发朋友圈,可选用“_,_”这两句杜甫的诗句,作为杜甫草堂风景图片的文案。5.(2024届安徽省合肥一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1)贾谊在过秦论中写秦始皇通过派蒙恬北筑长城、击退匈奴的举措,在国外起到了“_,_”的震慑作用。(2)马可·波罗曾赞叹临安(今杭州)为“世界上最华贵的天城”。柳永望海潮中“_”写出了街巷河桥的美丽,“_”写出了临安楼阁的雅致。(3)小刚在翻阅唐诗精华时发现“天涯”意象频频出现,它具有独特的象征性和艺术性,例如“_,_”。6.(2024届衡水金卷高三年级4月份大联考)(1)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通过“他植者”“        ,        ”一般举动,指出这些人“爱之太恩,忧之太勤”的心态。(2)扬州自古就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但姜夔到扬州后,感受到的却是一片凄凉,他在扬州慢中含蓄写出扬州昔盛今衰景象的两句是:“          ,       ”。(3)诗经的内容常常被后世诗文提到,其诗句也常常被后世诗文引用,足见诗经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如“         ,       ”。7.(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二模)(1)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以水为喻,强调学习应注重积累;魏征谏太宗十思疏“_,_”,以水为喻,主张君王治国需厚积德义。二者都非常生动贴切,令人印象深刻。(2)兰亭集序“_,_”两句描绘了当时贤人、雅士会聚的盛况,与滕王阁序“千里逢迎,高朋满座”意思相近。(3)一位文学爱好者去洞庭湖游玩,面对眼前秀美的湖光山色,想到唐诗宋词中许多描绘它的妙辞,其中“_,_”两句写得最具神韵,不禁放声咏诵起来。8.(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二模)(1)李白(将进酒中肯定自我才华的一句是“_”,流露出对奢靡生活的不屑的一句是“_”。(2)苏轼赤壁赋中的“_,_”两句,描写出客人吹箫之凄切的尾声,婉转悠长,绵绵不绝。(3)研学旅行时,你乘船游览洞庭湖,看到月光照耀着平静的湖面,不由吟诵起古人名句:“_,_。”9.(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二测)(1)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对于天地间不属于自己的事物,应有“_”的洒脱;而对于造物者提供的无穷无尽的宝藏,又应有“_”的快意。(2)屈原列传中表现屈原自动地远离脏污,像蝉脱壳那样摆脱肮脏的境地的句子是“_,_”。(3)2024年是龙年,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班级元旦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请大家以“龙”字行“飞花令”,可选用相应的古诗文。轮到你,你的回答是“_,_”。10.(福建省莆田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1)在论语中,孔子认为学诗可以“兴”“观”“群”“怨”,可以“_,_”,还可以拓展知识。超然客(2)蜀道难“_,_”两句一仰一俯,拉开纵向的空间,写出蜀山矗立于天地之间的峭拔景象。(3)小刚同学将代表学校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市级选拔赛,他用两句古诗文“_,_”来给自己鼓劲。11.(湖南省长郡中学2024届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1)唐诗解“戍既久,室家相望之情极矣”,评价的是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_,_”。(2)世人咏七夕,往往以牵牛、织女聚少离多为恨,秦观鹊桥仙“_,_”,则翻出新意,立意高远。(3)小刚拍摄了一张远山飘云、鸟儿归巢的照片,老师说配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名句,更富韵味。12.(2024届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语文试卷)(1)阿房宫赋中用“六王毕,四海一 ”来形容秦始皇灭掉诸侯统一天下的过程, 过秦论 中“                 ,                ”两句与此表达的意思相同。(2)欧阳修在写新五代史时,将旧五代史中那些描写祥瑞、灾异的东西弃掷不纳, 增添了摒弃天命,强调人事的哲理。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              ,          !” 就是显例。(3)书愤中陆游运用了 “蒙太奇 ”式的意象组合手法, “               ,              ”, 只用六个名词组接, 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恢复中原的志向具体化, 形象化。13.(2024届台州市高三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评估)(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_,_”。(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如_,_。14.(湖南省2024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1)王实甫长亭送别中“_?_”两句,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2)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秘籍”是“_,_”,这既是总括种树经验,也暗含了全文的寓意。(3)古人对荷情有独钟,或描写其绰约身姿,或借助它描绘夏日胜景、抒情言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名句,例如“_,_”。15.(江西省八所重点中学2024届高三联考)(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告诫国君在面对自己 想要的东西时应该用知足来警惕自己,想要建造宫殿时就要适可而止来让民心安定。(2)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借写字、品茗来掩饰内心无聊、惆怅的诗句是“_,_”。(3)小王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古代诗文中经常用"砌"阶除"来表示台阶,如“_,_”。16.(长沙市一中2024届高三月考试卷)(1)司马迁报任安书中“_,_”运用反问,充分体现了他自己编写史记绝不后悔的决绝之心。(2)古人常发生命之思:有悲叹生命短暂的,如赤壁赋中的“_”;有的则表示人类存在是绵延长久的,如春江花月夜中的“_”。(3)古人对“窗”别有情怀,一扇窗,犹如一个画框,镶嵌着作者的人生悲欢。高中古诗文里的“窗”常常传达出作者特有的审美情趣和生命感悟,如“_,_。”17.(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测评)(1)韩愈在师说中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能超过学生,这是因为“            ,            ”。(2)欧阳修的“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以相思之苦写物是人非之意,而李煜虞美人中的“          ,         ”两句以猜想之词写物是人非之感。(3)“江”和“月”都是古诗词中常见的物象,古代诗人喜欢将这两个物象组合起来,共同营造某种氛围,比如“          ,         ”。18.(202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1)在项脊轩志中,祖母赠送象笏并殷切嘱托“      ,    ”令归有光感动不已。(2)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想象梦中与亡妻见面的场景,“      ,       ”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3)在“我的理想人生”主题交流活动中,小李同学引用古人名句“      ,      ”,表达了读书人立志应当高远的人生思考。19.(广东省高三二模)(1)尚书大传·大战篇中记载“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诗经·邺风·静女中的“_,_”两句也表达了这种情感。(2)中国古代文人对“寻”多有独到的体验,辛弃疾因强烈的渴望之情而追寻心中的对象,在青玉案·元夕中写下“_”,白居易因强烈的好奇之心而探寻乐声的源头,在琵琶行(并序)中写下“_”。(3)“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简朴的话语道出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比喻句“_,_”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20.(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二模)(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燕国与赵国的灭亡虽然不是因为以地赂秦,但也与用土地去贿赂秦国的国家有关,因为“_,_”。(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_”,指出屈原创作离骚是因为正直的人不被世人所容;屈原在离骚中写道“_”,认为他的正直与生俱来,出生时间的特别可以证明。(3)我们在读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时,想起古人常常用荷花的别名“芙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情感,会不由吟出:“_,_。”21、2024年九师联盟高三3月质量检测(新高考)语文试题(1)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写作者夜游赤壁,任凭小船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2)秦观鹊桥仙中赞叹牛郎织女虽一年才可一聚,但其美好却胜过诸多长相厮守的句子是“           ,           ”。(3)“芙蓉”具有高洁、素雅、清幽的特点,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如“          ,          ”。22.2024届高三第二次学业质量评价(T8联考)(1)离骚中,屈原用方枘圆凿比喻“道不同不足为谋”的道理的两句是“_        ,        。”(2)登泰山记中姚鼐经中岭至山顶,途中遇到的“          ”被人们称为“天门”,因为天气原因,整个登山过程中都“          ”,连石阶都几乎无法攀登。(3)读书小组要开展“报国之志”诗歌专题探究活动,小刚负责“戍边守疆 保家卫国”板块的诗句整理,我们学过的相关诗文很多,比如“          ,          ”就很好。23.2024届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的琴声婉转流畅如同鸟鸣,时而又滞涩难通的句子是:“_,_。”(2)有一位老师,将自己书房命名为“容安斋”,他在分享自己取名的来历时说,他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两句。(3)时值初春,教室外却下起了雪,看着窗外的雪景,老师让学生吟咏有关“雪的洁白”的诗句,你写的句子是:“_,_。”24.开封市2024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1)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两句,以声写声、以形写声,生动表现乐声起伏多变、优美动听。(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两句描绘了冬日泰山日出之前晨曦初现、光芒四射的壮美景象。(3)含有“沧海”的成语有很多,如沧海桑田、珠沉沧海、沧海横流等;含有“沧海”的古诗文也有很多,如“_,_”。25.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第一次模拟评估卷(一)(1)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关于变法添设新官、侵夺原来官吏职权的批评和质疑,王安石认为变法乃是秉承皇帝的命令,“      ,      ”,名分正当,过程合法,算不得“侵官”。(2)据说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见宗庙毁坏,尽为禾黍,顿生故国悲思。南宋诗人萧德藻认为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也有“黍离之悲”。扬州慢中的“      ,      ”直接表现了这一典故。(3)“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达艰难、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等情感,如“      ,      ”。26.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第一次模拟评估卷(二)(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以行人的动作夸张地表现了蜀道极高、难以跨越的险状。(2)论语十二章中“_,_”两句,揭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同时体现了自我责任感和道德约束力。(3)小刚参加了“共读三国”活动,读完三国演义后他对孙权敬佩不已,准备在分享交流会上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引出对孙权的介绍,比如“_,_”就很恰当。27.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第一次模拟评估卷(三)(1)孟子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种对于义利关系的思考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           ,             ”。(2)“砧”是古代诗歌当中常用来表达女子思夫之情的意象,春江花月夜中的“               ,               ”正是对此的有力证明。(3)你的同学在考试中没有得到理想的成绩,为了鼓励他重新振作,你可以选用唐诗中的“               ,               ”。28.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第一次模拟评估卷(四)(1)荀子在劝学中以螃蟹为例,用“           ,           ”两句从反面强调用心浮躁导致的结果,以此论证学习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              ”以设问的形式,一问一答中以动物的叫声烘托了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表达出悲苦之情。(3)古往今来,有很多人写“梦”,今有歌曲大梦“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你会怎么办?”,古有“           ,            ”的含“梦”字的诗句。29. 2024届高三(九省联考模式)第一次模拟评估卷(五)(1)杜甫登岳阳楼中“              ,              ”两句与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表达的情感相似。(2)读史以明鉴,对于秦国灭亡的教训,杜牧、贾谊都认为应“施仁”。杜牧阿房宫赋中的“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说明秦若施仁爱民则可传万世;而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                  ”。(3)小达到故宫游览,在九龙壁前看着威风凛凛的浮雕龙刻,不禁想到很多诗人曾把这神奇、祥瑞的龙写入了诗词中,如“          ,            ”。30.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评估卷(一)(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差别,他们只是“               ”,所以如果你只是整天思考,还“              ”。(2)明代屈大均以“江水添将愁更满,茫茫直与长天远”表达明亡后自己的无尽愁绪,与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3)小刚给同学写毕业赠言,但不知写什么好。老师建议借用古代诗词名句,如“              ,              ”就十分应景。31.2024安徽A10联盟(1)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里,用“             ,            ” 两句,从能与德两个方面提出了自己对于选拔与任用官员的建议。(2)李白蜀道难善于运用神话典故,以“              ”交代蜀道开辟 之艰难,以“                ”表现蜀道山峰之高峻。(3)在“荷香清韵”诗会上,小刚准备改编含有“芙蓉”的诗词来串烧歌曲,他 可以引用古人的名句“             ,            ”。       32.(江苏省如皋市高三2.5模)(1)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两句,魏征援引荀子·王制中的“舟”“水”之喻,提醒唐太宗“怨不在大,可畏惟人”。(2)刘克庄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下阙“_,_”两句,巧用班超及司马相如之典,句短气促,鼓舞人心。(3)古代诗文中常出现“朝”和“夕”二字,或表示时间早晚,或表示时光飞逝。比如“_,_”。33.(江苏省决胜新高考4月大联考)(1)李商隐说“雏凤清于老凤声”,刘禹锡说“芳林新叶催陈叶”,年长未必优于年轻,何以如此?韩愈在师说中告诉了我们原因:_,_。(2)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柳永在望海潮中抓住“_”和“_”这两个细节,便把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具象化地表现出来。(3)有同学说,作为一代“诗圣”,杜甫的诗歌总是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感伤,也有同学认为并不尽然,杜诗中也不乏表达喜悦之情的诗句,如“_,_”。34.(天域全国名校协作体高三4月联考)(1)乐曲演奏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的作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2)“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是王维画中的诗句,归有光项脊轩志中也有类似的句子:“_,_”。(3)红楼梦描写大观园美景时,有“清溪泻雪”之句,写出了水的清澈洁净。以雪喻水,此写法在诗词中较为常见,如“_,_”。35.(河北省邯郸市高三第三次调研)(1)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的“_,_”两句,运用对偶修辞说明了国风和小雅的特点。(2)高适燕歌行以浓缩的笔墨写了一场战役的全过程,开篇“_,_”两句指明了战役的方位和性质。(3)古诗中写景,常常借“枫(叶)”这一意象渲染气氛或表情达意,唐诗中相关的诗句如“_,_”即是。36.(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二模)(1)颜回位列“孔门十哲”之首,孔子曾用“_,_”两句,将其与他人比较来称赞他安贫乐道的精神品质。(2)念奴娇·过洞庭中诗人设想自己为主人,“_,_”邀请天地万物作宾客,纵情豪饮,尽显旷达洒脱。(3)端午将至,学校计划开展“涵养家国情怀,赓续屈子之风”征文活动,小明想引用带有香草意象的诗文,彰显屈原的志洁行廉。他可以写的诗句是“_,_”。37.(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高三二模)(1)过秦论和六国论都是总结前朝灭亡,给后来者以警告的文章。过秦论强调秦朝灭亡的原因是“_”,六国论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_”。(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两句生动地刻画出琵琶女演奏结束准备自述身世时的动作与神情。(3)2024年是龙年,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也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龙”在古诗文中多有出现,比如“_,_”。38.(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高三二模)(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感叹欢乐的短暂和人生的虚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以“一尊还酹江月”的行为消解人生如梦的感慨。(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六朝历史一去不复返,仅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3)答司马谏议书中,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生事”的指责,王安石指出新法的理论根据是_”,根本目的是“_”,这样的“事”,上合先王之道,下利国家百姓,自然不是“生事扰民”。39.(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一模)(1)静女一诗构思巧妙,诗人通过细慕男子等待时的焦急不安来侧面描写女子调皮有趣的两句是:“_,_。”(2)平“谒”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引用了“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两句话,与谏太宗十思疏中“_,_”一样,都表达了人民的重要性。(3)学校“春雨社”征文活动,雨雁想要从神话传说中汲取创作灵感,请你给她提供几句这样的古代诗句,如:“_,_。”40.(江苏省基地学校高三第五次大联考)(1)青年人必须有远大志向和坚强意志,因为他们承担着历史使命,肩负着时代责任,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论语>十二章中曾子就指出“_,_”(2)陆游书愤中“_,_”表达了他年轻时希望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而在示儿中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至死也未能见到国家统一的遗憾。(3)“碣石”在古代常作为边地的代称,如高适燕歌行中“_”,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一句借此意象表达距离的遥远。41.(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二模)(1)唐诗解“戍既久,室家相望之情极矣”,评价的是高适燕歌行中的诗句“_,_”。(2)世人咏七夕,往往以牵牛、织女聚少离多为恨,秦观鹊桥仙“_,_”,则翻出新意,立意高远。(3)小刚拍摄了一张远山飘云、鸟儿归巢的照片,老师说配上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名句,更富韵味。42.(浙江省绍兴市高三二模)(1)中华文化在给孩子取名字时有从诗经与楚辞中选词的传统,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的名字就取自诗经·小雅中的“_,_”两句,曹操在短歌行中也直接引用了这两句。(2)在礼记·礼运所描绘的大同社会中,人们大公无私,有“二恶”:其一是_ ”,其二是“_”。(3)古人在描写女子时经常使用“香”字,如温庭筠菩萨蛮中“_”一句,再如辛弃疾青玉案中“_”一句。43.(浙江省金华十校高三4月模拟)(1)在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引用离骚中的名句“_,_”,鼓励同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来直面最后阶段高中学习生活。(2)宋人曾批评王安石“偏执己见,凡诸君子之论,一切指为流俗”,拒绝他人意见,对此,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回应说,_,_”,不算拒谏。(3)旅游爱好者准备近期组团赴河北昌黎碣石山旅游,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_,_”等有关碣石山的古人诗句以增进他们对景点文化的了解。44.(浙江省丽水、湖州、衢州三地市高三4月二模)(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诗人白天拄着拐杖在家园自在周游,然后用“_,_”两句写夕阳西下仍徘徊不已。(2)锦瑟中“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哀思与怅恨。(3)民间传说中子规鸟的啼叫凄凉哀怨,诗词常以“子规”表达情思,如“_,_”。45.(浙江省嘉兴市高三二模)(1)种树郭橐驼传中,“_”揭示了郭橐驼种树的经验,“_”点明了本文的写作意图。(2)涉江采芙蓉中“_,_”以绵延无尽的归乡之路描写了游子望乡的情景。(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大量出现在古诗词中,比如“_,_”。46.(浙江省台州市高三二模)(1)红楼梦中的谚语“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化用了阿房宫赋的“_,_”。(2)李白托月寄情,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写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可随君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3)古人写诗文时常常使用借代手法,使所写内容生动形象,增添作品的感染力。如“_,_”。47.(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一模)(1)杜甫的客至中,“_,_”两句表现了乡村淳朴的邻里关系。(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的“_,_”启示我们要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来教育学生,不能忽略其天性。(3)在全校爱国主义教育大会上,杨校长用“_,_”这句古诗文名句教育同学们要常怀悲悯之情,心忧天下苍生。48.(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1)论语·雍也中“_,_”两句说明君子既不能过于鄙俗,也不能过于浮夸。(2)清早醒来,天已放晴,窗外鸟雀鸣啭,面对此情此景,你不由地咏起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中的“_,_”。(3)古人常常以“芙蓉”这一意象入诗,或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体现人格的高洁如 “_,_”两句。49.(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二模)(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表明自己对于生死寿命的观点的句子是:_,_。(2)武汉大学校训“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中的“自强”二字,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弘毅”则出自论语的“_,_”。(3)古人写诗词讲究炼字,既用“空”字写景状物,如“_”;也用“空”字表达情感,如“_”。50.(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二模)(1)种树郭橐驼传从“养树”至“养人术”给予我们很多家庭教育的启示,那就是不能过度关注孩子的成长,既不能“_”,也不能“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英雄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愤。(3)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表达自己的高尚品格和忠君爱国的思想,苏轼赤壁赋中的“_,_”两句就是对这种传统的沿袭。51.(福建省福州市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1)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认为自己种树的诀窍不是让树木活得长、长得快,而是“_,_”,其观点对育人治国颇具启示意义。(2)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4月全国名校联考名篇名句默写汇总练习(共100题附参考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鹿哥)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