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资料大全.doc

收藏

编号:26801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46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10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初级 低级 中学物理 实验 试验 资料 大全
资源描述:
\ 初中物理实验归类复习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一、测量的理论 (一)测量本质 测量就是一种 比较 。为了科学地进行比较,需要有一个 公认的标准量 作为比较的依据,这个标准量就叫做________。 为了便于交流,人们制定了一套国际通用的单位体系——“国际单位制”,简称“SI”。请填写在国际单位制中以下各物理量的主单位: 力 学 电 学 热 学 波动与声 功和能 长度 电流 温度 频率 功、能 时间 电压 周期 功率 质量 电阻 振幅 密度 波长 速度 响度 力 压强 (二)误差理论 1、误差与错误 测得值 与 真实值 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任何测量都会有误差,误差是________(能/不能)绝对避免的;而错误是 可以而且应该避免 的。 2、影响误差的因素 (1)测量的工具。测量所用的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陷越深______。 (2)测量的方法。 (3)估读。测量总要估读,因而测量总要产生误差。 3、减小误差的方法 (1)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设计更科学的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2)多次测量,取__________,是减小误差的重要方法。 注:1)“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 2)取平均值时,平均值的数位必须与测量值的数位一致。 二、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一般要经历以下七个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2、做出猜想与假设;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4、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5、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6、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7、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交流与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发现并提出问题 是科学探究的起始步骤,在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义。在试题中,通常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通过描述相关情境,直接提出相关问题。这是一问题就是我们下面解题时要围绕的核心,所以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能偏题。二是要人们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应根据试题描述的情境,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较多,考试时则较少出现。 (二)做出猜想与假设 由于“猜想与假设”的发散性,故在考试中较少出现。我们强调的是“猜想与假设”必须是在试题情境的基础上合理作出,反对随意猜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这是考查的重点。主要考点有: 1、实验原理的确定。 许多实验探究,特别是测量某个物理量(如密度、机械效率、电阻等)的实验,都有一个实验原理的问题,就量你根据什么道理来测量这个物理量的。这个原理,也就决定了你实验的总的方向或框架。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只要被研究的量与多个因素有关,通常就要运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他的量不变,仅使一个量发生改变,记录因变量相应的数值;经过多次(至少三次)实验,寻找规律。如此逐一研究,最后再总结规律。故有几个自变量,就至少要分成几个实验部分。 2、物理量的显示与控制方法 这是考查的重点。有些物理的显示,可以有仪表或测量工具,如电流、电压分别电流表、电压表等;而有一些物理量,还没有专用的测量工具或实验中不能提供专用的测量工具,就要运用“转化法”进行间接测量,这时我们就要动点脑筋,在理解该物理量的意义或规律的基础上,设计好测量的方法和待测的物理量,特别是对于我们没有学过的物理量。请同学们在这个问题上注意研究和总结。 实验中总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变,同时改变某个物理量。有些物理量的控制方法也是难点,如在研究欧姆定律的“电流与电阻的规律”时,要控制一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理论上只要给这段电路接上一个稳压电源就行了,但实际上这样的稳压电源很找到。如何控制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就成了一个“富有技术性”的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关系”时,如何科学地控制和改变速度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3、实验器材的选择 在实验原理和大致的实验方向、方法确定后,就要考虑采用哪些测量工具,这也是常考的一个问题。要注意根据实验的方法,特别是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必要的估算),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程)。 4、实验步骤的设计与表述 在实验操作问题上,试题中经常要我们书写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的特别注意点,如是否要匀速拉动、沿什么方向拉动等,或者必须要怎样操作或操作到什么程度等。 二是书写实验步骤,我们一定要注意写得简洁、清楚、有条理,表达到位。通常要用“1、2、3、4……”或者“A、B、C、D……”一步步地写清楚,并且以一个重要的操作或测量某一个物理量为一步,不宜在一步中进行很多的操作或测量许多的物理量。 5、实验表格的设计 这是常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通常你只要把所有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写成一横行,写清楚物理量的名称和字母,依此向下划列;再在左边写上实验次数,依此向右划行,一个表格就行成了。千万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物理量的后面写上相应的单位! (四)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来收集证据 这里主要考查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描述准确到位。二是考测量工具的读法,要熟练各种测量工具的读法,并注意在实验结果后写上单位(除非是填入表格的)。 (五)评价证据是否支持猜想与假设与得出结论或提出新的问题 在考试中,这两个问题通常是合在一起的。主要考点有; 1、实验数据的处理 一是计算。二是将数据描绘成图表或曲线。在描绘曲线时要特别注意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切忌用短直线连接两点。 2、实验现象的归纳或实验结论的表述 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的实验研究,要注意写清楚“在……条件下,与……”,要注意“有关、无关”、“越大、越小”及“正比、反比”用词,尽可能写准确。另外,许多实验探究题都有示例的表述方法,要注意读清楚,照着示例的格式书写,一般最保险。 3、抽象数学关系式 这考得比较少,运用一定的数学知识即可。 4、提出新的问题 由于问题的发散性,很少考。但我们要注意根据实验结果合理地提出问题,不可随意发散。 (六)交流与合作 在实验探究中,这一点十分重要。但在考查中却无法体现。 注:通过测量发现规律,需要进行多次测量,通常要有三次。 第二部分 力 学 一、仪器使用 在实验室里,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比它更精密的常用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测量时间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测量力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 (一)刻度尺(参阅八上P103) 1、认识刻度尺 右图中,刻度尺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2、刻度尺的使用 刻度尺的使用要领是“五会”。即: 会认:即正确认识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放:应使刻度尺的________线或某条(整数)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条边对齐,把刻度尺的________尽可能与被测物体________,不能歪斜; 会看:读数时,视线应________刻度尺; 会读:除读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数字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________值、________值和________(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化曲为直:将弯曲的轨迹变成直线来测量。如:测量地图上的铁道线长度,可用棉线与它重合,再拉直测量;测薄圆铁片周长,可使铁片顺直线滚一圈再测量起、终点长度。 (2)以多测少或以少测多。如:测一张纸的厚度可测n张纸的厚度再除以n;测细铜丝直径可测出密绕后n匝的长度再除以n;测楼房高度可测每一级楼梯的高度再乘以相应楼层的级数。这种方法适用于完全相同的测量对象,以多测少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以少测多相当于扩大了量程。 (3)利用工具平移。如图所示是测圆锥高度和圆柱直径所用的一种方法。 (4)替代法。用可以直接测量的长度来替代不能直接测量的长度。如测圆柱直径可先测出周长,再根据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算出直径。 [典型例题] 1.下图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2.如图所示,用两把刻度尺A、B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刻度尺A的读数为__________,刻度尺B的读数为__________,测量结果更接近于真实值的是______刻度尺。 (二)秒表(参阅八上P105) 下图中,秒表的示数为________。 (三)托盘天平(参阅八下P2)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天平的本质是一支____________。 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在测量精度的要求更高时,则使用物理天平;在生活中,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杆秤。 1、认识托盘天平 请在下图中写出托盘天平各部分的名称。其中,砝码盒中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游码标尺的最大刻度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5g 20g 20g 5g 100g 10g 2、天平的使用 (1)____________调节。即把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的桌面上。 注:若是物理天平等更精密的天平,在其底盘上还有调节装置,要调节天平的底盘至严格的水平。 (2)____________调节。首先要把________移到________处;再调节________,使指针指在标尺的________处。 注:a)调节平衡螺母时,“哪边高,往哪边调”; b)调节过程中,当指针在中央红线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即为天平平衡; c)已经调好的天平,在移动位置后再使用时,应再次调节。 (3)称量。 A、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测量超过规定的质量(m物≤“称量”) B、应把物体放在天平的____盘,砝码放在____盘;液体、粉末和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托盘 C、应根据估计,____________(由大到小/由小到大/随意)地向右盘中加入砝码,夹取砝码必须用________,不能用手直接拿;最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 注:当往右盘中加入最小的砝码则右盘下沉、而拿掉最小的砝码时左盘要下沉时,应移动游码。 (4)读数。 用一个公式表示:m左=m右+m游码示数 注:1)天平在保管过程中往往在其两边的托盘下衬有“橡胶垫圈”,使用时应注意拿下; 50g 20g 20g 5g 2)使用完毕,应注意收拾仪器。 [典型例题] 1.某同学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如图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一架托盘天平横梁标尺的最小刻度是O.2g,最大示数是5g,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平后,在天平的左盘内放入被测物体,右盘内放人10g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从右盘内取出lOg砝码后,再放入5g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边,要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应 ( ) A.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出一些 B.将右端的平衡螺母旋进一些 C.将左右两托盘交换位置D.移动游码,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 3.用托盘天平称量5.4g食盐,若指针稍微偏左,接下来的操作应是    ( ) A.减少砝码或游码 B.减少食盐 C.增加砝码或游码 D.增加食盐 (四)量筒和量杯(参阅八下P10) 量筒和量杯是实验室里常用的测体积的工具,通常用______作单位。 “ml”即“cm3”,故1mLl=____ cm3=____L=____ m3。 1、认识量筒和量杯 下图中,量筒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与量筒相比,量杯由于口大底小,因而其刻度特点是上____下____。 2、量筒的使用 (1)量筒可以直接测量____体的体积,或者间接地测量____体的体积。 (2)读数时,要把量筒放在______的桌面上,视线要与量筒________——若是凹液面,应以凹液面的________为准;若是凸液面,应以凸液面的________为准。 3、体积测量的特殊方法 (1)对于不能下沉的物体,常用以下方法测量其体积 a)顶针法。即用一根细针(细钢丝)将其按入水中。 b)悬挂法。即在其下面吊上一个重物,使其能沉入水中。 (2)对于易溶于水的物体如冰糖、硫酸铜晶体等,可用以下方法测量其体积。 a)配制饱和溶液,使其不溶。 b)用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 (3)对于有孔物体或具有吸水性物体如粉笔等,要测量其外观体积,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a)先使其吸足水。 b)用细砂代替水进行测量。 [典型例题] 1.用量筒测量一个金属块的体积,甲同学先后经历了以下步骤: A、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系住块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再读出水的体积V2。 则:V1=________;V2=________;金属块的体积V=________。 若乙同学先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忘记读出水的体积就用细线系住金属块,将金属块放入量筒,读出水的体积为V1;将金属块取出后再补读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2,则他的做法________(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弹簧秤(参阅八下P43) 弹簧秤是测量力的常用工具,它是利用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________的性质(即F=kΔl)制成的。 1、认识弹簧秤。 右图中,弹簧秤的量程为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_。 2、弹簧秤的使用方法。 (1)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合适的弹簧秤; (2)使用弹簧秤前首先要“________”,即使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3)应使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4)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板。 3、测力的特殊方法。 (1)间接测量法。有些力如摩擦力无法直接测量,测量时要依据“二力平衡”原理。 (2)“并联”法。有时所测力的大小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此时可以把两支弹簧秤“并联”使用,结果为两支弹簧秤的示数之和。(注意:“串联”无效。) (六)密度计 密度计可以测量 液体 的密度,它的原理是物体的____________,即________。由于ρ液与V排成反比,所以密度计上的刻度是________(均匀/不均匀)的。下图中,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 二、重点实验 (一)用天平、量筒测密度(参阅八下P10))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ρ=m/V); 2、仪器使用:天平、量筒的用法和读数; 3、误差讨论及实验步骤的优化:引起误差的原因和影响的后果,如测测固体密度时将固体从水中取出后带出了水、测液体密度时有液体沾在杯壁上等;如何优化设计,尽可能避免上述等因素的影响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等等; 能力拓展: 依据密度原理,进行间接测量。只用天平测某液体的密度(另提供一只杯子、适量的水)、测不能直接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体积;测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面积等。 [示例]:小王同学用天平和量筒做“测定牛奶密度的实验”。 (1)实验的原理为________; (2)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游码,当指针在标尺中央红线的两边摆的幅度相等时,停止调节; ②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测得牛奶和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进量筒,如图所示,记下牛奶体积V; ④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牛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当天平恢复平衡时,托盘上三个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记下质量m2. ⑤把以上步骤中测得数据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 a) 小王的实验步骤中有一处明显不合理,请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步骤④中,小王在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时,首先做的是 ( ) A.先加50g的砝码 B.先加5g的砝码 C.先移动游码 D.随便,都可以 c)写出小王计算牛奶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 d)为了使测量结果更精确,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 (3)小林同学的步骤是:先用量筒测出一定体积的牛奶,再倒入已经测出质量的烧杯中,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与小王同学的方案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测滑动磨擦力(参阅八下P49)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二力平衡); 2、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实验步骤设计; 3、结论表达; 能力拓展: 1、实验方案的优化。 [示例]:小明进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在实验过程中,他必须拉着木块作____________运动,这样才能保证________。 (2)比较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比较________两图能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在此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是否会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器材验证小明的猜想。写出你的做法,并写出判断的方法。 (三)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参阅八下P65) 考查内容: 1、探制变量法的运用; 2、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结论的表达。 [示例]右图是某同学做“研究液体内部压强”实验时所用的装置,下表是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实验时,压强计的U形管内的液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ρ煤油=0.8103kg/m3)。 (1)比较表中第1、2、3次实验数据可知: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液体压强大小___________; (2)将表中第5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1、4、5次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表中第6次实验时的数据填写完整;并比较表中第5、6次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 研究对象 橡皮膜所处深度/cm 橡皮膜朝 向 压强计 左管液面高度/cm 右管液面高度/cm 1 水 4 朝上 8 12 2 水 4 朝下 8 12 3 水 4 朝左 8 12 4 水 8 朝上 6 14 5 水 10 朝上 6 煤油 10 朝上 6 (四)测量大气压(参阅八下P70)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及表达式推导; 2、方案设计及操作要领; 3、误差讨论。 [示例] (2006年常州市中考题)小明同学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________cm,计算得到活塞的横截面积为________cm2。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_______Pa。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参阅九上P3) 考查内容: 1、操作要领; 2、对力臂的理解; 3、表格设计与数据分析、结论表达; [示例]小强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经历了如下的实验步骤: A、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 B、在杠杆的两边挂上钩码,并移动悬挂位置,使杠杆重新平衡; C、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调节,再次使杠杆平衡; D、如此多次测量,得到多组数据。 (1)小强进行步骤A的调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C中,当小强改变动力的大小后,为使杠杆重新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步骤是(多选)( ) A.改变动力臂大小 B.改变阻力大小 C.改变阻力臂大小 D.调节平衡螺母 (3)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动力/N 动力臂/cm 阻力/N 阻力臂/cm 1 4 5 2 10 2 1.5 10 3 5 3 2 15 3 10 4 l 20 1 20 分析上表,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 (4)当小强进一步做如图所示的实验时,发现不再满足(3)中得到的规律,请你对此作出评析: (六)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参阅九上P21) 考查内容: 1、实验原理(η=W有用/W总); 2、器材选择、滑轮组绕线、操作要领 3、表格设计、数据处理 4、结论表达、推论分析 [示例]:小明要进行“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 (1)实验原理为________ (2)小明说,还少刻度尺,无法进行实验。你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另外,请你再给小明提一点实验中的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实验,小明得到了下表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钩码重G(N) 动滑轮G′(N) 拉力F(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1 0.5 0.4 0.33 50.6% 2 0.5 0.4 0.36 46.3% 3 1 0.4 0.53 63.3% 4 1 0.6 0.62 53.8% 5 1 0.6 0.38 52.6% 6 2 0.6 0.60 67.0% 第1次 第6次 请你对表中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a)请根据表中数据推断小明在第1次和第6次实验时所使用的滑轮组,要求把图画在右边的方框中: b)实验中影响滑轮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1、2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测出的滑轮机械效率却不同,原因不可能是 ( ) A.滑轮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B.测拉力时没有使测力计匀速上升 C.测拉力时拉力的方向没有竖直向上 D.钩码被提升的高度不同 d)第4、5两次的动滑轮重相同,提起的钩码重也相同,所用的拉力却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请你就如何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议(要求写两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参阅九上P31) 考查内容: 1、控制变量法的运用:动能大小的显示方法、速度的控制方法;实验步骤的设计; 2、现象描述与结论表达。 [示例]某同学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了以下三步实验操作: A、让铁球甲从斜面F点滚下打到一个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B。 B、让铁球甲从斜面E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使木块从位置A移动,记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C。 C、换一铁球乙(m乙>m甲)从斜面上F点滚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块上,推动木块从位置A移动,计下木块移动到的位置D (1)每一次都要让铁球推动木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A、B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____、C两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本其他实验 1、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得出公式G=mg)(八下P46) 2、探究影响塑料刻度尺形变的因素(认识力的三要素)(八下P54) 3、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八下P61) 4、探究流速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八下P72) 5、探究阿其米德原理(八下P76) 6、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八下P83) 7、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八下P88) 8、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八下P91) 9、观察惯性现象(八下P93) 10、估测上楼时的功率(九上P18) 11、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上P33) 12、动能、势能的相互转化(九上P34) 四、练习 1.如图所示,浮在水面上的两个软木塞上分别放有一个小磁铁和一个小铁条,当两者靠近到一定距离时就会相向运动起来,吸到一起。请说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至少两条):(1)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第1题 F1 F2 F3 第2题 第3题 2.如图所示,要把门推开,力作用在A点时要比作用在B点轻松,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比较F2与F3,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3.如图所示,两手用力压气球,气球保持静止,但与手指接触处的气球凹陷更厉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在装满水的杯子上盖一张纸片,将杯子倒置过来,纸片不下落,说明纸片受到向上的________力的作用。 第4题 第6题 第5题 第7题 5.如图所示,将烧瓶中的水烧开后用橡皮塞密封并倒立过来,立即向烧瓶上浇冷水,这时可以发现,烧瓶中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向放在轨道上的两个气球的中间吹气,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用力击打鸡蛋下面的硬纸片,可以发现硬纸片被击飞而鸡蛋却落在原处。这个现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说出两条) 第7题 第8题 8.在匀速向左行驶的汽车的车厢里站着一个人,他松手使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则物体会落在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图所示,将一个石块吊在弹簧秤下浸没在水中,可以看到弹簧秤的示数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再如图(3)所示称出溢出的水的重力,可以发现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 第17题 第18题 A B C 第19题 10.把橡皮泥、蜡烛、木块、加盖的小玻璃瓶、鸡蛋和若干大头针浸没在水中,松手后,上浮的物体有:加盖的小玻璃瓶、    ;若要使小玻璃瓶沉到水底,你的做法是 ;若要使沉在水底的鸡蛋上浮,你的做法是 。通过探究可以知道:要控制物体的浮与沉,可以通过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和 来实现。 11.分别把一个木块和一个小玻璃瓶放入水中,均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若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再放入水中,却发现小玻璃瓶沉入水底。这个现象可以理解为:把小木块放入小玻璃瓶中,相当于减小了它们的________,从而减小了________。 12.如图所示,下面的三种常用的剪刀中,______剪刀常用于理发,它是________杠杆;______剪刀常用于剪铁皮,它是________杠杆。 甲 乙 丙 第12题 A B 第13题 13.如图所示,用同一把剪刀剪东西,方法A比方法B更________,因为这样可以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图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工具,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第14题 15.如图所示,当用力托起一只铅球时,人的前臂相当于一只________杠杆,其支点在手臂的________处。当把铅球从图A位置托到图B位置时,人的上臂肌肉的拉力______(变大/变小/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的手掌对铅球对托力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16题 A B 15题 A B 16.如图所示,滚摆在最高点A和最低点是B之间往复运动。在摆轮在由A到B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________,这时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摆轮在由B到A的过程中,转动的速度将________,这时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若没有空气等阻力,摆轮在A点的动能________在B点的动能,摆轮在A点的机械能________在B点的机械能,滚摆将永远运动下去(最后两空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17.如图所示,把拴在细绳下的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后放手,它可以反复摆动,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__________,动能逐渐_________(增大/减小),从B点到C点的过程中______能逐渐增大。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小球上升到的高度会不断降低,这说明小球的机械能在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第17题 第18题 A B C 第19题 18.如图所示,运动员在在撑杆跳高时首先要奋力助跑,这是为了增大________(惯性/动能);在他由A到B再到C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再转化为________能。在他下落的过程中,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所以撑杆跳高时要在地上垫上一块厚厚的海绵垫,当运动员落在上面时,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避免运动员受到伤害。 19.如图所示的是一种太阳能节能灯,它由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照明灯和控制系统组成。白天,它把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再转化________能储存在蓄电池中,夜晚,它再把________能转化________能再转化________能,照亮道路。 20.常州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技术国内领先。利用风力发电时,风能转化为叶轮转动的________能,再由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在本地区,若要利用太阳能或风能,优先考虑的应是________能。 21.如图所示,某人设计了一个装置,他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来带动水轮机转动,再用水轮机将下水当的水抽回上水池,同时带动砂轮机工作,循环往复,使砂轮机一直工作下去。在他的设想中,水从上水池中流下来时,是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他的设想________(能/不能)实现,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图所示,某人想用磁铁的吸引力驱动车子不断前进,从而避免燃油的消耗。他的想法______(能/不能)实现,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23.给你一支弹簧秤、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金属块的质量。 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 ( ) ③金属块的体积 ④测金属块的密度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若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出木块的质量 ②测出木块的体积 ③测出木块的密度 ( ) ④测出酒精的密度 ⑤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 ⑥测出木块所受酒精的浮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E.①②③④⑤ F.①②③④⑤⑥ 25.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____pc(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物体不受力会怎样运动?这个问题不能仅靠理论分析来推测,应尽可能通过实验来回答。为此,设计实验如下: ①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设一个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适高度作记号A; ②在桌面上铺上毛巾,让小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③把毛巾换成棉布,重复②中的其余步骤; ④最后去掉毛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级中学物理实验资料大全.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680131.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