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高等教育教学高等教育教学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收藏

编号:27207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17.04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5-01
  
10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高等教育 教学 心理学 考试 大纲
资源描述:
-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绪论 一、考试目标 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高 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高等教育学体系的产生与形成过程,高等教育 学的性质、发展动力和学科体系,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并能否运用高等教育的研 究方法。 二、考试内容 1.高等教育发展简况 成长中的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雏型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成型阶段及其特征。高等教育的完善阶段及其特征。 扩张中的高等教育:规模化。中心化。综合化。国际化。职业化。终生化。多元化。 2.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研究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个别研究阶段、组织研究阶段和系统研究阶 段。在相当的阶段,高等教育学萌芽并产生和发展。 个别研究阶段及其特征。组织研究阶段——高等教育学产生。系统研究阶段 ——学科体系形成。 3.认识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的性质。高等教育学的任务。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动因。国内高等 教育学的学科体系。 4.高等教育的研究方法 哲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一般科学层面的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高等教育的具体研究方法。 第二章高等教育本质 一、考试目标 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了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理解了高等 教育的概念、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考查是否认识了高等教育价值,理解高等教育外部基本关系和内部基本关系。 二、考试内容 1.教育与高等教育 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据有关研究,有28种之多。 人本心理学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人性本质的观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考察人性必须从人的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两方面入手。 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上的教育本质就是:发挥人的潜能;发现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通过文化的传递、内化、融合和创新使个体社会化;教育的本质属性在于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 高等教育的概念。不同时期概念发生演变,不同国家概念界定不同,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在较全面考察的基础上,高等教育可界定为: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既有发属于上层建筑的属性,也有属于生产力的属性,还包括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上层建筑的成份。高等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对高等教育基本特征的认识的4种观点。我们认为,高等教育有三大基本特征:性质任务上的高等专门性、教育对象上的身心成熟性、劳动过程中的复杂精神性。三大特征说明,高等教育应当有着不同于初等、中等教育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 2.高等教育的地位 高等教育最基本的价值是本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以高等教育价值主要在于个人、还是在于知识或在于社会作为分界,形成了个人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知识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社会本位的高等教育价值观。 高等教育主要载体——大学,走进社会的中心。 3.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 高等教育内外部基本关系是指导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和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到包括高等教育受社会发展制约和高等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两个方面。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系包括:影响因素(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高等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环境)引导与促进专门人才的成长。 第三章 高等教育目的 一、考试目标 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养目标等基本概念,以及我国教 育方针的历史演进,马克思主义闰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否理解教育目我的作用和教育目的的制定依据;是否重点掌握了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以及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结合的几种模式,能结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分析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 二、考试内容 1.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方针的概念及特点。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演进。 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作用有控制教育对象的发展、指导整个教育过程和激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三个方面。制定教育目的以社会需求为客观尺度,以个体需要为内在准则,以社会与个体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要的统一为根本依据。 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与素质教育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4个要点。 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素质教育的内涵。 3.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通才教育与专业才教育是制定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涵义。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的4种模式。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5条依据和培养目标的发展趋势。 第四章 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一、考试目标 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及其与高等教育功能之间的 关联:了解国内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状况和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策略:是否理解 和掌握了高等学校的职能、高等教育功能与职能的关系,能否运用高等学校的职 能原理分析教育领域和教育管理领域的现象。 二、考试内容 1.高等教育结构及其相关概念 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宏观高等教育结构与微观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结 构与功能的关联。 关于高等教育功能的多种看法。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高深学问的选择、传 递和创造。 2.国内外高等教育结构 国外高等教育宏观结构,各国是有差别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历史与现 状.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策略。 3.高等教育功能的使命定位——高等学校职能 高等学校基本职能的历史演变。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 学和服务社会。 对高等学校职能体系的基本认识。 第五章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 一、考试目标 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认识到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及其在教育 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身心特点以及高校教师 的素质要求和角色特征;了解师生关系的现状及历史上有关师生关系的多种不同 震点;理解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调动“一体两面”的积极性,以便营造民主与平等、 交藏与理解、自由与宽容的良好师生关系。 二、考试内容 1.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阶段性 主体性的内涵。完整的主体性涵盖的4个方面。 大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的阶段性,以及适应性地针对不同个体选择和运用发展 主体性的策略. 2.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 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高等学校教师的角色特征。 3.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现状。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不同关系理论。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主体的“一体两面”。 教育质量的前提.创设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 第六章高等学校教学 一.考试目标 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了解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课程、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概念的情况,是否理解了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原则;了解和掌握了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教学原则;了解和掌握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特点及选用原则,高等学校常用的若干教学方法;了解高等学校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各种教学评价的特点及其作用,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策略。 二.考试内容 1.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与教学内容 学科与科学的概念。高等学校学科的特征。 专业的概念。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专业设置的原则。 高等学校课程定义及特点。 教学计划的概念。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要求。 教学大纲的概念与结构。教学大纲的编制应遵循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内涵。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必须遵循的原则。 2.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过程的规律。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珠组织与实施的环节和步骤。 3.高等学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定义。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特点。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原则。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法、学期成绩导式教学法、个性化教学法。 4.高等学校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模式。高等学校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概念。高等学校教学评价的作用。 5.教学风格及其形成途径 教学风格的概念。教学风格的基本特点。教学风格的形成途径。 6.高等学校教学改革 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两种模式理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必须遵循的策略。 第七章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 一、考试目标 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科学研究 的类型和课题申报的有关选题、项目设计等;是否掌握了科学研究的五项原则和 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科研成果的鉴定、申请鉴定的前期准备及鉴定形式与步骤、 研究成果的转化等。 二、考试内容 1.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与任务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意义。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任务。 2.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与课题申报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类型。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课题申报的主要步骤。 3.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与组织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原则。高等学校科学研究的组织的一般流程。高等学校 的科研管理内容。 4.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与转化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鉴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 第八章 高等学校服务社会 一.考试目标 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了高等学校服务社会对办学方向、促进教学与科 研,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能否从教学服务、科研服务和信息与设备资源共享 服务方面理解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 二.考试内窖 1.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意义 片办学方向的意义,对促进教学、科研的意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 2.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借鉴 美国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两种模式。美国高校服务社会对我国的启示. 3.美国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与管理 美国学校服务社会的内容.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管理. 、 第九章 高等学校管理 一.考试目标 本章主要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内部决策与领导体制、高 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是否理解并掌握高 等学校管理的要素与特性、高等学校管理原则和管理内容等。 二.考试内容 1.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管理体制的概念。高等学校内部领导层的组成. 高等学校内部决策领导的活动方式。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历次演变给我们的启示。 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阶段划分。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需考虑的因素。 高等学校的组织结构。高等学校组织的特点。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集中的方面。 2.高等学校管理的要素及特征 高等学校管理的系统要素。高等学校管理的特性。 3.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与内容 高等学校管理的原则。高等学校比较重要的几项管理内容。 第十章 高等学校教育制度 一、考试目标 本章考查学习者了解高等学校学制、招生制度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等的情况,是否重点把握了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是否重点理解了我国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的现状及改革趋势。 二、考试内容 1.高等学校的学制 教育制度的概念.高等学校的学制概念。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 国外高等学校学制概况。美、日、法、德、英。我国高等学校学制结构。 2.高等学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制度 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我国招生制度的改革方向。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历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方向。 第十一章高等学校建设 一、考试目标 本章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高等学校的“四大建设”。重点了解合理的队伍结 构要求,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三大观念;了解学科、专业建设方略和课程建设的 内容、评价;了解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教学与实验装备建设、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等;理解并掌握校园文化的涵义、意义、特征、功能、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二、考试内容 1.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学校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的三大观念。 2.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 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专业建设方略。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课程建 设的评价。 3.高等学校教学基础建设 高等学校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高等学校教学、实验装备建设。高等学校教育、 实习基地建设。 4.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的涵义。校园文化的意义。校园文化的特征。校园文化的功能。 校目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 第十二章 高等教育发展 一、考试目标 本章旨在考查学习者是否了解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解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了解在科教兴国、国家创新体系和思想观念转变中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 二.考试内容 1.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 面临的问题。 3.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 高等教育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实施科教兴国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 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意义。高等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高等教育和 国家创新体系的关系。 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转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 考试题型 1、基础知识(填空) (1) 研究法是采用多种方法和从多学科角度去探讨高等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研究方法。 (2)高等教育的 价值观,主张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或主要价值在于促进个人理智的发展 ,达到个性之完善。 (3)高等学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特殊机构与环境,其所实施的教育对人的发展起 作用。 (4)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观,包括面向全体学生、全程培养学生和三个基本观点。 (5)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行为者,构成了教学过程中的 。 2、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1)孔子: (2)中世纪大学: (3)高等教育: (4)通才教育: (5)《莫里尔法案》: 3、基本原理(简答题) (1)如何认识高等教育学的性质? (2)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3)你对高等教育职能体系有何认识? (4)简述科研选题的主要方法。 (5)简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途径。 4、理论联系实际(论述题) (1)试结合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体会,论述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基本关 (2)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如何营造高等学校良好的师生关系。 (3)你认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须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5、判断与辨析(案例分析题) (1)判断题: A.根据党政分开的原则,高等学校的校长是法人代表。 ( ) B.教学评价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评价活动。 ( ) C.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教育目的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 性文件。( ) (2)辨析题: A.马克思主义认为,考察人的发展应当从人生活其中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出发.( ) 理由: B.通才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专业能力的 培养和情为的陶冶。( ) 理由: (3)案例分析: “造原子弹”的收入应该高于“卖盐茶蛋"的。试运用教育学或高等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之. 《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第一章 认识高等教育心理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以及研究的原则和方法的 了解,尤其是对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和各个流派的观点的整体把握情况。 二、考试内容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含义 2、实验教育学及其代表人物 3、桑代克及其科学教育心理学诞生及其标志 4、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特点 5、联结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6、认知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7、联结——认知派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8、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9、现代信息加工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1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一般心理现象和大学生身心活动的特点的认识. 二、考试内容 l、人的心理现象 2、大学生身心活动的基本特点与教育 第三章高校学生学习心理概述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学习者对学习的含义、学习的分类,特别是各种学习理论观点的把握和运用水平。 二、考试内容 1、学习的含义 (1)广义的学习 (2)狭义的学习 2、布鲁姆的目标分类 3、加涅的按学习结果分类 4、冯忠良按学习内容分类 5、桑代克的联结学习论 (1)学习是联结的观点 (2)尝试错误的观点 (3)三个学习定律 6、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理论 (1)操作条件发射的含义 (2)强化的观点 7、格式塔学派的学习理论 (1)顿悟的含义 (2)顿悟产生的条件 8、布鲁纳的认知结构一发现理论 (1)认知结构 (2)发现学习的含义及其特征 9、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 (1)有意义学习的含义 (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3)有意义学习的三种同化模式(见第四章) 10、建构主义学习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 (2)建构主义学习观 (3)建构主义学生观 第四章 高校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 一.考试目标 主要考察学习者对陈述知识、程序知识及策略知识的理解情况。 二、考试内容 1. 知识学习的界定 2. 知识的分类 (1) 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 (2) 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 3. 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 (1) 命题 (2) 命题网络 (3) 图式 4、奥苏伯尔关于认知同化的观点及学习中的三种同化形式 (1)同化的相互作用观 (2)三种学习同化的形式 A 下位学习 派生下位或派生类属(deriVative subsumption)。 相关下位或相关类属(correlative subsumption)。 B 上位学习 C 并列结合学习(combinatorial learning) 5.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2、精细加工策略3、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2、监视策略3、调节策略 学习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2、学习环境管理策略3、努力管理策略4、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复述策略 简单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 组织策略 6、高校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 (1)运动技能的定义 (2)运动技能的分类 7、运动技能的结构 (1)运动技能的构成成分 一般认为运动技能包括三个方面的成分。 动作或动作组 知觉能力 体能 (2)运动技能层级 动作语汇的获得 连锁与辨别 问题解决 8、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 9、高校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 (1)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第五章高校学生学习迁移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有关迁移的基础知识和自觉运用迁移理论促进学生 迁移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学习迁移的界定知 2、学习迁移的分类 3、形式训练说基本观点 (1)共同要素说基本观点 (2)经验类化说基本观点 (3)关系转换说基本观点 4、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 (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3)认知技能与策略 (4)定势的作用 5、高校学生迁移能力的促进 (1)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 (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5)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 第六章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 一、考试目标 1、考察学习者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策略以及影 响问题解决的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察在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二、考试内容 1、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2、问题的分类 (1)精确问题与模糊问题 (2)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和创造型问题 (3)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4)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3、创造力的含义 4、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 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 5、奥苏伯尔和鲁宾逊(RG.Robimson)问题解决的模式 6、问题解决的策略 (1)算法策略 (2)启发策略 手段——目的分析 目标递归策略 7、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有关的知识经验 (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 (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4)酝酿效应 (5)原型启发 (6)情绪和动机状态 8大学生创造力的开发 (1)影响创造力的因素 (2)创造力的开发 A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 B激发问题意识开发创造力 C运用创造思维规律开发创造力 第七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学习动机含义、动机分类及相关知识的把握程度,特别是几种 动机理论的消化理解程度,以及在高校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问题。 二、考试内容 1、学习动机的界定 学习动机就是推动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过程或心理状态。 2、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3、学习情境中的动机 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3、耶基斯——多得森定律 4、学习动机的理论 (1)强化理论 (2)成就动机理论 A基本观点 B代表人物 默瑞(1t.A.Murray,1938) 麦克兰德(D.McClelland) 阿特金森(J.w.Atkinson) (3)归因理论 A基本观点 B代表人物 海德(F.Heider,1958)的观点 罗特(T.B.Rotter,1966)的观点 韦纳(B.Weiner)的观点 C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4)自我效能感理论 A基本观点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结果期待 效能期待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B代表人物 4、高校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 (1)设置合理目标 (2)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 (3)增加学习任务的趣味性 (4)合理运用奖励与惩罚 (5)利用竞争与合作 (6)增强自我效能感 (7)进行归因训练 第八章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自我意识、自我教育的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和发 展过程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考试内容 l、自我意识的内涵 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主要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4、自我教育的含义 5、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全面地认识自我 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 通过自我来认识自己 (2)正确地对待自我 积极悦纳自我 理智对待自我 乐观憧憬自我 (3)努力地完善自我 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 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 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培养坚强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 进行积极有效的自我调控 第九章 高校学生群体心理与人际关系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群体特征、正式群体以及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了解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以及高校人际关系的维护和建立。 二、考试内容 l、群体和群体特征 (1)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 (2)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 (3)成员问心理相容度比较高 2、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3、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1)社会助长 (2)社会惰化 (3)社会惰化现象产生的条件 (4)群体极化 (5)从众 A从众的含义 B影响从众的因素 4、班集体的类型 5、集体舆论及其作用 6、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7、非正式群体及其特点。 (1)心理相容 (2)凝聚力强 (3)会产生非正式领导 8、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9、高校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 (1)平等原则 (2)尊重原则 (3)真诚原则 (4)理解原则 (5)社会交换原则 10、高校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1)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主动交往 发现并赞赏别人的优点 合理对待批评 (2)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避免争论 维护他人的自尊 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学会批评 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第十章 高校学生的品德心理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品德与道德关系的理解,了解品德的主要理论,学会和掌握一些方法对高 校学生进行行为矫治。 二、考试内容 1. 品德与道德的界定 2.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3. 几种主要的品德理论 (1) 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2) 科尔伯格品德发展阶段的理论 (3) 埃里克逊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 4. 高校学生不良品行的矫治 (1) 学生品行不良矫正的心理依据 (2) 不良品行矫正的几种常用方法 A防范协约法 B表征性奖励法 C强化暂停法 D过错矫正法 E榜样示范法 第十一章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考试目标 考察学习者对心理健康概念、心理健康标注的了解程度,了解大学生常见的 心理障碍,理解高校心理咨询原则和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二、考试内容 l、心理健康界定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4、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析 (1)什么是心理障碍 (2)高校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分析 5、高校心理咨询的原则 (1)保密原则 (2)信赖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主体性原则 (5)时间限定原则 6、高校心理咨询和治疗常用方法和技术 (1)高校心理咨询的一般方法 A会谈法 B观察法 C测验法 (2)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 A精神分析疗法 B行为治疗 C认知疗法 D人本主义疗法 第十二章 高校教学心理与教师心理 一、考试目标 1、考察学习者是否能够运用教学设计理念设计和评价教学效果,能否运用 教学设计的观点分析具体的教学案例。 2、考察对教师威信,教师成长与发展过程等问题的理解。 二、考试内容 1、教学设计中的心理问题 (1)教学设计的概念 (2)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A确定教学目标 B组织教学内容 C分析教学对象 D选择教学策略 E选择教学方法 F选择教学形式 G选择教学传媒 H确定教学效果 2、教学交往的型式分析 3、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原理 (1)教学设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2)教学设计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A认知结构学习论与教学设计。 B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 (3)教学设计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基础 4、教师的威信与师生关系 (1)高校教师威信的构成 (2)教师威信的形成 5、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过程 (2)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策略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题型 l、基础知识(填空) 2、基本概念(名词解释) 3、基本原理(简答题) 4、理论联系实际(论述题) 5、判断与辨析(案例分析题)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等教育教学高等教育教学心理学考试-大纲.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720714.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