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研究_张文武.docx
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二零一九年六月Classified Index TU201U.D.C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Master Degree Thesis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NON-LOAD-BEARING WALL OF PREFABRICATED HOUSES TAKE CHENGDU AS AN EXAMPLEGrade2016CandidateZhang wenwu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SpecialityARCHITECTURESupervisorWang kanJune.2019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IV页摘 要我国商品住宅建设中,资源和能源消耗严重,管理和生产模式粗放,随着我国建 筑业劳动力短缺状况加重和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建筑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要求,住 宅建筑工业化势在必行。但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政府机 关、设计单位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还没有形成清晰和明确的认 识。装配式住宅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它是由主体结构系统、非承重墙体系统 以及内装系统全面装配而成的。当前阶段,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在内装系统方面,尤 其是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和整体收纳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主体结构系统方 面,由于结构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造成预制技术造价高,配套的施工、检测 技术不成熟,规模化推广难度大,造成装配式住宅发展推进缓慢。探索装配式住宅新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住宅的非承重墙体,由于不 需要承重且安全性影响小,整体数量大具有规模优势,比较适宜采用装配的方式,但 由于其类型繁杂、功能要求复杂,理论研究不充分,现阶段仍多以传统砌筑方式建造 为主。将住宅部品化的理论方法引入非承重墙体的工业化设计中,提高非承重墙体装 配化率是提高住宅装配化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装配式住宅的重要发展方向。论文第一部分(第一章)阐述了论文研究背景、意义和创新性,界定了本论文的 研究内容,提出了研究方法和整体框架,并且厘清了住宅产业化、住宅工业化、装配 式住宅三者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住宅部品及部品化的涵义,梳理了国内外住宅部品化 和墙体部品化方面相关研究。论文第二部分(第二章、第三章)对住宅部品的发展、住宅系统划分以及住宅部 品化指导方法与支持技术等做了研究。论文第三部分(第四章)通过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政策要求、装配率计 算标准、住宅部品应用情况与设计方法等的调查与分析,明确了成都地区普通装配式 住宅中非承重墙体部品设计与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成都地区典型住宅平面为 例对非承重墙体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类和数据统计,以便为逐步实 现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提供指导。论文第四部分(第五章)提出了了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中非承重墙体的部品化策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V页略,最后探讨了以非承重墙体部品为代表的住宅部品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设计的影 响。最后,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关键词装配式住宅;住宅部品化;非承重墙体;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VI页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ercial houses in China, resource consumption is serious,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mode is extensive. With the aggravation of labor shorta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fac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rans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is imperativ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houses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Whether government agencies, design units or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has not yet ed a clear understand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houses.Prefabricated house is an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project, which is fully assembled by the main structural system, non-load-bearing wall system and the built-in system.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house in Chengdu area is relatively mature in terms of interior installation system, especially in integral kitchen, integral bathroom and integral reception; in terms of main structure system, because of the low degree of standard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structural components, which couse the cost of prefabrication technology is high, the matching construction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immature, and the scale promotion is difficult. The development of Prefabricated house has been slow.Exploring the new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refabricated house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at present. The non-load-bearing wall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are suitable for assembly because they do not need load-bearing and have little impact on safety. However, due to their complex types, complex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inadequate theoretical research, traditional masonry construction is still the main at this stage. Introducing the theory and of integration of component into the industrial design of non-load-bearing wall, improving the assembly rate of non-load-bearing wall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assembly rate of prefabricated house,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refabricated house in the future.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Chapter 1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defines the research content, puts forward the research s and overall framework,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VI I页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hou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prefabricated house, explains the meaning of residence products and internalization, and combs the aspects of internalization of residence and wall at home and abroad.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Chapter II, Chapter III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ial parts and the division of residential systems, as well as the guiding s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of integration of component.The third part Chapter IV of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non-load-bearing wall components of general prefabricated house in Chengdu area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policy requirements, assembly rate calculation standards, application of residential components and design s of prefabricated house in Chengdu area, and takes the typical residential plane in Chengdu area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non-load-bearing wall parts. Research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and classification and data statistics are carried out on this basis,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gradual realization of non-load-bearing wall quality of prefabricated house in Chengdu area.The fourth part Chapter V of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y of subdivision of non-load-bearing wall in prefabricated house in Chengdu area,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ubdivision of dwellings represented by non-load-bearing wall on the design of prefabricated house in Chengdu area.Finally, the article summarizes and prospects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Non-bearing Wall of prefabricated house in Chengdu.Key words Prefabricated Houses; Integration of component; Non-load-bearing wall;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VIM页目 录m wivAbstractVI第一章绪论1l.i研究背景1l.i.i发展要求11.1.2政策鼓励21.1.3方附罙索31.2研究意义与创新性4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41.3.1研究内容41.3.2研究方法81.4国内外研究现状91.4.1国外研究现状91.4.2国内研究现状121.5研究框架17第二章住宅部品发展与系统划分182.1国内外住宅部品发展182.1.1国外住宅部品发展182.1.2我国住宅部品发展212.2住宅构成划分242.2.1住宅构成242.2.2划分依据252.2.3住宅系统282.3住宅部品292.3.1主体结构部品292.3.2装修和设备管线部品302.3.3非承重墙体系统部品33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丨X页2.4本章小结33第三章住宅部品化353.1住宅部品化指导方法研究353.1.1集成化理论与方法研究353.1.1.1集成化概念353.1.1.2住宅部品集成353.1.1.3住宅部品的集成方式373.1.2模块化理论与方法研究383.1.2.1模块与模块化概念383.1.2.2模块化方法413.2装配式住宅部品化支持技术研究423.2.1模数协调技术研究423.2.1.1我国住宅模数协调技术423.2.1.2住宅部品的模数要求433.2.2住宅接口技术研究443.2.3住宅管线综合技术研究453.3本章小结46第四章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调查与非承重墙体分析474.1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发展要求调查474.1.1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政策要求调查474.1.2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装配率计算标准调查484.2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部品应用情况与设计方法调查524.2.1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部品应用情况调查524.2.2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设计方法调查544.3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分析604.3.1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影响因素分析604.3.1.1性能集成分析604.3.1.2管线设备集成分析664.3.1.3门窗洞分析70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X页4.2.4其他因素704.3.2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分类714.3.3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分类统计734.4本章小结77第五章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策略与装配式住宅设计探讨785.1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策略785.1.1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指导方法785.1.2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支持技术805.1.3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方式895.1.3.1外围护墙部品化895.1.3.2户内隔墙部品化925.1.3.3户间隔墙部品化975.1.3.4非承重墙体部品应用实践985.1.4非承重墙体部品发展策略1045.2部品应用对装配式住宅设计的影响探讨1075.2.1设计方法调整1095.2.2技术条件要求1095.3本章小结110结论及展望112112展望113_114115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118_119采访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工业化建筑研究中心何鲲建筑师119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页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I. 1.1发展要求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住宅的发展已经走过40年,在建设规模上获得了很大 的发展,目前,我国每年新建房屋建筑面积已经高达30亿平方米。但是,我们也应该 看到,当前,我国建筑业资源和能源消耗严重消耗严重,每年仅为生产各种建筑材料 所要消耗的各类矿产资源就超过100亿吨;在能源消耗上,2015年,我国建筑的使用 能耗占全国总量的28;在碳排放方面,建材的生产和施工阶段的能源消耗所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占全国总排放的35左右、在我国,住宅建设需要依靠能源和资源的大 量消耗来实现其发展,住宅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也较为粗放,而随着我国社会 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必然难以为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总数为81300 万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58.50,而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普遍为 80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还有很大一部 分人要进入城市,这也就是说,我国仍然有较大的住房建设需求。而在人力资源方面, 我国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所占总人口比例还在不断增加,青少年(0-14周岁)人 口却在逐年减少,截至2017年末,我国的65周岁以上人口就已经达到了总人口的II. 42。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 将上升到30 如图1-1。在建筑业,劳动力也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再加上传统建筑 生产的脏、累、苦和“不安稳”的特征,新一代的农民工并不倾向于从事传统建筑业3。 这种情况如果继续发展下去,建筑业熟练工将会越来越少,建筑业面临的用工形势将 会越来越紧张,使我国未来建筑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通过建筑工业化和 提升建筑工人的技术水平来提高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是解决其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平 衡的重要途径。刘东卫,百年住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张山,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习,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15戴国琴,建筑业劳动力未来供给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一一基于杭州的实证与分析J,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3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2页图1-12010-2050年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预测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长城证券研究所)同时,工业化的施工方式与制造业的工厂生产方式较为相近,不仅能改善工人的 工作环境,还可以将“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形成较为稳定的工人队伍,也能够 及时进行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易于保证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并实现工 人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提升。无论是从外部的社会环境对建筑业的要求来看,还是从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来看,建筑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要求,装配式住宅发展势在必行。。1.1.2政策鼓励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以来,国家多次出台相关政策,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标志性的文件是2016年国办 印发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文件提出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 装配式建筑能够占到新建建筑的30,到2020年时,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超 过20,到2025年时,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的比例超过50。北京、上海、深圳 等多个省市也下发了具体实施意见。2017年2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 院常务会议,再次明确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动建筑产业升 级发展。四川省、成都市也相继出台文件,鼓励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由此可见,装配式住宅的大发展已经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3页1.1.3方向探索这两年,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住宅生产的工业化与住宅产业的现代化得到 了国内建筑从业者的普遍关注,我国装配式住宅在新时代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行业 的探索实践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装配式住宅虽然发 展了较长时间,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依然面临着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在于,无论是 政府机关、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是设计单位,对于“住宅工业化”的相关概念仍然没 有形成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对装配式住宅的理解不够透彻,也缺乏对住宅生产工业化 方面系统性、体系化的研究。装配式住宅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工程,它是由承重的主体结构系统、非承重墙 体系统、内部装修和设备管线系统全面装配而成的。所以在2018年2月开始实施的装 配式建筑评价标准里,从主体结构、围护墙与分隔墙、内部装修和设备管线三个方面 进行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价。目前,在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的发展中,主体结构部品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 且与其配套的连接、施工、检测技术仍不成熟;规模化不够大,预制技术成本增加明 显等一系列问题的影响,主体结构构件的预制装配需要谨慎的展开。在内装部品方面, 由于我国很早就提出发展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和整体收纳,并且在近些年的装 配式住宅项目实践中,越来越多的家居产品制造商选择与设计院和开放商合作,开发 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和整体收纳产品,从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这些产品已经 较为成熟。探索装配式住宅新的发展方向成为当前的迫切问题。住宅的非承重墙体,由于不 需要承重且安全性影响小,整体数量大具有规模优势,比较适宜采用装配的方式,又 由于其繁杂的类型和复杂的功能集成要求(如保温、装饰、防水、管线集成、门窗洞 口等),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一直不充分,在当前阶段住宅建设中,仍多以砌筑的 方式生产,因此,将住宅部品化的理论与方法引入非承重墙体的工业化设计中,提高 非承重墙体的部品化、装配化程度,是提高住宅装配化率、提高住宅生产效率的有效 手段,也是今后装配式住宅的重要发展方向。4谷雨,基于模块化的工业化住宅装修界面系统研究习,南昌航空大学,2017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4页1.2研究意义与创新性1.2.1研究意义装配式住宅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住宅产业化,其核心是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 宅,与工业化相伴的必然是部品化。非承重墙体系统是住宅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阶段,成都地区住宅中非承重 墙体仍多以砌筑的方式生产。将住宅部品化的理论与方法引入非承重墙体的工业化设 计中,研究装配式住宅的非承重墙体部品化,对促进成都地区装配式建筑、住宅产业 化的发展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住宅部品与住宅部品化方法和技术的研究,明确部品化的指导方法和 支持技术;通过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中非承重墙体部品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明确 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对成都地区 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影响因素的分析,将非承重墙体分类,对每一类型进行数据统 计,形成对住宅非承重墙体的系统认知;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部品化理论与方法和相 关支持技术,明确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的策略;并结合国外装配式 住宅相关经验,探讨了以非承重墙体部品为代表的住宅部品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设 计方法和技术条件的要求。通过以上研究,对促进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中非承重墙体 的部品化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1.2.2创新性1 通过对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中非承重墙体部品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明确成 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 通过对成都地区典型住宅中非承重墙体的研究,提出非承重墙体的分类,并 对各类非承重墙体占比进行数学统计,方便装配式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的逐步实施。3 结合部品化理论与方法和相关支持技术,明确了成都地区装配式住宅非承重 墙体的部品化策略;1.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5页本文主要是研究装配式住宅中非承重墙体的部品化问题。装配式住宅是以工业化 的生产方式建造的住宅,最终目的是实现住宅产业化,从而提高住宅的生产建设效率 与整体质量,而部品化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重要途径。住宅非承重墙体部品化是住宅 部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有必要对住宅产业化、住宅工业化、装配式建筑、部 品与部品化、非承重墙体等内容进行解释。住宅产业化住宅产业化,指整个住宅建筑产业链的产业化,把住宅工业化向前端的产品开发、 下游的建筑材料、建筑能源甚至建筑产品的销售延伸,是整个住宅建筑行业在产业链 条内资源的更优化配置。5住宅工业化住宅工业化,是指在住宅建造领域,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用现代化的制造、 安装和管理的大工业生产方式替代传统分散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将住宅建筑拆分成独 立的部品、部件,并在相应的工厂中进行生产制造,以成品的形式运输到施工现场进 行组合装配。住宅工业化的主要标志是住宅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业化,以 及建造机械化和管理的科学化6。住宅工业化的本质是住宅生产方式的革新,“像造汽 车一样造房子”是住宅工业化最形象的描述。装配式住宅装配式住宅是指通过装配化手段建造的住宅建筑。住宅建筑装配化主要是指通过 工业化批量生产出标准化、通用化的住宅部品、构件等,在施工现场通过相应的技术 和连接件,将预制的分散零件组合装配成为完整住宅产品的技术手段。7装配式住宅的 特点是施工现场湿作业较少,施工效率高。从设计生产方式的角度来说,装配式住宅 将工业化生产方式运用到了住宅建设领域,改变了传统住宅中设计、施工等各程序缺 少协调联系的低效率运作模式,是工业化建筑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住宅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一部分,装配式住宅是住宅工业化的的产品之一。(如 图1-2要想实现住宅产业化,就要先实现住宅工业化,住宅工业化是实现住宅产业化余泓,浅析城市住宅工业化,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1陈永建,基于AHP的建筑立面方案比选研究J,浙江大学,2015梁桂保,张友志.浅谈我国装配式住宅的发展进程N.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9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页的前提和手段。要想推广装配式住宅,也要先实现住宅工业化。图片来源笔者自绘)住宅部品部品译自日文,泛指用来构成整体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我国在2009年10月颁布的住宅部品术语中对住宅部品的定义是有一定的 边界条件和配套技术作为制约,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住宅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在现场 组装而成,构成住宅某一部位中的一个功能单元,能满足该部位一项或者几项功能要 求的产品8。这个定义一是反映了住宅部品是集成的产物;二是住宅部品本身要受一定 的模数化、接口协调的约束。9对住宅部品的定义包含多个方面一是工厂生产制造的产品;二是可以通过标准 化、模块化的手段独立于具体的建筑物,实现商品流通,与住宅构件不同,住宅部品 有品牌和固定的型号;三是部品应该具有适合工业化生产和商品流通的附加价值,也 就是说,太特殊或太简单的都不具备成为住宅部品的条件。11笔者认为,建筑部品不同 于建筑构件,部品通常是由多个构件集合而成,协同满足某项或多项功能,是构件的 集成。部品还具有独立性商品的属性,可以在市场上形成商品流通,在不同项目住宅 中通用,可以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因此住宅部品具有具有标准性特征,并在一定范 围内具有通用性。工业化住宅就是由一个个住宅部品组成,将住宅拆分为相对独立的 部品进行单独的设计、优化、修改,有利于不同企业进行专门化生产,正是住宅的部 品拆分使得住宅施工场所由现场转为工厂成为可能。郑华海等,轻钢龙骨体系工业化住宅部品信息模型,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 GB/T22633-2008.住宅部品术语S.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吴东航,章林伟,小见康夫等.日本住宅建设与产业化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7页住宅部品范围比较广泛,是对住宅进行合理化的拆解的产物,按照住宅支撑和填 充体系,住宅部品大致可分为两类1. 住宅支撑体部品梁、柱、楼板、楼梯、阳台、公共管线等。2. 住宅填充体部品整体式厨房、整体式卫生间、整体收纳柜、非承重墙体、吊顶、 地板等。住宅部品化住宅部品化是指“按照建筑的各个部位功能要求的不同,以及工厂化生产加工制 造的可能性,将住宅建筑分解成为一个个独立的部品。” 11各种部品在工厂制作成为成 品或半成品后,运至施工现场,经过组合装配,可成为预期的住宅建筑,保证安装之 后的部品部件能够满足其规定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并且实现其特定的功能。部品化是 实现住宅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实现了住宅的部品化设计和生产, 才能够从根本上培育出一个从住宅构件的工厂加工,到现场施工管理与后期运营等共 同健康发展的住宅工业化产业链条。住宅部品化是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策略。装配式住宅的本质是实现住宅建筑生产方 式的工业化,最终目的是实现住宅产业化。产业化住宅的理念就决定了不同的住宅构 件将在不同的工厂进行生产,并在建筑市场上进行流通,这也从根本上决定了装配式 住宅必须要实行部品化。以部品为基础,设计、生产、建设住宅,也是各国装配式住 宅的发展策略和发展趋势。部品化的内涵包括部品的集成设计。住宅构件、构造繁杂,各个部位的功能要求 也较为多样,部品化首先是实现构件和功能的集成,通过实现住宅构件和功能的集成 有利于提高住宅建设效率。同时也能够通过在工厂生产集成的方式,控制产品的整体 性能。部品化的内涵包括部品的模块设计。住宅具有整体性特征,构成复杂,各部分之 间联系紧密。通过将住宅进行合理的分解与组合,将住宅的数万个零件简化为若干模 块,有助于提高住宅的生产效率,同时,模块也是解决住宅多样化需求与大规模生产 定制的结合点,通过模块的分解与组合,能够以尽量少的种类的部品实现住宅多样化 的要求。11张东林.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选用部品与产品目录正式公布.J中国建设报,2002.05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8页部品化的内涵还包括部品的标准和通用设计。部品要能够在同类住宅的许多部位 和纵、横系列产品间互换,实现其在住宅市场的流通性,必须遵守标准化的原则。住 宅部品的标准化分为部品设计生产的标准化和部品施工的标准化,设计生产的标准化 要求住宅部品种类、基本功能的标准化和模数协调以及系列尺寸的固定化,施工标准 化则要求接口的统一。很大程度上,住宅部品的标准化与标准化是相辅相成的,通过 部品的标准化来达到部品的通用化。住宅部品化需要相应的部品化方法指导和技术支持。住宅部品的集成设计和模块 设计需要相应的集成和模块化方法的指导,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结构技术、管线综合技 术等的支持;住宅部品的标准与通用设计需要有相应的接口技术、模数协调技术等的 支持。非承重墙体住宅中的非承重墙体也就是住宅的非承重围护墙和分隔墙。住宅中的非承重墙体 除了起围护和分隔空间的作用,为了保证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根据所处位置不同, 常常有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隔音、装饰等性能要求,水电管线等的集成要求,以及 门窗洞口的开设需要等。1.3.2研究方法文献阅读通过大量相关文献阅读,了解国内外装配式住宅、住宅部品以及非承重墙体部品 的发展与研究情况。调查、访谈研究通过对实际项目的调查和对相关设计人员的访谈,明确成都地区住宅非承重墙体 部品应用情况和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等。案例研究通过对相关的实际项目案例分析,加强对住宅部品的实际应用情况的理解。统计分析通过对实际项目中各类非承重墙体占比的统计分析,以方便根据各类非承重墙体 部品化技术难度逐步实现非承重墙体的部品化。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9页1.4国内外研究现状1.4.1国外研究现状1.国外住宅部品研究综述1 欧洲欧洲是最早开始建筑工业化研究与实践的地区之一,欧洲的装配式住宅建造开始 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了通用部品构件的研究与应用。法国住宅部品应用方面实行的是样板住宅体系政策,以专有体系为主。12目前,法 国大约形成了 25种样板住宅体系,各样板体系内部形成以定型构件为基础的“构造逻 辑体系”,各样板住宅体系都建立了其体系内部的住宅部品目录,建筑师进行装配式住 宅设计时,可以从目录中选取相关部品进行应用与组合。13但各体系之间的住宅部品兼 容性不强,法国政府也在积极调整技术政策,促使增加各体系之间住宅部品的通用性, 来进一步降低住宅的生产建设成本。丹麦的住宅工业化以“部品目录设计”为核心,来发展通用体系。丹麦各住宅部 品生产企业都将各自生产的部品统计汇总,编入住宅部品目录,形成通用的住宅部品 库和标准部品图集,供住宅设计师和住户自由挑选组合应用。2 日本日本因为住宅产业化发展较早,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成熟的住宅部品体系。当前,日本把实现住宅的可持续性和长寿化作为共识,而共识的主要特点是实行 SI住宅的基本理念采用高耐久性的住宅主体结构;将内装和设备管线与主体结构相 分离;创造具有灵活性与可变性的户内空间。从1973年,日本就开始研发“公团型 SI住宅(Kikou Skeleton Infill,也称KSI住宅)”,2001年之后,日本在住宅建设项目 中全面引进了 KSI住宅技术。14KSI住宅建设要求设定结构主体达到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户内采用大跨度的 无梁楼板,电气配线与主体结构相分离。KSI住宅在日本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基础上,法国住宅建筑工业化的发展J.中国建设信息,19983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研究室.法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J.建筑施工1979 04井关和朗日),李逸定.KSI住宅可长久性居住的技术与研发.建筑学报,2012.04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0页全面实行住宅内装部品的应用,并对内装部品进行升级,强调住宅内装适应性的开发, 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住宅内装部品体系(图1-3,图1-4。图片来源井关和朗(日),KSI住宅可长久性居住的技术与研发,建筑学报,201204其部品认证提出通用部件的最低标准,只对住宅部品的性能、模数协调尺寸等下 限做要求,各部品生产企业可以自主设计、研发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住宅部品。日 本相关部门需要对住宅部品的外观、质量、耐久性、安全性、适用性、易施工安装性、 价格等进行综合审查,经过认定的合格住宅部品,才可以在市场进行流通。至今,日 本已经完成了 58类各项住宅部品的认定标准,有效提高了日本住宅的产业化水平。日本的住宅部品开发,是将住宅部品作为住宅组成要素进行开发,并不以某一个 通用的住宅标准为前提。随着我国的装配式住宅的不断发展,逐渐有一些有关日本装配式住宅体系、住宅 部品化相关的著述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