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pdf
附件二 南京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全部或部分)缴费清单 单位名称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劳动保障证号10109866验证码PTNJKAP38A 缴费时间2020年08月至2020年10月打印方式网站 序号社会保障卡号姓名身份证号缴费时间月缴费基数 11881948588李猛342201198711127715202008至2020106250.00 说明1、本清单为指定缴费期间的部分或全部参保缴费人员清单,人员范围在打印时根据需要选择,缴费基数为空的,说明打印时该人员已离开本单位。2、本清单为单位参 保证明的配套附件,网上校验的验证码在清单的右上角.与参保证明验证码相同。 打印时间2020年11月13日15时39分46秒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 目目 录录 1 概述 .................................................................... 1 1.1 项目由来 ................................................................ 1 1.2 项目特点 ................................................................ 2 1.3 工作过程 ................................................................ 3 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 4 1.5 主要关注的环境问题 ..................................................... 25 1.6 结论 ................................................................... 26 2 总则 ................................................................... 27 2.1 编制依据 ............................................................... 27 2.2 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 34 2.3 评价工作等级和工作重点 ................................................. 44 2.4 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 56 2.5 相关规划、规范及环境功能区划 ........................................... 63 3 拟建项目工程分析 ....................................................... 75 3.1 拟建项目概况 ........................................................... 75 3.2 垃圾的来源、组份、热值分析 ............................................. 81 3.3 生活垃圾焚烧工艺方案 ................................................... 85 3.4 主要原辅材料及生产设备 ................................................ 100 3.5 污染物产生、排放及治理设施情况 ........................................ 104 3.6 风险环境因素识别 ...................................................... 131 3.7 项目污染物产生、排放情况汇总 .......................................... 137 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 138 4.1 自然环境概况 .......................................................... 138 4.2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144 4.3 区域污染源调查 ........................................................ 165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68 5.1 施工期影响分析 ........................................................ 168 5.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175 5.3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39 5.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41 5.5 固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43 5.6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46 5.7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61 5.8 风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 268 5.9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279 5.10 垃圾运输的影响分析 ................................................... 283 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285 6.1 废气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285 6.2 废水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303 6.3 噪声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313 6.4 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314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II 6.5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323 6.6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 326 6.7 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 327 6.8 卫生防疫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 335 6.9 项目环保三同时一览表 .................................................. 335 7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 340 7.1 社会效益分析 ........................................................... 340 7.2 经济效益分析 ........................................................... 341 7.3 环保投资 ............................................................... 341 7.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342 7.5 小结 ................................................................... 342 8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343 8.1 环境管理要求及制度 .................................................... 343 8.1.1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 343 8.1.2 施工期环境管理 ................................................... 344 8.1.3 运行期环境管理 ................................................... 344 8.1.4 服务期满环境管理 ................................................. 346 8.2 污染物排放清单 ........................................................ 347 8.3 环境监测计划 .......................................................... 353 8.3.1 施工期环境监测计划 ............................................... 353 8.3.2 运营期环境监测计划 ............................................... 353 8.4 污染物总量指标 ........................................................ 356 8.4.1 总量控制因子 ..................................................... 356 8.4.2 总量控制指标 ..................................................... 356 8.4.3 全厂总量控制指标建议 ............................................. 356 8.5 排污口规范化设置 ...................................................... 357 8.6 排污许可相关要求 ...................................................... 357 8.6.1 本项目需实施排污许可制管理 ....................................... 357 8.6.2 排污许可制管理要求 ............................................... 358 9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 361 9.1 项目概况 .............................................................. 361 9.2 环境质量现状 .......................................................... 361 9.3 污染物总量控制 ........................................................ 362 9.4 环境影响预测 .......................................................... 362 9.5 污染防治措施 .......................................................... 365 9.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 368 9.7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 368 9.8 公众意见采纳情况 ...................................................... 368 9.9 总结论 ................................................................ 368 9.10 建议 ................................................................. 369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1 概述概述 1.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近年来,南京市江北新区逐步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区域内各项产业配置趋于成熟,辅助 配套设施日渐完善,人口导入态势显著。参考周边城市及地区发展规律,集中式的人口流入, 必将带来生活垃圾产量的增长。 预测未来南京城区以及江北新区的生活垃圾产量将会迎来爆发 式增长。 根据江北新区及南京市规划预测, 2020 年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服务范围内 (江北 新区 2030 吨/日及鼓楼区 1200 吨/日)生活垃圾处理量达到 3230 吨/日,现有一期处理能力为 2000 吨/日,2020 年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服务范围内处理缺口达到 1230 吨/日;同时远期 至 2030 年,江北新区生活垃圾处理量更将增加至 3070 吨/日。因此,迫切需要建设新的处理 设施,以解决南京市生活垃圾的出路。 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是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手段,符合建设资源 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南京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暂行规定的 通知(宁政发2015251 号)明确规定全市范围内不再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垃圾 焚烧发电厂是破解垃圾围城难题的唯一路径,是解决垃圾问题的重要民生设施。根据南京市 生活垃圾“十三五”无害化处理规划对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的要求,全市生活垃圾焚烧比例 达到 90。且本项目已列入江苏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发展指导规划(2019-2030) (苏发改资环发2020277 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重点项目。因此,决定投资建设南京市江 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项目选址位于南京市浦口区南京江北环保产业园,紧邻南京 市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项目, 建设 3 667t/d 生活垃圾机械炉排焚烧线, 配置 2 25MW 凝汽式汽轮机2 30MW 发电机。项目主要由生产及辅助工程、公用工程等内容组成,包括新 建垃圾接收、贮存、焚烧系统、烟气处理系统、垃圾热能利用系统等。焚烧炉年运行 8000 小 时,年发电量为 2.74 108度。项目建成后,可以解决南京市生活垃圾出路问题,减少垃圾对周 边环境的污染影响。 项目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以垃圾渗滤液为主的废水污染物以及含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二噁英类和重金属的大气污染物和炉渣、飞灰等固体废物。目前本项目已取得项目 核准批复(宁发改投资字2019712 号)。 南京市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期项目 (即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项目)于 2013 年 1 月 23 日获得环评批复(苏环审201326 号),规模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 圾 2000 吨。在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的组织下,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BOT 项目和南京市江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BOT 项目同时招标,通过招投标,上海环 境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南京市江北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BOT 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 营的特许经营权。 上海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南京环境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负责该项目的 建设、运营和管理。 在南京市城市管理局的组织下, 南京市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 PPP 项目公开招标, 通过招标,由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联合体中标,获得项目的投 资、建设和运营的特许经营权;南京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政府出资方,成立南京江北环保电 力有限公司。本次本次二期项目与一期独立运营,无依托关系。二期项目与一期独立运营,无依托关系。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等文件的规定, 建设项目应当在开工建设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 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对南京市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1.2 项目特点项目特点 本项目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本项目选址南京市浦口区南京江北环保产业园,建设 3 台处理能力 667t/d 生活垃圾 机械炉排焚烧线, 配置 3 台最大蒸发量为 76.9t/h 余热锅炉, 2 台 25MW 汽轮机组和 2 台 30MW 发电机组。 (2) 本项目废气主要为含 SO2、 NOx、 烟尘、 二噁英类和重金属类的焚烧烟气, 采用“SNCR 炉内脱硝半干法脱酸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SGHSCR”工艺处理后,经 141 米高 3 管集束烟囱排入大气。 (3)本项目生活垃圾渗滤液、垃圾卸料平台冲洗排水、垃圾车、引桥、地磅冲洗水、车 间冲洗水、生活污水、化验室废水、初期雨水等进入渗滤液处理站处理,经“预处理厌氧 MBRNFRO 反渗透”处理,RO 浓水采用 DTRO 进一步处理,渗滤液处理系统清水达到城 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补充水水质标准回 用于循环冷却系统补水,浓水回用至石灰浆制备,其余回喷炉膛。 本项目冷却塔排污水、化水站反冲洗水进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经“化学软化超滤反渗 透DTRO”处理,清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城市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道路清扫、城市绿化水质标准回用至 绿化、道路及冷却塔补水,浓水回用至出渣机、石灰浆制备和飞灰固化。 (4)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有炉渣、飞灰、废布袋、废吨袋、废机油、废活性炭、 废膜、废催化剂、污水处理污泥、废包装桶、含漆杂物、废试剂瓶、实验室废液、废含油劳保 用品、废办公耗材和生活垃圾等。炉渣属一般固体废物,进行综合利用,飞灰采用“ 螯合剂稳 定化技术”进行稳定化后送入南京市江北灰渣填埋场处置, 废布袋、 废机油、 废催化剂、 废膜、 废包装桶、 废试剂瓶、废吨袋、含漆废物、实验室废液、废办公耗材(金属卤素灯、高压钠灯、 荧光灯管、废镍镉电池、铅酸蓄电池)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污水处理污泥、废含油劳保用品 (危废被豁免)、生活垃圾和除臭废活性炭进入本项目焚烧炉焚烧。 1.3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 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接受建设单位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委托后, 在项目所在地 开展了现场踏勘、调研,向建设单位收集了项目所采用的工艺技术资料及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参 数等资料。同时对照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及规划,进而核实 了项目的废气、 废水、 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情况, 以及各项环保治理措施的可达性。 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为项目建设提供环保技术支持,为环保主管部 门提供审批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 次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 1.3-1。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 1 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2 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 3 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型 1 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 2 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3 开展初步的环境现状调查 制定工作方案 1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 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环境现状调查 监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 工程分析 第 一 阶 段 第 二 阶 段 第 三 阶 段 1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2 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 3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图图 1.3-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1.4 分析判定相关情况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1.4.1 产业政策相符性产业政策相符性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鼓励类中第四十三类“环境 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 20 条“城镇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污泥 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符合当前国家鼓 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第一批),不在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 调整限制、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2015 年本)中。 1.4.2 环保政策、规范及相关规划相符性环保政策、规范及相关规划相符性 本项目符合南京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2011-2020)和南京市浦口区土地利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 用总体规划(2005-2020);本项目已获得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规划许可(附 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 8 月 26 日发布)的第十八条,已 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南京市已印发市政 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宁政发2019177 号), 南京市“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体系包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含专题研究)、区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 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 (含行业发展大纲) ”, 环境卫生设施总体规划属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本项目已纳入环境卫 生设施总体规划,为此,南京市城市管理局已出具相关说明(附件)。 本项目符合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 发 2008 82 号) 、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发 2011 9 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 (建城2016227 号) 等相关环保政策;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环 评201820 号)、 江苏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实施方案 (苏政办发2018113 号)、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 项目建设标准(建标 142-2010)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 及修改单等相关标准。 相符性分析详见表 1.4-1 至 1.4-4。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6 表表 1.4-1 本项目与相关政策、标准、规范、规划的相符性分析一览表本项目与相关政策、标准、规范、规划的相符性分析一览表 类型类型 名称名称 内容内容 相符性论证相符性论证 环保环保 政策政策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 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 发20119 号) “城市人民政府要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因地制宜地选择先进适用、 符合节约集约用地要求的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密度 高的城市要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集成多种处理技 术,统筹解决生活垃圾处理问题”。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土地资源紧缺、人 口密度高,土地资源紧张。因此,本项目采 用焚烧处理技术符合要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 通知 (环发通知 (环发200882 号)号) 具体见表 1.4-2 相符(具体见表 1.4-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 治技术政策 (建城 2000 120 号) “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及设备都有相应的适用 条件,在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适度规模、综合治理和利用的 原则下,可以合理选择其中之一或适当组合。在具备卫生填埋场地资源和自然 条件适宜的城市,以卫生填埋作为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案;在具备经济条件、垃 圾热值条件和缺乏卫生填埋场地资源的城市,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可发展焚烧处理技术;......”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该地区经济发达, 垃圾热值基本呈稳步增长趋势,本地区应该 发展焚烧处理技术。因此,符合可发展焚烧 技术的条件,符合要求。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 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 (建 城2016227 号) 可将焚烧设施控制区域分为核心区、防护区和缓冲区。核心区的建设内容 为焚烧项目的主体工程、配套工程、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占地面积按照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要求核定。防护区为园林绿化等建设 内容,占地面积按核心区周边不小于 300 米考虑。 本项目厂界设置 300m 环境防护距离, 占地面积按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 建设标准要求核定。 关于加强二噁英污染防治的 指导意见 (十一)推进高标准废弃物焚烧设施建设。结合落实全国城镇生活垃圾 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 加快淘汰 污染严重、工艺落后的废弃物焚烧设施,推进高标准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减少 二噁英排放。加强废弃物焚烧设施运行管理,严格落实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 制标准 、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技术要求。新建焚烧设施,应优先选 用成熟技术,审慎采用目前尚未得到实际应用验证的焚烧炉型。建立企业环境 信息公开制度,废弃物焚烧企业应当向社会发布年度环境报告书。主要工艺指 标及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等污染因子应实施在线监测,并与当地环保 部门联网。 污染物排放应每季度采样检测一次。 应在厂区明显位置设置显示屏, 将炉温、烟气停留时间、烟气出口温度、一氧化碳等数据向社会公布,接受社 会监督。 本项目选用国内先进工艺技术,根据国 家建设部、 国家环保总局、 科技部发布的 城 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中提 出的“目前垃圾焚烧宜采用以炉排炉为基础 的成熟技术,审慎采用其它炉型的焚烧炉” 要求,焚烧炉型选用较为成熟的机械炉排 炉。本项目二噁英排放执行生活垃圾焚烧 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2014)和欧盟 工业排放指令 (2010/75/EC)的严格值。本 工程配套烟气在线监测仪,实时监测 SO2、 NOx、HCl、颗粒物、CO 等指标,并于当地 生态环境局联网,同时将实测数据通过厂区 大门口设置的显示屏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 类型类型 名称名称 内容内容 相符性论证相符性论证 监督。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关于加强二噁 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相符性。 “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 行 动方案 “实现全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 苏南、 苏中地区基本实现生活 垃圾全量焚烧, 苏北地区以焚烧为主、 卫生填埋为辅, 逐步减少原生垃圾填埋。 ”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采用焚烧处置方 式,符合该行动方案要求。 标准标准 及规及规 范范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 建设标准 (建标 142-2010) 符合城镇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项规划以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应具备满足工程建设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 宜靠近服务区,运输距离应经济合理。与服务区之间应有良好的交通运输 条件。 应有可靠的电力供应和可靠的供水水源。 应有完善的污水接纳系统或有适宜的排放环境。 项目选址符合南京市环境卫生专业规 划(2011-202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 地管理法 (2019 年 8 月 26 日发布) 的第十 八条,已经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不再编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南京市已印 发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 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宁政发2019177 号) ,南京市“本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体 系包括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含专题研究) 、 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分区规划) 、 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含行业发展大 纲) ”, 环境卫生设施总体规划属于国土空间 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本项目已纳入环 境卫生设施总体规划,为此,南京市城市管 理局已出具相关说明(附件) 。 工程建设有较好的工程和水文地质条 件,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的威胁。 本项目地块交通便利,有利于服务于各 服务区。 本项目所在地有可靠地电力供应。 水源为市政自来水。 本项目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本次评价综合考虑污染物、风险及所在 地环境功能区类别等因素,设置了 300m 的 环境防护距离,目前该防护距离内无环境敏 感目标。 本项目位于南京市城市规划建成区以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 准 (GB18485-2014) 选址应符合当地的城乡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并 符合当地的大气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自然生态保护等要求。 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的位置及其与周围人群 的距离。经具有审批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这一距离可作为规划 控制的依据。 在对生活垃圾焚烧厂厂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重点考虑生活垃圾焚烧 厂内各设施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泄漏、大气污染物含恶臭物质的产生与扩散 以及可能的事故风险等因素,根据其所在地区的环境功能区类别,综合评价其 对周围环境、居住人群的身体健康、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确定生活垃 圾焚烧厂与常住居民居住场所、农用地、地表水体以及其他敏感对象之间合理 的位置关系。 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 (建城201061 号) 生活垃圾焚烧厂选址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厂设计和建设应满足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90 、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 准 GB18485等相关标准以及各地地方标准的要求。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2003) 生活垃圾焚烧厂宜位于城市规划建成区边缘或以外。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 规范 (CJJ90-2009) 厂址选择应符合城乡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并应通过环境影 响评价的认定。 厂址选择应综合考虑垃圾焚烧厂的服务区域、服务区的垃圾转运能力、运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 类型类型 名称名称 内容内容 相符性论证相符性论证 输距离、预留发展等因素。 厂址应选择在生态资源、地面水系、机场、文化遗址、风景区等敏感目标 少的区域。 外。 项目建设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 技术规范 CJJ90 、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 项目建设标准和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 标准 GB18485 等相关标准以及各地地方标 准的要求。 本项目焚烧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均符 合各项规范要求。 关于进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 烧发电厂规划选址工作的通 知 (发改环资规2017 2166 号) 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城市市政基础 设施建设规划、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等要求,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等, 各省 (区、 市) 发展改革委 (能源局) 会同相关部门应于 2018 年底前编制完成本地区省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 规划) ,明确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统筹推进项目建设。专项规划须 列明 2020 年前计划开工建设的具体项目,逐项明确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应明 确四至边界) 、建成时间、处理能力等;同时,还应提出 2030 年前拟建垃圾焚 烧厂目标名单,包括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应明确到具体市县)等内容,纳入 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应符合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省(区、 市)已编制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五年规划应与专项规划做好衔接。专项规划编 制单位应当依法同步组织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科学制定规划增强支撑。列入 专项规划的项目,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建设项目 库和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项目管理系统规划库。 根据江苏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中长期发 展指导规划(2019-2030)(苏发改资环 发2020277 号),本项目为 2021 年前 计划开工建设项目,建设规模为 2000 吨/ 年,符合要求。 省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指导市(县)人民政府依法做好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工作。项目选址应符合与“三区三线”配套的综合空 间管控措施要求,尽量远离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并严格按照生活垃圾焚烧处 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要求,设定防护距离,明确四至边界,合理安排周边项 目建设时序,不得因周边项目建设影响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选址落地。鼓励 利用既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用地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鼓励采取产业园 区选址建设模式,统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等不同类型垃圾处理, 形成一体化项目群;鼓励在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级城市群打破省域(市域) 限制,探索跨地市、跨省域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实现一定区域内共建 共享。纳入专项规划并拟于 2020 年前开工建设的具体项目,应在 2018 年前完 本项目不在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内,建设方 案符合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 标准要求,本项目设定 300 米环境防护 距离。 本项目于 2019 年完成选址,符合文件要 求。 江北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9 类型类型 名称名称 内容内容 相符性论证相符性论证 成项目选址,明确建设地点(四至边界) ;纳入专项规划并拟于 202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