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空压站设计规范(T-QGCML 1190—2023).pdf





《智慧空压站设计规范(T-QGCML 1190—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空压站设计规范(T-QGCML 1190—2023).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CS91.140.01CCS P47团体标准T/QGCML 11902023智慧空压站设计规范Desig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intelligent air compressor station2023-08-16 发布2023-08-31 实施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发 布T/QGCML 11902023I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25空压站布置.26设备选型和布置.47系统设计.88其他要求.9T/QGCML 1190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
2、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单位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北气佬板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北气佬板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扬州大学、上海空标压缩机技术检测中心、上海泵阀压缩机协会、南京磁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伊普思实业有限公司、萨震节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石家庄康普斯压缩机有限公司、宁波德曼压缩机有限公司、中车北京南口机械有限公司、德耐尔能源装备有限公司、德哈哈压缩机江苏有限公司、优尼可尔压缩机制造江苏有限公司、深圳气佬板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康帕斯流体技术股份
3、有限公司、广州市博立净化设备有限公司、佛山市天地元一净化设备有限公司、合肥科迈捷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飞思仪表(深圳)有限公司、苏州东泽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盛米顿流体机械(上海)有限公司、德蒙(上海)压缩机械有限公司、湖北索立德压缩机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福成、丁江坤、张华、陈荣发、唐志伟、朱浩波、林英哲、王亚军、林培锋、程红星、马静、岑焕军、王甲、管军、朱汪、潘晓峰、徐刚、薛卫东、王其昌、刘建强、龚岳强、曹联德、廖志远、张建平、陈行柱、卞光辉、唐海平、陆书查、王旭平。本文件为首次发布。T/QGCML 11902023III引言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提请注意,声明符合本文件时,可能涉及到 5.
4、2 与(201922452643.0)一种智能联控的空压机系统相关的专利的使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对于该专利的真实性、有效性和范围和无任何立场。该专利权所有人已向本文件的发布机构承诺,同意在公平、合理、无歧视基础上,免费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在实施该标准时实施其专利。该专利持有人的声明已在本文件的发布机构备案。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联系方式获得:专利持有人姓名:湖北气佬板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太子湖创新谷启迪协信科创园(QDXX-F3112)。请注意除上述专利外,本文件的某些内容仍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T/QGCML 119020231智慧空压站设
5、计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空压站设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空压站布置、设备选型和布置、系统设计、其他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智慧空压站(下文简称“空压站”)的优化设计和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3853容积式压缩机验收试验GB/T 4975容积式压缩机术语总则GB/T 7167锗射线探测器测试方法GB/T 10893.1压缩空气干燥器 第 1 部分:规范与试验GB/T 15487容积式压缩机流量测量方法GB/
6、T 16665空气压缩机组及供气系统节能监测GB 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9762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T 26921电机系统(风机、泵、空气压缩机)优化设计指南GB/T 26967一般用喷油单螺杆空气压缩机GB/T 27883容积式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GB 50029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GB 50050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B/T 6430一般用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JB/T 7664压缩空气净化术语JB/T 10526一般用冷冻式压缩空气干燥器JB/T 10532一般用吸附式压缩空气
7、干燥器JB/T 10598一般用干螺杆空气压缩机JB/T 10972一般用变频喷油螺杆空气压缩机JB/T 13346一般用压缩空气过滤器3术语和定义GB/T 4975、JB/T 7664、JB/T 13346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空压站air compressor station由空气压缩机、干燥机、储气罐、电力系统、冷却系统、监控系统和压缩空气送气总管之前压缩空气的管路、阀门仪表及必需的辅助设备所组成的总体。T/QGCML 1190202323.2压缩空气系统air compressor system由部件组集成的一个子系统群,包括空气压缩机、净化设备、控制装置、管道
8、系统、气动工具、气动的动力机械和使用压缩空气的工艺流程。4基本要求4.1空压站设计宜进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并据此设置分压力、压力露点(以下简称“露点”)、含油量,以满足生产对压缩空气压力、流量、压缩空气质量的需求及变化。4.2空压站宜依据全生命周期成本较低方案设计选用节能设备,不应选用国家明确的落后和淘汰产品。4.3空压站应设置废油收集装置,废水排放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4.4空压站中所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干燥机等设备的一般性能要求应符合 GB/T 26967、JB/T 6430、JB/T 10526、JB/T 10532、JB/T 10598、JB/T 10972 的要求。4.5空气压缩机、
9、储气罐本体以及各设备之间相关安全措施的配置应符合 GB 50029 和其他相关标准的规定。4.6空压站宜配置控制系统,使得空气压缩机、净化设备运行能快速响应压缩空气流量、压力和质量需求的变化,且运行在高能效区。4.7电力、冷却、监控系统等公用设施应能够满足空压站供气量的动态变化要求。4.8装机总功率大于 500 kW 的空压站,应配置实时监控系统,按照 GB/T 16665、GB 17167 的规定安装测量仪器仪表,监测电量、压力、流量、露点等有关能效的参数。4.9空压站宜采用相关技术和设备回收利用压缩热能,或预留增加设备接口。5空压站布置5.1总则空压站在厂区内的布置可采用集中式或分散式两种
10、方式,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考虑因素包括但不限于:a)靠近用气负荷中心;b)供电、供水合理,应靠近配电室;c)未来生产规划,扩建的可能性;d)避免靠近散发爆炸性、腐蚀性和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等有害物质的场所,并宜位于上述场所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e)空压站与有噪声、振动防护要求场所的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5.2系统设计5.2.1空压站系统宜设计为智能联控系统,参见图 1。T/QGCML 119020233标引序号说明:1底座;2缓冲柱;3储气罐;4空压机;5缓震槽;6支撑柱;7缓冲机构;8缓冲弹簧;9安装板;10安装座;11安装孔;12安装柱;13稳定
11、柱;14锁紧机构。图 1系统结构示意图5.2.2系统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a)底座顶端两侧均应固定安装有缓冲柱,缓冲柱顶端应安装有储气罐,储气罐的顶端应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另一端应与空气压缩机连接;b)底座的顶端中部应开设有缓震槽,缓震槽顶端应安装有支撑柱,支撑柱的另一端应与储气罐固定连接;c)缓冲柱中部应安装有缓冲机构,缓冲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缓冲弹簧。5.3优化设计5.3.1空压站宜选择空气洁净、湿度低、灰尘少,背阴、无热源的位置。若工厂环境较差、灰尘多,应增加设置前置过滤设备。5.3.2空压站宜选择布置在宽敞、采光良好的场所;宜预留通路,空气压缩机与墙体之间至少应有 1.5m 以上距离,在具
12、备条件的情况下,宜装设行车,以利维修和保养。5.3.3空压站的朝向,宜使机器间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并宜减少西晒。5.3.4智慧空压站单机额定功率大于等于 75 kW 或总台数大于 3 台时,宜为独立建筑物。5.3.5空压站与其他建筑物毗连或设在其内时,宜用墙隔开。空气压缩机宜靠外墙布置,设在多层建筑内的空气压缩机,宜布置在底层。5.3.6工作压力大于等于 32MPa 的空压站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半地下室以及楼层内,机器间和储气罐间应为单层,屋面不应设置与空压站无关的设备与设施。5.3.7当采用分散式布置时,宜联网运行。当两个压缩空气系统的压力等级不同但接近时,应在连接管路上安装压力流量控制器。5.
13、3.8空压站内应无杂物堆积,禁止存放易燃易爆品,并应配备消火栓及灭火器。5.4智慧设计5.4.1宜采用中央控制系统对有多台空气压缩机运行的空压站进行运行控制。5.4.2对空气压缩机宜采用变频调速技术连续调节供气量,将管网压力始终维持在能满足供气压力上,T/QGCML 119020234与加载卸载供气控制方式相比,优势主要包括:a)减少不合理的能量消耗;b)变频启动替代原 Y-起动方式,平稳起动,减少对电流的冲击;c)PID 调节器实现压力闭环,系统在设定的压力点工作时,保持压缩空气供气管网压力的基本恒定,提高压缩空气品质;d)提升电力品质,电动机功率因数高达 0.90 以上;e)大幅度降低了空
14、气压缩机系统的噪声。5.4.3空压站宜通过实施“分压供气、降低供给压力”进行节能改造。分压供气实施途径包括空压分组供气和局部增压两种方式。宜根据高压空气的需求量大小进行选择。5.4.4宜使用声发射泄漏检测法对空压站泄漏点进行检测,以提高泄漏点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效率和准确度。5.4.5宜重视对空压站压力、流量、露点和电力的实时监测以及物联网管理。宜安装压力检测装置,实时监测管路压力波动状况,根据监测数据控制空气压缩机的运行,保证设备的最低供气压力,有利于系统实现在最低能耗下运转,以及可视化、精细化管理。5.4.6宜通过安装智能流量计、智能电表、数据采集器,对空压站运行数据、气量、电量进行采集和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慧空压站设计规范T-QGCML 11902023 智慧 空压站 设计规范 QGCML 1190 202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