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doc

    • 资源ID:2559949       资源大小:97.5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doc

    !- 元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 关汉卿 第二章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第三章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 第四章 宋元南戏 第五章 元代散曲 元代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1、城市经济的繁荣为俗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2、民族压迫使元代文学多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抗意识。3、文士落魄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创作。4、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质朴刚健、酣畅自然的文学风格。“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元 曲:元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元代文学特点:叙事性文学的新形式戏剧,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一、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中国戏曲发展经历:原始歌舞 “踏摇娘” 唐参军戏宋杂剧 金院本诸宫调元杂剧。元代以来为戏曲的成熟期二、元杂剧的发展概况和形式特点:南北方戏剧圈:(一)(前期)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剧作较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二)(后期)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又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元曲四大家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元杂剧的体制特点:(一)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二)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三)演员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副末、外末、小末等;旦分正旦、副旦、贴旦、搽旦、小旦等。(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简 称一本四折加楔子,一折一调押一韵,一人主唱用北曲,题目正名是标题。(可省略)小知识:关于“宫调”: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可省略)小知识:北曲: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北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曲以及少数民族的歌曲而形成的。作为一种戏曲声腔,为与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故称北曲。元杂剧的剧本构成唱:按一定的宫调和曲牌写成的,是剧本的主要成分,剧作家要精通音乐和声腔;白:唱词中穿插的说白。有自白(独白)、带白(唱中夹白)、背白(旁白)等;科:各种动作的舞台说明词。第一章 关汉卿一、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关汉卿世界文化名人, 中国的莎士比亚(郭沫若语)。关汉卿(1225?1302?),字汉卿 ,号已斋叟。其籍贯大致有三种说法:大都(今北京)人;山西解州(今山西运城)人;河北安国县人。 “金之遗民” 。“前辈”作家。 散曲大德歌。 关于关汉卿的评论资料: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元熊自得 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明臧晋叔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贾仲明凌波仙二、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一)公案剧: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蝴蝶梦 全名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人物:葛彪、王老汉、王婆婆、王婆婆的三个儿子。“以情不以理”。宣扬贤妇孝子 。鲁斋郎 全名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人物:鲁斋郎、银匠李四、孔目(州府衙门中的秘书 )张圭、包拯 鱼齐即从蝴蝶梦和鲁斋郎的剧情,可以看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即便如包拯这样的清官,要秉公执法,惩凶除恶,也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措施,这也正是人民大众对清官的希望。 (二)爱情剧:以望江亭、救风尘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救风尘 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人物:赵盼儿周舍 宋引章安秀实喜剧 赵盼儿的人物形象:侠女、侠士,大智大勇,头脑非常清醒。望江亭 人物:谭记儿、白士中、杨衙内 。喜剧 。凭借一个弱女子的大智大勇去战胜一种强势的力量。谭记儿:老练、机智、勇敢、泼辣、不畏强权望江亭、救风尘:弱小女性的智慧和胆略;下层民众奋起自救;英豪就在自己人中间;机趣横生的喜剧性误会。(三)历史剧: 以单刀会、西蜀梦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单刀会、西蜀梦:呼唤英豪>英豪被害>谁救天下苍生。表现作者心路历程,对一个悲剧时代的深刻把握。窦 娥 冤窦娥冤 人物:窦娥 窦天章 蔡婆 赛卢医 张驴儿父子 桃杌太守 伟大悲剧 :窦娥的愿望之一:用今生受苦修来世 ;愿望之二:希望官府执法公正。窦娥的愿望,在元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都不可能实现,因此窦娥之死,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价值,而不仅仅是人生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 窦娥的悲剧形象:性格发展第一阶段:忍受阶段 ;性格发展第二阶段:抗争阶段 ;性格发展第三阶段:觉醒阶段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 “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悲剧冲突:窦娥和张驴儿的冲突: 张驴儿逻辑。 窦娥跟官府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 桃杌太守最后居然升官了。 窦娥冤思想的核心:揭露社会的不公正:一是女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贤惠、孝顺、勤劳、贞节、毫无过失等等,作者这样写,一是强调她的无辜;二是要增加悲剧的力量。二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窦娥一重又一重的不幸,最后把他送上了断头台!这一结果彻底动摇了普通老百姓所信奉的善恶各有所报的法则,是受压迫者对黑暗世界究竟有无“王法”与“公道”的根本怀疑与否定。窦娥冤第三折:全剧的高潮 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写出窦娥随着对黑暗现实的逐渐认识,性格由逆来顺受发展到反抗斗争。 成功地创造了使人生悲的审美情境。能够自觉地通过美的被毁灭,达到强烈的悲剧效果,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受。 成功地表现了光照人间的理想。不仅写出感人肺腑的悲,也写出光彩照人的理想,它象划破夜空的闪电般耀眼夺目。 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窦娥冤的艺术成就1、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三桩誓愿 鬼魂复仇)2、结构上,详略得当,冲突尖锐。3、语言上,声情并茂、本色自然。三、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元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弱者的胜利。(二)善于塑造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创造等方法。(三)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四)戏剧语言本色当行。 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元杂剧的奠基人 (“曲圣”)。剧作家心目中的典范人物:“小汉卿”(高文秀)。“蛮子汉卿”(沈和甫)。第二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王实甫(? 1324前),(作为戏曲家的王实甫) 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人 。出入勾栏,熟悉官妓们演员们的生活,擅长于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曲。 作杂剧14种,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杂剧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 。关于王实甫的评论资料: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贾仲明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明朱权 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金圣叹第六才子书一、西厢记的故事流变西厢记的故事流变(1):故事源头 :元稹莺莺传(会真记 ) ;故事的结局 :始乱终弃。西厢记的故事流变(2):故事的转变: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主题 :才子配佳人。“董西厢”对莺莺传改造:矛盾冲突的改变;故事结局的改变 ;人物性格的改变 ;强化了红娘、老夫人的作用 。小知识:诸 宫 调:诸宫调是以一人且说且唱,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因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故名。西厢记的故事流变(3):故事的定型 :元杂剧西厢记(“王西厢”);故事的主题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王西厢”对董西厢的改造:把讲唱文学改造成了大型杂剧 ;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性格更鲜明;红娘的地位更加重要 。二、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突破一本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十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主线)以老妇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以张生、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辅线):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剧情的发展。四、西厢记戏剧冲突的四个高潮1、佛店巧遇老妇人不许孙飞虎事件张生计退贼兵老夫人赖婚;2、矛盾转移为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3、拷红 四两拨千斤;4、郑恒的“赖婚”(实则是老妇人的又一次“赖婚”)。五、西厢记的思想意义反封建性(一)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二)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西厢记 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六、西厢记的人物形象:莺莺:莺莺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贵族少女。 聪明美丽,温柔多情,外表矜持,内心炽热。佛殿邂逅,隔墙和诗,道场传情,月夜听琴,传简约会,自荐枕席。闹简,赖简。 张生:张生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封建礼教叛逆者。执着诚挚,“傻角”、“疯魔汉”、“志诚种”;软弱,“银样蜡枪头”。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撮合者。她是剧中最动人的形象。聪明机智,勇敢泼辣,富有正义感。传书递简,拷红。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赖婚,拷红,逼试。 西厢记 长亭送别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一)细腻的心理描写,浓郁的抒情意味。1、善于通过景物描绘,以景寓情;2、善于通过人物情态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感情;3、让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触处生愁,直抒胸臆。(二)优美的戏剧语言:善于熔铸古典诗词的丽词雅句,又善于吸收和提炼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形成一种含蓄凝炼、典雅优美而又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风格。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七、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五本二十折 多角色主唱(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 (双线复合结构) (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烘托渲染 (四)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文采与本色相生 优美典雅而又生动活泼西厢记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就作品而论,有两座高峰:王实甫西厢记,曹雪芹红楼梦。(“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元代白朴、郑光祖都对西厢记进行模仿学习。明代有李日华、陆采等人将西厢记(通称北西厢)改编为南西厢,用昆曲演唱。西厢记至今仍在舞台上演出或拍成电影、电视剧,如京剧西厢记、越剧西厢记、黄梅戏西厢记、1965年香港电影西厢记、2006年内地电视剧西厢记等。西厢记现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等十几个语种的译本。第三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一、元杂剧前期作家和作品白朴(12261306以后),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河北正定)。 “元白世家”:白华,元好问。金朝的王臣之子,入元朝后终身不仕,在元朝灭宋的过程中南下到了江南。 梧桐雨全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四折。历史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渲染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深深恋情。亡国之痛、沧桑之变。“梧桐雨”的意象: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第四折是全剧的高潮:写战乱平息后,历经患难、失去权位的李隆基退居西宫养老的孤独生活,着重表现他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昔的凄楚悲凉的心理感受。梧桐形象本身,即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梧桐雨第四折 (片段).墙头马上爱情喜剧 :李千金、裴少俊。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主旨:“止淫奔也” 。白朴墙头马上:大胆赞扬私奔 。全剧情节曲折,明快泼辣,引人入胜,充满喜剧气氛 墙头马上: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颂歌。李千金:渴望爱情和婚姻,无媒自聘,离家私奔,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反驳裴尚书,拒绝裴家父子,注重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坚毅而又倔强。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取胜。马致远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时代有着入仕的豪情壮志。40岁左右谋得江浙行省务官的职位。最后主动放弃功名仕途,放浪江湖。 录鬼簿马致远吊曲: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马致远现存杂剧(7种) 历史剧:汉宫秋。文人逸事剧:荐福碑、青衫泪。宗教剧(神仙道化剧):黄粱梦、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关于马致远的评论资料: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明朱权太和正音谱马致远号东篱,元人曲中巨擘也。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汉宫秋对史实的全新改造,提高了王昭君的身份,毛延寿形象的改变,结局的改变 。汉宫秋: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主题:“汉元帝不自由”:无力主宰自身命运的悲剧。 王昭君:乱臣贼子横行天下时代的牺牲品。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 抒情感人,曲文优美。汉宫秋第三折(片段). (大都)纪君祥赵氏孤儿纪君祥赵氏孤儿 悲剧 人物:程婴、公孙杵臼正义力量的代表。屠岸贾邪恶的化身;矛盾冲突:杀孤;保孤、救孤 。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去的中国戏曲,(法国)伏尔泰将其改变为戏剧中国孤儿。 主题:复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意义:1、民族意识; 2、呼唤正义,讴歌为正义而献身的自我牺牲精 神,并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艺术:1、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2、情节紧张惊险,冲突尖锐激烈,3、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凸现人物性格。4、语言质朴刚劲(“纪君祥之词,如雪里梅花”明朱权)。形式的突破:一本五折、多人主唱(山东)康进之李逵负荆康进之李逵负荆:与高文秀(人称“小汉卿”)的双献功堪称元代水浒戏的双璧。闹山展示李逵视梁山事业为生命,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同时又颇粗鲁莽撞的性格;负荆刻画李逵豁达的胸怀和勇于认错的品质。成功运用喜剧手法:误会(山西)石君宝秋胡戏妻秋胡戏妻:故事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罗梅英:勤劳、善良、具有坚贞操守和顽强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典型。反抗财主李大户的逼婚,表现了坚贞不屈、视富贵如粪土的崇高品德;严词拒绝秋胡调戏,弄清真相后誓与秋胡一刀两断,又显示出其自尊自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艺术:戏剧冲突尖锐;曲词本色泼辣。(大都)杨显之潇湘雨“杨补丁”,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一部写男子负心的作品。崔通(负心汉) 张翠鸾 张翠鸾的忍辱负重 (山西)李潜夫灰阑记公案剧:全名包待制智赚灰阑记。人物:马均卿、张海棠 、 包拯 情节:二妇夺子,包公智断 “人情可推”。影响:19世纪传到欧洲;(德)布莱希特据此改编为高加索灰阑记 (无名氏)陈州粜米 公案剧代表作。人物:刘得中、杨金吾 、张古、小古、包公。表现老百姓在天灾人祸的压迫下不幸的遭遇、义无反顾的斗争勇气和宁死不屈的顽强精神。“他若是将咱刁蹬,休道我不敢掀腾。柔软莫过溪涧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声!” 包公形象:复杂的内心活动、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河北)郑廷玉看钱奴 生卒年不详。 有着比较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社会讽刺喜剧贾仁 周荣祖 为富不仁 吝啬鬼 (河北)尚仲贤柳毅传书 (山东)李好古张生煮海二、元杂剧后期作家和作品杂剧南移与衰落的原因:(一)大德以后社会安定,科举恢复,一部分文人产生仕进幻想,剧作家中出现脱离现实倾向,作品缺乏前期那种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精神;(二)受南方观众欣赏习惯和南方绮丽文风的影响,剧作家偏重于辞藻形式的追求;(三)杂剧本身体制上的缺陷,如一本杂剧四折一楔子,由一人主唱的形式,对反映复杂的生活内容和表演艺术,都有一定限制。郑光祖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主要在南方,是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录鬼簿说他:“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死后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灵隐寺。郑光祖创作杂剧18种,现存8种。爱情婚姻剧:倩女离魂,梅香;历史剧: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伊尹扶汤,三战吕布,无盐破连环。倩女离魂 取材: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人物:王文举张倩女 张倩女的形象:双重身份:现实形态 、理想人格。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过程中的人格分裂。 从两个方面叙写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倩女的魂魄,代表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二)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既渴求爱情婚姻,又面对礼教禁锢,这便是封建时代女性的真实处境。艺术:富于浪漫色彩;辞藻俊美,刻画人物细致入微。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尤擅散曲,与张可久并称“曲中李杜” 。自称“不应举江湖状元” 。杂剧11种,现存3种:两世姻缘扬州梦和金钱记。 两世姻缘 取材于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妓女韩玉箫、书生韦皋。重点写韩玉箫的情感杨梓(海盐人 )霍光鬼谏、豫让吞炭(霍光:汉书,豫让:史记刺客列传。)宫天挺范张鸡黍 :范式、张劭秦简夫 :东堂老,剪发待宾,赵礼让肥。家庭伦理剧 元杂剧中人物形象的矛盾(叠合):窦娥:安分守己、忠于孝道、逆来顺受 不屈的复仇者、反抗恶势力的烈妇。蔡婆婆:放高利贷者,见利忘义,引狼入室善良、相依为命,刑场上痛心疾首。红娘:丫鬟、奴仆满口“子曰诗云”。汉元帝:皇帝、富有三宫六院对昭君怜香惜玉,平民。李逵:粗鲁汉子,草莽英雄诗兴大发第四章 元代南戏 一、南戏的演变与体制 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宋元时期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的南曲戏文。“永嘉戏曲”(或“温州杂剧”) 民间性、地域性 南戏的体制特点:(一)剧本结构:无楔子;题目正名在前;无固定出数,长短自由。(二)音乐体制:一出用多宫调的曲子组成;中间可以换韵;多用南曲演唱。(三)角色体制:生、旦、净、末、丑、外、贴。 (四)表演方面: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有对唱、轮唱、合唱;宫调音律较自由。“北曲主劲切雄丽,南曲主清峭柔远。”南戏的内容和特点:创作题材侧重于家庭和爱情,写战争和英雄的极少大部分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语言和技巧比较稚嫩,比较朴拙二、高明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第一位以进士的身份从事戏曲创作的作家。第一位以理学家的身份从事戏曲创作的作家。第一位成功地改编了民间戏曲作品的剧作家。 琵琶记南戏之祖(词曲之祖) 元剧殿军 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创作年代:至正十五年(1355)左右。人物:蔡伯喈赵五娘 牛丞相牛小姐。主题:蔡伯喈 “全忠全孝” ,赵贞女“有贞有烈” 。 原型:蔡邕 琵琶记故事的演变:历史上的蔡邕:文人,博学多才>赵贞女蔡二郎:书生忘恩负义>琵琶记:不忘糟糠之妻,忠孝两全琵琶记的戏剧冲突三辞三不从: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琵琶记的主题:作者原意:全忠全孝蔡伯喈 ,有贞有烈赵五娘。客观效果:忠孝不能两全 ,悲剧命运。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双线结构(双线并进、交错映照):双线并进、交错映照: 一条以蔡伯喈为主,一条以赵五娘为主;一边是仕途,一边是穷途;一边是京城,一边是乡村;一边是富贵,一边是贫贱;一边是安乐,一边是悲苦。2,人物心理刻画细致 。3,文词以本色为主而又文采斐然,富有个性化 。讨论题1、蔡伯喈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2、赵五娘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三、南戏四大传奇:“荆、刘、拜、杀”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第五章 元代散曲 一、散曲的体制 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元人称其为“乐府”,或“今乐府”。 散曲在体制上包括两种:小令(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数 (同一宫调的三支以上的单曲构成)。二、散曲与词的比较 同 :都是依据流行的曲调倚声填词 ;都是長短句的形式 异:散曲比词更多外来的乐曲 ;散曲语言多用北方口语,字音要照北方音念才押韵;散曲用韵比词更密,甚至句句押韵,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 ;散曲可加衬字,句式更为参差不齐 ;词一般分上下两片或三片,曲一般不分片;词贵含蓄蕴藉,曲贵尖新显露 。三、元前期散曲作家 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元代散曲创作以元仁宗延祐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北方,后期则向南方转移。前期散曲内容:鄙薄功名、藐视礼教、向往自然、逃避现实等。艺术上:语言通俗、口语化,饱含北方民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调。代表作家:(放诞不羁)关汉卿、王和卿;(叹世归隐)马致远、白朴。 关汉卿(俗趣)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双调 沉醉东风别情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王和卿 :生卒年不详,大名(今属河北)人。与关汉卿交往密切。“滑稽挑达” 。醉中天咏大蝴蝶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白朴: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阳春曲题情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xian)。马致远(曲状元):散曲题材的扩大(进取与超脱)。散曲意境的提高(文人气息)。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 后期散曲缺少前期作家那种横溢于作品中的牢骚和不平,在艺术上:刻意求工,用词典雅华美,且追求格律严整,创作风格从前期以豪放为主转变为以清丽为主。代表作家:张可久、乔吉,张养浩、睢景臣和刘时中。张可久,字小山, 散曲集小山乐府。曲风转变的关键人物。专写散曲,作品最多。代表作:套数南吕 一枝花(湖上归)。风格:典雅清丽小 令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和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乔吉,一生无意仕进,寄情诗酒,流连山水,自称“烟霞状元”、“江湖醉仙”。提出散曲创作“凤头、猪肚、豹尾”六字诀。元曲六大家(关白马郑王乔)之一。“曲中李杜”(乔吉、张可久)。风格:雅俗兼有小 令双调水仙子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1329年任陕西行台中丞,到任4个月,积劳成疾而去世。归田类稿,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睢景臣 ,生卒年不详,一作睢舜臣,字景贤,一作嘉贤,扬州(今属江苏)人。 哨遍高祖还乡。 刘时中 ,生卒年不详,洪都(今江西南昌)人。 曾经写过两套散曲,呈献给江西道的廉访使高纳麟 端正好上高监司(罕见长套) “酸甜乐府” (二人作品合集):徐再思(约12801330后),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贯云石(12861324),字浮岑,号酸斋、疏仙,又号芦花道人,回纥(即今维吾尔族)人。第六章 元代诗文 元前期诗歌:刘因,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今河北容城人。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曾为官,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 代表作:白沟诗风:老到纵横、雄奇峭丽。(元中期)“元诗四大家”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虞集:杨载的诗如“百战健儿”;范梈的诗如“唐临晋帖”;揭傒斯的诗如“美女簪花”;他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 元后期代表人物: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山阴人。个性狷狂。提倡诗应该抒写个人的性情。“铁崖体” (“铁崖体”:融汇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讲究创作个性化,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诗风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有石破天惊之势,当时人们称它是“铁崖体”或者叫“铁体”。)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萨都剌 : 画家、书法家。回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 他的文学创作,以写乐府诗、宫词著称。诗风受温庭筠、李商隐影响,但秾艳细腻中渗入自然生动的清新气息。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doc)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