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doc

收藏

编号:255994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7.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 文学史 元代 元朝 文学
资源描述:
!- 元代文学绪论 第一章 关汉卿 第二章 王实甫及其《西厢记》 第三章 元杂剧其他作家作品 第四章 宋元南戏 第五章 元代散曲 元代社会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1、城市经济的繁荣为俗文学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2、民族压迫使元代文学多有强烈的民族情绪和反抗意识。 3、文士落魄促进了通俗文学的创作。 4、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质朴刚健、酣畅自然的文学风格。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元 曲:元代文学的代表样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元代文学特点:叙事性文学的新形式—戏剧,第一次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元杂剧的兴起和发展 一、中国戏曲的形成和元杂剧的兴起: 中国戏曲发展经历:原始歌舞 ——“踏摇娘”—— 唐参军戏——宋杂剧—— 金院本——诸宫调——元杂剧。元代以来为戏曲的成熟期 二、元杂剧的发展概况和形式特点: 南北方戏剧圈:(一)(前期)北方戏剧圈以大都为中心,包括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如东平、汴梁、真定、平阳等地。杰出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纪君祥等。剧作较多以水浒故事、公案故事、历史传说为题材,艺术风格绚丽多彩,常给人以激昂、明快的感受。 (二)(后期)南方戏剧圈以杭州为中心,包括温州、扬州、建康、平江、松江乃至江西、福建等东南地区。既流行南戏,又演出北方传来的杂剧。 元曲四大家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说“马、关、白、郑”(《曲论》)。但关、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议者只是王与郑。 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一)一般由四折组成一个剧本,有的再加一个“楔子”;每折相当于今天的一幕。 (二)在音乐上,一折只采用一个宫调下的一套曲词演唱,不相重复,而且一韵到底。 (三)演员角色可分末、旦、净三类。末分正末、副末、外末、小末等;旦分正旦、副旦、贴旦、搽旦、小旦等。 (四)全剧只能由正末或正旦一人主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 简 称 一本四折加楔子,一折一调押一韵,一人主唱用北曲,题目正名是标题。 (可省略)小知识:关于“宫调”:我国历代称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中以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为主的调式称“宫”(即宫调式),以其他各声为主的则称为“调”,如“商调”、“角调”等,统称“宫调”。周德清《中原音韵》记载,元代最通行的宫调有12种,即所谓“五宫七调”,元杂剧中实际应用的只有五宫四调,即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后通称“北九宫”。 (可省略)小知识:北曲: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北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曲以及少数民族的歌曲而形成的。作为一种戏曲声腔,为与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故称北曲。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按一定的宫调和曲牌写成的,是剧本的主要成分,剧作家要精通音乐和声腔;白:唱词中穿插的说白。有自白(独白)、带白(唱中夹白)、背白(旁白)等;科:各种动作的舞台说明词。 第一章 关汉卿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 关汉卿——世界文化名人, 中国的莎士比亚(郭沫若语)。 关汉卿(1225?-1302?),字汉卿 ,号已斋叟。其籍贯大致有三种说法:大都(今北京)人;山西解州(今山西运城)人;河北安国县人。 “金之遗民” 。“前辈”作家。 散曲[大德歌]。 关于关汉卿的评论资料: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元•熊自得 躬践排场,面傅粉墨,以为我家生活。——明•臧晋叔 珠玑语唾自然流,金玉词源即便有,玲珑肺腑天生就。风月情,忒惯熟,姓名香,四大神州。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 ——贾仲明《凌波仙》 二、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 (一)公案剧: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 《蝴蝶梦》 全名《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人物:葛彪、王老汉、王婆婆、王婆婆的三个儿子。“以情不以理”。宣扬贤妇孝子 。 《鲁斋郎》 全名《包待制智斩鲁斋郎》 。人物:鲁斋郎、银匠李四、孔目(州府衙门中的秘书 )张圭、包拯 鱼齐即 从《蝴蝶梦》和《鲁斋郎》的剧情,可以看出,在黑暗的封建社会,即便如包拯这样的清官,要秉公执法,惩凶除恶,也不得不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和措施,这也正是人民大众对清官的希望。 (二)爱情剧:以《望江亭》、《救风尘》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 《救风尘》 全名《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人物:赵盼儿  周舍 宋引章 安秀实 喜剧 赵盼儿的人物形象:侠女、侠士,大智大勇,头脑非常清醒。 《望江亭》 人物:谭记儿、白士中、杨衙内 。喜剧 。凭借一个弱女子的大智大勇去战胜一种强势的力量。谭记儿:老练、机智、勇敢、泼辣、不畏强权 《望江亭》、《救风尘》:弱小女性的智慧和胆略;下层民众奋起自救;英豪就在自己人中间;机趣横生的喜剧性误会。 (三)历史剧: 以《单刀会》、《西蜀梦》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 《单刀会》、《西蜀梦》:呼唤英豪——>英豪被害——>谁救天下苍生。 表现作者心路历程,对一个悲剧时代的深刻把握。 窦 娥 冤 《窦娥冤》 人物:窦娥 窦天章 蔡婆 赛卢医 张驴儿父子 桃杌太守 伟大悲剧 : 窦娥的愿望之一:用今生受苦修来世 ;愿望之二:希望官府执法公正。窦娥的愿望,在元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都不可能实现,因此窦娥之死,具有美学意义上的悲剧价值,而不仅仅是人生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 窦娥的悲剧形象:性格发展第一阶段:忍受阶段 ;性格发展第二阶段:抗争阶段 ;性格发展第三阶段:觉醒阶段 。 “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 “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 悲剧冲突:窦娥和张驴儿的冲突: 张驴儿逻辑。 窦娥跟官府的矛盾冲突(主要矛盾冲突 ): 桃杌太守最后居然升官了。 《窦娥冤》思想的核心: 揭露社会的不公正: 一是女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贤惠、孝顺、勤劳、贞节、毫无过失等等,作者这样写,一是强调她的无辜;二是要增加悲剧的力量。 二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窦娥一重又一重的不幸,最后把他送上了断头台!这一结果彻底动摇了普通老百姓所信奉的善恶各有所报的法则,是受压迫者对黑暗世界究竟有无“王法”与“公道”的根本怀疑与否定。 《窦娥冤》第三折:全剧的高潮 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一下层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写出窦娥随着对黑暗现实的逐渐认识,性格由逆来顺受发展到反抗斗争。 成功地创造了使人生悲的审美情境。能够自觉地通过美的被毁灭,达到强烈的悲剧效果,给人以特殊的审美感受。 成功地表现了光照人间的理想。不仅写出感人肺腑的悲,也写出光彩照人的理想,它象划破夜空的闪电般耀眼夺目。 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窦娥冤》的艺术成就 1、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三桩誓愿 鬼魂复仇) 2、结构上,详略得当,冲突尖锐。3、语言上,声情并茂、本色自然。 三、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元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弱者的胜利。 (二)善于塑造各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强烈的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创造等方法。 (三)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 (四)戏剧语言本色当行。 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关汉卿:元杂剧的奠基人 (“曲圣”)。 剧作家心目中的典范人物:“小汉卿”(高文秀)。“蛮子汉卿”(沈和甫)。 第二章 王实甫和《西厢记》 王实甫(?— 1324前),(作为戏曲家的王实甫) 名德信,字实甫,大都(今北京)人 。出入勾栏,熟悉官妓们演员们的生活,擅长于写“儿女风情”一类的戏曲。 作杂剧14种,现在完整保存下来的杂剧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 。 关于王实甫的评论资料: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明•贾仲明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明•朱权 有人来说《西厢记》是淫书,此人日后定堕拔舌地狱。何也?《西厢记》不同小可,乃天地妙文。——金圣叹《第六才子书》 一、《西厢记》的故事流变 《西厢记》的故事流变(1):故事源头 :元稹《莺莺传》(《会真记》 ) ;故事的结局 :始乱终弃。 《西厢记》的故事流变(2):故事的转变:《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故事的主题 :才子配佳人。“董西厢”对《莺莺传》改造:矛盾冲突的改变;故事结局的改变 ;人物性格的改变 ;强化了红娘、老夫人的作用 。 小知识:诸 宫 调: 诸宫调是以一人且说且唱,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因唱的部分用多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故名。 《西厢记》的故事流变(3):故事的定型 :元杂剧《西厢记》(“王西厢”);故事的主题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 “王西厢”对《董西厢》的改造:把讲唱文学改造成了大型杂剧 ;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性格更鲜明;红娘的地位更加重要 。 二、《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 突破一本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十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 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主线) 以老妇人为代表的封建家长和以张生、莺莺、红娘为代表的叛逆者的矛盾;《西厢记》的戏剧冲突(辅线):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一主一辅两条线索,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剧情的发展。 四、《西厢记》戏剧冲突的四个高潮 1、佛店巧遇→老妇人不许→孙飞虎事件→张生计退贼兵→老夫人赖婚; 2、矛盾转移为张生、莺莺、红娘三人之间的性格冲突; 3、拷红 四两拨千斤; 4、郑恒的“赖婚”(实则是老妇人的又一次“赖婚”)。 五、《西厢记》的思想意义——反封建性 (一)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 (二)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西厢记》 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 六、《西厢记》的人物形象: 莺莺:莺莺——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贵族少女。 聪明美丽,温柔多情,外表矜持,内心炽热。佛殿邂逅,隔墙和诗,道场传情,月夜听琴,传简约会,自荐枕席。闹简,赖简。 张生:张生——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封建礼教叛逆者。执着诚挚,“傻角”、“疯魔汉”、“志诚种”;软弱,“银样蜡枪头”。 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撮合者。她是剧中最动人的形象。聪明机智,勇敢泼辣,富有正义感。传书递简,拷红。 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赖婚,拷红,逼试。 西厢记 长亭送别 《长亭送别》的艺术特色 (一)细腻的心理描写,浓郁的抒情意味。 1、善于通过景物描绘,以景寓情;2、善于通过人物情态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感情;3、让人物在情节发展中触处生愁,直抒胸臆。 (二)优美的戏剧语言:善于熔铸古典诗词的丽词雅句,又善于吸收和提炼通俗流畅的民间口语,形成一种含蓄凝炼、典雅优美而又生动活泼的独特语言风格。 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七、《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一)体制和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五本二十折 多角色主唱 (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 (双线复合结构) (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烘托渲染 (四)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文采与本色相生 优美典雅而又生动活泼 《西厢记》的影响: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就作品而论,有两座高峰:王实甫《西厢记》,曹雪芹《红楼梦》。(“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 元代白朴、郑光祖都对《西厢记》进行模仿学习。明代有李日华、陆采等人将《西厢记》(通称《北西厢》)改编为《南西厢》,用昆曲演唱。 《西厢记》至今仍在舞台上演出或拍成电影、电视剧,如京剧《西厢记》、越剧《西厢记》、黄梅戏《西厢记》、1965年香港电影《西厢记》、2006年内地电视剧《西厢记》等。 《西厢记》现有英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日语等十几个语种的译本。 第三章 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一、元杂剧前期作家和作品 白朴(1226-1306以后),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后迁居真定(河北正定)。 “元白世家”:白华,元好问。金朝的王臣之子,入元朝后终身不仕,在元朝灭宋的过程中南下到了江南。 《梧桐雨》 全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四折。历史悲剧: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渲染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深深恋情。亡国之痛、沧桑之变。 “梧桐雨”的意象: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温庭筠《更漏子》: … …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更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第四折是全剧的高潮:写战乱平息后,历经患难、失去权位的李隆基退居西宫养老的孤独生活,着重表现他在秋夜雨声中回忆往昔的凄楚悲凉的心理感受。梧桐形象本身,即包含着伤悼、孤独、寂寞的意蕴。《梧桐雨》第四折 (片段). 《墙头马上》 爱情喜剧 :李千金、裴少俊。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 。白居易《井底引银瓶》主旨:“止淫奔也” 。白朴《墙头马上》:大胆赞扬私奔 。全剧情节曲折,明快泼辣,引人入胜,充满喜剧气氛 《墙头马上》:一曲歌颂婚姻自由的颂歌。 李千金:渴望爱情和婚姻,无媒自聘,离家私奔,有胆有识敢作敢为;反驳裴尚书,拒绝裴家父子,注重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坚毅而又倔强。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取胜。 马致远 马致远(约1250—1321?),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青年时代有着入仕的豪情壮志。40岁左右谋得江浙行省务官的职位。最后主动放弃功名仕途,放浪江湖。 《录鬼簿马致远吊曲》:万花丛里马神仙,百世集中说致远,四方海内皆谈羡。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汉宫秋》、《青衫泪》、《戚夫人》,《孟浩然》,共庾、白、关老齐肩。 马致远现存杂剧(7种) 历史剧:《汉宫秋》。文人逸事剧:《荐福碑》、《青衫泪》。宗教剧(神仙道化剧):《黄粱梦》、《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 关于马致远的评论资料:马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其词典雅清丽,……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宜列群英之上。——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马致远号东篱,元人曲中巨擘也。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 《汉宫秋》 对史实的全新改造,提高了王昭君的身份,毛延寿形象的改变,结局的改变 。 《汉宫秋》:以历史上的昭君出塞故事为题材。 主题:“汉元帝不自由”:无力主宰自身命运的悲剧。 王昭君:乱臣贼子横行天下时代的牺牲品。通过戏剧冲突,抒发自己无法主宰命运,只能任由播弄的悲哀。 抒情感人,曲文优美。 《汉宫秋》第三折(片段). (大都)纪君祥《赵氏孤儿》 纪君祥《赵氏孤儿》 悲剧 人物:程婴、公孙杵臼——正义力量的代表。屠岸贾——邪恶的化身;  矛盾冲突:杀孤;保孤、救孤 。第一部被介绍到欧洲去的中国戏曲,(法国)伏尔泰将其改变为戏剧《中国孤儿》。 主题:复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意义:1、民族意识; 2、呼唤正义,讴歌为正义而献身的自我牺牲精 神,并坚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艺术:1、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2、情节紧张惊险,冲突尖锐激烈,3、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凸现人物性格。4、语言质朴刚劲(“纪君祥之词,如雪里梅花”——明朱权)。 形式的突破:一本五折、多人主唱 (山东)康进之《李逵负荆》 康进之《李逵负荆》:与高文秀(人称“小汉卿”)的《双献功》堪称元代水浒戏的双璧。 闹山——展示李逵视梁山事业为生命,爱憎分明,嫉恶如仇,同时又颇粗鲁莽撞的性格;负荆——刻画李逵豁达的胸怀和勇于认错的品质。成功运用喜剧手法:误会 (山西)石君宝《秋胡戏妻》 《秋胡戏妻》:故事源自汉代刘向《列女传》 罗梅英:勤劳、善良、具有坚贞操守和顽强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典型。反抗财主李大户的逼婚,表现了坚贞不屈、视富贵如粪土的崇高品德;严词拒绝秋胡调戏,弄清真相后誓与秋胡一刀两断,又显示出其自尊自重,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艺术:戏剧冲突尖锐;曲词本色泼辣。 (大都)杨显之《潇湘雨》 “杨补丁”,现存元杂剧中唯一一部写男子负心的作品。 崔通(负心汉) 张翠鸾 张翠鸾的忍辱负重 (山西)李潜夫《灰阑记》 公案剧:全名《包待制智赚灰阑记》。人物:马均卿、张海棠 、 包拯 情节:二妇夺子,包公智断 “人情可推”。 影响:19世纪传到欧洲;(德)布莱希特据此改编为《高加索灰阑记》 (无名氏)《陈州粜米》 公案剧代表作。人物:刘得中、杨金吾 、张 古、小 古、包公。 表现老百姓在天灾人祸的压迫下不幸的遭遇、义无反顾的斗争勇气和宁死不屈的顽强精神。“他若是将咱刁蹬,休道我不敢掀腾。柔软莫过溪涧水,到了不平地上也高声!” 包公形象:复杂的内心活动、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河北)郑廷玉《看钱奴》 生卒年不详。 有着比较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社会讽刺喜剧 贾仁  周荣祖 为富不仁 吝啬鬼 (河北)尚仲贤《柳毅传书》 (山东)李好古《张生煮海》 二、元杂剧后期作家和作品 杂剧南移与衰落的原因:(一)大德以后社会安定,科举恢复,一部分文人产生仕进幻想,剧作家中出现脱离现实倾向,作品缺乏前期那种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精神;(二)受南方观众欣赏习惯和南方绮丽文风的影响,剧作家偏重于辞藻形式的追求;(三)杂剧本身体制上的缺陷,如一本杂剧四折一楔子,由一人主唱的形式,对反映复杂的生活内容和表演艺术,都有一定限制。 郑光祖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主要在南方,是南方戏剧圈中的巨擘。《录鬼簿》说他:“以儒补杭州路吏。为人方直,不妄与人交。名香天下,声振闺阁,伶伦辈称郑老先生。”死后由伶人火葬于杭州灵隐寺。郑光祖创作杂剧18种,现存8种。 爱情婚姻剧:《倩女离魂》,《㑇梅香》;历史剧:《王粲登楼》,《周公摄政》,《伊尹扶汤》,《三战吕布》,《无盐破连环》。 《倩女离魂》 取材:唐代陈玄祐的传奇小说《离魂记》。人物:王文举  张倩女 张倩女的形象:双重身份:现实形态 、理想人格。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青年男女在爱情婚姻过程中的人格分裂。 从两个方面叙写女子在礼教抑制下精神的痛苦:(一)倩女的魂魄,代表女性对爱情婚姻的渴望与追求;(二)倩女的躯体,则只能承受离愁别恨的熬煎,病体恹恹。既渴求爱情婚姻,又面对礼教禁锢,这便是封建时代女性的真实处境。 艺术:富于浪漫色彩;辞藻俊美,刻画人物细致入微。 乔吉(1280—1345),字梦符,号笙鹤翁、惺惺道人,太原(今属山西)人。尤擅散曲,与张可久并称“曲中李杜” 。自称“不应举江湖状元” 。杂剧11种,现存3种:《两世姻缘》《扬州梦》和《金钱记》。 《两世姻缘》 ——取材于唐代范摅的《云溪友议》。妓女韩玉箫、书生韦皋。重点写韩玉箫的情感 杨梓(海盐人 )《霍光鬼谏》、《豫让吞炭》(霍光:《汉书》,豫让:《史记刺客列传》。) 宫天挺《范张鸡黍》 :范式、张劭 秦简夫 :《东堂老》,《剪发待宾》,《赵礼让肥》。家庭伦理剧 元杂剧中人物形象的矛盾(叠合): 窦娥:安分守己、忠于孝道、逆来顺受—— 不屈的复仇者、反抗恶势力的烈妇。 蔡婆婆:放高利贷者,见利忘义,引狼入室——善良、相依为命,刑场上痛心疾首。 红娘:丫鬟、奴仆——满口“子曰诗云”。 汉元帝:皇帝、富有三宫六院——对昭君怜香惜玉,平民。 李逵:粗鲁汉子,草莽英雄——诗兴大发 第四章 元代南戏 一、南戏的演变与体制 南 戏:南曲戏文的简称,宋元时期流行于东南沿海一带的南曲戏文。“永嘉戏曲”(或“温州杂剧”) 民间性、地域性 南戏的体制特点: (一)剧本结构:无楔子;题目正名在前;无固定出数,长短自由。(二)音乐体制:一出用多宫调的曲子组成;中间可以换韵;多用南曲演唱。(三)角色体制:生、旦、净、末、丑、外、贴。 (四)表演方面:各种角色都可以唱,还有对唱、轮唱、合唱;宫调音律较自由。“北曲主劲切雄丽,南曲主清峭柔远。” 南戏的内容和特点: 创作题材侧重于家庭和爱情,写战争和英雄的极少大部分出自民间艺人之手,语言和技巧比较稚嫩,比较朴拙 二、高明《琵琶记》 高明(1307?—1359),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温州瑞安人。 第一位以进士的身份从事戏曲创作的作家。第一位以理学家的身份从事戏曲创作的作家。第一位成功地改编了民间戏曲作品的剧作家。 《琵琶记》 南戏之祖(词曲之祖) 元剧殿军 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 创作年代:至正十五年(1355)左右。人物:蔡伯喈 赵五娘 牛丞相 牛小姐。主题:蔡伯喈 “全忠全孝” ,赵贞女“有贞有烈” 。  原型:蔡邕 《琵琶记》故事的演变:历史上的蔡邕:文人,博学多才——>《赵贞女蔡二郎》:书生忘恩负义——>《琵琶记》:不忘糟糠之妻,忠孝两全 《琵琶记》的戏剧冲突——三辞三不从: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 《琵琶记》的主题:作者原意:全忠全孝蔡伯喈 ,有贞有烈赵五娘。 客观效果:忠孝不能两全 ,悲剧命运。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1,双线结构(双线并进、交错映照):双线并进、交错映照: 一条以蔡伯喈为主,一条以赵五娘为主;一边是仕途,一边是穷途;一边是京城,一边是乡村;一边是富贵,一边是贫贱;一边是安乐,一边是悲苦。 2,人物心理刻画细致 。3,文词以本色为主而又文采斐然,富有个性化 。 讨论题 1、蔡伯喈——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2、赵五娘——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三、南戏四大传奇:“荆、刘、拜、杀” 四大南戏(“荆、刘、拜、杀”):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 第五章 元代散曲 一、散曲的体制 散曲: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诗歌样式,元人称其为“乐府”,或“今乐府”。 散曲在体制上包括两种:小令(独立的单只曲子)、套数 (同一宫调的三支以上的单曲构成)。 二、散曲与词的比较 同 :都是依据流行的曲调倚声填词 ;都是長短句的形式 异:散曲比词更多外来的乐曲 ;散曲语言多用北方口语,字音要照北方音念才押韵;散曲用韵比词更密,甚至句句押韵,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通押 ;散曲可加衬字,句式更为参差不齐 ;词一般分上下两片或三片,曲一般不分片;词贵含蓄蕴藉,曲贵尖新显露 。 三、元前期散曲作家 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一)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二)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三)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 元代散曲创作 以元仁宗延祐年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创作中心在北方,后期则向南方转移。 前期散曲内容:鄙薄功名、藐视礼教、向往自然、逃避现实等。艺术上:语言通俗、口语化,饱含北方民歌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调。 代表作家:(放诞不羁)关汉卿、王和卿;(叹世归隐)马致远、白朴。 关汉卿(俗趣)——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双调 沉醉东风别情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王和卿 :生卒年不详,大名(今属河北)人。与关汉卿交往密切。“滑稽挑达” 。 醉中天咏大蝴蝶 弹破庄周梦,两翅驾东风。三百座名园一采一个空。谁道风流种,唬杀寻芳的蜜蜂。轻轻的飞动,把卖花人扇过桥东。 白朴:知荣知辱牢缄口,谁是谁非暗点头。诗书丛里且淹留。闲袖手,贫煞也风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尽樽前有限杯。回头沧海又尘飞。日月疾,白发故人稀。 阳春曲题情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xian)。 马致远(曲状元):散曲题材的扩大(进取与超脱)。散曲意境的提高(文人气息)。《夜行船秋思》,《天净沙秋思》。 后期散曲缺少前期作家那种横溢于作品中的牢骚和不平,在艺术上:刻意求工,用词典雅华美,且追求格律严整,创作风格从前期以豪放为主转变为以清丽为主。 代表作家:张可久、乔吉,张养浩、睢景臣和刘时中。 张可久,字小山, 散曲集《小山乐府》。曲风转变的关键人物。专写散曲,作品最多。代表作:套数《南吕 一枝花》(湖上归)。风格:典雅清丽  小 令 [黄钟人月圆]客垂虹   三高祠下天如镜,山色浸空濛。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 故人何在,前和那里,心事谁同?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乔吉,一生无意仕进,寄情诗酒,流连山水,自称“烟霞状元”、“江湖醉仙”。提出散曲创作“凤头、猪肚、豹尾”六字诀。元曲六大家(关白马郑王乔)之一。 “曲中李杜”(乔吉、张可久)。风格:雅俗兼有 小 令 〔双调水仙子〕寻梅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1329年任陕西行台中丞,到任4个月,积劳成疾而去世。《归田类稿》,《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 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睢景臣 ,生卒年不详,一作睢舜臣,字景贤,一作嘉贤,扬州(今属江苏)人。 《哨遍高祖还乡》。 刘时中 ,生卒年不详,洪都(今江西南昌)人。 曾经写过两套散曲,呈献给江西道的廉访使高纳麟 《端正好上高监司》(罕见长套) “酸甜乐府” (二人作品合集):徐再思(约1280—1330后),字德可,号甜斋,浙江嘉兴人。 贯云石(1286—1324),字浮岑,号酸斋、疏仙,又号芦花道人,回纥(即今维吾尔族)人。 第六章 元代诗文 元前期诗歌: 刘因,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今河北容城人。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曾为官,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 代表作:《白沟》诗风:老到纵横、雄奇峭丽。 (元中期)“元诗四大家” :虞集 杨载 范梈 揭傒斯 虞集:杨载的诗如“百战健儿”;范梈的诗如“唐临晋帖”;揭傒斯的诗如“美女簪花”;他自己的诗如“汉廷老吏”。 元后期代表人物: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山阴人。个性狷狂。提倡诗应该抒写个人的性情。 “铁崖体” (“铁崖体”:融汇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讲究创作个性化,追求构思的超乎寻常和意象的奇特不凡,诗风雄奇飞动、充满力度感,有石破天惊之势,当时人们称它是“铁崖体”或者叫“铁体”。) 元代少数民族诗人: 萨都剌 : 画家、书法家。回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 他的文学创作,以写乐府诗、宫词著称。诗风受温庭筠、李商隐影响,但秾艳细腻中渗入自然生动的清新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史】元代文学.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59949.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