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出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及其规范标准答案.doc

    • 资源ID:2578384       资源大小:193.52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出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及其规范标准答案.doc

    ,.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及答案草原阅读及参考答案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nxu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ny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奇丽(美丽、奇特)愉快(快乐、愉悦 )舒服(舒适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 一碧千里和 翠色欲流。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 郁郁苍苍 和 苍翠欲滴。5、文中的拟人句是什么?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绿毯上的白色大花。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碧海中的点点白帆。或无边的绿毯上撒上了一把把白色珍珠。或碧绿的湖面上飘着朵朵盛开的白莲花。(意思答对即可)。8、“一”有一下解释:A、相同B、数量词C、专一D、满,全“一碧千里”的“一” 应取(D)解释;“一模一样”的“一” 应取(A)解释;“高歌一曲”的“一” 应取(B)解释。9、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天空 、 平地 、 小丘、 羊群 、骏马和大牛,写出了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3分)10、作者是按 事情发展 的顺序来描写草原的,主要通过描写 草原自然风光美,衬托了蒙古族同胞的 心灵美 ,民族团结的 精神美 。11、“这种境界”,指的是什么境界?答:这种境界指的是草原天空明朗,空气清鲜,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那种如诗如画的情境。12、 如果牛马真的会回味,它们可能在回味什么呢?答:它们可能在回味这水草丰美的草原,回味青草的甜美,生活得无忧无虑。它们可能在回味这草原明朗的天和清鲜的空气,没有一点污染, 真令我们心向往之。13、在这个自然段中,你最喜欢哪句话?为什么?答:在这个自然段中,我最喜欢这句话“(自己自由选自己喜欢的话)”,因为这句话(写喜欢的理由,比如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之类的。)意思相近答对即可,主要是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草原文段选读二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1、从文中为下面解释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 洒脱 )衣襟和绸带迎风飘舞。( 襟飘带舞)2、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 寂静 )( 热闹)3文中的比喻句是什么?并仿写一句。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仿写:落叶像一只只黄蝴蝶从树上落下来。4、“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两句话说明草原很辽阔。5、“像一阵风吹来似的”说明了什么? 说明牧民们骑马的速度快 。6、“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答:我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牧民们大老远就来迎客,说明他们十分热情好客。7、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看出?请用“ ”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换成:自由或无拘无束8、“疾”的意思有:疾病;痛苦;痛恨;急速,猛烈。“群马疾驰”中的“疾”的意思是( );“疾风知劲草”中“疾”的意思是()。9、从这一段的描写中,除了感受到美丽的草原风光之外,你还能感受到什么?请写出来吧!答:我还能感受到草原人民粗犷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10、请发挥想象,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会跟我们说什么?做什么呢?(自由发挥)答:我们到了蒙古包后,主人微笑着说:“欢迎你们来到草原作客,草原的美丽景色让你们大饱眼福吧!草原的美食更让你们大饱口福!”说完主人端出了奶茶和手抓羊肉招待我们。白杨阅读及答案(一)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1. 这段话选自课文 白杨 。2. 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这段话中写了 风沙、雨雪 、干旱、 洪水这样几种自然灾害,相信你还能写出至少两种来:地震、泥石流、台风 。4、这段话写出了白杨树的三个特点(1) 高大挺秀(2)生命力强(3)坚强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b)(1分)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6、这段话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借赞美白杨树赞美了(那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7、造句:交警叔叔为了维护交通,保证道路畅通,日夜坚守在岗位上,哪儿需要他们,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不管是烈日炎炎的夏天,不管是寒风刺骨的冬天,他们总是奋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二)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不管 )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1、“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J,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弓 部。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消失( 呈现 )坚强( 软弱 )动摇( 坚定 )4、第一段话,爸爸介绍了白杨树,从而点明了白杨树的的精神是: 尽职尽责, 坚强执著 ,无私奉献 5.文段中写到“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请发挥想像,说说爸爸可能在沉思些什么呢?爸爸自己扎根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儿女也能像小树一样扎根边疆,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 6、根据爸爸的表情,写一写他的内心。(1)微笑时,他心里在想:孩子们的争论真是天真可爱。 (2)严肃时,他心里在想:虽然我跟孩子们说的是树,但其实表白的是自己的心啊! 7、最后一段话中的“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暗指_爸爸及边疆工作者_,“几棵小树”暗指_儿女们及边疆工作者的后代_,“小树迎着风沙成长”暗示着子女们如同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材。8、“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的原因是什么?严肃是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杨树的特点,尽管孩子们还很小,而实质上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 冬阳童年骆驼队节选(一)爸爸和它讲好价钱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mm)来磨去,大鼻孔哩 冒着热气,白沫子沾(ninzhn)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ju jio),总会吃饱的。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jx)着一个铃铛,总起来,铛、铛、铛地响。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划上“ ”。2、在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3、找出描写骆驼外貌和咀嚼时样子的句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 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 白沫子沾在胡须上。) 找出说明骆驼能沉得住气的句子。 (看它从来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4、为什么我的“牙齿也动起来”?因为我看呆了,看的十分入神,所以牙齿也动起来。也表现出了孩子的天真与好奇。5、从这段的描写中你觉得小作者喜欢骆驼吗?为什么?虽然作者觉得骆驼长得丑,却并没有厌恶之情,反而喜欢上了它们。因为作者在看骆驼咀嚼时,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了,看得多入神呀,可见喜欢骆驼。童年的发现节选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只有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1、我会查字典填空。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字义困窘 Jjing穴7 困;为难驱逐Q 7追逐;赶走,强迫离开依照先后次序2、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C)A、意思转折B、声音的延长C、解释说明D、特别强调3、找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我”的脸涨得通红的原因是( A)A、老师当着同学们得面把我轰出教室。B、我为自己的发现兴奋得脸儿发红。C、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4、我会按照对短文的理解填空。(1)“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这句话是对同学的笑声的程度进行了夸张,说明_说明这个发现在常人眼里简直是天方夜谭,同学们听了,肯定会哈哈大笑。(2)作者自我安慰的理由是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他之所以这样安慰自己,是因为他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并在课堂中得到证实,却被老师误解不怀好意,这就像一些伟大的科学家为了他们的发明、发现而付出惨重的代价一样。5、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世界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理解不习惯,会被认为是怪诞,荒谬或有违前人结论而被鄙视或被迫害。如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童年的发现一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烨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里。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迷恋(痴迷 )轻盈( 轻快 )舒展( 伸展 )2、用“”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3、小作者梦中飞行到了哪些地方?_街道上空、 白烨林梢头、 青青的草地 、 澄澈的湖面上_4、如果你也做了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_5读完这篇短文,你觉得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_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的孩子。_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按原文填空,并解释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杨氏子立刻回答说:“从没听说过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2、字词理解解释:甚:非常 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诣:拜见。 乃:就;于是。示:给看。禽:鸟。 3、联系上下文填空: (1)杨氏子为孔君平设果。(2)孔指杨梅以示儿曰4.结合阅读体会,我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他能委婉地反用孔君平的姓氏,巧妙地反驳孔君平,又不失礼貌。5、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加以描绘:_孔君平捋捋胡子曰:“后生可畏,后生可畏!”_。6、“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这句话起总起全文的作用。7、通过品读上文,我们感受到语言的精妙。试着读读下面的话,你能否像杨氏之子一样用精妙的语言回答。阿凡提骑着驴,来找本城的法官。法官望见了,就大声招呼道:“欢迎你们两位一同光临!”阿凡提不慌不忙地说:“我的驴跟我纠缠个没完,要我带它出来找它的朋友,我就决定带它来找您了。”晏子使楚节选(一)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儿?”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了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j j),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zh zh),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道理,齐国人在齐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 赋)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陪 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1、 “囚”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Q),音节(qi),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2)画。我会划去文中不正确的字和读音。(j,zh)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沾沾自喜( 得意扬扬 ) 笑眯眯( 笑嘻嘻 ) 嘲笑( 取笑 ) 神情自若( 面不改色 ) 3、文中表示“笑”的词语有“笑嘻嘻”“取笑”,你还能再写三个表示“笑”的词语吗?笑咪咪、 嘲笑、 冷笑、 苦笑、 欢笑、 开怀大笑、 欢声笑语4、从上面这段话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得意洋洋、 面不改色、 安居乐业 5、把文中画“ ”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是因为水土不同。6、文中前一个带点的词“水土”是指自然生长环境,后一个“水土”是指社会风气。7、这段话写了楚王第 三 次侮辱晏子。楚王嘲笑齐国人没出息,做了盗贼,想借此机会羞辱晏子,显楚国威风。8、你觉得晏子是个怎么样的人?答:我觉得晏子是个能言善辩、机智聪明,十分爱国的人。 9、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从晏子身上,我们懂得了面对强大的对手,要冷静沉着,有礼有节 。 晏子使楚节选(二)晏子见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晏子严肃地回答:“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1、“矩”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4画。2、我会填。( 认真 )地回答 (可爱 )的样子( 高兴 )地笑 (美丽 )的国家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严肃(随便 )故意( 无意 )撒谎(诚实 )4、按要求改写句子。(1)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改为把字句)我最不中用,所以把我派到这儿来了。(2)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改为转述句)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楚王这一问,他实在不好回答。 (3)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改为陈述句)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 5、我会把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举袖成云, 挥汗如雨, 摩肩接踵(zhng)这三个成语的意思都表示人多。你还知道哪些表示人多的成语吗?请写出几个来。 人山人海、人声鼎沸、济济一堂、络绎不绝 7、“晏子拱了拱手”说明他很注意 有礼貌 ;“故意笑了笑”表面上是说自己的无能难为情,实际是在这不动声色的装模作样中,回击了楚国,让楚王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8、晏子同楚王的这一次斗智,采用的方法是:(B)A、贬低对方抬高自己B、贬低自己贬低对方C、举例比较贬低对方9、从上面这段话晏子的语言、动作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晏子是个能言善辩、机智聪明,十分爱国的人。 再见了,亲人节选(一)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维持 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记得五次(战斗 战役)的时候,由于敌机的封锁,造成了暂时的供应困难。我们空着肚子,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炭啊!当时有很多同志(感激 感动)得流下眼泪。在您好的帮助下,我们打胜了那次阻击战。您在回去的途中,累得昏倒在路旁了。我们还记得,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bi bi)进了防空(kng kng)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您为我们失去唯一的亲人。您说,这比天高比海还深的情谊(y y),我们怎么能忘怀?.在( )里选择正确的答案,画上“”。.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开放(封锁 ) 放心( 担心 ) 永久( 暂时 ) 众多( 唯一 ).把下面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但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不能忘怀。、这段讲了大娘为志愿军战士做了三件事:大娘为志愿军洗补衣服几夜没合眼。 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昏倒在路旁大娘为了抢救伤员失去小孙孙、请用“ ”在文中画出能表示“雪中送炭”的意思的句子。、请你用一句话,要赞美文中的志愿军战士。_志愿军战士,你无私奉献,你坚强不息,你忠诚善良,你尽职尽责,你就是最可爱的人。 7、用“”把这段话分为“劝慰回忆抒情”三部分。 这段话叙述了志愿军战士与(大娘 )告别时的情景,追忆( 大娘为志愿军战士作出的牺牲 ),表达了( 志愿军战士与大娘的依依惜别之情 )。节选(二)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1、“亲人”的本义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在文中“亲人”是指朝鲜人民。2、“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女),除部首外有(9)笔。3、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坎坷(崎岖 )明白(清楚)价值(代价)情深意重( 深情厚谊)4、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5、“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依依不舍之情。6、“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7、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邱少云,为完成部队潜伏任务,燃烧弹烧身五个小时,纹丝不动,直至牺牲; 罗盛教,冒着零下20度严寒,三次跳入冰窟,救出落水朝鲜少年而光荣牺牲。桥节选(一)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1.“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从这句话中的“窜、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洪水的凶猛、肆虐,这种感受还可以从文中的_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一句中体会出来。2文中两次写到老汉“吼道”,请你仔细读读相关的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老汉当时的心理活动。当老汉看到一名党员没有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时,他会想:“这小子还是我儿子吗,连最基本的党员需要做的都没做好,他还是个党员吗!” 当老汉把儿子推上木桥时,他可能会想:“小子,快跑,记得照顾好你妈,还有,记得你是个党员!” 。3.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当桥轰然倒塌时,老汉要喊什么?请你写下来。儿子啊,是我对不起你,可我们是党员,党员的责任就是保护老百姓(自己合理展开想像写。)4.读文章,用两个词语形容“老汉”的形象:沉着冷静 、临危不惧 、大公无私、 舍己为人。 桥节选(二)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竟没有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腰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五天以后,洪水退了。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她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1. “瞪”查音序应查(D ),音节是(deng ),查部首应查(目)部,这个字共有(十七)画。2.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补充恰当的词语,使之搭配恰当完整。(长长)的队伍(汹涌)的洪水(舍己为人 )的老汉(改过自新)的儿子(慈祥)的老太太(窄窄)的木桥3.用“”画出比喻句。用“”画出拟人句。再谈谈这两个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样写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具体。4.“老汉似乎要对儿子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吞没了他。”请发挥想像,你觉得老汉要喊些什么呢? 老汉:“快跑!别管我,使劲游上去!” 5.“洪水退后,一个老太太在别人的搀扶下来祭奠她的丈夫和儿子。”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老太太,节哀吧,人死不能复生,但是生者要坚强,您的丈夫和儿子一定希望您能够好好的活下去,这样,身在天堂的他们也会高兴的! 将相和节选(一)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将相和中的“将”是指蔺相如,“相”是指廉颇。课文一共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课文中的蔺相如有勇敢机智、不畏强暴、顾大局、识大体、爱国的好品质。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削弱(增强 )热情( 冷淡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从文中找出一个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反问句: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陈述句:秦王我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4、想象写话。廉颇来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话?廉颇会说:“都怪我,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请您用荆条抽打我这个糊涂人吧!” 蔺相如会说:“知道错就好,让我们做回好朋友,来保卫我们的国家吧!” 将相和节选(二)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chn chng)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 型),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把璧真的撞碎了,连忙是一切都好商量(ling ling),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 充)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1、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字和读音。(正确读音:chng,ling )2、我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称赞( 表扬 )诚意( 诚心 )隆重( 盛大 )3、蔺相如怎么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并写在下面。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4、分别用“ ”和“ ”画出蔺相如要撞璧的动作和语言。( 动作: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语言:“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5、我根据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1)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B )A、展示和氏璧是无价之宝。B、赢得送璧回国的时间。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秦国理屈被动。D、祝贺秦国取得宝璧。(2)下面对“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C)A、秦王喜欢和氏璧。B、秦王不怕失信于天下。C、蔺相如又机智又勇敢,秦王很怕他。6、蔺相如为什么要说:“这块璧有点毛病,让我指给你看,”其目的是什么?答:因为蔺相如觉察到秦王根本无诚意拿城换壁,故意说璧上有瑕,将和氏璧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出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及其规范标准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小**)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