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doc

    • 资源ID:2818404       资源大小:118.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doc

    www.ks5u.com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安徽省皖南八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自信,是以文化自觉即对文化的理性反思为前提和基础的。文化自觉,是指一定文化主体的一种理性的“主体意识”或“自我意识”,是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以及自身文化在国际关系格局中所处的“实际序位”和“发展态势”等问题进行理性审视和深刻反思,从而对自身文化的优劣长短、国际影响力及限度形成的自知之明。文化自觉建基于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核心也在于反思。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同一过程的两面,二者又互为前提相互作用,完全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一般而言,文化反思总是需要有“他者”的存在作为一种比较的基础、一种合理的刺激。在历史上,总是由于文化交流,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相互之间出现碰撞,才会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的。文化反思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包括一定文化的历史和现状、各种文化形式及其地区分布情况、他者文化与本民族文化交流的情况、各种性质文化对人们思想产生的实际影响等,这是基础性的;一是对各种文化的作用、意义进行的评价,尤其是外来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政治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作用的评价。文化反思的内容主要存在三个维度:关于文化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关于如何处理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这个维度是一种对各民族文化的平等对待层面的观照;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对本民族文化以及他者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性质的分析比较,这个维度属于一种超越性的透视。文化反思有着深浅的层次差别,也有一个从浅到深的层次递进过程。近代以来,通常那些经济军事强大的民族国家会表现出一种文化强国心态,在文化输出方面也出现“巨大贸易顺差”;相反,经济军事落后民族国家的许多人则容易出现文化自卑心态,唯有以前者的标准为标准,以获得前者的认可为傲视同侪的资本。所谓“挟洋自重”,此之谓也。这两种态度里并非没有文化反思的因素,但这种反思很粗浅。文化反思的层次递进,就是人对文化的反思以及形成的自傲或自卑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于文化发展以及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同时都纳入进一步反思审视的范围,在超越民族文化本位的前提下,客观地分析本民族文化的优长劣短,搞清楚我们是谁,我们需要什么,我们还缺什么,我们经过努力能获得什么。总之,只有建立在扎实的理性反思基础上的文化自觉,才是真正的文化自觉;只有建立在理性的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才是具有持久生命力和价值前景的文化自信。(摘编自董朝霞文化自信须以文化自觉为基础,2018年7月16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文化的理性反思是文化自觉的基础,而文化自觉又是文化自信的前提和基础。B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对自身文化进行审视反思后对自身文化形成的自知之明。C文化反思与形成文化主体性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作用。D文化反思包括对文化实有情况的认知和对各种文化尤其是外来文化的评价两种形式。解析:B项,以偏概全,审视和反思的对象不仅仅是“自身文化”。答案:B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即提出论点,篇末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论点。B文章主体部分重点论述文化反思,强调理性的文化反思在文化自信形成中的重要地位。C文章以“巨大贸易顺差”形象地论述经济军事强国在文化输出方面的压倒性优势。D文章关于文化反思的两种形式、内容的三个维度、深浅的层次差别的论述,是并列关系。解析:D项,关于文化反思的形式、内容的论述是为层次差别的论述服务的,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答案: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使没有陌生文化的出现,那些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人依然会对自身文化进行理性反思。B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催生文化强国心态,这种心态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C文化强国心态和自卑心态虽然只是文化反思的浅层次状态,但对文化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作用不能忽视。D在处理民族文化关系方面,如果能够平等对待各民族文化,就能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解析:A项,第二段提到“一种陌生文化的出现引起人们对自身文化的关注和反思”。B项,“这种心态又反过来促进经济军事实力的发展”于文无据。D项,“就能处理好本民族文化与他者文化的关系”表述绝对化。答案:C二、(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程,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作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思想并不回避“他者”的价值观,而是把“他者”化入“自我”之中,成为“自我”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这就是所谓“天下一体”。“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摘编自张丽娟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由原文“天下思想并不回避是统一的”可知,“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由原文“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所决定的”可知,“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错误。D项,“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曲解文意,原文说的是“以中庸之道来解决更具高明之处”。答案:A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逻辑起点。D文章通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错误,文中指出“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而全文则是围绕“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展开的。答案:B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C西方倾向于以斗争模式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是因为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D不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是一种狭隘的自信,不利于构建良好的世界秩序。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西方的“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于文无据。答案:C三、(2019昆明摸底调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对资源的保护与治理是经济学所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一般有两种传统思路,一种是将公共资源私有化,以市场自身的机制使资源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另一种则是针对出现问题的领域,强调政府治理,以避免出现外部性、搭便车等现象。然而现实中,两种对策也会面临力有不逮、弊端重重的局面。比如,管理者会受到部门预算、政策和个人利益的约束;同时,他们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缺少最切实、最一致的利益关联。而且,管理者并不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相关者,这样就会受制于信息的相对缺乏。因此,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成本往往不甚如意。另一方面,在有些场合,私有化资源的成本极为高昂,或者由于资源自身的特点,几乎不可能成功,如海洋等公共资源就很难为私人所有。更深入的经济学研究认为,公共资源保护不应该只有非此即彼的两种对策。在可以建立排他性,从而可以确权的私有化资源之外,那些容易被搭便车者利用的资源,可以按照竞争性分为两类,即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过往的案例研究表明,仅仅是在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即使是运河、灯塔、烟火、农业所需的蜜蜂,也未必不能以市场方式提供。而公共资源不但在使用上不具有排他性,还易于为个人所消耗,比如海洋渔业、草原牧地、森林、地下水等。理论上,在自然状态下,因为人们预期其他人也会消耗资源,所以自己也无激励保护性使用资源,结果就是使用者过度使用资源,最后导致资源耗尽,成为公地悲剧。但实际上,当地社区往往也会自发形成保护机制,通过文化和习俗保护当地使用者所赖以为生的资源。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研究表明,不可忽视当地自治、自发生成规则的重要性。因为当地社区成员较为固定,成员之间相互拥有资源使用者的特征信息,并能够形成长期的反复的博弈,从而演化出较为稳定的合作模式。并且,在各个小的区域之间,当地社区使用者也会互相对比,保护和利用资源的各种措施会被小范围试错,成功的经验会被传播,因此资源会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比如一些印第安部落的渔业生产,就当地而言就是成功的。尽管资源并没有被置于国家治理之下或者进行私有化,但当地部落出于自身考虑,有节制地利用渔业资源,并且互相监督其他部落的捕捞行为,形成有效的滥用约束机制。当然,资源的社区治理必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需要在市场化经济的基础上,结合政府的法治支持。经济学家认识到,因为各种资源和当地文化的不同,经济学上对公共资源的治理方式也会因地制宜,各有不同。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需要了解资源自身的特点,明确利益激励是人们消耗资源的首要原因,分析当地习俗惯例是否对资源有好的或者坏的作用,分析政府介入的成本和利弊。(摘编自吴荻枫公共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济学思考)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保护与利用资源有两种传统思路,其方式与机制不同,力求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B主观或客观上存在的不足,使保护与利用资源的传统对策在现实中面临较大困难。C管理者由于对公共资源的信息相对缺乏,进而就缺少与资源最切实、最一致的利益关联,因此不能直接利用它。D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在使用上都不具排他性,对它们的利用易出现搭便车现象。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同时,他们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管理者并不是资源的直接利用者、相关者相对缺乏”。答案:C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从传统对策和更深入的经济学研究两方面阐述关于公共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思考。B本文末两段采用了对比的论证手法,论述了资源的社区保护与利用的运作机制及其注意事项。C本文论述辩证全面,如论述保护和利用资源的两种传统对策,既指出其可行性,也分析了其在现实中的弊端。D印第安部落渔业资源保护这一成功案例阐明了当地自治、自发生成规则的重要性。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项,原文末两段没有采用对比的论证手法。答案:B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考察公共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各种对策是否切实可行,成本和效率是两个重要参数。B资源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人都认为即使自己不消耗资源,其他人也会消耗。C实施资源社区治理,就可使资源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经济得到良性快速发展。D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需要进行多个维度的分析、比较与权衡,避免对策的单一化。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因为当地社区成员较为固定因此资源会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性利用”,且文中并未提及实施资源社区治理能使经济得到良性快速发展。答案:C

    注意事项

    本文(2020届语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测试: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doc)为本站会员(荣***)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