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ISO12647-2胶印(13页).doc

    • 资源ID:35386936       资源大小:238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ISO12647-2胶印(13页).doc

    -ISO12647-2胶印-第 13 页INTERNATIONAL ISOSTANDARD 12647-2 Second edition 2004-11-15 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打样和印刷生产的加工过程控制第二部分:胶印 Reference number ISO 12647-2:2004(E) © ISO 2004内容:前言3简介41 范围 52 引用标准 53 术语及定义54 技术要求65 印刷品上阶调值和阶调增加值的测量方法166 印刷条件报告16附录A(提示性)纸张上标准油墨色度参数的测量方法 17附录B(提示性)印品阶调值增加与加网线数的关系18附录C(提示性)灰平衡20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国)组成的世界性的标准化专门机构。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来完成.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立的标准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关系。由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表决。国际标准至少需要参加表决的75%成员团体的同意才能正式发布。ISO12647-2国际标准是由ISO/TC130印刷技术委员会完成的。第二版在第一版(ISO 12647-2:1996)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修订。修订的内容如下:1 对输入数字数据的介绍;2 减小了阶调增加值约为3%。3 改变了基色和二次色的色度参数(表2)4 对白色背景测量条件作为附加项进行了的说明5 对原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整体修订。考虑到人们在生产实践中经常误用密度值和灰平衡值,所以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附录添加到本标准的后面。在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打样和印刷生产的过程控制的总标题下,ISO12647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部分:参数和测量方法第二部分:胶印第三部分:新闻纸的冷固型油墨胶印和凸印第四部分:凹印第五部分:丝网印刷第六部分:柔印简介:ISO12647的第一部分提供了下面第二到第六部分中所涉及的术语的定义,一般原理,所涉及的材料的一般顺序,数据的定义,测量条件和报告类型。ISO12647-2列出了在ISO12647-1中所定义的基本参数值,以及与半色调胶印相关的技术特征。基本参数包括加网参数,阶调增加值,实地颜色和承印物颜色。原则上,在生产的样品间要获得好的视觉匹配,那么在打样与印刷生产中所控制的基本参数值必须和指定值保持一致,另外,对样品的观察将在下文中讨论。印刷打样的目的是为了在视觉上尽可能地模拟最终印刷品的视觉特征。为了在视觉上匹配特定的印刷品,非印刷机打样需要与其模拟的印刷方式不同的实地色值及阶调增加值。这是由于非印刷机打样所使用的承印物、呈色剂以及打样技术可能与胶印过程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引起光泽度、光散射(承印物或呈色剂)、同色异谱、透明度等现象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或印刷厂商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另一个问题是要在不透明的承印物上进行非印刷数字打样来匹配半透明的热固型卷筒轻量纸的双面印刷样张。如果打样是用在白色背景下测量所得到的色彩管理概览文件输出的,那么在打样和印品之间必然会有差异。因为印品是在本标准所指定的黑色背景下进行测量的,所以需要与有关各方进行良好沟通来了解发生这种差异的可能性。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打样和印刷生产的加工过程控制第二部分:胶印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为四色胶印准备分色片或用下列方法之一进行四色印刷品生产时所用的一些工艺参数及其量值,这些印刷方式是指热固卷筒纸印刷、单张或连续表格印刷或为这些工艺进行的打样,以及用于网目调凹印的胶印打样。这些参数及其量值的选择覆盖了“分色”、“印版制作”“打样”、“印刷”、和“表面整饰”等整个胶印工艺过程。本标准适用于:以分色片为基础的打样与印刷过程;类似胶片生产系统的无胶片的打样与印刷过程; 类似四色印刷的四色以上印刷方式的打样与印刷过程;类似线条网和非周期性的加网方法。2 引用标准:下面的标准文件对本标准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对旧的标准文件仅引用其版本,对修订过的参考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改动)被引用 ISO 5-3:1995,摄影密度测量第三部分:光谱条件 ISO 8254-1:1999,纸张和纸板镜面光泽度的测量第一部分:75度角测定法 ISO 12642:1996,印刷技术数字化印前数据交换四色印刷特性化的输入数据 ISO 12647-1:2004,印刷技术网目调分色、打样和印刷生产的过程控制第一部分:参数和测量方法3 术语及定义:本标准使用ISO12647-1中给出的定义以及下面的定义。3.1 阳图型版材(positive-acting plate)用于阳图分色片的胶印版材。3.2 阴图型版材(negative-acting plate)用于阴图分色片的胶印版材。3.3 四色连续表格印刷(four-color continuous forms printing)使用窄幅卷筒纸的表格印刷。3.4 商业/特种印刷(commercial/speciality printing)普通单张纸和非杂志热固卷筒纸胶印。3.5 热固卷筒纸印刷(heat-set web printing)在卷同类型的承印材料上进行的胶印印刷,印刷油墨干燥时需要加热。3.6 阶调值(tone value)印版上能接受油墨的表面面积的百分数注1:在某些类型的印版上,视觉上与印版背景截然不同的的表面面积百分数比预想的阶调值要大。注2:“网点面积”以前被叫做胶片印刷网点面积,现在已经是一个让人质疑的概念了。4 技术要求:4.1 概述下面的内容是按照ISO12647-1的顺序安排的,它们的基本原理,数据定义,测量条件和报告类型也是建立在该部分内容基础之上的。4.2 数据文件,分色片和印版4.2.1 概述为印刷传送的数据应该是CMYK颜色格式或三通道格式。在任何情况下,为印刷传送的数字数据文件或成套的分色胶片应该与样张一起传送,样张模拟了目标印刷条件,并且符合4.3的要求。我们可以测量印刷在样张上的带有详细说明的测控条或者类似控制设备来检验样张是否真实模拟了目标印刷条件。在数字数据的情况下,目标印刷条件可以在ICC维护的特性化登记表里找到,数字数据是CMYK格式,在ICC特性化登记表里使用的名字通常用来代替ICC输出特性文件,通过它来识别目标印刷条件。如果目标印刷条件没有包含在前面所说的登记表里,那么文件输出时,必须使用一个输出特性文件。如果数据格式不是CMYK格式,那么数据必须使用ICC输入特性文件来进行色度转换,或者使用ICC输出特性文件和其他装置来转换。在使用输出特性文件时,必须指明呈色意图。4.2.2 胶片和印版质量为了获得至少100的阶调梯级,照排机和出版机的分辨率要进行相应的设置。例1 如果采用同一种半色调加网模式,加网线数设为70cm-1,则照排机和出版机的分辨率应设为不小于700cm-1(1800dpi)。如果使用超细胞加网技术,则可以把分辨率设置为较小的值。0。以上测量使用光谱特性符合ISO5-3中ISO 1规定的密度计。注1:为了印版各处曝光的一致性,在同一块印版上曝光的各色胶片的透明胶片的密度值(片基加灰雾)相差不得超过0.10。ISO 1密度计所能识别的密度最小值是0.05。如果透明胶片的密度值超过了这个范围,则需要分色胶片输出供应商和用户之间达成一致同意的协议。注2:在实际应用中,如果大面积实地区域的密度值高于透明胶片的密度值3.5以上,那么,网点中心密度值通常可高于透明胶片密度值2.50以上。注3:如果用户想用蓝色滤色片在分色胶片上进行透射密度的测量,对于特殊的胶片类型和处理条件来说 ,用户必须决定使用蓝色滤色片获得的密度与用ISO 1型印刷密度仪获得的密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胶片中心密度的测量,也可以使用ISO 2型印刷密度仪。网点边缘宽度不得超过网线宽度的四十分之一。经过多次聚焦曝光得到的半色调网点应该完全呈现,不应有明显的碎裂。这个技术要求同样适用于直接制版技术。除了透明胶片密度的技术要求外,分色胶片的质量应该使用ISO12647-1:2004的附录B的方法进行评介。4.2.3 网线数(胶片和印版)对于四色印刷,加网线数应在45cm-1至80cm-1之间,推荐的标准网线数如下:卷筒纸期刊印刷:45cm-180cm-1在涂布纸上的连续表格印刷: 52cm-160cm-1。在非涂布纸上的连续表格印刷: 52cm-1商业/特种印刷: 60cm-1或60cm-1以上。注1:若网线数在45cm-1至80cm-1范围之外,ISO12647-1中规定的基本原则仍然有效,但特殊的量值可能会不同。注2:计算机加网时,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莫尔纹,不同色版间“网线数”可能有轻微的变化。如:在C,M,Y色版间可能有3cm-1或4 cm-1的差别。注3:黑版或黄版的加网线数可大于相应彩色版的加网线数,如: 84cm-1对60cm-1。4.2.4网线角度(胶片和印版)无主轴的网点,青、品红和黑版的网线角度差应是30度,黄版与其他色版的网线角度差应是15度,主色版的网线角度应是45度。有主轴网点,青、品红和黑版的网线角度差应是60度,黄版与其它色版网线角度差应是15度,主色版的网线角度应是45度或135度。对于网目调凹印分色片的网线角度,除黄版外,其它色版应避免使用75度至105度之间的角度。注:见中的注2。4.2.5 网点形状及其与阶调值的关系(胶片和印版)应使用圆形、方形和椭圆形网点。对于有主轴的网点,第一次连接应发生在不低于40%的阶调值处,第二次连接应发生在不高于60%的阶调值处。4.2.6 图象尺寸误差(胶片和印版)在环境稳定的情况下,一套分色片或印版对角线长度之差不得大于0.02%。注:该误差包括分色片输出设备或印版输出设备的可重复性及其材料稳定性引起的误差。4.2.7阶调值总和(数字数据文件和胶片)除非另有说明,单张纸印刷的阶调值总和不得超过350%,热固型卷筒纸印刷阶调值总和不得超过300%。注:在阶调值总和高的情况下会发生诸如叠印不牢、背面透印和由于油墨未充分干燥产生的背面蹭脏等现象。43 印刷品4.3.1 概述在ISO12642中,为基色的各种色块排列提供了相应的色度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了本标准的中所指明的相应色块的色度数据。4.3.2图象的视觉特性4.3.2.1 承印物的颜色打样用的承印物应与印刷用的承印物相同。若有困难,应尽可能的选用光泽度、颜色、表面特性(涂料或非涂料,压光等)、单位面积克重等方面与印刷承印物接近的承印物;对于印刷机打样,应从下列5种典型纸张中选取最接近的纸张,这些纸张的特性列于表1;对于非印刷打样,应选用尽可能与表1所列的某典型纸张(与生产用纸接近)特性参数接近的承印物。应注明纸张类型。 表1典型纸张的CIELAB L*、a*、b*值、光泽度、亮度及允差项目纸型L*a1a*a1b*a1光泽度b%亮度c%克重dg/m21有光涂料纸,无机械纸浆93(95)0(0)-3(-2)65891152亚光涂料纸,无机械木浆92(94)0(0)-3(-2)38891153光泽涂料卷筒纸87(92)-1(0)3(5)5570704无涂料纸,白色92(95)0(0)-3(-2)6931155无涂料纸,微黄色88(90)0(0)6(9)673115允差±3±2±2±5基准纸e-708078150注1:就光泽和颜色而言,表1中列出的纸张类型是本标准涉及到的承印物的基础。另有说明如下: 纸张类型1和2不是典型的卷筒纸期刊印刷用纸(除封面外)。 纸张类型3和5不是典型的四色商业表格印刷用纸。注2:如果最终产品要进行表面整饰,可能会影响承印物的颜色。参见.2中的注2。注3:对于表面特性和15这几种纸张类型相同但是单位克重可能会稍为高一点的印刷纸张或纸板,可以使用括号里的色度值。注4:纸张类型3的克重(70g/m2)是卷筒印刷用纸(60 g/m2到65 g/m2)和其打样用纸(90 g/m2)的折中。用黑背景测量时,若克重从70 g/m2改变为90 g/m2, L*值相应改变0.7。注5:尽管很少使用,某些3型卷筒纸在规定的克重内,b*值的范围变化为0到-3。a标准:测量方法符合ISO12647-1:2004的要求:D50光源,2度视场,黑色背景,几何条件为0/45或45/0。括号里的值是按照CGATS.5的要求,在白色背景下测量得到的值,仅供参考。b标准:测量方法按ISO8254-1:2003,TAPPI方法。c仅供参考:ISO2470:1999,承印物背景。d仅供参考。e仅供参考:用于油墨测试的纸张,在ISO2836-1:1997中给出的在承印物背景下测量的初始值L*=95.5、a*=0.4、b*=4.7仅供参考。注:有些值会和ISO2846-1给出的稍有不同,这是因为在ISO12647这部分里使用黑色背景进行测量的缘故。4.3.2.2承印物的光泽度打样用的承印物的光泽度应尽量与生产用的承印物的光泽度相接近。如有困难,印刷机打样应该从表1中列出的典型纸张中选择尽量与生产用的承印物相接近的纸张。注1:纸张光泽度见表1注2:如果印品要进行表面整饰,这将严重影响最终印品的光泽度。在要求苛刻的情况下,分色阶段的结果最好借助于与经过表面整饰的最终印品能最佳匹配的打样来进行评判。对于非印刷的表面整饰工艺,为了使样张与最终印品更好的匹配,可以给印刷者提供两种样张,一种样张表面光泽度与未经过表面整饰的印品相匹配,另一种样张表面光泽度与经过表面整饰的印品相匹配。4.3.2.3 油墨颜色:用表1中的5种承印物打样,样张上的四个实地色的CIELAB的色度坐标应与表2中的目标值一致,在表3中规定的偏差值范围内,两色和三色叠印色(都没有黑色)的CIELAB色度坐标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值。在表3中规定的偏差值的一半的范围内,数码打样的基色实地块的CIELAB色度值应符合表2中的规定值。在印刷过程中,付印样的四色实地块的颜色偏差应满足以下条件:付印样与打样之间的色差不得超过表3中规定的偏差值。如果不能提供合适的样张,应该把表2中的颜色值作为目标值。在印刷过程中,四色实地块的变化受后工序条件的限制,因此,至少应有68%的印刷品与付印样之间的色差不超过表3中规定的允差值,且最好不要超过规定值的一半。注1:只有使用符合ISO2846-1规定的油墨,才能使印品上各色块的CIELAB值与表2中的目标值保持一致。并且要求印刷色序为青,品红,黄。注2:表3中的色差 Eab*的分布不是高斯分布,且不对称。但为了保持一致性,仍类似于高斯分布,定义公差的值为68%的印刷品可满足的最小色差。注3:如果用白色底衬替代黑色底衬,表2和表B1中的a*、b*值基本不变,而L*值会随着纸张不透明度的变化增加2-3。注4:密度值在印刷过程控制中是很有用的,在印刷中,仪器、油墨与承印物保持不变,参见ISO13656。然而,一般情况下,密度值不会使颜色达到我们的目标值。因此,在本标准中只把反射密度值作为决定印品阶调值的推荐值。根据ISO13656的指导,印刷生产操作者首先在印刷机上获得准确的实地颜色,然后用仪器从付印样上读出密度值,得到的密度值就会被用作印刷生产的过程控制的目标值。注5:如果最终产品要进行表面整饰,那么最终印品的颜色与未经过表面整饰的印品的颜色相比可能会稍有偏差。参见表1中的注2和.2中的注2。注6:二次色红、绿、蓝的值对印刷色序,油墨的流变性、透明性,印刷机的机械性能,承印物的表面特性等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次,原色CMY值符合表2的值时,二次色并不一定符合表2的值。注7:包装印刷或专色印刷允许的色差值应低于表3所列值,尤其当色差是由L*的差值引起时。表2色序为青-品红-黄叠印的实地色CIELAB L*、a*、b*值颜色纸张类型a,b1,2345L*b.ca*b*L*a*b*LabLab黑色1600200031113112(16)(0)(0)(20)(0)(0)(31)(1)(1)(31)(1)(2)青色54-36-4955-36-4458-25-4359-27-36(55)(-37)(-50)(58)(-38)(-44)(60)(-26)(-44)(60)(-28)(-36)品红4672-54670-35458-252572(48)(74)(-3)(49)(75)(0)(56)(61)(-1)(54)(60)(4)黄色88-69084-58886-47586-377(91)(-5)(93)(89)(-4)(94)(89)(-4)(78)(89)(-3)(81)红色品+黄476650456546525530515534(49)(69)(52)(49)(70)(51)(54)(58)(32)(53)(58)(37)绿色青+黄49-663348-643152-461649-4416(50)(-68)(33)(51)(-67)(33)(53)(-47)(17)(50)(-46)(17)蓝色青+品2025-482122-463612-323312-29(20)(25)(-49)(22)(23)(-47)(37)(13)(-33)(34)(12)(-29)青+品+黄1830188633133231(18)(3)(0)(19)(9)(7)(33)(2)(3)(32)(3)(2)a.纸张类型参见4.1。b.无括号的数的测量方法参见ISO12647-1:D50照明体,2度视场,几何条件为45/0或0/45,黑色背景。带括号的数是在测得的数值,仅供参考。c.表中的颜色是用ISO12647附录A中给出的方法得到的。X:用CIELAB红绿轴表示a*Y:用CIELAB黄蓝轴表示b*1,2,3,4和5表示纸张类型 注:数据来自于表2。 图1胶印的色域范围表3 印刷实地色CIE E*ab公差参数颜色黑青a品红a黄a偏差5555允差a4445a 表示色相误差不得超过。4.3.2.4 油墨光泽度如有必要,可以规定实地颜色的光泽度。应在75度入射角(与承印物表面成15度的夹角)和75度反射角的条件下测量承印物或单色油墨实地块的镜面光泽度。所用测量仪器应符合ISO8254-1的规定,测量值用百分数表示,方法见ISO8254-1:2003。4.3.3 阶调复制范围在下面的阶调值(胶片上或数字数据文件上)复制范围里,半色调网点应该稳定地,一致地转移到印品上。加网线数介于40cm-1到70cm-1时,网点面积率为3%到97%的网点能完全再现在印刷品上。加网线数为80cm-1或进行网目调凹印打样时,网点面积率为5%至95%的网点能完全再现在印品上。非主体图象部位的网点再现应取决于上述范围之外的阶调值。4.3.4 图象位置误差当用高于65g/m2的纸张印刷时,任意两个印刷色的图象中心之间的最大位置误差不得大于;当用其他纸张印刷时,任意两个印刷色的图象中心之间的最大位置误差不得大于。4.3.5 阶调值增加4.3.5.1 目标值印刷和打样的阶调增加值应符合表4的规定,也可以参见图2。对于连续表格印刷,图象75%暗调区域的阶调增加值会比图2曲线显示的值高3%.注1:事实上,黑版中间调的阶调值增加值通常比其他色版阶调增加值高0-3%,这是因为黑版通常先印,尤其是单张纸胶印机,黑版墨层也较厚。注2:如果需要转换不同加网线数之间的阶调增加值数据,可参见附录B。图B1和B2给出了不同印刷条件下,随着加网线数的变化,测控条上40%或80%阶调值处的阶调增加值可以从这些图中取得相应的数据来进行转换。非印刷机打样的数据转换可能需要不同的数据集。注3:表4中给出的数值是在圆形网点控制条上用密度计测量得到的,密度计带偏振,测量时使用E响应,测量方法见ISO14981:2000的条款5;当用不带偏振的密度计,使用状态T测量时,青,品红和黑的阶调增加值基本和表4一致,但是黄版的阶调增加值要小2%. 表4圆形网点控制条上阶调值为50%的控制色块的阶调增加值印刷特征不同网线数下的阶调增加值(%)52cm-160cm-170cm-1四色连续表格印刷,彩色b阳图型c印版,1,2型纸a阳图型c印版,4型纸a阴图型c印版,1,2型纸a阴图型c印版,4型纸a17222228202626302229热固型卷筒纸印刷和商业/特种印刷,彩色b阳图型c印版,1,2型纸a阳图型c印版,3型纸a阳图型c印版,4,5型纸a阴图型c印版,1,2型纸a阴图型c印版,3型纸a阴图型c印版,4,5型纸a1215181820%(C)d22%(D)d14(A)d17(B)d20(C)d20(C)d22(D)d25%(E)d161922(D)d22(D)d2428%(F)da 纸张类型参见.1b 黑版与其他色版相比通常高0-3%。c 使用计算机直接制版,对于阶调值类别的选择不是由印版类型决定的,而是由生产实际经验来决定。在一些地区应该选择阳图型印版的阶调增加值作为控制标准,而在别的地区也许应该选择阴图型印版的阶调增加值作为控制标准。d 字母A到F指的是图2中的曲线。 注:A表示胶片阶调值或数字阶调值A表示阶调增大值曲线标记A-F和表4中列出的印刷条件相对应。图2与表4中列出的印刷条件相对应的阶调增加值曲线4.3.5.2 误差与中间调扩展在指定的阶调值处,样张或付印样的中间调增加值的偏差不应超过表5中的规定值。对于印刷生产,中间调平均值与确定的目标值之差应在4%以内。阶调值的统计标准差应不超过表5规定的偏差,且最好不要超过一半。打样和印刷的中间调扩展(各彩色版间的阶调值变化)不应超过表5所列的值。表5 样张和印刷品阶调增大容差与最大中间调扩展单位:%测控条上的阶调值偏差允差打样付印样印刷品40或5034475或80233最大中间调扩展455注1:在最坏的情况下,打样与付印样在中间调部分会有7%的偏差。注2:表5中的数据是在网线数为50cm-1至70cm-1的测控条上用密度计或色度计测量的结果。注3:容许误差是测量值减去目标值得到的结果。5 印刷品上阶调值和阶调增加值的测量方法:参考ISO12647-1:2004,5.3并且注意下面的一些附加要求。a) 测控条应随主题内容一起印刷;其网线数应在52cm-1至70cm-1范围之内。b) 半色调网点形状应该是圆形。c) 如果控制条输出在胶片上,则胶片中心密度值应比透明胶片(片基加灰雾)的密度值高3.0以上;网点边缘宽度应不超过2微米。注1:椭圆形网点第一次连接约在其40%阶调值处,椭圆形网点的阶调值增加比圆形网点大1.5%左右。注2:参见.1中的注2和注3。6 印刷条件报告由于色彩管理(例如:色彩管理特征表和色彩管理特性文件)的需要,参考本标准的表1,表2和表4所建立的印刷条件应该以下面的格式表示出来:“根据ISO12647-2标准印刷,<印刷过程描述>,<制版方式>,<承印物类型>,<以cm-1表示的加网线数>。使用下面的选项:印刷过程描述:“四色连续表格印刷”,或“热固型卷筒纸印刷或商业/特种印刷”或缩写形式“OFCOF”或“OFCOM”。制版方式: “阳图型”或“阴图型”或缩写为“PO”或“NE”。承印物类型: “纸张类型1”到“纸张类型5”,或缩写形式“P1”到“P5”。用cm-1表示的加网线数:52 cm-1,60cm-1和70cm-1,或简写成“F52”,“F60”或“F70”。例1:参考ISO12647-2标准印刷,热固型卷筒纸印刷和商业/特种印刷,阴图型版材,纸张类型3,加网线数52cm-1。例2:OFCOM-NE-P3-F52。附录A(提示的附录)确定纸张上油墨色度参数的方法 概述在实际印刷中观察到,不同的承印物表面的油墨墨膜厚度是不相等的。虽然低档承印物表面呈现出的颜色强度比高档的低,但是,多数油墨通常是在低档承印物上使用的。所以,印刷工人要对由于低档承印物表面的不平滑和墨量的损失而产生的油墨强度的光学效果减弱进行补偿。通过大量的实验可以看出,某特定的油墨和纸张的组合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色强度可以用在该种纸张上印刷一定量的油墨的方法来预示,其墨膜厚度与可在符合ISO2846-1规定的基准纸上产生符合其规定的颜色的墨膜厚度相同。进行这种预示时,那些表面比较粗糙、吸墨性较高的低档纸张从橡皮布上吸收的油墨量比那些表面较光滑并带有涂层的高档纸张吸收的油墨量多。以下两种方法提供了可使不同纸张从橡皮布得到相同厚度的墨膜的印刷条件,并且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完全一致。对于表面涂布很好的亚粉纸,如果其表面粗糙,那么应用任何一种方法可能得到不太符合实际的较高的墨膜。因此,光铜纸的着墨测试结果可以用着相同克重的亚粉纸的测试结果的参考。A.2印刷适性仪 分别将ISO2846-1中规定的基准纸和要建立油墨色度参数的纸张裁切成纸条,纸条宽度是印刷适性仪承印盘宽度的一半。后一种纸张的厚度应与相应的基准纸大致相同。两种纸条平行地放在适性仪的承印盘上,在承印盘上衬上橡皮布,用符合ISO 2846-1的胶印油墨,按照ISO2846-1规定的测试步骤进行印刷。应控制油墨的转移量,使油墨干燥后,印在基准纸上的油墨颜色符合ISO2846-1的规定。当确定基准纸上的油墨颜色是正确的时,测量同时印刷的未知类型的纸上的油墨的颜色(测量几个采样点,取其平均值),即得到为该种纸张推荐的油墨颜色数据。这样测量完一种纸张的颜色值后,中所述的湿压湿的方式所得到的叠印颜色值更接近实际印刷条件。A.3单张纸印刷 准备好用于单张纸印刷方式的符合ISO2846-1规定的基准纸,在这些纸上每隔100张左右插入一张作过标记的待测纸,待测纸的厚度应与基准纸大致相同。用符合ISO2846-1的胶印油墨进行印刷。开始印刷后,调节油墨量使印刷在基准纸山的青、品红、黄、黑实地色干燥后符合ISO2846-1中相应的规定。如果需要,在印刷前应建立油墨色的干褪效应。在印刷剩下的纸张时,有规律的检查油墨量,以保持其恒定。待干燥后,找出待测纸,测量待测纸上各颜色的数据,即得到该种待测纸的油墨颜色数据。如果在印刷过程中使用了多色测试版,测试时可以同时获得原色和叠印色的色度值。在单张纸印刷过程中,对于基准纸和插入的待测纸,橡皮布上提供的油墨膜厚度是相同的。由于插入的待测纸的粗糙度不同,从橡皮布上转移下来的油墨量也不同,因此可能干扰后续印刷的油墨量。然而,油墨量很快在后续最多50张印刷中恢复原状。附录B(提示的附录)印品阶调值增加与加网线数的关系X表示网线数Y表示阶调值增加量注1:每条曲线对应一组特定的印刷条件。注2:仅应用于印刷而不用于非印刷打样。图B.1 胶片上或数字化数据文件上40%阶调值处印刷品阶调值增加与网线数的关系X表示网线数Y表示阶调值增加量注1:每条曲线对应一组特定的印刷条件。注2:仅应用于印刷而不用于非印刷打样样张。图B.2胶片或数字化数据文件上80%阶调值处印品阶调值增加与网线数的关系使用指导:图B1和B2是经过实验所获得的在各种特定印刷条件下,在不同的加网线数下的一系列阶调值增加曲线。图B1表示在40%阶调值处阶调值增加曲线系列,图B2表示在80%阶调值处阶调值增加曲线系列。在周期性加网,并且使用相似的网点形状加网的印刷条件下,通过B1和B2,可以把F1网线数时的阶调增加值转换为F2网线数时的阶调增加值。必须注意:图B1和B2仅用于印刷条件下而不能用于非印刷机打样条件下。例1:当用适当的椭圆形网点加网,网线数在60cm-1时,测得40%中间调处的阶调增加值为12%,那么要是把网线数设置为100cm-1时阶调增加值会是多少呢?在图B1中,我们先在水平轴X上找到值为“60”的点,然后在垂直方向上找到阶调增加值为12%那条曲线,沿着曲线向右,直到图表边缘100cm-1处,我们得到网线数为100cm-1时的阶调增加值为“16%”。例2:当用圆形网点加网,网线数为70cm-1时,测得80%暗调处的阶调增加值为12%,那么要是用适当的椭圆网点加网,网线数为52cm-1时,阶调增加值会是多少呢?在图B2的水平轴上,我们找到值为“70”的点,然后竖直向上,找到在垂直轴上值为“12”的点,这个点在两条曲线的中间,我们沿着这两条曲线向左,直到52的正上方,如果我们采用两条曲线正中间的点,则结果会小于10%,考虑到椭圆形网点增加值比圆形大一点,则最终结果应该取10%或是比10%稍大一点的值。附录C(提示的附录)灰平衡如果生产过程中已经指定了阶调增加的目标值和实地色块的目标值,那么对灰平衡条件的说明就显得有点多余。在色彩管理特性文件(根据给定的印刷条件得到)和特征表(根据ISO12642:1996得到)的帮助下,灰平衡条件是能够实现的。要在给定的印刷条件下,在使用的所有纸张和油墨的特定组合上实现灰色平衡,指定单个的灰色条件是不够的。此外,灰平衡条件的实现通常取决于正被使用的需要匹配的特定的黑色阶调值。由适当的CMY颜色混合所得到的灰平衡色块,常用来快速检查从一个印张到另一个印张或者从一个打样到另一个打样CMY颜色的阶调值是否已经发生了变化。出于这个使用目的阶调值组合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它们常常产生一个与中性灰非常接近的灰色。这些数据对数字数据和胶片都可用。 表C1 灰平衡色块中的CMYK值 单位:%调值值颜 色青品红黄1/4阶调

    注意事项

    本文(ISO12647-2胶印(13页).doc)为本站会员(1595****071)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