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例话.docx

    • 资源ID:5426927       资源大小:153.7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8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例话.docx

    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例话“击,还是“弹从背入”?(含蓄,也是一种力量当再次教学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对学生说,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倒并不是因为鲁迅先生的名气,也不是因为它是入选语文课本多年的传统篇目,而的确是文章处处闪耀着“鲁式智慧”。学生笑,不信!我说:纵览全文,作为读者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答:是文章那通篇燃烧着的“悲愤”的火焰!我问,那火焰如何燃烧才能最大极限释放“悲愤”呢?学生众说纷纭-那好,咱们就尝试评析,看看先生如何匠心独运,将他那“鲁式”智慧隐于文中,艺术地将这“悲愤”燃烧起来的? 一、“出离”?还是“它们”“后死者”? 课堂上师生研习文章第一节这样几句话:“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师:毋庸置疑,这是一段极尽悲愤之情的文字!你以为哪些词眼最能体现先生心中的那份“悲愤”呢?生1:譬如“出离愤怒”、“浓黑的悲凉”、“最大的哀痛”等词语就最能体现了,尤其是“出离愤怒”,我觉得这一说法很新鲜,很特别的。师:特别在哪里?是不是“出离愤怒”就是没有愤怒了?生1:那倒不是,应该是超越了愤怒。师:什么叫“超越”愤怒呢?生2:也许就是此时无怒而胜有怒吧!师:很好,像“出离”这样的词语最能直抒胸臆、宣泄情感了。还有吗?生3:老师,我觉得“它们”这一词用错了。一般来说用在人身上多用“他们”,而动物和无生命的事物才用“它们”的。师:你读书很仔细,这或许是先生的笔误吧?!生4:我以为这不是作者笔误,而是有意为之。对于那些走狗政客,就是一群“它们”。(众笑)师:分析有道理,比老师聪明啊!其实,这还有一个词大家忽略了!“后死者”,(板书)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概念!谁来说说看?生5:“后死者”不就是“后死的人”吗?师:是吗?那为什么不说是“后死的人”或“死得晚的人”呢?生5:用“后死者”应该更精练些。生6:我明白了!这里是不是表明鲁迅先生和刘和珍君等烈士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表面上“先死”或“后亡”的关系,而是“后死者”与“先行者”的关系?!师:说得好。其实,我们这里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所谓“后死者”是相对于“先行者”而言的。先行者对后死者有“托付”,后死者对先行者则更有“责任”和“承担”,作为后死者们不仅应该传播先行者的思想,还负有“接着往下讲,往下做”的历史使命。(生鼓掌) 毫无疑问,文中那种“出离愤怒”的情感宣泄是对杀人者强烈的控诉,而“它们”、“后死者”等遣词造句却不失为一种力量的蓄势,而含蓄,即力量之源。 二、“击”?还是“弹从背入”“手枪”? 文章第五节,先生极尽细腻刻画之能事,生动而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及虐杀场景。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是怎样精心刻画这一杀人场景的?为什么要这般渲染? 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每一届学生教到此处,我知道他们的解答不外乎是“控诉了反动政府的残暴及三位女子的勇毅”之类的套话。这也难怪鲁迅先生的文章就在这“套话”中被中学生曲解了。果不其然-生1:我觉得这样的细节刻画,就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观众脑海里放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反动政府的残暴仿佛就在眼前。生2: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杨德群)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读来如临现场,好像能看清刽子手杀人的每一个动作,而更难得的是杨德群等弱女子之间的英勇互助。师:应该说刚才两位讲的都没错,但这还是一种宏观概括,大家能不能深入品味文章,看看先生是如何将“残暴”“英勇”落实在字里行间的?生3:譬如这一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他们的确残忍得令人发指,中枪了还要“猛击”,这不是非要置人于死地吗?师:如果我们将这个“击”字改成“敲”呢?生4:不好!“敲”没有“击”的力度大,“击”就是刽子手的凶残。师:不错!但老师这里还是有疑问- 作者有必要这么细致入微地刻画吗?譬如文中说“中弹了”,就够了,有必要再繁笔一句“从背部入,斜穿心肺”?是不是有些啰嗦呢?生:生5:哦!“弹从背入”,子弹应该是从后面打的,可见她们并不是与军警面对面地对峙,而是进入了军警预设的包围圈,而且能“斜穿心肺”,说明军警早已瞄准多时,整个证明就是一场有预谋的大屠杀!师:你分析的很精彩,看来可以成为刑侦专家了!生6:老师,我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鲁迅先生是有些罗嗦!文中描写到殉难细节,什么“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特别是“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难道鲁迅先生真的想做刑侦专家,难道连什么凶手用的什么枪,什么子弹穿的什么部位都要交待明白吗?这又不是验尸报告?师: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其一是手枪”有必要交待吗?生:师:手枪一般是谁用的?生7:手枪是军官使用的!我明白了,这次屠杀是有人指挥的。师:对了!这些铁的事实,有力地戳穿了段政府“通电”。政府所谓的“通电”造谣这次惨案是李大钊等人(投影)“率领暴徒数百人,闯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枪木棍,丛击军警。各军警正当防御,致互有死伤”。从先生的这些隐晦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中,这一惨案,绝非是什么军警“正当防御”,暴徒“丛击军警”,而是事前筹划好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一场大屠杀。生8:老师,那鲁迅先生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师:这就是先生文章的智慧之处啦!我们都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匕首投枪”,其实那不仅仅是说先生澎湃激昂的直面搏杀,更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我们说艺术的力量在于情感,而情感的价值有时候直接讲出来,不如隐含在字里行间的空档里,留得空间越大,留给读者的空间就越大。换句话说,含蓄,也是一种力量。难懂的“智慧” 读“击”,还是“弹从背入”?李维鼎阅读“击,还是“弹从背入”?(语文学习2010年第11期;下简称“短文”),觉得教师的引领是很不错的。注意“(弹)从背部入”等记述,学生领悟到那是“一场有预谋的大屠杀”;思索“其一是手枪”的交代,明白了“这次屠杀是有人指使的”。这些“走进语文文字背后”的咀嚼工夫,也就是“反思”所说的“进入细节体会”,的确做得不错,效果是明显的。执教者总结道:“从先生这些隐晦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这一惨案,绝非军警正当防御,暴徒丛击军警,而是事前筹划好了的,有预谋有组织的一场大屠杀。”这是对的;问题出现 在学生对此发出“鲁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来呢”的疑问之后,执教者的回答是:“这就是先生文章的智慧之处啦!我们都说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匕首投枪,其实那不仅仅是说先生澎湃激昂的直面搏杀,更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我们说艺术的力量在于情感,而情感的价值有时候直接讲出来,不如隐含在字里行间。”这是一段是非夹杂的话。撇开“艺术的力量在于感情”的相关理论不谈,只说两个具体问题。1.人们并不曾不分文体而笼统地称“鲁迅先生的文章是匕首投枪”;比喻为“匕首投枪”的一般是先生的杂文;而记念刘和珍君(下称记念)是一篇曾被人誉为“绝唱”的悼亡散文。2.如果将“鲁迅式的智慧”仅仅归结于“不直接写(讲)出来”的“隐晦”,那么,就没有哪位文学艺术家不具备如此“智慧”。这样的解说和评价,对于“这一篇(文本)”和“这一课(课程)”缺乏实际意义。记念是否“直接写出来”了作者的情感呢?回答是肯定的。3.18 惨案发生的当天,鲁迅先生就写了无花的蔷薇之二中的后几节,称这一天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3月25日写了“死地”,次日又写了可惨和可笑,4月1日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第二天还写了空谈。没有一篇不曾直接抒写他对“凶残”反动政府和“下劣”流言家的鄙视、憎恶和谴责,没有一篇不曾直接 抒 发他对死难爱国青年的热爱、痛惜和赞颂。仅在记念里,第1节有“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我已经出离愤怒了”;第2节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第 3 节有“她(刘和珍)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第4节有执政府“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有“无端喋血”“虐杀,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等等,都是将爱与恨“直接写出来”的词句。在第5节除了“短文”所引的一段,还有对刘和珍“欣然前往”和对“三个女子从容”的直接歌颂,也有对“中外的杀人者”不知罪恶和羞耻的直接抨击。在第6、7节里,也同样如此。这表明,我们不能因为记念有些许“隐晦”的文字,就无视大量的将感情“直接写出来”的文句。要是说“鲁迅式的智慧”仅仅指的是“隐晦”,那这一篇散文就似乎难以说它“处处闪耀着鲁迅式的智慧”了。换言之,记念一文中,需要“进入细节才能体会”的鲁迅人格和艺术的光辉 , 主要不在于“隐晦”,而在于作者记述的质朴深沉 、揭露的深刻彻底和议论的鞭辟入里, 以及三者的完美交融。进入细节体会一定要与语境(上下文、姊 妹篇等)结合起来。对于这一篇文章,赏的文章很多了,不必重复;在这里仅从“文势”的角度说说自己的阅读心得。文章共7节,是一首写给刘和珍(及其战友们)的、旋律起伏、低回深沉的挽歌。第 5 节是“华彩 ”乐章。最先,挽歌以一个低回、悠缓的长句“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起始,继而围绕和纠结于“写(说)与不(能)写(说)”,以记述 、抒情、议论的反复织 ,间以长句与短句、对句与 散 句的参差交错 ,诉说了与“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认识、交往永别的经过。并以此为主旋律,将对杀人者的“凶残”和流言家的“阴 险 ”的揭露和鞭笞交织其间,起伏跌宕,婉转回旋。到了第5节 3·18 惨案的“现场”,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 、中国女性临难的从容汇聚一起,形成高潮。“现场”过 后 ,则是流血、痛惜以后的冷静“思考”和“希望”,这便是最后的第6节和第7节。在第4节末尾,我们注意到,作者直面“目不忍视”的“惨象”和“耳不忍闻”的“流言”,曾痛彻心肺地呼喊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与此同时,由于深深懂得人们面临的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生死抉择,于是作为“苟活到现在的我”悲愤且郑重地宣布:“我还有要说的话。”这就是第5节;第5节是不忍说起、难于言说、却又非说不可的 ,是前面四节感情奔涌的必然!由于不忍说起和难于言说,在这一节,作者的话几乎一词一顿:“我没有亲见;听说, 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不能连贯。接下去,是“现场”的再现,“杀人者”的阴险和暴虐 “请愿者”的从容和死伤,紧张而又惨烈;正是 再现如此现场时内心的哀痛和愤怒,使得这一段文句同样短促而又紧迫。再下去,是一连三个较长的句子,却因为“反复”而令人觉得气息短促,如闻饮泣。接着又是两个长句,却是从正反两面抒发的赞颂和鞭打。最后才是一个带有省略号的句子,宛如一个颤抖的长音,给人以空间想象杀人者招摇的丑态。这样的旋律 ,正是非短促 、紧 迫不能摹其态,非排比不能传其神,非反语不能状其丑,字字血、声声恨,让人与歌者感同身受!执教 者选 择 这 “关键”的一节 , 引导学生“ 进入细节 ”去体会 ,是有眼光的;只可惜事 先并未真正进入文本,竟然不曾注意到这关键一节中还有一个关键词罗网!在鲁迅关于 3·18 惨案的系列文字中,“罗网”至少出现过三次。什么是“罗网”?“捕鸟的罗和捕鱼的网”。这里的“罗网”是反动政府和流言家一起“布成”的(可惨与可笑中说,“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纯 洁 的青年 们竟不幸而陷下去了 这 罗 网 的布成,其关键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是用来“诱杀”无辜生命的(空谈中写道:“四十七个男女青年的生命,完全是被骗去的,简直是诱杀”),有着周密计划部署、且有指挥的杀人 “预谋”!第 5 节二小段之所写,完全坐实了这样一张“罗网 ”是 怎样诱杀无辜的:枪如林、弹如雨,长枪、短枪的子弹从左右侧的后方交叉射来;先用枪击、后用棍棒,等等;再加上事先事后的流言和污蔑,正是“罗网”绵密无隙、以尽杀生灵的特点,也是那一班躲在阴暗角落里、见不得人的丑类所能使出来的卑劣伎俩。“罗网”,正是记念一文的结穴,前四节汇集于此,后两节生发于此。注意了“罗网”,并由此而勾连起上下文(包括标点)读懂了“罗网”,也就读懂 了 3·18 惨案,读懂了记念,读懂了当时的鲁迅 。否则 ,很可能是支离破碎的了解。“短文”记录了学生的理解,其中如“有些啰唆”“这又不是验尸报告”这样冰冷得令人发瘆的话语,令人怀疑其是否认真地读过前四节;因为只要读过前四节 ,都会不同程度地感受到惨案之惨、 志士之殇和作者之痛。记念刘和珍君不是冷冰冰的文字,是作者真挚炽烈的爱恨交加浇铸的文字,是需要读者带着真情节节进入、处处响应、细细体会的文字。这大概就是作者和读者的智慧相通吧。孙绍振先生如是说:记念刘和珍君:杂文式的抒情 鲁迅的散文,犀利的讽刺占大多数,抒情之作在比例上是比较低的。当然,收入朝花夕拾的文章,有相当多温暖的抒情,表现了鲁迅对童年时代周围小人物的宽容甚至热爱。然而在以冷峻为主的杂文中,这样的温情是很少见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这两篇文章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解读文章不胜枚举,但质量普遍较低。钱理群先生指出,原因就是过分把文章当做社会历史的反映。我想与此相关,但还有一点,就是对文本的抒情特点缺乏直接的分析。多数解读文章认为:抒情就是抒情,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其实,真正要把这两篇文章的好处弄清楚,非得从抒情的特点人手分析不可。本文就分析一下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点。抒情,顾名思义,也就是把感情抒发出来。五四时的诗坛崇尚强烈的感情自然流泻,这是英国浪漫派诗人华兹华斯的主张,故当时的诗人常把感情强化、极端化。但是,鲁迅在文章开头,并不把感情作强化宣泄,而是某种程度地弱化,尽可能地收敛。鲁迅对刘和珍的死是很悲愤的,为文就是要纪念刘和珍。但不同的是,在朝花夕拾里,因为有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就是不善的行为举止也可能成为带着诙谐的亲切回忆。记念刘和珍君是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战斗性就不能不渗透在抒情性之中。但是,它是一篇杂文,鲁迅一方面追求深邃、犀利,另一方面,为了艺术。又不能径情直遂、一览无余。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带上了这样的特点。文章一开头,鲁迅明显地避免直接流露自己的感情,不是把一腔悲愤倾泻出来,而是尽量抑制。他不屑于浪漫新诗那种感情倾泻之美,而是讲究散文的情感抑制之美,因抑制而深沉之美。当有人建议“写一点东西”纪念死者的时候,他并没有说“这正合我意”之类,而是感觉似乎没有多大意义,死者并无在天之灵,并不能因而得到多少安慰,写了也“于死者毫不相干”。对死者无补,对生者该有价值了吧?然而,鲁迅说,就是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这里正面表现的似乎并不是愤怒,而是无奈,似乎很消极的样子。这显然不是感情的全部,而仅仅是他感情的表层,或者说是与内在感情相反的一种外部效果,显示内部悲愤如此强烈,以致一般的抒写不足以显其志。鲁迅反反复复抒发的感情,从性质上来说,是悲痛、悲愤、悲凉和悲哀的郁积。从表现形式来说,力避径情直遂,情思在曲折中展现。这种曲折还是多重的,写得沉郁顿挫,回肠荡气,文章开头这一段只是情思的序曲,极尽欲扬先抑之能事。其一,感情本来是十分深厚的,但鲁迅却不惜用类似无情的字眼来形容:“无话可说”沉默”。无话可说的原因是什么呢?太黑暗、太凶残,难以相信,无从表达;又因为心情的郁闷、情感的压抑,无以言表。其二,鲁迅反复强调痛菩不单纯。首先是反动军阀政府难以置信的凶残,其次是反动文人谣言的卑劣,再次是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用自己沉重的惭愧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其三,期待着“忘却的救主”。这是鲁迅式的反语。不正面写回忆、清醒的痛苦,而写忘却的轻松。“忘却”而成为“救主”,说明不忘却如何之痛苦。这里的“忘却”,后来在写为了忘却的记念里,又成为立意的关键,从反面显示了回忆之痛。内在的悲愤越是感到深沉,表层的知觉越是追求解脱。其四,这种悲愤情感的复杂,以极其矛盾为特点。先是写与不写、有话与无话。忘却是最轻松的了,可是又很惭愧,而且这惭愧又很沉重,因为沉重而无以言说、沉默,然而,沉默者又正在为文。哀痛为文是庄重的,而作为献祭却是“菲薄”的。在忘却的救主到来之时,为文纪念也就成为想忘却又不能忘却的理由。这样的悲愤不但矛盾,而且在逻辑上非常曲折。这样丰富曲折的感情,如果用直接流泻的办法来表现,只能单纯地强化,而把情感简单化。为了更清晰地看到这篇文章的情感特点,不妨与周作人同样纪念“三一八”的文章比较一下。周作人的关于三月十八目的死者,在立场上和鲁迅并没有太大的分歧。在情感的抒写上,也相当节制。同样哀悼自己学生的周作人,比之鲁迅更加回避激情,也就是在散文中追求情感的节制和凝重。他一直提醒自己要“冷静”,要理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感到哀悼“无用”,甚至说这批烈士是“白死”。“切责段祺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交涉结果一定要比沪案坏得多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当代读者可能感到周作人这里说的“白死”太无情了。但是,一来,他和鲁迅一样,是反对学生游行的,都认为游行的代价太大。二来,所谓“白死”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对和军阀政府谈判的绝望。正面写死者入殓,也只是看见死者的面容“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当时的周作人还没有堕落为汉奸,他的散文以苦涩为特点,一般的情感他都要抑制,何况是激情。两个散文大师,在抑制激情方面似乎有一种默契。但是,周作人的节制情感有矛盾,不及鲁迅的深沉。历来论者多以周作人的文风“苦涩”,归于五四散文的另类风格,与鲁迅并列,不分轩轾。但后世的读者,更多欣赏鲁迅,对周作人的文风相当隔膜。我想其中原因,可能是他的情绪不及鲁迅丰富、矛盾和曲折。鲁迅的丰富就在于,思绪总是处于矛盾之中:一方面是强调忘却的轻松、不忘却的沉重,可是另一方面,又强调不忘却,正视现实的惨烈,不但是哀痛的,而且是幸福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鲁迅优于周作人,除了情感曲折深沉,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直面淋漓的鲜血”。而鲁迅的“在正视”,展示了他抒情的另一个空间,那就是感情渗入叙事之中。以叙事的惨烈,隐含情感的强烈:鲁迅并不赞成游行,但,血案发生后,他的感情一再抑制。他并没有身临其境,却以描绘的现场感,把节制的情感释放出来:自然,请愿而已,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但竞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表面上是简略的叙述,带着新闻报道的客观姿态,但是,鲁迅选择的细节是雄辩性的,寥寥数语,就表现了反动军阀的野蛮凶残。“从背部人”说明,并不是向前冲击,而是后退,说明射击并不是为了保卫执政府衙门。“中了四弹”,而且有“手枪”,说明是近距离的虐杀。特别是,对施援者的射击,对尚未死亡的女性,“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终于导致死亡。这就把新闻报道的摘录变成了中国历史家所强调的“实录”,变成了春秋笔法的“寓褒贬”,没有直接的判断,义愤尽在叙述之中。在此基础上,鲁迅开始了难得的直接抒情: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就是在直接抒情之中,也表现出鲁迅情感的深邃。“这是真的”“有尸骸为证”,好像是多余的,既然已经引用了,还要加上这一句,说明自己难以相信又不能不相信。这里,不但有正面的揭露,而且有反讽,如“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鲁迅的深邃不但在于抒情,而且在于在抒情的基础上,提炼象征的形象:“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前面的细节,毕竟是细节,毕竟是个别的场景,而到这里,就变成了普遍现实和历史的象征。所谓象征,第一,是形象的总体代表,不但有此时的,而且有异时的,不但有中国的,而且有外国的,都凝聚到这个统一的形象中:一方面是“脸上有着血污”,一方面是自得地“昂起头来”。这个形象因为超越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而显得很有概括力度。第二,象征不但是情感的,而且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升华。从这里,我们大致可以看出鲁迅情思脉络的曲折进程:1.青感的压抑,无以言表。2.感到自己是“苟活”“偷生”,用自己沉重的惭愧来代替对烈士的赞颂。3.期待“忘却”成为“救主”,提示不忘却如何之痛苦。4.在肯定“忘却”为救主之时,却为文纪念,表明想忘却又不能忘却,全文的核心思想就是不能忘却。这时正面进入文章的主题。5.不忘却就正视现实的淋漓的鲜血,这当然是哀痛的,但更是幸福的。6.转入直接抒情,然而却用了叙事的手法,悲歌与颂歌交织。7.再转入抒情,又有反讽,把描述转化为象征。8.最后又回归到抒情,然而抒情变成了哲理的格言,也就是情感脉络的最后转折,把情感与理性结合起来: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这可以说是鲁迅的直接抒情。这种正面的抒情中又有某种理性,那就是从中理解了民族衰亡之根源在于惨象总是被流言所掩盖,也就是麻木总是窒息了清醒。这里是感情的高涨,还不是感情的高潮。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就不完全是感情,而且有哲理了。这里的哲理不是单纯的,而是双重的。一方面是沉默和爆发的矛盾和转化,另一方面是爆发和灭亡的矛盾和转化。从全文来说,这里的关键词发生了重大的转化,如果说前面的内容的关键词是“沉默”的话,这里就变成了“爆发”。以“爆发”为中心,向消极一方,是“沉默”“灭亡”,向积极一方,则是“灭亡”的反面。这是思想的转化,同时又是文章脉络的转折。这种转折的过程,正是全文的意脉流贯,是曲折中显深邃,在曲折中显示艺术手段的丰富。然而,到这里,转折还不是最高潮。文章的最后。还有进一步升华: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显然又是抒情了,这种抒情有一点浪漫,有一点夸张,甚至有一点鼓动性。这在鲁迅的文章里,可以说凤毛麟角。但是,这种鼓动性,并不像左翼文学中的标语口号那样粗暴。鲁迅的悲歌与颂歌水乳交融,在转折之后还有转折,在曲折之后还有曲折: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明明说了这么多话,又回到文章开头,“说不出话”,还要“呜呼”。这是抒情,抒发了一腔悲愤,仍然意犹未尽,无可诉说,所说出来的,不过是为了纪念烈士。而文章开头说过:所写“于死者毫不相干”,就是对生者也只能“如此而已”。悲痛实在太沉重了,文章并不能减轻其万一。正是在这种多层次的曲折和转化中,在激情和理性的曲折交融中,鲁迅的情感在紧缩中张扬,时而引而不发,时而铺张扬励,张弛有度,游刃有余,这正是鲁迅杂文的成熟风格,可以用杜甫形容自己诗作的“沉郁顿挫”来形容。由此可知,这样的抒情与朝花夕拾中的抒情有多么大的不同,朝花夕拾的抒情是带着亲切的幽默的,而这里却是冷峻讽刺。这就是鲁迅杂文具有的超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如不从文本去分析内在情志的曲折与矛盾,而单纯从社会现实方面去评价,就只能看到时代背景的普遍性,却不可能洞察鲁迅杂文曲折深沉的美。  陈日亮先生如是说:记念刘和珍君:非诵读不能尽其哀愤 我总认为,不能由诵读而深味独特卓异的鲁迅语境,就很难进入鲁迅的文本,就是勉强进入,也会很快索然而出。鲁迅之被不少人敬而远之甚或拒之,可能亦缘于此。笔者续断想之一在新中国六十年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记念刘和珍君可能是其中保留时间最长久的传统篇目。许多学生了解鲁迅,多半是由于这篇杂文的感染与震撼,他们几乎能够长久记住的“鲁迅式的语句”,也大多出自其中。是因为教师讲解得深刻到位,而深印人学生的脑海吗?恐怕不是。真正的原因,是鲁迅凝练沉郁、抑扬交替、曲折缠绕、翻旋回荡的文字,在一代代学子心中留下巨大的反响。引证于自己的教学,也确是如此。每次准备这篇课文,自己事先总要深切讽诵多遍,开教时则必以声情并茂的诵读,让学生犹如亲临历史场景,进人情绪氛围。都说鲁迅的文章艰深难懂,的确,如果是只看不读,其难也终究费解;可是一旦诵起来,读进去,就全然不同了。由于诵读易于贯串文意,通连语脉,呈现的不是一个个单独的词和句的意思,而是语流丰富的汇集,是整体文字群的意义和情绪的交响,此即古人所说的“因声求气”,获得的是文气的灌注和声情的撼动。记念刘和珍君依靠诵读教学收到的良好效果,竟取代了教师费力而寡效的讲解,最初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下面试将课文几个主要文段的诵读,做简略的回顾与解说。 一 第一章,叙述写作缘起和内心感慨。是缓缓地开始,静默地进入,如置身于肃穆灵堂,语调沉静而忧伤。但读出的不是“静”而是:“沉”,是沉入悲痛的回忆和欲说无言之中的一种心境。“我独在礼堂外徘徊”一句,可从作者孤独的身影想见他内心正在承受着两难说,还是不说的煎熬。因此,从缓慢而深沉的语流中必须读出一种内在的张力。开始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也须读得字句分明。因为鲁迅写到时间,凡书“中华民国”者,大多有“史笔”的意味。此前一星期,即三月十八日当天,鲁迅刚写完无花的蔷薇之二的前3则,听到惨案,立即续写第49则,对段祺瑞政府的大杀戮表达了极大的愤怒。其中第5则是这样开始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段祺瑞政府使卫兵用步枪大刀,在国务院门前包围虐杀徒手请愿,意在援助外交之青年男女,至数百人之多。还要下令,诬之曰“暴徒”!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除却俄皇尼古拉二世使可萨克兵击杀民众的事,仅有一点相像。第9则的最后一段话是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写。作为一篇纪念文章,本可以直接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三月二十五日如何如何”说起,却是一落笔就标出“中华民国”四个字,正是在告诉人们:早已不是“帝国”,而是建立了十五年之久的“民国”了,可“民国”竟如此屠戮他的民众!这个流血的日子,我们岂能忘却?!鲁迅曾说过:“我觉得仿佛久没有所谓中华民国。”(华盖集·忽然想到)鲁迅还说过:“我觉得民国的来源,实在已经失传了,虽然还只有十四年。”(华盖集·忽然想到)沉静的叙述与深情的回忆之后,接下来的言说,立即翻起了心中的波澜。至少有四重转折“我也早觉得”(一转)“这虽然”(二转)“但在生者”(三转)“倘使” “自然可以”(四转)“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以下五转至第三自然段“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正是反映了欲说还休、休犹欲说的一种矛盾挣扎的心理,转折又是如此密集,字里行间曲传的情绪是紧张而急迫的,诵读时须注意在几个副词上加以适当的强调。但也不仅只是转折而已。更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转折中迸出的抑制不住的悲愤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这转折自上一段的开头一句,须将声调提升,提升之前当把“实在”二字加重。在我曾经听过的课上,发现有教师从诵读“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开始,一路升高加强,似雷霆般接连发出愤怒的控诉,其实未必恰当。“艰于呼吸视听”六个字,当作为诵读这一段文字的基调加以把握。既然是“还能有什么言语”,又是“必须在痛定之后”,就应在有所抑制之中,读出内心的沉郁与深痛,一直到“尤使我觉得悲哀”而止。“悲哀”二字,读时还当适当分开,不宜连读,像欲透气,却又憋住。要特别注意几个虚词对情感宜泄所起的作用,像“可是”、“实在"、“只”、“那里”、“还”、“尤”、“已经”、“将”等,都必须有足够的强调。说是“痛定”,其实何尝能够?此时鲁迅的愤怒实际已经达于极点。“我已经出离愤怒了”以下三句须并作一句一气迸出,调值与音量都要升至自诵读以来的最高点。其中,“深味”、 “非人间"、“浓黑"、“悲凉”字字有鞭辟之声,“快意”二字当刻意扬起,有罔顾一切而拼豁出去之概。总之,要显示出一种不能已于言的冲击力与爆发力。最后“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一句,则又须将语气降低,语速放慢,以哀敬与默奠的语调作结,方与本章开始写追悼的肃穆气氛相谐调。二第二章,在文脉上与前一章节是相连贯的,仍在续说我为什么“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的缘由。其缘由显而易见,是针对世间的冷漠和人们的善于忘却,可是一开始,却不直接指斥“造化”,批判“庸人”,竟由赞叹“真的猛士”起笔,又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写“真的猛士”是对烈士的热情讴歌,是赞扬他们的伟大、崇高。这一说法看来并不符合文意。无论是“惨淡的人生”还是“淋漓的鲜血”,在具体的语境里,显然是指陈人们身处的现实世界和此次目睹的流血惨案。刘和珍作为死难者,说她“直面”,则脱离了语境;说她“正视”,则背离了场景。刘和珍自然是“真的猛士”,但这里赞颂的对象,则是包括牺牲者在内的所有的真正的革命志士,而他们又是作为“庸人”的对立面和对照者出现的。在我的再造想象中,感觉这里有一黑一红两个鲜明色调,在鲁迅的心头和眼里始终无法抹去。黑,是“非人间”深浓的黑暗;红,是献身者鲜红的血迹,两者总在相互强烈映射着。关于鲜血的记忆,一直是鲁迅所写的纪念文章思想情感的主线。真的猛士勇于承担哀痛,乐于为国家和民众献身,可是世上多的是苟活偷生的庸众,他们总是在惨淡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尽快将脑子里的血的记忆忘却。这简直已成了所有庸人的历史与现实的生存法则。但是,越是如此,越是不知道“似人非人的世界”何时是尽头,就越不能沉默,就越要及时拿起笔来,警醒人们永远记住血的代价和教训,正如鲁迅在同时间写下的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薔薇之二)以上解读,可为这一章节的诵读提供理解的依据。从总体上把握,则不宜使用过于强烈的语气读出所谓“愤慨之情",因其主要内容并不是“抒愤慨",而是在揭示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等语,借“造化”为名,警世间庸众,虽然也连带揭露“似人非人的世界”,(如:“ 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但感情基调仍应是深忧和沉重,并且也像是在自问自述,一般只要读得明白即可。当然,最后的“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则需读得斩钉截铁,有一定力度,显示鲁迅式的抵抗与宣战的决心意志。三这一节简述与刘和珍认识的经过,语句诵读比较容易掌握。只是有几个句子得稍微有所强调。一是“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读时当显出庄肃虔敬之情。二是“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是在与“桀骜锋利”进行对比,当读出温婉之情,还要读出内敛着的忆念与痛惜,以与“那一次就是永别了”相互照应。 四 该章开始进人惨案的场景,情绪急剧走向高昂。第一段抒写自己不料也不信竟会发生大屠杀的愤激心情。其中以“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一句蓄势,使得行文先抑而后扬,显得格外有力。“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这一句急转之后,即须急促地读完整个句子。除了重音须落在“下劣凶残”四个字上,前后的“竟”和“这”(“这地步")也得适当加重,以表达对杀人者的无比愤恨与极端憎恶。“况且”之后,力度虽稍减,但须读出愤恨中而欲悲泣之声。“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的“府门前”三字必须予以强调。鲁迅曾经激愤地指出:“本国的政府门前是死地,那就中国人真将死无葬身之所。”(华盖集续编·“死地”)第一段,已出现一个“然而”,始一转,情绪升高一层。第二段,开头又一“然而”,再转,是紧承前段的“不料”、“不信”、“何至于”而予以否定,情绪再升。接着,用了三个“证明"、“作证”、“又证明",连续递进,言之凿凿,不容置疑。“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一句,其切齿痛恨之声,裂眦怒目之态,虽数十载之下,犹令读者如闻如见。第三段,“但”字又一转。直斥政令之凶恶虐杀了爱国青年,还要横加罪名!第四段,复用“但”字再-转。痛诋流言之卑劣其助纣为虐的居心,昭然若揭!以上两段,均只短短的两句,但要“转”得一句比一句更有力。前一句的感叹号,乃是集中了全句的力量,而不能只在“暴徒”二字上用力。后一句末了,注意没有用感叹号,而是用句号。这里表达的感情,与其说是愤恨,不如说是悲哀,亦即第一章节所写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之所以是“悲哀”,一则为被害的青年鸣冤,二则为流言家(他们都是文人学者教授之流)感到可耻,不做感叹而胜似感叹。读完这一句,能听得出作者于冷嘲中传出的悲凉之情。接着而有短暂的停歌,如同发泄愤怒已至于极限,必须有一口喘息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不忍”就是无法容忍。无法容忍,不是应该爆发吗?竟归结为无话可说,为什么?这里正是呼应前面的“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愤怒已达极点,悲哀也至于无尽,吐出“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反问,是不得不归于沉默的极其沉痛的自诉,读出时要比第一章的“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更加深沉有力。此时的鲁迅,正在体验着“沉默”且沉人思考一就此沉默下去,又将如何呢?于是,在喘气之顷,不仅传出“艰于呼吸”而无话可说的被压抑的深痛,其思绪复从当前的“惨象”、“流言”,更扩充至于整个世间,从个人的感受而联想到国家和民族,终于明白了衰亡民族为何如此沉默的缘由,乃是由于数千年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 (而已集 ·题辞)之联手屠戮!可是鲁迅却又不明白说出。原因之一,已出现在前面的两段文字中,无须明言。之二,鲁迅忧愤的,是国民在暴力和谎言下的群体性的“沉默”,必将导致整个民族的灭亡。因此先说“爆发”后说“灭亡”,具有不容人们不深思反省的力量。要读好两个“沉默呵”。第一个低而宏,寓浩叹之气:第二个当高起,似起而呼唤,有浩茫而及于四方之概。紧接着“不就在”两句,须读得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有断然不容分说、无可回避之态。最后的“灭亡”一词,于短促的收束之中语气须显抑郁而沉重。 五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言犹在耳,却又再度急转,随即藏破了“沉默”“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直似

    注意事项

    本文(《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例话.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