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文化遗产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56410473       资源大小:189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化遗产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

    文化遗产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文化遗产学概说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遗产学一、定义 文化遗产学是一门研究文化遗产的界定、分类、价值评估与传承和保护方法的学问。三、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和视文化遗产学的视角 文化遗产学旨在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 1、什么是文化遗产? ¨ 2、为什么保护文化遗产? ¨ 3、怎么保护文化遗产? 传统学科并没有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判断文化遗产的标准与判断尺度,更没有人从理论的高度为我们的保护工作提供理论的依据和支持以及相应的行动准则。而这一切,随着文化遗产学的问世,它会全面而系统地为我们提供一个答案或是一种说法。当然这门学科还处在初创阶段,还不能回答我们所有的问题。 除具有独特视角外,文化遗产学还十分强调学理的可操作性。 文化遗产学的视野与历史学关注历史、建筑学关注建筑、环境学关注环境问题一样,文化遗产学也有着自己的独特视野。这个视野,就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保存或传承至今的、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与科学价值的一切文化遗产。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二节 什么是文化遗产一、 概念的提出及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在西方语言中,英语及意大利语“遗产”一词来自拉丁语,意指“父母留下的财产”。这一内涵从它产生之日起,直至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都没有太大改变。但到了20世纪下半叶,“遗产”一词的内涵在“父母留下的财产”、“祖先留下的财富”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祖先留给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产”或“国家的文化财产”这样一些全新概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知识合作委员会(CICI)和国际博物馆办事处(OIM)就已经考虑到通过国际合作来拯救“人类共同遗产”。1965年美国白宫会议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首先提出了设立“世界遗产信托基金”, 共同保护“世界杰出的自然风景区和历史遗址”。1970年美国又首度将这一理念写入当时的一部重要法案国家环境政策法中。1972年美国颁布人类环境宣言和同时发表人类环境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应尽快缔结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的建议。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便颁布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以保护人类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为宗旨的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并于同日颁布了各国保护文化及自然遗产建议案。1978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向全世界公布了第一批世界自然及文化遗产名录。我国于1985年加入了公约,成为缔约国之一。世界自然及文化遗产名录,这种双赢做法,一方面使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你要保护”,发展成为世界各国主动出击的“我要保护”,一方面也使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以往的文牍主义中解放出来,由原来的“隔山打虎”,发展成为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坐镇指挥,从而实现了角色上的彻底跨越。世界遗产名录被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将成为世界级的名胜,可接受“世界遗产基金”提供的援助,还可由有关单位组织游客进行游览。由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地方能够得到世界的关注与保护,提高知名度并能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国都积极申报“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名录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文化景观”(1992年增加)四类。2001年又公布了首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文化遗产定义解读定义: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上创造的、流传或保存至今的民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存的精华。作为文化遗产至少应具备以下三方面条件: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必须具有一定的时限上的要求。它必须是经历过时间历练的历史的产物。按国际惯例:作为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必须具有50年以上的历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必须具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其次,作为文化遗产,它必须是流传或保存至今的传统文化事项。换言之,那些在历史上产生,但并未传承或保存至今的文化事项即使历史上影响再大,再优秀,也不能成为文化遗产。这是因为我们这里所说的必须“传承或保存至今”,并不是指相关记载保存或流传至今,而是指文化遗产本身保存或传承至今。即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以固态的形式保存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以活态的形式传承至今。反例:如传统建筑方面的秦代秦始皇所建的阿房宫、东汉末年曹操所建铜雀台、冰井台;传统戏曲方面的形成于宋金,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的“赛戏”,传统节日方面的形成于上古时期的蜡祭、上巳、春社、秋社;传统工艺方面的贵州雷山石印,黎平树皮布制作技术;都不能参评文化遗产第三,作为文化遗产,它一定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它们是经过价值衡量过的传统文化遗存,而不是传统文化遗存的全部。作为全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它必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那些历史悠久亦传承或保存至今,但并不具备上述价值的文化事项如缠足、典妻、殉葬等传统文化遗存,即使曾深刻影响过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文化走向,也不可能被认定为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第二章 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与分类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一、 历史性特征历史性是所有文化遗产所应具备的共同特征。这是因为无论何种文化遗产,都必定是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们在使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留有各个时代的痕迹与信息,从而获得历史认识价值。我们所说的文化遗产的历史性,就是指文化遗产在帮助我们还原历史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遗产的历史性特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文化遗产的证史和正史作用。人类记录历史的主要方式是以文字、纸张为主要载体的纸媒类文献。在人类历史的转述、传播过程中,纸媒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那些产生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物(包括地下出土文物、地上古代建筑在内的各种文化遗产),可以验证上述纸媒史料的真伪、匡正纸媒资料的错漏。文化遗产的补史作用中国自春秋以来即有完整的史料记录,但是,由于录史权主要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所以,流传至今的史料也主要以记录帝王史、政治史、经济史为主,而广大民间社会,特别是他们的生活与文化,很少能保留在史家的丹青之中,从而造成民间文化史记录的空白。随着中国社会对各种文化遗产,特别是深藏于民间社会文化遗产挖掘深度的提高,许多深藏不露的文化遗产都将被发掘出来。而这些遗产在充斥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宝库的同时,也还会以另一种形式去弥补各种史料记载的不足,从而使中国历史文化传承变得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更加完整,也更具立体性。二、 艺术性特征艺术性是指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各种艺术特征。艺术性不一定为所有文化遗产必备,但在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文化遗产如物质类文化遗产中的历史建筑、绘画、雕刻、工艺品、书法作品,非物质类文化遗产中的音乐、舞蹈、口头文学、戏曲表演,都会因其杰出的艺术水准而被列入人类文化行列。人类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几乎都是从对艺术品的保护开始的。如意大利、法国、日本等国的法律,都是从保护传统艺术的角度提出的。在当代社会中,是否具有高超的艺术特征,也是评判某一文化事项是否有资格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重要尺度。在日本文化财保护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在文化遗产评代表作选过程中,对其艺术特性的关注主要源于这些遗产所富含的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或是不同地域的独特的审美需求,这对于研究人类社会在不同的时空环境的审美观念的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 科学性特征传统文化的精华既包括文化精华,也包括科学精华。民间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活知识充满了科学的智慧。如浙江青田的稻田养鱼生态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四川成都的都江堰展示了古代人民在建造水利设施方面的智慧与才干;而一件件古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不仅仅代表着时尚,更代表着一种超前的科技水平和繁难的加工技术。 四,纪念性特征特指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纪念性价值。某些文化遗存是历史上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或者与某位历史名人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睹物思人。它们能够唤起人们对某个特别重要的事件或人物的回忆与思念。如点将台、古战场、名人故居、名人遗物等,也应纳入遗产行列。当然,文化遗产的纪念性是“形而上”的判断,因而具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这既给我们判断一个文化事项是否有资格入选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预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也为我们评选文化遗产代表作预留下了许多人为干预的隐患。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此外,我们在以文化遗产的“纪念性”来说事时,也不能忘记“纪念性”不可能与文化遗产的“历史性”、“艺术性”、“科学性”相脱离而单独存在。一个文化事项,如果没有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或科学价值,也不可能具有什么特别意义的“纪念性”。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分类二、文化遗产二分法第一类 物质类文化遗产所谓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它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1、小型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小型出土文物及传世文物。如艺术品、礼仪、生活用品、图书文献等等。2、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主要包括建筑类文化遗产,如历史名城、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在历史及学术上具有较高认识价值的都市遗址、街区遗址、建筑遗址及古墓遗址等古人类生活遗址。从中国文物保护法的保护内容看,概括起来说,我国的物质文化遗产习惯称为文物,可以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文物保护单位,二是散存文物。一般说,文物保护单位是不能移动的文物,散存文物是可以移动的文物,后者指遗址、墓葬或窖藏中出土的文物,博物馆等单位中收藏的出土文物,传世文物以及私人收藏的文物。 文物保护单位包括: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石窟寺;石刻及其他。第二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1, 各种形式的民间文学。如史话、神话、传说等叙事形式。2,表演艺术。其中包括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等表现形式。3, 传统工艺美术。4,传统生产知识与技能。5,传统生活知识与技能。6,传统仪式。7,传统节日。8,文化空间。特指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遗产比较集中的人居环境。第三章 文化遗产的价值及影响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第一节 文化遗产的价值(要举例)一、历史价值文化遗产是祖先创造并传承给子孙的一笔宝贵财富,它对于人类解读自己的历史与文化,具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借鉴作用。这是因为有些文化遗产本身即出于某种重要历史原因而被建造、制作或创作出来,其本身即是历史事件的一部分;其次,有些文化遗产本身就与某些重要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其本身就可以起到某种间接的历史见证作用;其三,有些文化遗产本身就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透过它,可以透视出某一历史时期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与社会风尚的变迁,同样具有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有人说,文化遗产就像一张过时泛黄的老黄历,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实用价值。但这并不影响它认识历史的价值。没有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现,人类就无法解读北京猿人是猿还是人,就无法知道四五十万年前的古人类已经进行了怎样的文化创造,已经具有了怎样的精神信仰;没有兵马俑的发掘,人类就无法知道秦军排兵布阵的方略,官兵甲胄的款式以及秦代别具一格的制陶技术。没有流传于民间的唐代宫廷音乐的发现,人们也就无法知道1000多年前的唐代的宫廷乐章以及它的弹奏技巧。这就是“已经过时”了的文化遗产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到价值。这一价值也是当代文明所无法赋予给我们的。与物质类文化遗产一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具有同样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在人类历史上,文字的使用毕竟只有短暂的几千年历史,更何况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民族迄今仍无自己的文字。即或是有文字、有史记的民族,也常由于文字普及的困难而无法使普通民众通过文字来传承自己的历史与文明。他们对历史与文化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的。今天我们所听到的这一则则传说、故事、神话、史诗,虽然不排除其中有附会成分,但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它们确是一部部真实的历史。如果说历史传说只是文字民族获取历史知识的一个辅助渠道,那么,在文字历史较短或根本就没有文字的民族中,民间文学很可能就是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惟一方式。满族,凭籍氏族酋长或萨满的口传。故满族有“老的不讲古,小的失了谱”的老话。二、艺术价值在文化遗产诸价值中,艺术价值占有重要一席。它虽然不一定为一切文化遗产所拥有,但绝大多数文化遗产绘画、雕刻、刺绣、泥塑、音乐、舞蹈、口头文学、表演艺术的认定,几乎都与文化遗产自身所具有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有关。由于这类文化遗产的美学价值具有非常强烈的直观性,所以,这类遗产自古以来一直成为文物界的热门收藏,许多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几乎都是从保护艺术类文化遗产开始的。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主要来自以下五个方面首先,由巧妙的空间布局而形成的空间结构之美。如在建筑艺术、造型艺术、绘画艺术或景观艺术中,各种人文景观、城市景观、园林景观、遗址景观常常会通过恰如其分的空间布局而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其次,由某种独特的造型而形成的造型之美。雕刻、塑像等民间工艺品、舞蹈、表演等肢体语言艺术、建筑及自然山水等自然及人文景观的艺术之美,常常是通过其独特的审美造型而实现的。其三,由某种旋律创造的音乐之美。音乐类文化遗产的审美表现方式比较独特,它主要是通过独特的旋律与节奏来展示音乐的各种形式之美的。其四,由色彩、线条创造的绘画之美。绘画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布局、线条及明暗外,各种色彩组合也常会给我们带来视觉上的审美享受。其五,由文字、语言、韵律而创造的文学之美。民间文学是人类最主要的集体记忆方式之一。它在记忆历史的同时,也以文学、语言、韵律创造了文学之美。远古时代,人智未开。人类每天都面临着来自死亡的威胁。除自身的抗争外,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手段便是祈求神灵,以求得神灵的宽恕与护佑。为取悦神灵,人类发明了舞蹈,创造了戏剧,制作出了各种各样的神偶、祭品,建起了形形色色的祭坛、献亭。人们希望通过这些美食美色打动神灵,使之在高兴之余降恩人间。但随着后来神权观念的减弱和人类战胜自然能力的加强,历史上文学艺术的创作也开始从单纯的娱神,开始向既娱神又娱人的方向转化,并最终走向娱人之路。表现在戏曲艺术上,便是演出神戏的舞台从祭神的神殿逐渐移至庙外,受众也从单一的神灵,渐次转向人神的共享。在传统社会中,人神共享一直是中国民间社会传统小戏展演的主要动机。除宗教祭祀外,巫术对于艺术的催生也是相当明显的。如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剪纸,最初都是出于巫术的需要而产生的。这种具有巫术性质的剪纸,直到现在在陕甘青地区依然十分流行,每遇瘟疫、干旱,剪花娘子们就会剪些具有巫术性质的剪纸,以巫术的方式进行命运的抗争。例:明代 鹿头花与生命之树剪纸。农历“立春”、“惊蜇”之日,甘肃黄土高原人们农事活动开始,老年妇女根据传统习俗,用绿红纸剪一种树,形似鹿头,树梢栖有两只鸟;树干左右两旁,各剪鹿鹤一只,名称叫“鹿鹤同春”、“生命长青树”、“鹿头花”,通称“生命之树”。这种我国古代作为物候历法和生命象征的鹿腾文化图样,两汉时流行最广,曾见于马王堆汉墓刺绣纹样和汉画像石图样中。鹿头花纹样的原始形态,后来向生命之树的植物形态发展。这种图样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仍然是上栖双鸟的生命树,树下是猴吃桃(双猴献寿)。有的生命之树,树下是鹿鹤同春,另一类演变成双凤、双鹤、双蝶的盆花与花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已故镇原县老艺人祁秀梅剪的生命之树鹿头花的演变图纹中,有些生命之树的树根或盆花的旁边堆有石头,树的两边卧着两条狗,这些图样其他地方不见,它是古羌族认为石头乃生命之源的白石崇拜与匈奴盘瓠犬图腾崇拜的文化遗存。根据古文献记载:鹿为“候兽”,鹿受太阳的影响,身上反映了一种气候变化的自然现象,冬至这天鹿叉角自行脱落,遂有鹿茸孳生的生理现象。鹤既是“候鸟”,又是“生命”、“太阳”、“永恒”、“长寿”的象征飞禽。这种由鹿鹤组成的生命之树图纹,古人称“生命的桂冠”。它既是古代“物候历法”的具体纹样,也有“太阳崇拜”与“生殖崇拜”的文化内涵。甘青剪纸。淫雨连绵不断,黑云满天时,老年妇女会剪个一手拿灰包子,一手紧握扫帚,叉腿对空横扫乌云,或腾空跃起手持扫帚,将黑云扫开的纸神娃娃,群众称这种传统剪纸是“扫天婆婆”、“扫天娘娘”、“扫天娃娃”。若久旱无雨,很多老年妇女则剪很多青蛙,沿着水缸口贴一圈,人们称为“祈雨青蛙”。艺人剪纸时还默默地念道:“青蛙缸口跳,细雨满地浇;风调雨又顺。年年好光景!” 农家过去如果家人、孩子有病,剪一串五个拉手的纸娃娃,有的还剪一个纸神马或纸老虎,附在拉手娃娃一起,用来招魂送病、消灾祛恶,称为“招魂娃娃”、“送病娃娃”。当人们自身生存的安全及繁衍后代的愿望无法实现时,人类便开始借助于艺术手段来同神鬼对话了!民间传统剪纸就是人们所利用的表现手段之一,这些“纸神神”、“驱鼠疫婆婆”、“猴王”、“虎龙”、“神兽”,他们都以惊人的胆量,无边无穷的法力驱走妖魔病疫,保护人们自身平安、子孙繁衍。 甘肃传统剪纸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结晶。其中始祖像剪纸、燎疳娃娃、扫天婆婆、洞房喜花、七彩纸人造型,被学术界统称为抓髻娃娃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繁衍之神。抓髻娃娃形象分女性抓髻娃娃、男性抓髻娃娃、男女合一的抓髻娃娃。抓髻娃娃一手抓日(鸡、鸟),一手托月(兔、鱼)。它多用黄、金、银纸剪成,黄、金、银色是天神黄帝的象征(即“天帝金身”、“黄帝黄龙体”),也有艺人用大红色纸代替黄、金、银纸剪抓髻娃娃的。民间剪纸中的抓髻娃娃,都是古代一身二任的民间神:一为镇邪神,保护自己的族人生命安全;二为生殖神,保佑本族人丁兴旺,子孙不断。“鸡、鸟”“兔、鱼”“日、月”形象含义有二:一是以阳镇邪(鸡、兔、人胜、虎均属阳性)。抓髻娃娃中多以女性为主,这可能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母性崇拜的古老观念的文化遗存。当然,也有些艺术类文化遗产来自人类的劳动实践。如流传在民间社会的插秧歌、打夯歌、纺纱歌、划船歌(夯调、穿调),本身就是依了劳动的节奏,为统一步调,缓解疲劳而产生的。在原始社会中,几乎没有纯艺术可寻。这些原始艺术多多少少都与当时当地的生产生活、特别是当时当地因解决生计问题而生的宗教信仰有关。艺术类文化遗产是人类艺术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传承人类艺术文明的重要手段。保护好这类文化遗产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继承这些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精美建筑、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民间文学、表演艺术等艺术类文化精品,将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创作出来的艺术类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二是通过对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者与传承人的保护,将制作这些艺术精品的手段传承给我们的后人。三,文化价值文化遗产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蕴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是我们了解、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物质类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往往是以“物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以传统建筑为例:传统建筑类文化遗产表达文明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选址、建筑结构、体量、布局、色彩、装修设计等各种物态形式体现出来的。如中国汉族地区建筑选址过程中所体现出的风水思想、根据建筑材质与自然环境而孕生出的独特的建筑结构、根据建筑用材尺寸及居住者身材高矮而形成的特定的建筑体量、以及与儒教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以及伊斯兰教思想等密切相关的建筑布局、充满等级思想的用色原则、装潢设计中的祈福迎祥观念,都是通过物态的形式展现出来的。与物质类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类文化遗产无论是传说故事、史诗神话、还是戏曲曲艺、舞蹈艺术,它们在传承传统文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价值则显得更为直白。以传统节日为例。在中国历史上,仅汉族的传统节日就不下一二十个,尽管它们规模大小不一,功能不同,但作为一种文明的载体,却一直承载着比普通时日更为重要也更为丰富的文化遗产。譬如,一般的传统节日大都是在古老祭祀仪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于对神灵的尊崇,每遇佳节,人们都会为神灵们准备好各种各样的美食佳肴,人们也会在祀后分得一份不错的美餐。在缺吃少穿的年代,节日几乎成了人类传承其最优秀饮食文化的惟一时段。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载体,节日也是传统节日盛装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的出现为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传统工艺以及各民族审美情趣的传承,提供了一个集中展示的舞台。当然,节日也是一个展示各民族装潢艺术的最佳场所。在谈及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时,我们有必要先来探讨一下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所谓“先进文化”,并非特指那些与现代科技并蒂而生的新兴文化,而是指那些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确实发挥过积极作用,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这个角度来说,诗经、楚辞是先进文化,唐诗、宋词是先进文化,创造了人类梯田奇迹的元阳梯田、龙脊梯田是先进文化,那些多少带有些民间俗信色彩、但却为人类戏曲艺术的产生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傩戏、为记录苗族历史立下了卓越功绩的苗族古歌、以独特方式记载了纳西族历史与文化的东巴经也是先进文化。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就是尽最大努力将这些历史上人类创造的最为优秀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为新文化的建设提供充足的食粮。当然,文化的创新不仅取决于人类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度,同时也取决于人类对文化遗产关注的广度。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过程中,也要充分注意到平时我们的目光很少能注意到的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正像动植物学家一直强调保护物种多样性一样,我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到保护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是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文化构成,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创造提供了丰足的源泉。对此,我们必须百般关爱,而不是将其轻易同化。追求现代化是时代的必然,但以追求现代化为由,将一切都加以汉化、西化或是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同化,不但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也会造成新文化创作源泉的枯竭。文化的同化行为于人类新文化的创造有百害而无一利。四、科学价值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是指文化遗产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为今天的人类社会提供某种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作用的知识、技能与信息的特殊价值。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所创精华之所在。透过它不但可以使人类了解到历史上各个时代文学、艺术及文化等发展水平,同时还可以从祖先所创文明中汲取更多科技灵感,并用它来造福人类或为新时代的科技进步提供更多的科技方面的智力支持。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特指某文化遗产在科技史方面所具有的认知价值和借鉴价值。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历史上人类在从事某种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高超的科学理念。如人们在传统村落或住宅之选址、布局、结构、造型、生态保护、灾害防御等方面所反映出各种科学理念。通常,这些理念都是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其次,选择和使用材料方面所体现出来的高超技巧。人类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文化遗产的制作几乎都与材料的选择有关。如北京同仁堂中成药的制作,南京云锦的制作以及传统弓箭的制作等,几乎都与材料的选择有关。选料需要高超的技术与技巧,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与借鉴。其三,在文化遗产科学价值的认定过程中,该遗产的实验场所或生产场所(设施)等具有见证性质的文化遗产地,也应受到应有的关注。尽管这些场所并不是文化遗产,但却是文化遗产生产过程的重要见证。它在作为重要见证的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科学认识价值,理应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地并加以整体保护。其四,具有重要科技价值的资料。继承优秀遗产是我们发展新科技的前提和条件。翻开人类文明发展史,我们就会发现:当一种文明进入衰落期后,它总会从各种文明中汲取营养以维命强生。营养的汲取主要通过这样两条途径进行的:一是向域外文明学习,一是向本土传统讨教。汲取域外先进文明以丰富自己,是中国新文化创造的优秀传统。历史上,汉唐的繁荣,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由国外新文化引进而崛起的现实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新文化创造的另一重要源泉是自己的本土文化。历史上,许多朝代的迅速崛起,也都是在继承、发掘传统遗产的基础上进行的。就像树冠的高度取决于根系的深度一样,当代新文化的创新亦常取决于人类对传统文化理解的深度。从传统中发现精华,是新文化创新的前提。我们也只有置根传统,才能从传统中获得滋养。斩根折本,不但文化之树不能长青,甚至难以存活。我们尊重古人的传统工艺并对原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复原,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多地保留住该文化遗产所有信息。这些信息在现代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表面来看似乎已经微不足道,但实际上仍有巨大的参考价值。以抹墙灰为例,在现代建筑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水泥已经以其高强度的凝聚力而取代了传统的刀泥。但从另一方面看,传统的拌有刀麻的刀泥一般都可以使用几十年,而这正好是土木结构传统建筑使用的一个周期。房屋推倒后,原有的土坯、刀泥可以作为农家肥施放在田间,继续发挥它的作用,而水泥只能变成无法处理的垃圾;如果觉得传统刀泥力度不够,或是出于某种特殊用途,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往刀泥中加入蛋清或糯米汤等方式,加强刀泥的硬度,而且这些刀泥同样不存在污染问题。如果我们有意识地保留下一些这样的老房子,我们就可以在水泥建筑面临挑战时,从传统建筑技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寻觅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之,保留至今的文化遗产有时看似平常,但实际上它完全可以在我们创造新文化而面临难题时,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材料,新的技术或是一种全新思路。而我们所保留的传统文化遗产越多,可资参考的材料、技术、技艺、思路也就越多。如果仅仅是为了使遗产变得更加结实、美观,而使用现代材料、现代技术,我们就无法从遗产中获得更多的前人的经验与智慧,保护文化遗产也就失去了它内在的价值,这也是我们反对使用现代技术与材料对文化遗产进行修复的主要原因。所以,我们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真正目的,说到底,就是要像动植物学家建立动植物物种基因库一样,及时地、尽可能多地建立起众多的传统文化基因库,将那些原汁原味的具有原生特点、记载着前人经验与智慧的文化遗产保存下来,传承下去,为我们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的创造,提供更多的参照。五,教育价值任何群体都需要凝聚力。氏族凝聚力的产生依凭于血缘,而民族凝聚力的产生则依赖于文化。文化的认同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不可能具有那么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都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文化自觉意识、民族自觉意识的提升密切相关,都与这个国家从混沌中醒来,急需建立起自己新的社会秩序有关。翻开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史就会使我们看到,无论是19世纪90年代日本所进行的国宝大调查,20世纪60年代法国所进行的文化遗产大普查,还是20世纪60年代韩国所进行的文化财保护运动,都与各国政府自觉抵御外来文化冲击,捍卫本国传统道德体系、传统价值体系有关。换言之,发生在19世纪直至20世纪的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本身就是一场由各国政府掀起的捍卫本土文化主权的传统文化保卫战。有人认为这也是一种文化复兴。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所受教育多半是通过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间美术等“非主流教育”来完成的。这种积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在传统社会人生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公道老爷劝善歌)而传统美德的养成 往往是通过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间美术等传统艺术样式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完成的。人们通过一则则故事、一部部史诗、一出出戏曲或是一幅幅剪纸、年画来传达爱憎、表现情仇。人们正是从这里学到了正直、善良,团结、互助,机智、勇敢,谦恭、忍让以及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等美好品质,从这里得到了传统美德的滋养,汲取到了传统道德的力量。在许多地方,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扶弱济残,尊老爱幼,整个社会洋溢在一派浓浓的亲情之中,究其原因,不能不说传统道德在这里发挥了重要作用。六,经济价值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是指文化遗产在活用过程中所产生出的附加价值。文化遗产是一笔宝贵的人类财富,既然是财富,就必然会体现出某种经济价值。对文化遗产进行适度开发与活用,不但可以发挥文化遗产独特的教育作用,同时还会成为促进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作为一种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文化遗产正成为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提升当地经济水平的重要手段。2000年,国家旅游局更是将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点景区作为主打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招引许多海外游客慕名而来。一组数字常常被人们提起:山西平遥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前的1996年,国内游客只有10万人次,门票收入104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250万元;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的2000年,这几项收入则分别猛增为63万人次、780万元、7800万元,分别为1996年的6.3倍、7.5倍和6.2倍。申报世遗成功对当地旅游业的巨大推动是许多人所始料未及的。事实也证明,任何文化遗产地一旦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都会身价倍增,并给旅游业带来空前繁荣。意大利的威尼斯、法国的巴黎、美国的威廉斯堡、日本的京都、奈良,在利用文化遗产发展都市经济方面成绩卓著,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当然,文化遗产所带给我们的经济效益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旅游开发所带给我们的直接收益,一方面是交通、住宿、饮食、购物、娱乐等旅游相关行业给我们带来的间接收益,特别是由文化及自然遗产知名度的提升给我们带来的间接效益。第二节 影响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一, 遗产的优秀度一个传统文化事项能否进入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首先与其 自身的优秀程度有关。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化,虽然其中不乏精华,但我们 同样不能否认其中亦包含有不少的糟粕。例如戕害中国妇 女千年之久的缠足习俗,虽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但却无论 如何都不可能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因为我们所 说的遗产,是指那些人类在历史 上创造并传承或保存至今 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 和社会价值的文化精华。二,遗产的跨越度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未经历史历练的文化事项,即使再优秀,也不可能成为文化遗产。历史本身即意味着历练,随着时光的流逝,自然界风霜雨雪的冲刷,各种战火的洗礼,与历史短暂的文化遗产相比,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肯定是越来越少。所以,在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整体评估的过程中,所历年代的远近,肯定会成为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的重要标准。三,遗产的稀缺度文化遗产的价值往往与该遗产自身所具有的稀缺程度有关。在文化遗产评估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注意到这样一种情况:文化遗产的历史越悠久,时空跨度越大,遗产本身所具有的价值也就越高。如元代建筑的价值通常都要高于明代建筑,战国古币的价值通常都要高于唐代古币。但事实上并非绝对如此。如距今2300年前的燕国刀币,2000多年前的汉五铢、1000多年前的唐开元通宝,历史不能说短,但市场价格均不高。这是因为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不简单取决于文物年代的远近,还取决于文化遗产存世量的多寡。也就是说,文化遗产的价值往往与文化遗产自身的稀缺程度成正比。为什么稀缺文物的价值就一定高于普通文物?原因很简单:我们收藏文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文物的保护来保护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并以此来了解历史上所曾发生过的一切。如果是同质文物,就是数量再多,它所保存下来的也只是一种信息;而以同样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去保护各不相同的异质文物,就会为后人留下更多的文化信息,从而为我们了解历史,创新文化,提供更多的参照。所以,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优先保护稀缺性、濒危性文物,应该成为我们的永远追求。四,遗产的承载度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在历史、艺术、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我们在判断某一文化事项是否具有成为文化遗产资质,或是判断某一文化遗产具有怎样的价值时,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看该事项或该遗产是否保存有足够的信息含量。而这些信息含量的判断,又主要取决于某一文化事项或遗产在该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艺术史、科技史等各个方面,究竟能起到怎样的见证作用。它所见证的历史事件、文化事件、艺术事件、科技事件越重大,它所具有的见证作用与借鉴作用也就越大。五,遗产的原生度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的价值都往往与其所具有的原生态程度有关。一般来说,文化遗产的原生程度越高,其保护价值也就越高;如某些文物在施工过程中违反了“修旧如旧”原则,擅自使用钢筋、水泥等现代建筑技术,有些地方在民歌传承的过程中有意增加了许多美声唱法等次生文化因素,从而使这些文化遗产失去了其原有的历史认识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这种因保护而造成的破坏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是十分常见的。据说,袁隆平先生在培育杂交稻时,最初选用的并不是野生稻,而是品质非常优秀的人工稻,但并没有成功。后来,他们想到了生长在河湾中的野生稻并用于试验,终获成功。这项试验告诉我们:生长在野生状态下的野生稻,经过大自然千万年的历练之后,其自身已经具有了极强的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将这些不同种系的野生品种选出后杂交,自然会将它们身上最优秀的品性遗传到新品上来。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很特殊的文化理念,所以,在评价、选拔文化遗产传承人时,那些颇具创意、颇有名气的艺术大师往往会落选,而那些土里土气、名不见经传,但一直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着一个民族最古老文化事项的民间艺人反倒更容易登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宝座。六,遗产的濒危度文化遗产的价值往往与该遗产的濒危程度有关。与习惯上喜欢追求事物的完整美不同,人们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往往更关注那些已经为数不多,特别是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的文化遗产。譬如在法国等西方国家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人们就已经将文化遗产分为“濒危型文化遗产”及“保护型文化遗产”两部分,并对其中的“濒危型文化遗产”实施重点保护。音乐大师瞎子阿炳二胡技艺极高,但并不为人们所知。1950年,著名音乐家杨荫浏先生得知此事后,利用暑假时间到无锡拜访阿炳,并为他录下了二泉印月等六首曲子,可这时录音带用完了。他们约好寒假再录,但遗憾的是不到寒假,阿炳就病故了,他所能演奏的二百多首曲子也因此而失传,成为中华民族的永久遗憾。七,遗产的知名度那些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传统文化事项,往往更容易受到社会关注并进入各级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由文化遗产所具有的社会知名度决定的。文化遗产的社会知名度通常是由文化遗产的影响深度与影响广度这样两方面因素决定的。所谓影响深度,系指某一文化遗产在怎样一个层次上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些民间文学,可能只能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些民间文学则会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民族精神的养成,审美品味的养成以及这个民族对于世界、宇宙的总的看法。所谓影响广度是指文化遗产影响的范围。有些文化遗产的影响范围可能会涉及到某一社区,某一县市,某一方言圈,有些文化遗产的影响广度甚至会波及全国,抑或更远。如我国汉族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影响所及已经遍及中国和整个汉字文化圈。从理论上说,影响范围越广,遗产所具有的价值也就越大。第四章 小型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定义:小型物质类文化遗产是指那些具有一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及科学价值的、体量较小、可以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出土文物”、“传世文物”或是历史比较悠久的“工艺美术品”建国后全国性文物大普查² 1956年开始第一次全国性文物大普查; ² 1981年开始第二次全国性文物大普查; ² 2006年开始第三次全国性文物大普查;第三节 小型文化遗产保护原则一、 保持现状原则所谓“保持现状原则”,就是尽可能使文物的现有状

    注意事项

    本文(文化遗产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