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语文ⅳ人教新资料李清照词两首资料.pptx

    • 资源ID:74029292       资源大小:1.60M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语文ⅳ人教新资料李清照词两首资料.pptx

    知识与知识与能力能力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及其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及其词作风格;理解婉约派与豪放词作风格;理解婉约派与豪放派作品风格的异同。派作品风格的异同。过程与过程与方法方法分析这两首词的意境及艺术手分析这两首词的意境及艺术手法;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法;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句中个人遭遇的关系;体味词句中凝聚的感情。凝聚的感情。情感态情感态度价值度价值观观体会这两首词表现出的不同愁体会这两首词表现出的不同愁绪;理解词中绪;理解词中“愁愁”字的由来,字的由来,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在词的艺术境界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情操。第1页/共100页当我们像吟咏春天的温暖一样吟咏易安的诗词,她的妩媚依然是我们心灵上的一道风景;当我们从浩瀚万里的历史中找到李清照这个句字,她的人格魅力依然还流淌在时空的中间。作为女人,沧桑而不失坚强;作为文人,高格而不陷孤僻;作为国人,忧愤而不失忠诚,出色而本色。于小我中张个性,于风雨中念中国,虽然孑孓半世,一身轻愁,却给了我们永不褪色的传世风流。第2页/共100页第3页/共100页第4页/共100页【自主校对】一、zhnq qio cuzhduw tn二、1.语气词,表肯定/语气词,表判断/句中语气词,表停顿/语气词,表感叹2.副词,不要/代词,没有谁三、光景,状况 第5页/共100页一、作者档案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工诗、文,更擅长词,诗名、文名为词名所掩。父亲李格非为礼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学者。第6页/共100页第7页/共100页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夫妻志趣相投,婚后生活美满,搜集了大量的金石字画,共同从事学术研究。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下,李清照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最后,怀着家国之思,在极度的愁苦和孤寂中死去。第8页/共100页在词方面,李清照的词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后期多写伤时感乱,怀乡忆旧,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等。第9页/共100页她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奇、移情于物,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清新,音节自然流畅,雅俗共赏。在诗方面,表现家国之情,具有现实性。如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散文方面的代表作是金石录后序。著有文艺批评论词,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后人辑有漱玉集。第10页/共100页二、背景回放醉花阴:醉花阴,词牌名。这首词是作者早年的作品。李清照18岁嫁给胡州太守赵明诚。明诚也能赋诗填词,夫妻感情甚佳。结婚不久,明诚出游,清照重阳节作了醉花阴词寄给明诚。明诚自愧不如,但又不肯甘拜下风。于是他三天三夜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作了五十阕词。第11页/共100页他故意把清照的词也夹在其中,给朋友陆德夫看。陆德夫赏玩了半天说:“只三句绝佳。”明诚忙问哪三句,陆德夫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这正是李清照写的那一首中的三句。第12页/共100页声声慢:声声慢,词牌名。这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搜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漂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第13页/共100页这首词是李清照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第14页/共100页一、整体悟读1醉花阴全词写“愁”,但“愁”字只出现了一次。词人在这首词中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参考答案:这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烘托词人的愁苦之情。“薄雾”“浓云”勾画出一种暗淡阴沉的天气,烘托出一种沉郁气氛。室内香炉里轻烟飘散,让人倍感白昼难熬。第15页/共100页这两句移情入景,渲染出浓烈的愁苦气氛。其余如“玉枕纱厨”“帘卷”的西风、清瘦的“黄花”,都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感伤的意境,烘托了词人愁坐空闺的思夫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中的景物描写正是如此。第16页/共100页2联系时代背景与词人遭遇,分析声声慢中“愁”的内涵。参考答案:国愁,家愁,情愁;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孤苦无依。词人表达的是一种“愁”绪。通过描写在残秋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气氛,以及她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第17页/共100页二、局部涵泳1醉花阴的上、下片有何内在联系?参考答案:词的上片写秋凉情景。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第18页/共100页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随之又从“玉枕纱厨”这样一些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中写出了透入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而贯穿“永昼”与长夜的则是“愁”“凉”二字,深秋的节令、物态、人情,已宛然在目。这是构成下片“人比黄花瘦”的原因。第19页/共100页下片写重阳感怀。首二句写重阳赏菊饮酒,词人照样要“东篱把酒”直饮到“黄昏后”,菊花的幽香盛染了衣袖。此二句写的是佳节依旧,赏菊依旧,但人的情况却有所不同了:“人比黄花瘦”,上下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就上下片的关系来说,下片写的是结果。第20页/共100页2声声慢中作者怎样用秋景来衬托自己的孤独和凄凉?参考答案:在上片词中,作者写出了整个冷冷清清的秋景来衬托自己的孤独和凄凉,但是由于作者深沉的感情所感受到的不幸又那么深刻,愤懑的情绪当然就不能于此平息下来。于是由空间的描写转到眼前的景物描写:“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第21页/共100页南渡以后,李清照所感受到的已不是“寂寞深闺”中的闲愁,也不是“离情别恨”,而是社会加给她的苦难了。当然也远不是因相思之情所引起的“人比黄花瘦”的程度所能代替得了的。社会的动乱,山河的破碎,丈夫的去世,使她的人和心也相继憔悴不堪。第22页/共100页自己的满腹才学又得不到施展,理想与抱负也变成泡影,不是如同满地堆积的黄花一样,还有什么可摘,还有什么可寄托的呢?在这种百感交集的心情之下,一个人孤单单地“守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更何况淅沥的秋雨又下个不停,飘打在窗外的梧桐树上。“到黄昏”还在“点点滴滴”,发出凄楚的声响。第23页/共100页自然界的秋雨不过是打在梧桐树上,而有一种比秋雨更令人心寒的无影而又无情的风雨吹打在她的心上。这“点点滴滴”的难道仅仅是自然界的秋雨吗?不是的,它更是蕴涵家国之恨的沉痛之泪,它煎熬着作者的心,同时也使读者的心为之颤动。在这一连串的情形之下,当然就远不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了。第24页/共100页3语句赏析(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赏析: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龙脑的香料早已烧尽。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枯坐铜香炉旁,看那炉中的香料一点点地消融,岂不见出作者的寂寞无聊?“永”“销”二字透露出独处香闺、度日如年的心境。“永昼”多用以形容夏日,而时下已是昼短夜长的深秋季节,可知“永昼”当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错觉,作者借此点出了她独守空闺时的度日如年之感。第25页/共100页(2)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赏析:此三句为全篇高潮,“莫道不销魂”破空而出,道破多少含之无露的情感,是人性无可压抑的真实情感的爆发。用江郎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销魂”二字,点出种种愁苦皆源自离别之痛。用于尾句,如灯启航、如钟醒目。尾句双重否定的语气仿佛不是出自词中女主人公之口,倒更像是在旁为之动情感伤的第三者。第26页/共100页这种写作角度的改变,正是易安行文大胆出奇、峰峦突起的独特魅力。作者超越了词中的那个“小我”,对自己满怀同情,以“莫道不销魂”感慨之。这样作者的情感通过第三者语气的宣泄,这种自我反观,将愁苦对象具体对象化,加以观照和吟味。可谓情境深沉,掠人心魄。第27页/共100页(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赏析: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第28页/共100页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夔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这起首三句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第29页/共100页(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赏析:这三句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停止。这里作者只写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出,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颤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第30页/共100页三、开放探究 有人认为声声慢中流露出来的作者的哀愁很大程度上是对丈夫的思念,不免有些低沉,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思路提示: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那种非比寻常的凄苦哀愁,格调看起来虽显低沉,但分析此词不能脱离作者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遭遇可知,作者这一深重的哀愁不是那种闺怨闲愁,而是在金兵入侵、国土沦丧、人民流离失所、朝廷腐败的社会背景之下产生的,这就使这首词的感情色彩有了一个时代依托,有了一定的现实性和社会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愁情的词,不但没有消极性,而且更因深刻地表现了时代性而成为千古绝唱!第31页/共100页一、文脉梳理第32页/共100页第33页/共100页二、意旨探微醉花阴是一首重阳节怀人词,通过女主人公从早上到半夜独守空闺思念离人的苦状的描写,表达了佳节怀人的愁苦孤独的伤感之情。声声慢通过对残秋景色的描绘和自己百无聊赖独守空居的寂寞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词人故国灭亡、夫死家破、饱经忧患和漂泊流离的凄惨孤寂的愁苦之情。第34页/共100页醉花阴1善于以点染之笔来塑造形象词的上阕写秋日无聊,半夜凉意透心,孤寂之感自然而生;下阕写重阳独酌,倍觉销魂,“人比黄花瘦”。因为作者善于以点染之笔来塑造形象,所以词中虽未用一字作容貌、服饰的描绘,但一个闺阁佳人的形象早就已经呼之欲出了。上阕的昼永夜长是虚,实写感情;下阕的“东篱把酒”,情中有态,以上可谓“染”。“人比黄花瘦”,则是写人,人的情态、形象立现,这可谓“点”。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第35页/共100页2以景和节令衬情全词通过景物和节令的描写,烘托词人愁苦之情,写“薄雾浓云”衬出“永昼”的“愁”,“瑞脑销金兽”亦然,写秋风、黄花等深秋之景,加之玉枕纱厨,均给人以悲凉之感。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词写重阳节这一天,更突出词人愁坐空闺的思夫之情。“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中的景物和节令描写正是如此。第36页/共100页3取喻新奇传神,言情含蓄深刻如“人比黄花瘦”。声声慢1创造性地使用叠词词的上阕一开头便连用七组叠词,表达出三层意思:“寻寻觅觅”,写作者的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极言心情之悲怆。叠词运用得既准确又形象生动,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第37页/共100页2巧妙、自然的铺叙手法作者运用巧妙、自然的铺叙手法,把情和景概括得极其突出和深刻。先写白天“乍暖还寒”的天气,作者由于孤独寂寞,想借酒浇愁,却碰上“晚来风急”,她在百无聊赖之中,抬头望见大雁飞过,不免勾起了对往事的回忆,以至于再看到院子里盛开的黄花,也无心摘取。挨到黄昏时分,忽又下起了细雨,雨滴从梧桐树叶的缝隙间不断地落下,观景人心绪的悲凉、哀愁透过雨景跃然纸上。最后用一个“愁”字收束全篇。通过铺叙日常生活,生动地刻画出作者种种难以诉说的沉痛和真实的情感。第38页/共100页第39页/共100页解析:B项中“埋”应读“mn”;C项中,“乍”应读zh;D项中“禁”应读jn。答案:A第40页/共100页2下列词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陨,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喜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解析:B项“消魂”应为“销魂”;C项“憔悴陨”应为“憔悴损”;D项“喜雨”应为“细雨”。答案:A第41页/共100页第42页/共100页解析:A项“销”是“焚烧”的意思。答案:A第43页/共100页第44页/共100页解析:A项都为否定副词,不,不要。B项分别是动词,抵挡;动词,同等,相当。C项分别是动词,飞过,经过;名词,错误,过失。D项分别是动词,加上;动词,同时具备。答案:A第45页/共100页5下列词句,句读有误的一项是()A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B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C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D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第46页/共100页解析:B项应为独自/怎生/得黑!“怎生”是一个词即“怎么、怎样”之意。答案:B第47页/共100页第48页/共100页解析:D项“了得”,古义:囊括得了。今义:用在惊讶、责备等语气的句末,表示情况十分严重;不平常,很突出。答案:D第49页/共100页7下面对于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又称“长短句”“诗余”“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第50页/共100页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第51页/共100页解析:C项“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表述有误,不是依内容决定的,而是依词牌的要求决定的。答案:C 第52页/共100页8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_。(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3)_,到黄昏、点点滴滴。(4)_,有暗香盈袖。(5)生当作人杰,_。第53页/共100页答案:(1)人比黄花瘦(2)凄凄惨惨戚戚(3)梧桐更兼细雨(4)东篱把酒黄昏后(5)死亦为鬼雄 第54页/共100页一、阅读李清照的醉花阴,回答911题。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9“佳节又重阳”中的“又”字对句意表达有何作用?_第55页/共100页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到句中、全诗中,并结合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来作综合分析。“又”字表明再一次,又一次,强调词人与丈夫分离已久,已不是第一次在佳节时独守空房了,写出了分离之悲更深。第56页/共100页答案:这一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共用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第57页/共100页10下阕前两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_第58页/共100页解析:这两句采用了乐景衬哀情的方法。东篱下的菊花灿烂,花香四溢,富有情趣。然对词人来说,对花独酌,空想与丈夫一起时的快乐光阴,眼前美景不但没有让她变得快乐,反而更激起她心中无限的思夫之情。第59页/共100页答案: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清淡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绪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第60页/共100页11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请问为赵明诚五十首所难掩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究竟好在何处呢?试用自己的语言回答。_第61页/共100页解析:首先是这三句展现了两个镜头:一是凄冷的风穿帘而过,菊花满园,枯萎凋零的菊花在寒风中瑟缩;二是词人迎着寒风,看着菊圃中的菊花,顾花自怜,认为憔悴愁绝的自己比菊花更消瘦。其次,这三句是情景交融,创设出凄苦绝伦的境界。第62页/共100页答案: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叠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第63页/共100页二、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回答1214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第64页/共100页12本词的词眼是哪个字?_解析:“词眼”是指词中最精炼传神的一字或一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答案:愁。第65页/共100页第66页/共100页第67页/共100页第68页/共100页社会的动乱,山河的破碎,丈夫的去世,使她的人和心都相继憔悴不堪。自己满腹才学得不到施展,理想与抱负也变成泡影,正如满地堆积的黄花,没有什么可摘。又如淅沥的秋雨吹打梧桐,那令人心寒的无影无情的“风雨”亦吹打在词人心上,使人难以坚持下去。这一连串的情形,当然就远不是一个“愁”字所能概括得尽的了。第69页/共100页14怎样理解“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句话的含意?_第70页/共100页解析:理解的重点是“旧时相识”。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再者,词人看到南飞的大雁,认为那正是以往在北方替自己传递书信的大雁,更加激起词人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哀愁。答案:看到雁从北来,自伤身世,缅怀故国,已是很难受的了,而此雁却又像是过去在家乡见过似的,益发触动悲伤的心情。第71页/共100页15下列这段文字存在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李清照是宋朝一位才华横溢的女词人,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女文学家之一,也在中国享有盛誉。1967年,为纪念李清照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用她的名字命名了一座水星上新发现的环形山,她成为我国唯一享有这一殊荣的女文人。第72页/共100页_第73页/共100页答案:“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女文学家之一,也在中国享有盛誉”应改为“不仅在中国享有盛誉,在世界文坛上,也被认为是最有影响的女文学家之一”。“一座水星上新发现的环形山”应改为“水星上一座新发现的环形山”。第74页/共100页16一位出租车公司的老板要创办一家房地产公司,她特意请自己的中学语文教师为新公司命名。老师接到这个任务后,将其命名为“易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假如你是这位老师的学生,请你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字,说明“易安”这一名称蕴含的意义。_第75页/共100页解析:注意从表面意、内涵意、联想意等多个角度来分析。答案:(示例)“易安”,从字面上看有双层含义,一是房价便宜,容易安家;二是居住平安,非豆腐渣工程。此外还有联想意义,它能让人想到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里“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的名句,家不在大,容膝即可,教人知足常乐。而“易安”又是宋代大词人李清照的号,刚好求名的老板也是一位女中豪杰(女能人),让人顿生好感。第76页/共100页 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种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种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种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是因为各家叫法不同罢了。第77页/共100页 醉花阴集评胡仔的笤溪渔隐丛话: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伊士珍琅嬛记:易安作此词,明诚叹绝,苦思求胜之,乃忘寝食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柴虎臣古今词论:语情则红雨飞愁,黄花比瘦,可谓雅畅。第78页/共100页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深情苦调,元人词曲往往宗之。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情深词苦,古今共赏。起言永昼无聊之情景,次言重阳佳节之感人。换头,言向晚把酒。词尾,因花瘦而触及己瘦,伤感之至。尤妙在“莫道”二字唤起,与“试问闲愁知几许”句,正同妙也。第79页/共100页 声声慢集评杨慎词品:宋人中填词,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不独争雄于闺阁也。其词名漱玉集,寻之未得,声声慢一词,最为婉妙。张端义贵耳集: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用文选诸赋格。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字,俱无斧凿痕迹。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也。第80页/共100页徐词苑丛谈: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刘体仁七颂堂随笔:易安居士“最难将息”“怎一个愁字了得”深妙稳雅,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周济介存斋词选序论:李易安之“凄凄惨惨戚戚”,三叠韵,六双声,是锻炼出来,非偶然拈得也。第81页/共100页 宋词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沿袭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感情为主,形成了“诗庄词媚”的分野。词以婉约为宗,后来由于时代的变化,题材得以扩大,艺术个性得到了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宋词的风格在婉约与豪放之外,兼有直率明朗、典雅精工等多种风格。第82页/共100页北宋前期的词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他们的词多承袭晚唐五代词风,善于即景抒情,颇富韵致。柳永失意无聊,流连乐坊,善学民间语言和音乐,所以对长调颇多创制,善写市民生活和羁旅行役之情。秦观与周邦彦的词在结构、语言、手法、音律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将北宋的词推向了艺术的高峰。北宋词坛主要是由苏轼的创作首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开始革新词风。第83页/共100页汴京沦陷、宋廷南渡后,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剧变,出现了大批感怀故国和抗战杀敌之作,分别以李清照和张孝祥为代表。此后,辛弃疾继承了苏轼对词的革新精神,抚时感事,他的词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并将苏轼以诗为词的“词诗”发展为以文为词的“词论”。第84页/共100页公元1084年出生的李清照,距今快一千年了,但我们对她一点都不感到陌生。她天生丽质犹如一朵带露的花,美丽的双眸总是渗满迷人的清泪;她娇花照水好像一弯遮云的月,妩媚的面庞总是挂着深沉的愁绪。曹雪芹笔下同样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有资格和她媲美,但林黛玉只是儿女情长的女儿愁,太单一也太狭隘。第85页/共100页李清照为爱情而愁,为婚姻而愁,为家国而愁,为民族而愁。她像一缕带香的风,越过历史的时空朝我们款款走来,走进人们空旷而幽深的心灵;她又像一片轻盈的云,隔着岁月的清流离我们盈盈远去,可永远也走不出人们追随的视线。【素材点拨】这则素材可用于“中国历史上的女性”“男女平等”“孤独无觅知音”等有关话题的写作。第86页/共100页学习本文寓情于景的写作技法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在处理情感时一般不是直接的抒情,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叙事则因事抒情,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记史则咏史抒怀。第87页/共100页李清照就是抒情的能手。“薄雾浓云”布满整个天宇,用环境的凄冷,衬托出词人内心的凄凉。“瑞脑销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侧面写词人独自一人的寂寞无聊。“半夜凉初透”这一个“凉”字,也不仅仅是秋风的凉爽,更是词人心情的反映。上片不言相思,尽用相思之物、景来衬托。第88页/共100页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景为情设,情因景生,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极寻常浅白的语言,自然地流露出时光难挨的无奈之感。点点滴滴的秋雨,其凄凉的况味,引起作者复杂的感伤情绪,哪里是一个“愁”字能概括得了呢?第89页/共100页乱世中的美神(节选)梁衡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第90页/共100页本来,3 000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皇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第91页/共100页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咏风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不学什么辞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是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第92页/共100页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俗。第93页/共100页她总是清醒地持着一种做人的标准,顽强地守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是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的,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第94页/共100页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还有,她不可能知道,千年之后,到封建社会气数将尽时,才又出了一个与她相知相通的女性秋瑾,秋瑾回首长夜3 000年,也长叹了一声:“秋风秋雨愁煞人!”第95页/共100页如果李清照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是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的纺织,化愁为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不尽的词作珍品。第96页/共100页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作者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之中有执著坚忍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才耐得人百年千年地读下去。郑振铎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说: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中的。她不受别的词人的什么影响,别的词人也似乎受不到她的影响。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绝不能追得上的。第97页/共100页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他们一大半是代女主人翁立言的,这一切的诗词,在清照之前,视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她和她的词也就永远高悬在历史的星空。第98页/共100页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有了答案。可是当我们偶然再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的寻寻觅觅的美神。第99页/共10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100页/共100页

    注意事项

    本文(语文ⅳ人教新资料李清照词两首资料.pptx)为本站会员(莉***)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