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XX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预案.docx

    • 资源ID:86542960       资源大小:54.8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X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预案.docx

    XX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预案1、总则1.1方案背景2012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通报英国与沙特阿拉伯各发现1例新型冠状病 毒感染确诊病例,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今年5月份以来,全球报告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病例数明显增多,截止目前,全球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55 例,其中,死亡31人。由于国际上对该新型冠状病毒认知有限,尚不能排除新 型冠状病毒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为做好我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防控与 应对准备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方案。L2方案目的建立健全突发疫情应急体系,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 操纵与消除疫情及其危害,指导与规范各类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早期发现新 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并及时报告;规范病例救治与管理;防止疫情可能出现 的扩散蔓延;最大程度地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的 危害;保护公众利益与社会秩序,保障我县经济健康有序快速进展。1. 3方案根据以中华人民共与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与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与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XX省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法、XX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XX省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方案(试行)为根 据,制定本方案。1.4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XX范围内发生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工作。据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对因参与应急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工作人员按 照规定给予相应的补助与抚恤;对应急工作中紧急调集、征用的物资与劳务进 行合理补偿。6、附则6.1 本疾控中心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变化及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认 知情况的深入,卫生部指令,方案实施评估结果,与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 题或者出现的新情况,及时组织修订本方案。6.2 本方案由武宁县疾病预防操纵中心解释。7、附件7.1附件1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个案调查表7. 2附件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定义7. 3附件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2012年第1版)7. 4附件4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技术指南(卫发明电2018号)7. 5附件5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监测病例医学观察登记表7. 6附件6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附件1新型冠状病毒病例个案调查表国标码病彳列编码1.通常情况:1.姓名:1.2国籍:1. 3身份证或者护照号码:1.4 性别:(1)男 (2)女年龄:岁1. 6职业:1.6. 1 (1)医生(2)护工(3)护士(4)检验(5)行政管理人员(6)其他2非医院工作者(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保姆(6)餐饮业(7)商业服务(8)工人(9)民工(10)农民(11)牧民(12)渔(船)民(13)干部职员(14)离退人员(15)待业(16)其他居住地(详镇):省 市 县(区)乡(街道)村组1. 8联系电话:1.9工作单位:1. 10户口所在地(详镇):省市县(区)乡(街道)村组11既往病史1.11. 1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1)有(2)无(3)不详11.2既往是否曾患过SARS(1)是(2)否(3)不详外行人员补充信息:1.12 入境时间:1.13 入境口岸:1.14 入境后住地:1. 15入境航班:2.发病与就诊情况发病情况2. 1.1发病时间:年 月 日1. 2首发症状(描述):2. 2发病地点:省 市 县(区) 乡(街道)村 组2.3就诊情况(从发病到入院的就诊通过)就诊日期就诊医院与科室诊断病名接诊、治疗的医护人员2.4入院情况1 .4.1入院日期:年月日. 4. 2所住医院名称:2 .4.3住院号:3 .4.4入院诊断:(1)疑似病例(2)临床诊断病例(3)实验室诊断病例(4)其他. 5报告时间:年月日4 .临床表现首发症状(描述):3. 1发热3. 1. 1体温(最高)3. 1. 2体温(入院时)3.2咳嗽3. 2. 1咳痰3. 3上呼吸道症状3. 4胸闷3.5呼吸困难3. 6腹泻4.临床及实验室检查:4. 1血常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有(2)无(1)有(2)无(1)有(2)无(1)有(2)无(1)有(2)无(1)有(2)无(1)有(2)无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计数: %.2胸部X钱检查:初诊时:日期:年月日结果描述:入院时:日期:年月日结果描述:4. 3病原学检测结果:标本类型米样时间检测项目及结果PCRRT-PCR核酸测序病毒分离粪便咽拭液痰血液注:阴性阳性未检测5.流行病学史调查:调查日期:年月日5.1发病前十天内逐日活动情况(填写下表)日期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接触人员(有无接触发热等可疑病人)注:每一项活动内容或者活动地点单独填写一项5. 2请全面描述发病前2周内特殊活动情况(如到医院、去外地、聚餐、聚会、外人来访等)。5.3发病前2周内是否接触过冠状病毒病人或者疑似冠状病毒感染者:(1)是 (2)若是,请填写下表患者姓名发病时间临床诊断与患者关系最后接触时间接触方式接触频率接触地点注:1.与患者关系:(1)家庭成员(2)同事(3)社会交往(4)共用交通工具(5)其他.接触方式:(1)与病人共同进餐(2)与病人同处一室(3)与病人同处一区(4)与病人共用食具、茶具、毛巾、玩具等(5)接触病分泌物、排泄物等(6)诊治、护理(7)探 视病人(8)其他接触.接触频率描述:(1)经常(2)有的时候(3)偶尔2 .可能的接触点:(1)家(2)工作单位(3)学校(4)集体宿舍(5)医院(6)室内公共场所(7)其他5.4发病前2周内接触动物(罕见动物、禽类)情况:(1)是 (2)否接触动物情况接触方式时间地点动物名称销售屠宰烹饪吃其他(注明)5. 5发病后到隔离前逐日活动情况日期活动内容活动地点接触人员5. 6发病后至住院前密切接触者:5.6. 1家庭、亲友接触者 姓名性别年 龄关系接触情况住址(或者工作单位)电话号码5. 6. 2工作单位或者要紧活动场所联系人:单位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要紧联系人接触者名单.转归与最终诊断情况(随访或者根据医疗报告完成):6.1 最后诊断:(1)疑似冠状病毒感染 (2)实验室诊断病例 (3)排除(其他疾病名)转归:(1)痊愈 (2)死亡若病例死亡,则填写6.2. 16 . 2. 1病倒死亡时间:年一月日.调查小结:补充调查(埋单、内容等):调查单位:调查时间:调查者签名:附件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及密切接触者定义一、病例定义(一)监测病例(同时符合下述条件的患者)。1 .发热(38)、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2 .发病前10天曾前往或者居住于报告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者可能已经 发生传播的地区。(二)疑似病例与确诊病例定义参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201 2年第1版)。(1)疑似病例患者符合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史,但尚无实验室确认根据。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三38、 咳嗽;有胸部影像学改变、肾功能改变等。 .流行病学史:在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者流行地区有旅游或者居 住史;发病前10天内与疑似或者确诊发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2)确诊病例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且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二、密切接触者定义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目前要紧界定如下:(一)诊治疑似或者确诊病例过程中未采取防护措施的医护人员或者曾照料患者的家属,或者其他有类似身体密切接触的人员;(二)在疑似或者确诊病例出现症状期间,共同居住或者密切接触 的人员;(三)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推断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员附件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2012年第1版)一、前三自2012年6月以来,近3个月内在沙特与卡塔尔各出现1例严重急性下呼 吸道感染病例,表现为类SARS样的临床过程。经对呼吸道与肺解剖标本进行泛 冠状病毒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与病毒分离,2株病毒核酸序列具有99. 5% 的同源性,确定2例病例的感染病原均为同一种新型冠状病毒。第一例患者为60岁男性沙特阿拉伯人,于6月20日病死;第二例患者为 49岁男性卡塔尔人,于9月3日曾在沙特旅游,回卡塔尔后于9月7日因发生严重呼吸道感染收住当地重症监护病房,于9月H日被转运至英国救治,目前 仍处于病危状态。从核酸序列相似性的角度,这一新型致病的冠状病毒与SARS-CoV并不相同 (我国大陆及香港SARS冠状病毒与该新病毒相应区段核甘酸同源性为70-80%)。 在流行病学方面,未发现先证病例有关的第二代病例,未见人间传播的证据, 因此,尚无类似SARS迅速传播的流行病学特征。另外,疾病的来源、传播途径、 潜伏期与感染后疾病的严重程度等均也未得到证实,同时也不能完全排除动物 源性感染。因此,在诊断上,除了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外,要紧是通过实验室 对泛冠状病毒的保守序列进行扩增,必要时进行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在临 床收集的标本中分离培养病毒等有关病原。与此同时,其他更为快速、敏感、 特异的诊断方法与措施仍在积极探索过程中。由于目前病例数量少,尚无确切的临床规律可循,鉴此,以SARS冠状病毒 (SARS-CoV)所致严重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诊疗 方案为要紧参考,制定本诊疗方案。二、病原学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性状、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 有待于进一步阐述与鉴别。在蝙蝠的某些种类中发现过SARS病毒前体,因此不 能排除蝙蝠可能是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但对新冠状病毒尚无任何资料佐 证。即使应用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比对,发现与新型冠状病毒最接近的蝙蝠冠 状病毒HKU4-1病毒核酸序列也仅有约50-60%的相似,因此不能直接推断动物感 染源。三、流行病学目前已经报告的两例病例没有发现人间传播,传染源不明,因该病以中东 国家为首发地区,密切监测来自该地区的输入性病例。截止2012年9月25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地区与可能发生感染传播的地 区包含卡塔尔、沙特阿拉伯两个国家。四、发病机制与病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可能与SARS-CoV感染有相似之处,能够发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与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衰竭。冠状病毒入侵首先 通过表面的S蛋白(还有HE蛋白)与宿主细胞的表面受体相结合。第一群冠状 病毒(HCoV-229E)能特异地与人类氨肽酶N (aminopeptidase)结合。第二群 冠状病毒(如HCoV-NL63与SARS-CoV)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 (ACE2)集合, 还可同时与9-0-乙酰神经氨酸分子结合。目前还没发现0C43与HKU1有类似的 受体。SARS冠状病毒感染后在多种细胞因子与化学趋化因子介导下因一系列级 联反应,发生“细胞因子风暴”。从目前两例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进展进程来 看,可能也有类似的级联反应。其全面机制仍有待于在临床实践与基础研究中 进一步阐明。五、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表现。1 .潜伏期:据WHO报道,该病的潜伏期为10天左右。2 .临床表现:突然起病,高热,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头痛、 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流感样全身症状。在肺炎基础上,临床 病变进展迅速,很快进展为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或者多器 官功能衰竭(MODS),特别是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尚无法确定有无 轻症患者。(二)影像学表现。发生肺炎者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内片状影像,合并ARDS者片状影像广泛,进 展迅速。(三)实验室检查。3 .通常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常规:白细胞总数通常不高。(2)血生化检查: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乳酸脱氢酶、肌酎等可能会升高。4 .病原学有关检查。要紧包含病毒分离、病毒抗原、核酸与抗体检测。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 的“金标准”;病毒核酸检测能够用于早期诊断;抗体检测能够用于回顾性调查,1. 5工作原则以人为本,健全机制医疗卫生机构应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疫情的发生及其造成 的人员伤亡与危害,把突发疫情应急工作与公共卫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 建立与完善应急机制,为应对突发疫情提供保障。(2)依法规范,措施果断 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完善 突发疫情应急体系,建立健全突发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突发疫情与可能 发生的疫情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地开展监测、报告与处理工作。(3)统一领导,联防联控根据突发疫情的范围、性质与危害程度,政府应 对突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各科室,联防联控,规 范部署,积极处置,步调协调,行动有效,切实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蔓延。(4)依法防控,科学应对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与本方案规定,规范开展新型 冠状病毒疫情应急工作,充分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防控水平。(5)预防为主,常备不懈不断提高疫情防范意识,健全全县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应急体系与防控机制,做好人员、技术、设备及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落 实各项防控措施。加强监测,及时研判新型冠状病毒商情风险,对新型冠状病 毒疫情的状况及时分析、适时预警、及早响应、快速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 告、早处理。(6)加强宣传,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自我防护能力与社会责 任意识。积极组织、动员公众参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对准备与应急处置等活 动。及时、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保护社会稳固。2防控组织及分工成立XX县疾病预防操纵中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防控指 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检测方法要紧是病毒分离与 核酸扩增。建议在新冠状病毒发病早期,使用多种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 咽或者气管抽取物、痰或者肺组织,与血液与粪便)检测以提高检出率。(1)病毒核酸检测:以RT-PCR (最好使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呼 吸道标本中的新冠状病毒核酸。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最好,且能快 速区分病毒类型与亚型,通常能在4-6小时内获得结果。(2)病毒分离培养: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但通常呼吸道 冠状病毒在细胞中分离培养较为困难,而且需要在指定级别(三级)的生物安 全实验室进行。参照WHO有关标准流程。(3)血清学诊断:检测新冠状病毒特异性IgM与IgG抗体水平。动态检测 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者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但目 前尚无特异性抗原,这一检测难以在近期内实施微量中与实验。六、临床诊断WHO于9月25日对这一新型冠状病毒所致感染的病例分别作出了下列诊断 标准。(一)疑似病例。患者符合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史,但尚无实验室确认根据。1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238、 咳嗽;有胸部影像学改变、肾功能改变等。2 .流行病学史:在新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者流行地区有旅游或者居住 史;发病前10天内与疑似或者确诊发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二)确诊病例满足疑似病例标准,且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七、鉴别诊断要紧与其他病毒与细菌等所致的肺炎、肾功能损害进行鉴别,也要与特殊的非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病)进行鉴别。八、治疗(一)基本原则。1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确定治疗场所:疑似与确诊病例应尽早住院治疗; 假如病情进展迅速,则应尽早入ICU治疗。同时,实施有效的隔离与防护措施。2 .通常治疗与密切监测。(1)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监测病情变化。(2)定期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及胸部影像。(3)根据脉氧饱与度的变化,及时给予有效氧疗措施,包含鼻导管、面罩、 无创或者有创通气等措施。3 .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抗冠状病毒药物,由于利巴韦林对SARS-CoV 无明显疗效,推测对新冠状病毒的疗效难以奏效。其他抗病毒药物的疗效尚待 探索。4 .抗菌药物治疗:避免盲目或者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仅在继发细菌感染 时应用。5 .中医中药治疗:根据中医学“外感热病、风温肺热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进行:(1)外邪闭肺证主症:发热或者恶寒,咳嗽,喘促,痰白等。治法:祛邪宣肺,止咳平喘。推荐方剂:射干麻黄汤合银翘散加减。(2)痰热壅肺证主症:高热,咳嗽,喘闷,黄痰,腹胀便秘等。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定喘。推荐方剂:麻杏石甘汤合宣白承气汤加味。(3)正伤邪恋证主症:恢复期低热,咳嗽,乏力倦怠等。治法:扶正祛邪。推荐方剂:补中益气汤或者青蒿鳖甲汤加减。(二)重症病例的治疗建议。对重症与危重症病例,其治疗原则详见卫生部重症流感病例治疗措施,即 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防治并发症,并进行有效的器官功能支持。实施有效的 呼吸支持(包含氧疗、无创/有创机械通气)、循环支持与肾脏支持等。九、出院标准体温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好转,病原学检测连续两次阴性,可出院或者转至其他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附件4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技术指南为进一步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工作,降低 发生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的风险,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特制定本技术指南。一、基本要求(一)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 播途径与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与工作流 程。(二)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新型冠状病 毒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的意识与工作水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 隔离、早治疗。(三)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发现疑似或者确诊新型冠状 病毒感染患者时,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规范报告,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四)医疗机构应当重视与加强消毒隔离与防护工作,为医务人员提供合 适、必要的防护用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消毒隔离与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 位,保证工作效果。(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 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加强诊疗环境 的通风,必要时按照要求进行空气消毒。(六)医疗机构应当合理安排医务人员的工作,避免过度劳累,并及时对 其健康情况进行监测,注意监测医务人员的体温与呼吸系统的症状。(七)在诊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根据医 疗废物处理条例与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与管理。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操纵(一)发热门(急)诊。1 .建筑布局与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 .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与防护用品。3 .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 隔离及个人防护等措施。在接触所有患者时应当戴外科口罩,接触疑似或者确 诊患者时应当戴医用防护口罩。戴口罩前与摘口罩后应当进行洗手或者卫生手 消毒。4 .医务人员进入或者离开发热门(急)诊时,要按照有关要求,正确穿脱 防护用品。(二)收治疑似或者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病区(房)。1 .建筑布局与工作流程应当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2 .应当配备数量充足、符合要求的消毒用品与防护用品。3 .对疑似与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疑似患者与确诊患者应当分 开安置;疑似病例进行单间隔离,经病原学或者者血清学确诊的同类患者能够 置于多人房间。4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 离、空气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含:(1)医务人员进入或者离开隔离病房时,应当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的有关要求,并正确穿脱防护用品。(2)原则上患者的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者隔离 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防止造成交叉感染。(3)用于疑似患者的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实行专人专用。非专人专用的医疗器具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完全清洁与消毒。(4)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若务必探视时,探视者应当严格按照规定 做好个人防护。(三)医务人员的防护。1 .医务人员应当按照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其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空 气隔离与接触隔离。2 .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3 .每次接触患者前后应当严格遵循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及时正 确进行手卫生。4 .一次性的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者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被患 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更换。5 .医务人员应当根据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适 宜。(1)标准预防:适用于所有医务人员。(2) 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工作时应当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与防护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 套。4)严格执行洗手与手消毒制度。5)结束工作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疑似与确诊患者留观室、隔离病区(房)的医 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与患者使用过的物品等的医务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与司机。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进入留观室与隔离病区(房)的医务人员务必戴防护口罩,穿工作服、 防护服或者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与 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与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与 眼睛的卫生与防护。(4)三级防护:医务人员为确诊患者实施吸痰、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等操 作时,应当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加戴防护面罩或者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四)加强对患者的管理。1 .应当对疑似或者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路线由医务人员指 导与引导进入病区。2 .患者进入病区(房)前应当更换衣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 处理后,存放于安全的指定地点,由医院统一保管。3 .病情同意时,患者应当戴口罩;在咳嗽或者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 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容器;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清洁剂 洗手或者者使用消毒剂消毒双手。4 .患者出院、转院时务必进行沐浴或者适宜的消毒处置,更换干净的衣服 后方可离开病房;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者家属 带回。5 .如患者死亡后,应当及时对尸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浓度为 3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者0. 5%过氧乙酸棉球或者纱布填塞死亡者口、鼻、耳、 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 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附件5新型冠状病毒病例监测病例医学观察登记表姓名年龄 (岁)性 别身份 证或 者护 照号 码联系电话最后 暴露 时间医学 观察 地点暴 露 类 型医学 观察 开始 日期医学 观察 解除 日期健康状况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n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体温症状体温症 状体温症状体 温症 状体温症 状体 温症状体 温症 状体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报告联系人:联系电话:报告日期:附件6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登记表省/市/自治区 市/州/地区 县/区 乡/镇 医学观察地姓名性别年 龄最后 暴露 时间暴露 类型医学观 察开始 日期医学观察记录医学 观察 解除期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月 日体 温症 状体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体 温症 状注:暴露类型:1.接触疑似病例2.接触确认病例症状:指咳嗽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与/或者肺炎或者ARDS的临床表现 挥办公室、疫情报告组、疫情处置组、检验组、宣传组及后勤保障组。2.1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全面领导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参与制订、修订本组应急方案;确定 事件级别;对应急准备提出建议,对应急处理进行技术指导;对应急反应的终 止、后期评估提出咨询意见;制订应急队伍演练方案,参与演练的检查、指导 与效果评价工作;负责我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事件发生态势推断及对突发事件 进行决策,负责全面领导、组织、协调各防控构成员,部署防控处置工作。2.2 防控指挥办公室:组长:XXX成员:XXX、XXX负责应急工作的协调、高度、指挥与报告工作;收集汇总各防控处置组的调 查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报告,包含县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动态、趋势、防 控措施、防控效果评估、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下阶段工作建议等;负责对新 型冠状病毒的业务指导、防控知识及医疗业务知识培训等工作;统筹安排现场 流行病学调查处理,密切接触都标本的采集,环境与物品的卫生学处理,实验 室检测及包装运输送样工作。2.3 3疫情报告组:组长:XXX成员:XXX、XXX负责掌管网络报告与审核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信息进行统计与分 析,并及时向防控指挥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向县卫生局等上级部门报告医学观察实施责任人医学观察实施单位名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信息动态;疫情事件的初始报告、进程报告与结案报告的撰 写与报告;对县直医疗卫生机构与各乡镇卫生院疫情网络报告进行指导;对新 型冠状病毒疫情进行动态监控,保证我县与省、市及国家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 毒疫情报告网络畅通,并及时上报。2. 4疫情处置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负责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对疫点或者(与)疫区进行随 时与终末消毒处理,对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检查及培训各乡镇卫生院消毒处理, 操纵疫情进一步蔓延。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危害评估等工作;根据防控工作的 需要,负责及时提出需要储备的药品、消杀用品等应急物资品目,要求有关医 疗卫生单位进行储备。2. 5检验组:组长:XXX成员:XXX、XXX负责采样材料准备及标本采集工作,现场与实验室检测工作,及时检测分析, 初步区分病例、疑似病例、病毒携带与非病例。2. 6宣传组:组长:XXX成员:XXX、XXX负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的新闻宣传报道与舆论引导 方案,指导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及有关部门做好疫情的信息公布、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负责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应急知识普及、心理危机干预及防控技术支持,消除公众恐慌,保护社会稳固,以利于疫情的操纵。2. 7后勤保障组:组长:XXX成员:XXX、XXX、XXX、XXX负责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操纵所需设施、设备、药品、检验试剂、现场工作人 员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与调运工作,保障运输车辆的正常运行,以满足疫情 处置需要;根据各工作组提出的资金需求及时向财政部门申请。3、防控流程3.1疫情报告与监测(1)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应于2小时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病例”网络直报;尚不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 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 卡,县级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由疫情报告构成员负责24 小时监测疫情网络与接听疫情电话,接到或者发现疫情报告时,应全面询问疫 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发病者的症状、体征,有无死亡,疫情信息来源及报告 人联系方式等基础资料,并上报防控指挥办公室,再由其上报防控工作领导小 组,再由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向县卫生局领导报告。疫情报告组应做好疫情 信息的收集、报告与分析工作。(2)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监测。全县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 在日常的诊疗活动,发现符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定义的患者应及时报告。(3)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的监测。医务人员在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的基础 上,着重加强对病例流行病学史的询问,特别注意熟悉有无沙特与卡塔尔等疫 情发生地的旅行史与类似病例的接触史。关于口岸发现的可疑病例,由口岸所 在城市的市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病例的诊断、报告与治疗。 口岸所在地的市级疾控中心,应口岸检验检疫部门的协助要求,负责对口岸发 现病例的标本采集,转运或者仅负责标本转运工作。3. 2启动防控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启动XX县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防控指 挥办公室组长召集防控指挥办公室、疫情报告组、疫情处置组、检验组、宣传 组及后勤保障组所有成员,15分钟内集合并携带个人防护设备及有关防控物资, 立即赶赴疫情现场进行流行区域进行防控处理。3. 3疫情现场处置3. 3.1开发清洁区及处理区疫情处置人员到达现场立即选择一处离事发现场较近、未经污染的区域开发 为清洁区,作为应急指挥、物品存放、消杀准备、后勤消毒工作地点;同时开 发一远离清洁区的区域作为处理区,供消杀及采样人员完成疫情处置,进行个 人消毒及废弃物、使用过物品处理。3. 3. 2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组在清洁区尽快制定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与方案,携带调查表及工具进 入污染区,立即对突发疫情累及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时行调查分析,并 按照规定对病人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及发病前后的活动情况按照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附件1)进行调查、分析,查明传染源、传播途 径,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操纵措施,及时通报有关情况,并上报防控工作领导 小组与防控指挥办公室。 根据疫情线索,对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 带者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调查,确定疫点、疫区的范围。3. 3. 3病例管理及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的发现与报告工作(有关定义见附件2与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病例诊疗方案(2012年第1版)。(1)监测病例(同时符合下述条件的患者)。 .发热(三38)、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表现; .发病前10天曾前往或者居住于报告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者可能已经 发生传播的地区。(2)疑似病例患者符合临床表现与流行病学史,但尚无实验室确认根据。 .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病原感染解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体温三38、 咳嗽;有胸部影像学

    注意事项

    本文(XX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应急预案.docx)为本站会员(太**)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