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大学书法》教案.docx

    • 资源ID:94975692       资源大小:39.5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书法》教案.docx

    大学书法教案标题: 楷书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1. 楷书的特点及社会意义。2. 楷书书体进展史略。授课时数:2教学重点、难点:1. 把握不同朝代的主要书家及其楷书代表作。2. 区分各种书体。教学内容及过程:导入课: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来赏识这几幅书法作品-呈现上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同时,告知学生学好书法说难也不难,只要认真学习,方法得当,持之以恒,就有丰厚的回报。第一节、楷书的特点及社会意义1.楷书的定义:楷书又名真书、正书。楷即法式、典范;楷书,顾名思义,为书法之楷模。其结体方正,笔画平直。循乎法度,具有楷模之意。楷书萌芽于秦汉,成熟于魏晋,极盛于唐。从某种意义上说,楷书的书写训练与艺术制造,不行回避地对人含有文化认同的某些标准、约束、引导与修炼的美育作用,这也是汉字书法能够在中国进入现代 社会后仍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的重要缘由。其次节、楷书书体进展史略一、楷书确实立和“钟、王”的历史功绩。钟鹞151-230 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世称“钟太傅,”代表作有宣示表、贺捷表、力命表等。虽然钟繇楷书在确定程度上仍带有录意,但无疑是与隶书有着本质区分的字体楷书。钟繇以其巨大的制造力,为楷书的完善、定型和推广作出了不行磨灭的奉献。王羲之303-361 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属山东)。曾任右军将军,故也称“王右军”。他出身名门望族、书香世家。其父王旷、堂兄弟王恬、王洽、王荟、侄王、王珉等皆有书名。羲之幼时由父传授笔法,后随著名女书家卫夫人学习书法,又渡江北游,见李斯、曹喜、蔡邕、钟繇书法,眼界大开,从今遍临诸家,兼采众长,自成一家。至晚年,书法更臻尽善尽美之化境,到达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的艺术高度。王羲之在继承前代,吸取当代书法优秀成果的根底上, 使行书进一步标准化,制造了不激不厉、妍美流便的行书典范;在草书方面,完善和健全了草书法则,为后世树立了标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历来为人们所尽力推崇,被后世尊称为“书圣”,这与唐太宗有直接关系。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佩服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仅尽力保藏起真迹,而且亲自作王羲之传论。相传唐太宗得到兰亭序真迹后,曾命他的臣子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响拓数本, 分赐给皇太子诸王近臣。他死后,兰亭序陪葬昭陵。楷书代表作有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行书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名。全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个字。通篇志气平和,容与优游,温润典丽。其结字参过失落,各其姿势。主要墨迹有:姨母帖孔侍中帖二谢帖丧乱帖等。王献之,字子敬,羲之第七子,世称“王大令”。献之幼承庭教, 书法得家法。其楷书如洛神赋十三行,华美流畅,活泼妍丽;其行书有“破体”之称,行书中间有楷、草,如廿九日帖黄门帖等; 其草书,较之羲之更加连畅奔放,号为“一笔书”或“连绵草”,如 十二月帖、中秋帖等,尤其是中秋帖,首行“不复不得”四字、中行“甚省如何”四字皆为一笔书,映带自如,是行云流水。王献之行草书纵逸豪放,无拘无束,与王羲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他才没有被父名所掩,最终一自己超众绝群的艺术成就,与其父并称“二王”,成为继王羲之以后的又一颗书坛巨星。楷书有洛神赋等。草书有十二月帖中秋帖等。二、 楷书的兴盛进展时期-南北朝南朝自刘裕代晋至陈灭于隋,历宋、齐、梁、陈四朝。1智永,在陈为僧,名法极,为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勤于学书,一时传为美谈。相传他居永欣寺三十年不下楼,退笔成冢。求他书法的人络绎不绝,门限踏穿,只得用铁叶包裹,称之为 “铁门限”。他真、行、草诸体皆精,真、草千字文是他的代表作。楷法精严, 娴静秀雅,运笔凝练,结体均匀,刚柔相济。草书气概贯穿,笔力遒劲,出归入矩,堪为后世法则。南朝碑刻,最著名的首推爨龙颜碑,其次是瘗鹤铭。爨龙颜碑是南朝碑刻中的一颗绚烂的明珠。该碑立于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 年,清代道光年间在云南省陆凉县觉察。因它与东晋爨宝子碑用笔结体相近,又同在云南省,故将此二碑合称“双爨”。爨龙颜碑为方笔楷书,略存隶意,雄强朴茂,豪放粗暴。与爨宝子碑相比,笔画遒健而无锋棱逼人之势,构造均匀生动而无奇异松散之弊。爨龙颜碑堪称开魏碑先河之力作。瘗鹤铭,南朝梁代石刻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为摩崖楷书。笔势开张,结字宽博伸展,风格萧远散澹。关于它的作者,一说是王羲之,一说是陶弘景,目前尚无定论,但对它的艺术水准,历来却是共同认可的。北朝这一时期的书法成就主要反映在碑刻上,造像题记、碑碣、摩崖、墓志铭风起云涌,民间书法家扮演着主要的角色,以其大刀阔斧、的艺术制造,将北方少数民族的骁勇之气带进了书坛,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也因此而迎来了又一颇为壮阔的洪峰。造像记,这是北朝佛教兴盛,石窟风起的直接产物。北魏时代的造像记约有二千余方。其中最受后人称道的是龙门二十品,它们多为贵族造像题记,集中表达了这一时期的审美风气。碑碣,北朝破除了制止立碑的成规,因而碑碣继汉以后又一次鹊起,并且在形制、字体等方面也没有限制,所以北朝碑碣书法丰富多彩,可以确定,占主流的还是楷书,隶书碑为数甚少。楷书碑中著名的有大代华岳庙碑、中岳嵩高灵庙碑、高庆碑、张猛龙碑、吊比干文、贾思伯碑等,其中最负成名的是吊比干文和张猛龙碑。吊比干文,笔画瘦硬挺森,横画起讫方而粗,其势峻直,构造规整 平正,布局井然有序。张猛龙碑,北魏孝明帝正光三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内 容为歌颂北魏鲁郡太守张猛龙尊孔兴学的事迹。运笔以方笔直势为主, 横笔斜势较大、右面偏离。点画灵动自如,一样偏旁或局部写法各异, 揖让穿插奇异而不怪诞,构造精严而不板滞。通篇气概恢弘,有整练利落、刚毅险峻之势,又具精雅秀丽、绰约翩翩之态,确实是北魏书法 中难得的佳作。墓志铭,已出土的北魏碑志铭数量多达二三百方,体制多样,精巧秀美。这些墓志以魏王室贵族的为多,书家和刻工都是当时的高手。北魏墓志铭的书法风格集中表达了上层贵族的文化特色。其中著名的有张黑女墓志、刁遵墓志、元瑛墓志、元怀墓志、元晖墓志等。其中又以张黑女墓志最具意趣。张黑女墓志又名张玄墓志,刻于北魏普泰三年,为北魏南阳太守玄的墓志。其用笔方圆兼备,笔画虚实相生,构造紧凑谨严。在方整挺森的北魏书法中,此墓志以形质而韵秀、刚健而秀丽的书风而别具风神。摩崖,北魏摩崖书法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石门铭、郑文公碑、秦山经石峪金刚经等。石门铭,王远书。刻于北魏永平二年509 年,摩崖在陕西褒城。此铭笔画雄健跌宕,依石赋形,起伏有致;结字奇纵飞动;章法自然天成,浩气横溢。郑文公碑,传为郑道昭书。北魏永平四年511 年刻于山东掖县云峰山摩崖,称下碑;一在天柱山,称上碑,内容为光州刺史郑道昭传述其父郑羲功德,所以又称郑羲碑。此碑为山东云峰山刻石之一。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中赞扬此碑“有云鹤海鸥之态”。其笔画如篆、隶、楷之间,字大逾尺,笔力强健,气概雄伟,是佛家书迹的代表作。不难看出,它那厚重饱满的笔势,端严简穆的字形,雍容高雅的气度,确有一种超凡绝尘,海纳百川的佛子风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理论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为书法艺术的成熟起到了推澜助波的重要作用,也为唐代书法的富强兴盛作了理论上的预备。这一时期的书论代表作有:西晋卫恒:四体书势成公绥:隶书体索靖:草书状 东晋卫夫人传:笔阵图王羲之传:书论、题卫夫人笔阵图后等恐为唐人伪托 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王僧虔:笔意赞江式:论书表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袁昂:古今书评智永:题右军乐毅论等。三、楷书的鼎盛时期隋唐1. 隋代书法隋代是相当短命的581618 年,而书法并不是一段空白。龙藏寺碑、董美人墓志、启法寺碑等。龙藏寺碑,隋开皇六年586 年刻于河北正定龙兴寺。结体平正伸展,章法谨严安雅,北朝书法的斩截俊朗已为温存的转折所取代,初唐褚遂良的书法即得益于此碑。董美人墓志,隋开皇十七年597 年立在陕西兴平县。清嘉庆,道光年间觉察。其书平坦匀净,娟秀直立,是承魏开唐的精妙小楷。启法寺碑,丁道护书。隋仁寿二年602 年立。用笔淬厉浑朴,一洗六朝之余习,开初唐之先声。2. 唐代书法唐代书法的鼎盛与唐太宗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唐建国之初,李世民以隋的灭亡教训作为资治之鉴,实行了一系列固国安民的措施,于是消灭了国强民盛,经济富强,文化兴盛的“贞观之治”。为唐代书法的进展奠定了根底。初唐书坛以“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逐良、薛稷的楷书成就最高。1. 欧阳询557 年641 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初仕隋,为太常博士,贞观初为太子率更令,世称 “欧阳率更”。他的书法以楷书为最,传世作品有九成宫醴泉铭、温彦博碑、虞恭公碑、等。欧书的特色:“险劲”,楷法精严,出规入矩,有法可循。笔画瘦劲,结字狭长,在安排字形构造上尤其讲究,穿插避让,独具匠心。欧书在当时就为海内外所崇尚,高丽曾派遗使臣求书迹。九成宫醴泉铭为欧书代表作。唐贞观六年632 年立于陕西麟游县,碑文为唐初名臣魏征所撰,主要记叙了贞观六年唐太宗避暑九成宫的盛况和醴泉的觉察经过。碑通高 1.90 米,宽 0.90 米。此碑为欧阳询晚年力作,笔法老辣,已至炉火纯青之境。欧阳询行书与其楷书如出一辙,体势势修长,字形紧结,成自家面目。传世书法有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欧书在唐初王书掩盖的时代,独树一格,更多地吸取了北魏的艺术养分,其茂盛刚毅的书风可在北魏石碑中找到源头。欧书共性猛烈, 程式严格,为初学者供给了入门的途径,但其光线外耀,缺少含蓄, 过分的精严和程式化,会窒息艺术的生气,应当说是欧书的缺陷。2. 虞世南558 年638 年,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官至秘书监永兴公,世称“虞永兴”。唐太宗对虞世南推崇备至: “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实,三曰博学,四曰文辞,五曰书翰。有一于此,足为名臣,世南兼之。”虞世南的书法从智永外得笔法,为王派正统,笔势圆通,体势方正,外柔内刚,含蓄高雅,褪尽火气。虞世南的楷书代表作是夫子庙堂碑。此碑书写年月不明,大致可推定为贞观三四年,为虞世南 70 岁左右的作品。端庄静穆,一派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之风;字字锋芒内敛,精神内含,遒美俊朗, 沉静安详,清醇高雅,风姿可人。虞世南也工行书,行书作品有汝南公主墓志,笔法为王书所掩盖,继承多于创。3. 褚逐良596 年659 年,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官至右仆射河南公,世称“褚河南”,为唐初名臣,唐太宗死后,为顾命大臣之一。他的书法学王羲之、虞世南。虞世南死后,褚遂良被召为侍书。他对王羲之书法造诣颇深,唐太宗曾出示内府所藏王羲之墨迹让他鉴定真伪,他无一失误。纵观其书,确实得王书精华,但褚遂良知变化,善融通,决不拘泥于一家,他的作品中取法民间碑版的痕迹格外明显,可见他是陶冶百家,博采众长而自成一家的。唐人书评说他的字“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秀丽多方”。他传世的楷书作品主要有孟法师碑、房梁公碑、雁塔圣教序、枯树赋等。雁塔圣教序为其代表作。此碑隶意犹存,运笔取弧势,瘦硬清挺而妍润圆融,构造和谐安详,风姿翩翩,卓尔不群。4. 薛稷649 年713 年,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人。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他是魏征的外孙,褚遂良的高足,唐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可见他是学褚的高手。薛稷传世墨迹不多,仅有升仙太子碑阴题名和信行禅师碑。此碑书于唐神龙二年706 年,立于陕西西安。其用笔纤瘦,结字虚阔,布局严整均匀,风格清奇遒丽、潇洒飘逸,可见其学褚而不为褚所囿,已具备个人风格。盛唐是书法艺术家们表现时代精神,呈现浪漫才情的时代,也是一个书法革的时代,培育书法大家的时代。各领风骚者以李邕行书开端,张旭狂草为继,颜真卿楷书为巅峰。5. 李邕678 年747 年,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初为谏官,历任郡守,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李邕立朝刚正,屡遭贬谪,终为奸相李林甫嫉恨而遭杖杀。李邕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书。他初习“二王”,但能脱去王书标准而自成一家。李邕行书体势似欹而正,左高右低,笔力遒劲雄健,具有一种凌厉的气概。其传世作品有卢正道碑、岳麓寺碑、端州石室记、云麾将军碑图 11-9法华寺碑、李秀碑等。其中以云麾将军碑又称李思训碑最为知名。此碑被视为李邕行书第一。它模糊了楷行的界限,以楷书为骨,行书为势,似楷似行,亦楷亦行,甚至还杂以少数草书,虽字字独立,疏朗宽绰,但通篇气概贯穿,有一种闲雅恬美,翩翩自肆的境地。李邕有一句名言: “似我者俗,学我者死”, 学习李邕书法不能单纯追求体势欹侧,结字舒阔的形似,而要留意其内在神韵和他的革制造精神。6. 张旭,字伯高,吴郡今苏州人,人称“张长史”关于他学书的师承,史籍上鲜有记载,但看他的楷书郎官石柱记,则完全是欧、虞法则,出入法规之中谨严端正。但张旭的最大创作还是他那狂放不羁,卓尔不群的狂草。这是中国书法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一页!由于张旭草书最能反映盛唐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当时,李白诗歌、张旭草书、裴F 剑舞并称“三绝”。传世作品有冠军帖、肚痛帖、古诗四首。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草书是他宣泄情感的一种手段,书法抽象的点线只是他情感变化起伏的艺术符号,这是站在生命之巅的尽情放歌。从那飞动壮阔的气概,暴风骤雨的节奏,变化无常的点线中,我们体会到了音乐的旋律,诗歌的豪情,也似乎看到了他挥毫时心手两忘,如醉如痴的奕奕神采,与李白诗、东坡词一样呈现着一种倾荡磊落,横放精彩,一泻千里的浪漫豪情。张旭是无愧与时代的,他把盛唐的浪漫强音张扬到了极致;张旭是无愧与书法史的,他使书法的、完全摆脱了有用的羁绊,而成为纯粹抒情的艺术,开创了一个前无古人的书法艺术流派,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也由于张旭的狂草而更为波澜壮阔。7. 颜真卿(709 年785 年),字清臣,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居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历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因他曾作平原太守,又称“颜平原”。在历史上,颜真卿是知名的忠臣烈士,以义烈著称于世。他忠君、爱国,乐观维护国家统一。当安禄山、史思明叛乱时,他挺身而出,与其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联合起兵抗击。后李希烈叛乱,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劝降,在被拘禁时自作遗表、墓志、祭文,随时预备为国捐躯,最终最终被李希烈杀害于狱中,终年 77 岁,我们今日在学习颜体书法时, 对这段史实不能不知。颜真卿世代书香,习书从张旭得笔法,参用篆、隶笔意,在继承前人楷法根底上,制造了一种雄强磅礴的型楷书体式-颜体。其点画厚重丰腴,结体宽博端庄,章法茂盛爽朗,显示出一种雄浑博大的气概,表达了盛唐时代的恢弘气度。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主要在楷书和行书。现将其主要代表作品作些介绍。多宝塔碑为颜真卿早期作品,笔画平正稳健,结体严密端庄, 字较为小,虽便于初学,但此碑还不能表达颜体的主要特征。大字麻姑仙坛记,颜真卿撰并书,大历六年771 年。这是颜真卿中期代表作。用笔篆意较多,圆润饱满,转笔处往往提笔暗过,蚕头燕尾的特征已格外明显。此碑厚重雄强而不肥钝臃肿,有“细筋入骨如秋鹰”之妙。颜勤礼碑,大历十四年779 年立,为颜真卿晚年力作。笔致更为雄健,字形相向,笔画粗细比照猛烈,波磔清楚,但颜体中典型的“燕尾”磔法已不存在,似乎有意向多宝塔碑的时代回归。颜体行书丝毫不逊色于他的楷书,流传书迹有刘中使帖、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湖州帖等。最值得推崇的首推祭侄文稿,其次是争座位帖。祭侄文稿,众口皆碑,可谓千古无一微词。可与王羲之兰亭序媲美,有“天下其次行书”的美誉。在抗击安史叛军中,其兄杲卿、侄季明为安禄山杀害,他在极度悲愤的心情下疾笔奋书而成,不事雕琢,虽有圈加涂抹,但下笔有由,法规不失,将满腔悲愤和凛然正气一寓于书,有感而发,自然天成。争座位帖,作于唐广德二年764 年,墨迹不传,仅有刻本行世,现存西安碑林。此帖有颜体楷书宽博厚重的特色,显得古厚淋漓,但笔势空灵飞动,映带自如,遒健高远,却是颜氏行书的主要特色。与祭侄文稿一样,也是有感而发的 作品,文中表现了对郭仆射的越礼行为的斥责,义愤勃发,冲塞于字里行间。颜真卿是盛唐蓬勃向上的时代所培育的,他的书法也记录了安史之乱那个干戈离乱时代的血泪,从这个意义上说,颜真卿的书法是一面时代的镜子。颜真卿对后世的影响与王羲之一样巨大而深远。中晚唐书坛代表书家有怀素、柳公权、李阳冰等。8. 怀素725 年-785 年,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人。他是继张旭以后的又一位狂草大家。据马宗霍书林记事载,怀素小时候家里很贫困,买不起纸,于是种万株芭蕉,用芭蕉叶练字,又漆一盘和一方板,书写久了,盘个板都磨穿了,由此可见他学习书法是何等刻苦。怀素传世书很多,主要有自叙帖、论书帖、食鱼帖、苦笋帖、东陵圣母帖、小草千字文等。前局部主要表达他的学书历程,还显得冷静不迫,到后局部写到时人对他的赞扬时 ,欣喜得意之情流于笔端,真是“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壮翻合宜”,字形大小不拘,笔势狂纵放逸,一任情感的流淌,如江河直下,势不行挡。怀素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据记载,怀素对酒也情有所钟,醉后书兴大发,“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突然绝叫两三声, 满壁纵横千万字”,形象地描述了怀素创作的情形。怀素的草书,在张旭之外有所进展,极大地丰富了草书的表现手法,为后世草书的进展拓展了道路。9. 柳公权778 年-862 年,字城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历仕唐代宗、德宗、顺宗、宪宗 等诸朝,官至太子少师,人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初习二王,得力最多的还是颜体楷书,他于颜真卿厚重浑朴的书风外独树一帜,以瘦硬通神,骨清力健的“柳体”而名垂书史,与颜真卿并称“颜筋柳骨”。有金刚经、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玄秘塔碑、神策军碑、魏公先庙碑等。最能表达柳书风格的还是玄秘塔碑和神策军碑。玄秘塔碑,会昌元年841 年立于陕西西安,为柳公权 63 岁时所书,原石存西安碑林。这是柳公权成熟期的作品,能表达出柳书的主要特色,而且刻手是当时的刻玉册官邵家、建和、建初兄弟, 携刻水平是第一流的。神策军碑,建于会昌三年843 年,为柳公权 65 岁时书,碑文记载唐武宗巡辛左神策军的事神策军为禁中驻军,皇家卫队, 分左右神策军。此碑现存西安碑林,惋惜只剩下前半部了上册仅至“来朝上禁京嘉城”之“诚”字止,以下全缺。此碑后人评价它风神整峻,气度温存,是其平身第一妙迹。柳公权的楷书以瘦劲为特色,法度森严,为唐代楷书作了最终、最 完备的总结,是唐代书法最终的一道亮色。但柳书确实也存在着明显缺乏,因为过分地强调骨力雄键,而少含蓄,另外,柳书不似颜书那样,一碑有一碑之面目,在“大同”的风格范畴之中追求各碑特色的“小异”,柳书一碑似另一碑的翻版,如玄秘塔中 16 个“之”字,25 个“大” 字,殊少变化。并且柳书法度过于谨严,临习 者入贴极难,既入帖, 出帖更难。学习颜书而卓然成家者代不乏人,形成一个颜书艺术系统, 而学习柳书卓然成家者却寥寥无几,这与柳书本身的风格单调不无关系。10. 李阳冰,生卒年不详,但据史书记载,他曾为颜真卿书碑篆额时称“连避之美”和他作当涂县令时,李白因往依之的事来看,他应当是盛唐到中唐之间的书法家。篆书到魏晋以后,音尘渐绝,李阳冰可以看作是复兴篆书的书家。他曾留心小篆三十年,从峰山碑入手,得李斯笔法,又能取法自然万象,化古为今,自曾风格。其笔画圆劲灵敏,结体均匀茂美。传世作品有三坟记、栖先茔记、城隍庙碑、般假设台铭等。唐代在书法各体取得空前成就的同时,书法著述也格外繁盛,一批有系统、有重量的书法论著相继问世。孙过庭书谱是书论史上不朽的杰作,可与文论中的文心雕龙相娉美。他全面论述了各种书体源流、特点、功用,书法的根本技巧、创作阅历、鉴赏以及学书的正确态度等书法艺术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 成为后代书家的指导性著作。张怀书议、书估、书断是对书家的品第平定,或分书体排列,或分神、妙、能三品划分等次,并列叙书家事迹,加以点评,成为书法 史争论的重要 宋代书法的主要成就是行书的丰收,而最能代表这一成就的书家是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家。苏轼10371101 年,字子瞻,四川眉山人,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苏轼是我国文化史上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在诗书法如锦裹、词、文、书画及文艺批判上都卓有制造。苏轼书法初学二王,中年后,西颜鲁公、杨风子书,晚年力学李北海。苏轼主见“自出意, 不践古人”,同时,强调学识对书法的重要作用, “退笔如山未足珍, 读书万卷始通神”,从而开创了宋代尚意的一代书风。苏轼书法如锦裹铁,构造习稳 美,笔势欹 侧 而神气横溢,体度庄安,气象雍容 .苏轼的传世墨迹很多,其代表作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黄洲寒食诗贴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洲所作,与著名的豪放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分流人物“和散文名篇前赤壁赋做于同一期间。这是苏轼”意造“的典型代表。笔触轻重粗细不拘,正锋侧峰兼用,而用侧意取妍,结字 正相生,布白疏朗大度,都与诗文内容相契合,传出一种患病政治迫害的愤、屈辱以及寂寥、痛楚而无可奈何的心绪,于郁顿挫中寓跌 豪放之势。2黄庭坚1045 年1105 年,字鲁直,洪洲分宁人今属江西人初号涪翁,后自号山谷道人,人称“黄山谷”。 黄庭坚工诗词,为“江西诗派”鼻祖,为“江西诗派”鼻祖,精鉴赏,通禅学,书法以行、草成就最高。黄庭坚与苏轼同为宋代“尚意”书风的开创者,提倡“韵胜”, 同时强调道德学问对书法的影响,认为胸罗万卷,下笔便无尘俗气,黄庭坚是博采众美的书家。黄庭坚行书表作:有松风阁诗、伏波神祠诗、王长者墓志铭、送四十九侄诗等。他的行书,善用于古人的构造原则字创字行,笔画多篆意,长笔画波势明显,结字中宫紧集,向外做辐射状, 于特疏特密中做奇异比照,气概宏大,气宇轩昂,于豪宕中流露韵致。黄庭坚在草书上的成就,决不逊于行书。其代表作有:诸上座贴、李白忆旧游诗、刘禹锡竹枝词等。作为宋代唯一的草书大家,黄庭坚草书深得张旭、怀素、高闲笔法之妙处,尤其得力于自叙贴。其用笔其宕纵逸,结体变化无常,章法如流水行云,气概携逸飞动。元代赵孟 赞扬道:“如高人胜士,望之令人敬叹.”3米芾(1051 年_1170 年),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祖居太原,后迁镶阳,官至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为人颠狂,时称“米芾”。米芾还是著名的画家,精鉴赏,富保藏;著有书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砚史等书,对前代书家评价贬多赞少, 是一个敢于呵鼻骂祖,富有反叛精神的书家。米芾对自己书法格外自信,自称“臣书刷字”,其运笔迅疾,如风樯阵马,沉著痛快。他的书法成就主要是行书,传世代表作有: 苕溪贴、蜀素贴、珊瑚贴、虹县诗、多景楼诗等。观米芾的行书作品,确有一种淋漓酣畅,其纵变幻,刚键清楚的气概,他不拘中峰侧峰,八面出峰,纵横挥手撒,无不如意;笔画偃仰向背,跌宕起伏; 结字以欹侧取势,兼舒放与内敛之致;通篇布局照顾自然、神采飞动。米芾传统功力极为深厚,他学书经过了临摹集字刷字三个阶段,因而他的作品德守法度,但不失平淡天真。米芾书法在当时就有很高的声誉,苏轼认为他“当与锺、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米芾的书法及书法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4蔡襄1012 年1067 年,字君谟,兴化仙游人,世称 “蔡端明”或“蔡忠惠”。论辈分、年龄,蔡襄当在苏、黄、米之前,但蔡襄的书法成就是无愧于宋四家之列的。他以楷书、行书见长,他的书法取法广博,其楷书得力于颜真卿,浑厚端严、清刚遒丽,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其行草书有晋人风度,婉约秀丽,劲媚飞动,如其尺牍书札、自书诗券等。代表作有十一月廿八日帖、林禽帖等。蔡襄书法深得米芾、苏轼、黄庭坚欧阳修等的推崇。但在宋四家中,其制造性到底不能与苏、黄、米相提并论。宋徽宗赵佶1082 年1135 年,他政治上昏庸至极,生活上荒唐透顶,艺术上却聪颖过人。宋徽宗的书法,以独具特色的“瘦金体” 饮誉书法史。其笔画瘦到极处,但顿挫提按清楚,有秀丽之致,而无软糜之弊,清爽淡雅,风姿直立。作为一代君王,赵佶还是一位艺术活动的提倡者和组织者。他曾诏令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又命人摹刻大观贴,其精工当在淳化阁贴之上,功不行没。李建中945 年1013 年,字得中,号严夫民伯京兆人。官至工部郎中、西京留司御史台,世称“李西台”。其书法以风神雅秀、恬淡明静,为世所重,存世墨迹有土母贴、贵宅贴、同年贴等。除此之外,欧阳修、范仲淹、蔡京、陆游、文同、张说、黄伯思、薛绍彭、张即之、姜夔等都因善书而名重一时。2. 元代书法。赵孟,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官道人、欧波等。世称“赵松雪”、“赵文敏”。赵孟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的艺术全才,其诗词文赋、音律、书画、鉴赏、篆刻等方面,都堪称一代大师。在书法方面,他是集晋 唐书法之大成的成就卓越的书法家,元史上说:“孟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下”。他的书法以行最为后世所重。据说他作书速度极快,“下笔神速如风雨,一日能书一万字”,故而他传世作品极多。他的楷书代表作有仇锷墓碑铭、玄妙观三门记、胆巴国师碑、福神观记、妙严寺记等。小楷有无逸帖、老子、度人经、汉汲黯传等。行书作品有归去来辞、千字文、玄都坛歌。 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等。他的书法以妍美飘逸为总的特征,其笔画丰润停匀, 使转畅婉流便,结体端庄秀雅,揖让奇异大方,字里行间既渗透着晋唐书法风神,也注入了个人情怀。赵孟以赵宋王孙的身份出而仕元颇受时人讥非议,他的内心郁闷压抑,并深为他解脱郁闷结的一种有效方式。后世对赵孟 书法毁誉并交。毁之者大抵与他的人格“污点”有关,因人废书,如博山、康有为等对赵的讥贬确实是便颇而有失公正的。客观地说,赵孟在书法史上还是应当占有一席之地的。赵孟对书法的奉献还反映在他的书法理论上,他关于书法用结字的精辟见解,直到今日仍富有就、指导性的意义。如他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假设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原来同”。正确地说明白中国书画之间笔法的共通处。在兰亭十三跋中他提出“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著名论断,后世影响深远。元代几与赵孟齐名的书法家还有鲜于枢和康里 uu。鲜于枢1256-1301 年,字伯机,号困学山民、直寄老人、虎林隐吏。渔阳今北京密云县人,官至太常典薄。他的赵孟在共同振兴晋唐古法、复古创,使中国书法传统免遭中断之厄运,力挫时弊方面作出了重大奉献。其楷、行、草楷精工,而以草书成就最高。其小楷力追钟 ,草书有王献之、怀素笔意。其代表作有:韩愈进学解、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草书唐人诗等。3. 明代书法明初书坛代表书家有“三宋”、“二沈”。“三宋”指宋 、宋克、宋广, 其中以宋克成就最高,他擅长小楷和张章草,有急就章、七姬权厝志传世,书风柔净秀美。“二沈”指沈度、沈粲兄弟。沈度楷书匀停端正,深得明成祖赏识,为“台阁体”之始。明代中期为书法中兴期,所谓“天下书法皆归吴”,以“吴门三家” 祝允明、文徵明、王宠最负成名。(1) 祝允明,字希哲,因右手生六指,号枝山,人称“祝枝山”。“吴中四才子”之一。小楷有叙字帖、出师表。草书有前赤壁赋、杜甫秋兴八首。(2) 文徵明,字徵明,后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人。人称“文待诏”。小楷有九歌、莲社图跋。行书有临宣示表、滕王阁序、西苑诗卷、自书诗卷、潘半岩传等。(3) 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世称“董文敏”、“董华亭”、“董香光”。草书有行书长卷、项元汴墓志铭、李白月下独酌诗、古诗十九首、琵琶行、宋词册等。五、楷书的复兴时期-清代4. 清代书法(1) 金农16871763,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等,号冬心,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楷书用笔方扁,圭角时露,结体无拘无束, 一任自然,可谓独出机杼,遗世独立。传世楷书代表作有消寒诗序册、题孙祖同山水卷等。(2) 何绍基17991873 年,字子贞,号东洲,晚号z 叟,道州人。以回腕执笔法着意用笔的涩逆和夸大线条的提按顿挫使其楷书流淌踊跃,别开生面,具有猛烈的形式感与共性。传世楷书代表作有邓石如墓铭、祁大夫字说、西园雅集图记等。(3) 赵之谦18291884 年,字益甫,号冷君、无闷,浙江绍兴人。他精书、画、篆刻。楷书用笔出锋铺毫,结体横密,颇具冷媚生动之姿。传世楷代表作有抱朴子语轴、南唐四百九十六字等。清代楷书崇尚外在形式的特异,崇尚技巧的变,崇尚性情的袒露与情感的宣泄。清代书家与楷书艺术制造中以其逆向思维的敏锐, 或由用笔变化,或由用墨变化,或由结体变化,或集中几种方法兼而用之,为楷书的创供给了极好的范例。思考题(作业):1. 双子星座何指及其代表作? 2初唐四大家及其主要代表作? 标题: 颜体楷书概述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颜真卿的艺术生平。2. 颜楷六态把握中锋用笔、藏锋起笔、收笔和方笔、露锋用笔的方法、圆笔用笔方法。3. 懂得墨法。4. 使学生在了解汉字的构造形态、汉字的构造原则和构造方法的根底上,对今后所写汉字的结体有更好的把握。授课时数:2教学重点、难点:1、领悟颜真卿的书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2、临摹的步骤与方法3、领悟颜体楷书的艺术特征教学内容及过程:第一节 颜真卿艺术生平颜真卿709785,唐代中期书法家,字清臣,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世称“颜鲁公”亦称“颜平原”曾任平原太守。其以义烈著称于世。他忠君,爱国,乐观维护国家统一。当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时。他挺身而出与其兄起兵抗击,后李希烈叛乱。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前往劝降。后被李希烈杀于狱中,终年 77 岁。颜真卿在政治上颇有建树,在书坛上更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他一生忠烈悲壮的事迹,更是提高其书法界的地位。一、颜体楷书产生的时代背景唐初,皇帝李世民宠爱书法,特别是王羲之的书法,命人处处收罗王羲之的墨迹。最高统治者这种对书法的狂热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书法的进展。唐初实行科举制度,并设有“书学”一科,把楷法遒美作为选拔人才的一个条件。以书取仕,极大地激发了读书人学习书法的热忱。在翰林园、国子监中设有书学博士,招收高官学生特地学习书法。初唐的楷书,是唐楷的全盛时期。以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代表的“初唐四大家”,率唐楷之先河,开启了唐朝书法大潮的闸门。经过“贞观之治”,唐朝开头进入盛世时代,政治稳定、开放,经 济兴盛,国富民安,这使人们在审美意识与艺术观念开头追求强盛雄 壮之风,如唐画之丰腴、唐塑之饱满、唐诗之风采,无不反映了唐代艺术共同的美学精神,拥有强大根底的书法也遥之照顾消灭正大气象。盛唐是真正唐代书风的创立期,到达书法艺术美的极致,这段时期相继消灭孙过庭、张旭、怀素等名家,在他们之后颜真卿登上了书坛巅峰。颜真卿的书法成就主要是楷、行书。行书首推祭侄文稿此稿有“天下其次行书”之美誉。楷书传世墨迹甚多。颜真卿书法学过王羲之。诸遂良等。但张旭对其影响最大。早期。以多宝塔为典范中期。勤礼记、麻姑仙坛记等。晚期。李玄靖、自书告身等作为临习范本宜以中晚期为佳。中期作品易方为圆,以转代折, 蚕头燕尾,其刚健浑厚,大气磅礴的风格已经形成。勤礼记以其品相保存完好,个人风格完全成熟等因素成为初学者首选的最正确范本之一。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书法》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碎****木)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