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意义.docx

    • 资源ID:9979579       资源大小:36.6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意义.docx

    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意义(重庆文理学院 图书馆,重庆 402160)摘 要:文章在介绍国外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的基 础上,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及须要留意的问题。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建设模式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76921(2022)01011703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又被称为信息共享区、信息共用空间。信 息共享空间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头的美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对图书馆的空间、资源和服 务进行优化整合以达到为用户供应一站式服务的目的,同时也为读者的合作探讨、学习及社 会交往供应了一个活动空间,从而吸引用户的一种新型的信息服务模式。现在这种模式已在 北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英国的一些高校图书馆推广开来,成为发达国家高校图书馆发展 的趋势。近年来,国内高校图书馆也起先进行相关的探讨和实践,并取得了肯定的成果。1 信息共享空间理论及其发展目前,信息共享空间的概念主要基于两种思想:一种以美国北卡罗莱纳高校图书馆IC工作组 的前领导人Donald Beagle为代表,他在11019年发表的IC构想一文中通过与图书馆传统 信息服务方式的对比,分析了IC的概念、构成元素以及服务方式等,提出IC应包含:虚拟 空间:须要一个特地的在线环境,用户在该环境下可以通过图形用户界面获得各种数字服务 和通过搜寻引擎检索各个网络站点上的数字资源。实体空间:在数字环境下,特地为组织 工作和供应服务设计的一种新型实体设施空间。Donald Beagle认为“IC是一种新的基础 设施,是围绕综合的数字环境而特殊设计的组织和服务空间。作为一个概念上的教化空间实 体,IC涉及从印刷型到数字型信息环境组织的重新调整,以及技术和服务功能的全面整合”1。另一种以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Nancy Kranich为代表,从社会学角度 拓展了IC的内涵,把IC作为社会共有设施,认为 “IC确保对志向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 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 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 励人们在民主探讨中学习、思索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2”。2002年,Bailey和Tierney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细分为3类:巨型信息共享空间(macro-co mmons)即信息世界,尤其是通过网络获得的数字信息;微型信息共享空间(micro-com-mons )即计算机/数字技术、外设软件和网络设施高度集中的区域;整合信息共享空间( integr ated commons)即供应用于探讨、教化和学习的特定场所,尤其强调数字信息。许多图书馆 采纳了第三种形式的信息共享空间,将计算机技术和图书馆资源结合,由图书馆员、计算机 专家和多媒体工作者在一个平台上联合供应询问服务3。David Bollier则将IC分为物理层、逻辑层和内容层3个层次,物理层包括电磁光谱、电缆、 电线等;逻辑层包括一些软件 和技术协议;内容层包括信息、语言表述和文化等。David B ollier认为图书馆建立IC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合法的框架内消退不同层次上的壁垒4 。2022年3月,得克萨斯教会高校图书馆的馆长Robert A.Seal在第三届中美图书馆会议上作了 名为信息共享空间:数字资源和学问管理的新道路的报告,总结了IC所具备的4个基本 特征:普遍性(ubiquity);好用性(uility);敏捷性(fiexibility);公共性(como unny)5。2 国外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国外高校在10多年的探究和实践中,涌现出不少信息共享空间建设和运作胜利的案例。国内 学者对这些胜利案例进行了探讨,从不同角度归纳了国外IC建设模式:2.1 按隶属关系归纳的种类章云兰通过对北美地区高校IC建设状况的全面调查分析,按隶属关系,将北美地区高校的IC 建设模式可归纳为4种6:2.1.l 建在图书馆,由图书馆管理。如加拿大卡尔加里高校图书馆的Infornlation Comm ons。2.1.2 建在图书馆,不由图书馆管理。例如:美国阿德菲高校swirbul图书馆的Informati on Commons归属学校信息技术与资源办公室管理。2.1.3 建在图书馆,但与别的部门共同管理。例如:美国南卫理公会高校图书馆中心就是 由学校图书馆和学校计算机中心有关人员共同供应探讨和技术帮助的,这是极个别现象。2.1.4 不建在图书馆,也不属图书馆管理。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高校的Computing Commo ns归属学校信息技术与计算机中心。2.2 按国外IC实体空间建设阅历归纳的种类任树怀依据国外IC实体空间建设阅历可分为计算机室型、图书馆整合型、IC大楼型几种模式7:2.2.1 基于计算机室的信息共享空间。一般是在原来计算机试验室的基础上,增加了信息素养教化、参考询问等服务,是信息共享 空间最基本的形式。多伦多高校的Scotia Bank IC就是这样。它位于图书馆主楼,与其他服 务区分开,电脑上安装多媒体制作和其他软件,通过互联网获得公共信息,由帮助台供应IT 技术和信息获得支持,对读者多媒体制作项目供应技术帮助。2.2.2 基于整合的信息共享空间。这类模式一般是以图书馆为主体,独立或与其他部门联合构建,可以是图书馆的一个区域、 一个楼层或与其他服务区的整合。Dalhousie高校的学习共享空间属于图书馆独立构建,从 空间、资源、设施到人员全部由图书馆配备。美国印第安纳高校Herman BWells图书馆的IC ,是由该校的信息技术服务部和图书馆联合建立的,是目前美国高校图书馆中最大和最新的 IC。主要服务包括:图书馆员一对一地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查找、评价和运用与作业相关的学 术信息资源;培训服务,供应老师帮助和学生探讨帮助;图书馆资源的分类页;文化资源; 写作指南服务;个人探讨询问(预约一对一的探讨帮助);学生租借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或 摄像机服务。资源包括职业参考类,供应简历、求职和探讨生考试等;核心馆藏,供应本科 课程须要的重要书刊资源;阅读馆藏,供应现在流行的畅销书;软件资源。IC内供应有250 个工作站、无线网络、供应25人协作学习小组工作站、多媒体中心、计算机询问8 。2.2.3 IC大楼型。一般是依据IC思想新建的大楼,装备多种高科技设施,功能齐全,为读者供应无缝式综合服 务,重点强调在数字环境中促进读者、馆员、老师、技术人员的合作与协同。谢菲尔德高校是英国实施信息共享空间较早的高校,投资2 300万英镑的“信息共享中心” 是一个最为现代化的教学资源中心,无论是从面积和开展的服务以及技术方面都是目前最先 进的。每天开放24h,每周开放7天。最新的IT资源整合了各种图书馆设施和各种学习空间 。在6层范围之内,你将会发觉1 300多个学习空间、500台充分联网的PC机,101 000多册参 考文献和短期化借阅图书、Wi-Fi(无线)接入、供小组探讨用的安静的学习区域和房间 9。谢菲尔德高校的信息共享空间供应了3种不同的宁静学习区-这里有宁静的个人电 脑室,不允许运用笔记本电脑的区域和允许运用笔记本电脑的学习包厢。假如是学习方式比 较随意的人,可以选择软椅区,整座IC大楼内是都可以无线上网,在每层楼的软椅区中的椅 子后面都可以找到电源,可以放松地坐在那里,把个人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学习。要想小 组一起学习学生可以预约配有个人台式电脑和白板的小组学习室,或者是配有大屏幕的小组 学习桌。为了保证学习的顺当进行,每层楼都配有饮水机。另外,一楼还有咖啡吧,供应冷 热饮和快餐。在管理方面,乐意听取学生、老师的建议,在一楼的服务台设立了看法卡,还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与工作人员联系10。国外高校IC胜利的案例都体现了“空间共用、资源共用”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思想。从国 外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发展来看,计算机室型是基础,这是国外高校图书馆在早期实践中出 现的一种构建模式;而图书馆整合型是主流,这种模式已成为国外信息共享空间建设的主流 ,其中多数为合作型整合的信息共享空间。IC大楼型是趋势,就是将图书馆的功能与学校其 他服务整合在一起,把整座大楼构建为IC,是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也是IC发展的趋势 。在不同案例中,从空间布局、服务设施、技术装备、服务项目到人员配置与教化培训等内 容改变较大。但都由实体空间和共享资源两大部分构成。实体空间的组成部分包含了信息服 务台、个人工作站、协作学习站、多媒体工作站、创建性学习室、合作写作室、休闲区等几 个部分。共享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其核心是资源和服务。许多IC都是 由图书馆、网络中心、远程教化中心及部分院系共同建设的,诸部门的人才共同构成了IC重 要的人力资源。IC的人员配备上,可以全职,也可以兼职,甚至可以汲取学生作为助理。 美国探讨图书馆协会2004年公布的调查报告表明,在其成员馆中开展IC服务的已达30%。信息 共享空间的建立与运行使图书馆与学校其他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它以其集成式服务节约了 用户的时间与精力,使图书馆的服务得到更大程度的认可,受到了普遍欢迎。3 国内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2022年起,我国已经起先关注IC理论和实践的发展,IC作为图书馆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国 内 部分高校图书馆和科学机构起先关注和尝试建立IC。从我国国情来看,笔者认为国内高校信 息共享空间建设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3.1 基于电子阅览室的IC模式国内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建有电子阅览室、信息检索室、多媒体视听室、外语自主学习中心等 ,其中电子阅览室和参考询问台是最常见的服务设施,与IC服务模式的差距主要是缺乏“空 间共用、资源共用”的“一站式”信息服务的理念。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引入IC理念,在借 鉴国外计算机室型模式的基础上,对现有电子阅览室和参考询问台等服务设施进行扩展、改 造,整合电子阅览与参考询问台功能,组建服务队伍、扩展服务项目,供应信息资源集成化 的探讨、学习和培训服务是实现IC最简捷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逐步实现与其他服务区的有 效整合。这种模式不须要一次投入太多的资金,馆舍改造规模也不大,适用于资金较少,空 间有限的图书馆。从国内的实践看,主要是旧馆采纳这种模式,例如北京高校图书馆的多媒体学习中心。它是 在原多媒体视听中心的基础上,根据IC的服务理念进行了布局改造和设备更新,定位为Medi a Commons,强调开放、舒适的服务格局,强调多媒体资源与技术、服务与询问一体化的服 务环境,并于2022年9月10日面对全校师生免费开放。该中心可向北大师生供应各类视音频 资料、数字多媒体资源、电视及网络教学多媒体资源的检索和阅览服务,内容涵盖学术讲座 、语言学习、经济管理以及各学科教学参考、电影音乐、影视探讨资料、科普、文化历史等 方面。多媒体学习中心开放后已经在读者关注度方面收到了肯定的成效,如读者人数迅猛增 长服务效果明显改善,多媒体学习的需求增加11。3.2 基于图书馆整合的IC模式这种模式充分借鉴了国外IC实践胜利的阅历,是一种符合国际潮流的IC模式。将图书馆的一 个楼层或一个区域划分为信息共享空间,对图书馆的资源、人员配置进行整合,建成信息共 享空间。在我国主要是高校新馆采纳了这种模式,例如上海师范高校奉贤校区图书馆、上海 复旦高校江湾校区图书馆、四川高校江安校区图书馆等。上海师范高校奉贤校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是比较胜利的案例。它于2022年11月正式面对全 校师生开放,它整合了互联网络、计算机硬件设施及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拥有面积1 200m 2的信息共享空间划分多个区域:参考询问区、小组探讨区、文献资源区、读者培训区、 个人学习区、文献复制区、休闲阅览区和视听演示区等,共有阅览座位480席,供应网络检 索多媒体电脑36台。信息共享空间供应的服务内容有:书刊阅览服务;参考询问服务;信息 沟通服务;学科导航服务;视听教化服务;媒体制作服务;信息素养教化培训服务。为师生 供应一个便利、舒适、优雅的沟通信息、获得信息的场所。图书馆还特地制作了“信息共享 空间”的网站,开拓有“学科博客”、“探讨室”、“参考询问”等栏目,场外读者可以进 入“探讨室”的虚拟空间,和场内进行在线探讨。他们借鉴了美国得克萨斯州立高校图书馆 的信息共享空间强调高校系科之间的合作,为师生供应整合型的服务。他们认为,最志向的 信息共享空间的工作人员应当是由图书馆员和学科老师组成,来共同担当指导学生的职责。 与金融学院、人文学院、教科学院等教学单位紧密开展合作,拓展了本科教学新模式,特殊 是在案例教学改革中发挥了保障作用。如今,阅览座位和机位济济一堂,探讨室已进行过50 余场专业的学习探讨。IC的推出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12。 从目前来看,国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很少参加图书馆的学问服务,而信息共享空间的“一 站式”的询问服务须要大量的学科专家参加,要使信息共享空间充分发挥作用,系院学科专 家的参加是关键。高校图书馆必需加强与系院的合作,共同建设信息共享空间。这不但使IC 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吸引师生的参加,还可解决部分资金,缓解图书馆参考询问人员不足的 问题。上海师范高校奉贤校区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融合了图书馆与学科教学的多种 优势,使之成为图书馆服务和学院教学试验的混合体,对信息共享空间在我国高校的发展有 着主动的借鉴意义。4 结束语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在国内处于探究阶段,还须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由于我国各高 校图书馆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别,无论是数字资源建设还是信息基础设施都有明显不同, 而且在信息服务人员素养方面也有较大差距。因此在建设IC过程中不行能一模一样,每个图 书馆都应当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和不同须要设计符合本馆发展的模式,建设自由高效地利用 信息的环境,彻底革新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吸引更多的用户,将使图书馆成为一个不行 或缺的共同学习的社会空间。参考文献1 Donald Beagle. Conce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 Journal o 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1019,25(2):8289.2 Nancy Kranich. 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onsFB: a discus sion paper.2022-06-28.http:/www.ala.org/ala/washoff/oitp/icprins.pdf.3 Bailey, R. and Tierney, B. 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concept, evolut ion, 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 ibrarianship 28,2002,277286.4 David Bollier. Why We Must Talk About the Information CommonsDB. 2022 -1 -20http: /www. aallnet. org/products/2004-17. pdf.5 RobertA.Seal.The information commons: new pathways to digit-al resou rces and knowledg managementM. Preprint for the 3rd Chi-na/U. S. Conference on Libraries, Shanghai, March 2022.6 章云兰.北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区的调研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 ,(11):7881.7 任树怀.盛兴军.高校图书馆IC规划与建设:理论基础、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J .图书情报工作,2022,(5):8285.8 刘晓霞Information Commons发展分析与启示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1) :128130.9 http:/www.taisha.org/abroad/uk/university/202201/20220114154437.htm l 2022-5-25.10 李佳一,许琦.国外信息共享空间实例调查探讨J.图书馆学探讨,2022,(5 ):7376.11 http:/162.105.138.207/tongxun/tx2002/news19.htm#1 2022-5-20. 12 http:/202.121.63.18:8001/index.asp 2022-5-21. 第15页 共15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第 15 页 共 15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高校信息共享空间建设模式研究-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的意义.docx)为本站会员(w****)主动上传,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