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科主治专业知识讲义1201.pdf
《2021年全科主治专业知识讲义12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全科主治专业知识讲义1201.pdf(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常见急症与急救常见急症与急救 知识点分类知识点分类 章节名称 知识点名称(细目/节) 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现场急救基本技术 休克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困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自发性气胸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癫痫持续状态 大咯血 昏迷 急性中毒总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有机磷类农药中毒 镇静催眠药物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 电击伤 中暑 淹溺 常见急症与急救 意外伤害 知识点一、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知识点一、心搏骤停与心肺复苏 【概述】 心源性心脏骤停的最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要点】 1.主要条件 (1)意识突然丧失。 (2)大动脉(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 仅此
2、两条即可确诊为心脏骤停。 2.其他条件 (1)呼吸断续或停止。 (2)面色苍白或发灰或发绀。 (3)瞳孔散大。 3.心电示波或心电图 (1)心室颤动:为最常见类型。 (2)心室静止:心室肌完全丧失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心电图表现为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心电图表现为一直线或仅有心房波,多在心脏骤停脏骤停 3 35 5 分钟时出现。分钟时出现。 (3)心电-机械分离:为心室肌缓慢断续出现的不完整收缩。 2 【处理要点】 (一)基础生命支持 1.判断心脏骤停意识丧失同时伴有颈动脉搏动消失者应立即开始现场复苏抢救。 2.安置复苏体位取仰卧位,背垫硬板。 3.心肺复苏的 ABC 步骤 (1)开放气道
3、(A)。 (2)口对口人工呼吸(B):“一看二听三感觉”,每次约 1.5s,吹气量 500600ml。 (3)胸外心脏按压(C):胸骨下 1/3,下压深度 45cm,频率 100 次/分。 4.心前区捶击左手掌置于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右手握“空心拳头”,在距左手背 1 尺左右高度,以中等力量垂直向下迅速捶击 1 次。 5.单人复苏操作先口对口人工呼吸 2 次,以后按 30:2 做胸部按压与口对口人工呼吸,反复进行。以按压-通气比率 30: 2 为一个循环周期,在连续做五个周期(约 2 分钟)后,重新评估。 6.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 (1)可触摸到颈动脉搏动。 (2)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3)出现
4、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射恢复。 7.终止抢救的标准 (1)心肺复苏成功。 (2)脑死亡:深昏迷,对痛无反应,无自主活动;自主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固定;脑干反射消失;脑电图平波。 (3)经充分的复苏 30 分钟以上,无心电活动者。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救命和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目的。 1.建立人工气道 2.复苏用药用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首选,常用药物有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纳洛酮及安定等。心内注射给药目前不主张应用。 3.心脏电击除颤是终止心室颤动的最有效方法,有条件应尽早应用。一般成人首次除颤电能为 200J,无效时再以 200300J 行第二次除颤,仍无效再以 360J 行第
5、三次除颤。 (三)延续生命支持及脑复苏 1.维持正常循环功能 2.维持呼吸功能主张采用机械通气、吸入较高浓度氧。 3.以头部为重点的全身低温疗法以头部为重点的全身低温疗法。可选用冰袋或冰帽降温。 4.脱水疗法常用 20%甘露醇(125250ml 静滴)降低颅内压。如与速尿(2040mg 静注)联合使用,脱水降颅压效果更为明显。 5.皮质激素的应用首选药为地塞米松。 6.应用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ATP、辅酶 A、细胞色素 C 等“能量合剂”。 知识点二、现场急救基本技术知识点二、现场急救基本技术 【处理要点】 (一)创伤急救基本技术处理原则为“先救命、后治伤”。 1.止血 (1)包扎和加压包扎止血
6、。(2)指压止血。(3)加垫屈肢止血。(4)填塞止血。(5)止血带止血:用于四肢大血管损伤,结扎部位上肢应在上臂上结扎部位上肢应在上臂上 1/31/3 段,下肢应在大腿中、段,下肢应在大腿中、下下 1/31/3 交界处,止血带持续时交界处,止血带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间一般不超过 2 23 3 小时,小时,且每隔且每隔 4040 分钟松解一次分钟松解一次,故应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2.包扎包扎时最常用的是卷轴绷带包扎法。包扎方向应自下而上,由左向右,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卷轴绷带包扎法。包扎方向应自下而上,由左向右,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助静脉血液回流。扎,以助静脉血液回流。包扎四肢应暴露出指或趾,以
7、便观察外周血运和感觉。如腹部伤口有脏器脱出 3 (如肠、网膜等),不要将脱出物送回腹腔,而用敷料盖上,扣上容器,再做腹部包扎。 3.固定骨折固定应遵循以下原则:外固定范围应超过骨折上下相邻的两个关节;应在骨隆起处垫好棉垫,以防擦伤、压伤皮肤;固定时应将指(趾)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4.搬运 知识点三、休克知识点三、休克 【诊断要点】 (一)临床特征 1.休克早期血压变化不明显,常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或体征。 2.休克中期多表现为神志淡漠、迟钝,严重者可出现昏迷。血压明显降低,脉快而弱,浅表静脉萎陷,明显口渴,发绀,呼吸急促,尿少甚至无尿。 3.休克晚期昏迷,血压极低或测不到,对升压药不敏
8、感,可伴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常 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 (二)诊断指标 1.有诱发休克的病因。 2.意识障碍。 3.脉细速(100 次/分),或不能触到。 4.四肢湿冷,皮肤出现花纹,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30ml/h 或尿闭。 5.收缩压80mmHg。 6.脉压20mmHg 7.原有高血压者,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 30%以上。 凡符合上述第 1 项,以及第 2、3、4 项中的 2 项和 5、6、7 项中的 1 项者即可诊断。 【处理要点】 (一)治疗目的 主要是恢复组织灌注。 (二)一般措施 1.体位仰卧头低位,仰卧头低位,下肢抬高下肢抬高 15152020,有利于静脉回流,保证脑部供血。,有利
9、于静脉回流,保证脑部供血。昏迷者头偏向一侧。 2.维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鼻导管、正压给氧或高浓度面罩给氧)。 3.保持正常体温注意保温及有效的降温。 4.镇静需要时可使用镇静剂,避免过多搬动。 (三)积极消除病因 (四)补充血容量各类休克均存在相对或绝对的血容量不足,故扩容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各类休克均存在相对或绝对的血容量不足,故扩容是抗休克的基本措施。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2.液体的选用 3.输液量的掌握原则 4.血容量补足的指标 (1)血压回升,脉压增大。 (2)脉搏速率逐渐下降,搏动有力。 (3)意识(反映脑组织灌流)逐渐清楚,反应良好。 (4)尿量(反映内脏灌流)稳定在 30ml/
10、h 以上。 (5)肢体温度及色泽(反映体表灌流)改善。 过敏性休克临床上可见烦躁、弥散性荨麻疹或水肿、背痛、气阻感、咳嗽、支气管痉挛或喉水肿,严重者有低血压、意识丧失、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和惊厥等,可引起病人突然死亡。紧急处理是立即脱紧急处理是立即脱离过敏原离过敏原,保持气道通畅,吸氧,无呼吸者气管插管;喉头水肿者或气道梗阻无法插管者,立即行气管切开术。静脉用药首选肾上腺素。静脉用药首选肾上腺素。 4 知识点四、急性呼吸衰竭知识点四、急性呼吸衰竭 【诊断要点】 (一)病因诊断 (二)缺氧的临床特征 1.危害程度取决于缺氧的发生速度、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2.组织耐受力神经系统最差;骨骼肌肉系统
11、最强。 3.临床表现为发绀、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节律不规则、谵妄、昏迷、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进而血压下降,重者心跳停搏。 (三)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特征 1.危害程度轻度升高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引起兴奋,持续升高则起抑制作用。 2.容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容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3.临床表现为头痛、嗜睡、反应迟钝、昏迷、多汗、球结膜水肿、扑翼性震颤、血压下降。 (四) 实验室检查静息状态、 呼吸室内空气、 海平面高度的情况下, 除外心血管疾病等原因, Pa02 6.7kPa(50mmHg),即可诊断。 知识点五、急性呼吸困难知识点五
12、、急性呼吸困难 【诊断要点】根据主要的发病机制,可将呼吸困难分为下列五种基本类型。 (一)肺源性呼吸困难: 1.吸气性呼吸困难 2.呼气性呼吸困难 3.混合性呼吸困难 (二)心源性呼吸困难 (三)中毒性呼吸困难酸中毒大呼吸。潮式呼吸。 (四)血液病引起的呼吸困难 (五)神经精神因素引起的呼吸困难 【处理要点】 1.紧急畅通气道 2.迅速吸氧。 3.哮喘患者可吸入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同时给予地塞米松 510mg 肌注、静注或静滴;也可静脉滴注氨茶碱。 4.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要双下肢下垂,肌注呋塞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5.气胸患者患侧制动,同时给予镇静、镇咳治疗。 【转诊事项】有下列情况者,应及时
13、转诊: 1.呼吸困难伴发热,应明确有无肺部感染、急性胸膜炎、急性心包炎等。 2.呼吸困难伴胸痛,有可能是自发性气胸、大叶性肺炎、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等。 3.发作性呼吸困难除支气管哮喘外,常可见心源性哮喘,以及各种过敏反应性疾病。 4.产妇破水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休克,应考虑为肺羊水栓塞。 5.胸、腹部大手术后突然呼吸困难,须除外肺不张。长骨骨折后出现呼吸困难,应除外脂肪栓子引起的肺栓塞。 知识点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知识点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要点】 (一)原发病因诊断 1.直接肺损伤 2.间接原因 (二)临床特点 1.患者多为青壮年。 5 2.急性起病,在原发病救
14、治过程中(648 小时内)突发呼吸频率加快(3050 次/分),呼吸困难,鼻翼扇动,烦躁不安,发绀明显,辅助呼吸肌运动增强,肺泡呼吸音减弱伴湿性啰音。吸氧不能缓解症状吸氧不能缓解症状。 3.辅助检查 (1)胸片:早期肺纹理增强,继而迅速出现双肺弥漫性浸润影。 (2)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大于 50%时,Pa02仍低于 8.0kPa(60mmHg)。早期 PaC02正常或偏低,后期可增高。 4.除外左心衰竭引起的肺水肿和慢性肺部疾病。 【处理要点】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纠正缺氧:目前公认有效的通气方式是呼气末正压通气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3.合理输液控制入量呈轻度负平衡(-1000-
15、500ml),早期尽量给晶体液。 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意见不一。 5.防治并发症 知识点七、自发性气胸知识点七、自发性气胸 【诊断要点】 1.诱因剧咳、用力屏气、剧烈运动、提取重物等。 2.症状 (1)胸痛:突然发生,锐痛,深吸气加重。 (2)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明显,重者可发生呼吸衰竭。 (3)刺激性干咳。 (4)休克:血压下降、大汗、发绀、脉细速,可很快昏迷死亡。 3.体征患侧胸廓膨隆,运动减弱,肋间隙增宽,叩诊呈鼓音,肝浊音界消失,语颤减弱,呼吸音消失,气管移向健侧。 4.辅助检查胸片显示积气部位透光度增强,肺纹理消失,肺被压缩向肺门区。 【处理要点】 1.保持镇静,减少搬动。 2.卧床
16、休息,吸氧。 3.有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者可给氨茶碱,咳嗽者可给止咳药。 4.动态观察肺压缩在肺压缩在 25%25%以下的闭合性气胸,以下的闭合性气胸, 2 24 4 周后也可自行吸收。周后也可自行吸收。 5.胸穿排气胸腔积气量大伴呼吸困难,尤其是张力性气胸者,应紧急排气。穿刺部位选在患侧锁骨中线第 2 肋间或腋前线第 45 肋间。 6.闭式引流排气积气量大的张力性气胸、开放性气胸、抽气治疗后反复发作者。 7.胸膜腔粘连术和手术治疗。 知识点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知识点八、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诊断要点】 (一)确定上消化道出血 1.呕血与黑便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2.周围循环衰竭取决于出血
17、量及速度。 3.肠源性氮质血症。 4.发热一般为不超过 38的低热,持续 35 天。 (二)判断出血量 1.每日出血量在 5ml 以上时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一次出血 50ml 以上时发生柏油便。 2.胃内潴积血量在 250300ml 可引起呕血。 3.次出血大于 400ml 可出现临床症状(头晕、出汗、脉搏增快或晕厥等)。 6 4.短时间内失血量超过 1000ml 或循环血量的 20%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可同时出现明显贫血征象和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 (三)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分级把休克和失血量结合起来分类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1.轻度休克血容量丢失40%。神志不清、反应迟钝、脉压小、脉搏细弱、呼吸
18、急促。血红蛋白60g/L。 【处理要点】 (一)一般急救措施平卧位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下胃管等。 (二)迅速补充血容量“先盐后糖,先胶体后晶体,先快后慢”的原则。“先盐后糖,先胶体后晶体,先快后慢”的原则。 (三)积极止血 1.消化性溃疡出血 (1) 全身止血:组胺 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等)。 (2)局部止血 1)去甲肾上腺素 8mg 加入 4生理盐水 100ml 中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 2)凝血酶:禁忌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可溶于生理盐水或牛奶、豆汁中口服或胃管注入。 (3)胃镜止血 (4)外科治疗:适用于严重持续大出血、药物治
19、疗无效者。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四)出血停止的判断 1.一般出血停止 3 天后大便转黄。 2.一次出血后 48 小时以上未再出血,则发生再出血的可能性较小。 3.密切、动态观察病情,并综合血压、脉搏、神志、腹部情况、大便性状、周围血象、血尿素氮以及扩容治疗反应等多方面资料作出判断。 (五)再出血的判断 1.反复呕血、色转鲜红或黑便频数、质变稀薄、肠鸣音亢进。 2.胃管抽出较多新鲜血。 3.周围循环衰竭经扩容不见好转或一度好转又恶化。 4.尿素氮持续升高或再升高(充分补液、尿量已足,原无肾脏疾患者)。 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细胞比容持续下降,网织红细胞持续升高。 【转诊事项】
20、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不明,有活动出血、经抢救后再出血或出血后很快发生休克,经紧急处理后血压、脉搏仍不稳定,或全身状况继续恶化者均应迅速转院治疗。 1.对转送途中呕血和黑便不止者,如无禁忌可服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同时注意观察基本生命体征变化,给予积极支持治疗及对症处理。 2.注意患者体位,防止发生误吸窒息。 3.出血部位明确,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应积极转院手术治疗。 知识点九、癫痫持续状态知识点九、癫痫持续状态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1.既往有癫痫发作史。 2.一次发作达 30 分钟以上,或频繁发作在 30 分钟以上,发作间隙期意识障碍不恢复者,均为癫痫持7 续状态。 可分为惊厥性和非惊厥性两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全科 主治 专业知识 讲义 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