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水利水电项目工程与管理方案计划毕业规划设计.doc

收藏

编号:256600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91.17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10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水利水电 项目 工程 管理 方案 计划 规划 毕业 设计
资源描述:
-! 一、综述 1.1工程概况 平山水库位于湖北省某县平山河中游,该河系睦水(长辽的支流)的主要支流,全长284m,流域面积为556㎞2,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491㎞2;平山河是山区河流,河床比降为0.3%,沿河有地势较为平坦的小平原,最低高程为62.5m左右。 1.2枢纽任务 枢纽主要任务以灌溉发电为主,并结合防洪、航运养殖、给水等任务进行开发。 1.3设计基本数据 1) 正常蓄水位 113.0 2) 设计洪水位:113.10m; 3) 校核洪水位:113.50m; 4) 死水位:105.0m(发电极限工作深度8m); 5) 灌溉最低库水位:104.0m; 6) 总库容:2.00亿m3; 7) 水库有效库容:1.15亿m3; 8) 发电调节保证流量Qp=7.35m3/s,相应下游水位63.20m; 9) 发电最大引用流量Qmax=28 m3/s,相应下游水位68.65m; 10) 通过调洪演算,溢洪道下泄流量Q1%=840 m3/s,相应下游水位72.65m。 11) 校核情况下,溢洪道下泄流量Q0.1%=1340 m3/s,相应下游水位74.30m。 12) 水库淤积高程85.00m。 二、坝址水文特性 暴雨洪峰流量Q0.05%=1860m3/s,Q0.5%=1550m3/s,Q1%=1480m3/s。 多年平均流量13.34m3/s,多年平均来水量4.22亿m3。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0m/s,水库吹程8km,多年平均降雨次数48次/年,库区气候温和。 三、枢纽及库区地形地质条件 3.1坝址、库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 平山河流域多为丘陵地区,在平山枢纽上游均为大山区,河谷山势陡峭,河谷边坡一般为60~70,地势高差都在80~120m,河床宽一般为400m,河道弯曲很厉害,尤其枢纽布置处更为显著形成S形,沿河沙滩及两岸坡积层发育,坝址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其覆盖物较厚,基岩产状凌乱。 靠近坝址上游是泥盆纪五通砂岩,坝下游为二迭纪石炭岩,坝轴线位于五通砂岩上面。 在平山咀以南,即石灰岩与砂岩分界处,发现一大断层,其走向近东西,倾向大致向北西,在坝轴线左岸的五通砂岩特别破碎,产状凌乱,岩石隐裂隙很发育。岩石的渗水率都很小,两岸多为 0.001~0.01升/分,坝址处沿坝轴线是1.5-5.0m厚的覆盖层,k=10-4cm/s,γ浮=10kN/m3,ψ=35 坝区地震为5~6度,设计时可不考虑。 3.2筑坝材料 枢纽大坝采用当地材料筑坝,据初步勘察,土料可以采用坝轴线下游1.5~3.5公里的丘陵区与平原地带的土料,且储量很多,一般质量尚佳,可作筑坝之用。砂料可在坝轴线下游1~3公里河滩范围内及平山河出口处两岸河滩开采。石料可以用采石场开采,采石场可用坝轴线下游左岸山沟较合适,其石质为石灰岩、砂岩,质量良好,质地坚硬,岩石出露,覆盖浅,易开采。 材料的性质及各项指标如下表所示 土壤类别 干容重 (KN/m3) 最优含水率 (%) 孔隙率 (%) 内摩擦角 Φ 粘 着 力 (KPa) 渗透系数 (cm/s) 壤土 15.8 15 42 24(湿) 20(干) 12 110-5 黏土 15.4 25 25 20(湿) 18(干) 37 110-6 山皮土 16.0 23 39 22(湿) 33(干) 7.5(湿) 10(干) 110-3 覆盖层 16.0 35 0 110-4 砂料 16.0 40 30 0 110-3 堆石 18.0 33 38 0 3.3力学参数 基岩允许抗压强度2MPa,混凝土与基岩摩擦系数f=0.58。基岩的内摩擦系数f=0.7,粘着力C=0.5MPa,容重r=26kN/m3 四、枢纽建筑物选型及枢纽总体布置 4.1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洪水标准 1)枢纽建筑物组成 根据水库枢纽的任务,该枢纽组成建筑物主要包括:拦河大坝、水电站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水库放空隧洞(拟利用导流洞作放空洞)等。 2)工程等级及主要建筑物的级别、洪水标准 根据所给资料(发电、防洪、库容、灌溉面积),对照《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确定枢纽等别(先确定分项等级,再按最大者确定枢纽等级)和建筑物级别。 (1)各效益指标等别:根据电站装机容量9000千瓦即9MW,小于10MW,属Ⅴ等工程;根据总库容为2.00亿m3,在10~1.0亿m3,属Ⅱ等工程。 (2)水库枢纽等别:根据规范规定,对具有综合利用效益的水电工程,各效益指针分属不同等别时,整个工程的等别应按其最高的等别确定,故本水库枢纽为Ⅱ等工程。 (3)水工建筑物的级别:根据水工建筑物级别的划分标准,Ⅱ等工程的主要建筑物为2级水工建筑物,所以本枢纽中的拦河大坝、溢洪道、水电站建筑物、灌溉管道、水库放空隧洞为2级水工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筏道为3级水工建筑物。 确定枢纽建筑物的的等级的目的是要确定设计和校核洪水标准,从而通过调洪演算来进一步确定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113.1m(百年一遇),Q1%=840m3/s,下游水位72.65m 设计洪水位113.5m(千年一遇),Q0.1%=1340m3/s,下游水位74.30m 4.2枢纽建筑物选型 1)坝轴线的选择 坝轴线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土石坝坝轴线一般选在河道转弯下游处,地质条件良好,且与料场的距离适宜。 2)枢纽各建筑物选型 (1)挡水建筑物 在岩基上有三种类型:重力坝、拱坝、土石坝。 a、重力坝方案 从枢纽布置处地形地质平面图及坝轴线地质剖面图上可以看出,坝址基岩为上部为五通砂岩,下面为石英砂岩和砂质叶岩,覆盖层沿坝轴线厚1.5~5.0m,五通砂岩厚达30~80m,若建重力坝清基开挖量大,修建重力坝所需水泥、钢筋等材料运输不方便,且不能利用当地筑坝材料,故修建重力坝不经济。 b、拱坝方案 修建拱坝理想的地形条件是左右岸地形对称,岸坡平顺无突变,在平面上向下游收缩的河谷段;而且坝端下游侧要有足够的岩体支撑,以保证坝体的稳定。该河道弯曲相当厉害,尤其枢纽布置处更为显著形成S形,1#坝址处没有雄厚的山脊作为坝肩,左岸陡峭,右岸相对平缓,峡谷不对称,成不对称的“U”型,下游河床开阔,建拱坝的造价过高,不宜修筑。 c、土石坝方案 土石坝对地形、地质条件要求低,几乎在所有的条件下都可以修建,且施工技术简单,可实行机械化施工,也能充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覆盖层也不必挖去,因此造价相对较低,所以采用土石坝方案。 (2)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土石坝最适合采用岸边溢洪道进行泄洪,在坝轴线下游300m处的两岸河谷呈马鞍形,右岸有马鞍形垭口,采用正槽式溢洪道泄洪,泄水槽与堰上水流方向一致,水流平顺,泄洪能力大,结构简单,运行安全可靠,适用于各种水头和流量。 (3)水电站建筑物 因为土石坝不宜采用坝式水电站,而宜采用引水式发电,又因装机容量为9000kw,装机容量小,台数为三台,故采用单元供水式引水发电。 (4)放空建筑物 施工导流洞及水库放空洞,均采用有压式。为便于检修大坝和其它建筑物,拟利用导流隧洞作放空洞,洞底高程为70.00m,洞直径为5.0m。 4.3枢纽总体布置方案的确定 根据枢纽布置的基本原则,结合本工程的市级情况,主要确定各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并绘制平面布置图。 挡水建筑物——土石坝(包括副坝在内)放在主河床,布置呈直线; 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右岸的天然垭口处; 灌溉引水建筑物——引水隧洞紧靠在溢洪道的右侧布置; 水电站建筑物——引水隧洞、电站厂房、开关站等布置在右岸(凸岸),在副坝和主坝之间,厂房布置在开挖的基岩上,开关站布置在厂房旁边; 水库放空洞布置在右岸的山体内。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后确定枢纽布置直接绘制在蓝图上(地形地质平面图)。 五、土坝设计 5.1坝型选择 影响土石坝坝型选择的因素有:1.坝高;2.筑坝材料;3.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4.施工导流、施工进度与分期、填筑强度、气象条件、施工场地、运输条件、初期度汛等施工条件;5.枢纽布置、坝基处理型式、坝体与泄水引水建筑物等的连接;6.枢纽的开发目标和运行条件;7.土石坝以及枢纽的总工程量、总工期和总造价。 枢纽大坝采用当地材料筑坝,据初步勘察,土料可以采用坝轴线下游1.5~3.5公里的丘陵区与平原地带的土料,且储量很多,一般质量尚佳,可作筑坝之用。砂料可在坝轴线下游1~3公里河滩范围内及平山河出口处两岸河滩开采。石料可以用采石场开采,采石场可用坝轴线下游左岸山沟较合适,其石质为石灰岩、砂岩,质量良好,质地坚硬,岩石出露,覆盖浅,易开采。 从建筑材料上说,均质坝、心墙坝、斜墙坝均可。 1)均质坝。坝体材料单一,施工工序简单,干扰少;坝体防渗部分厚大,渗透比降比较小,有利于渗流稳定和减少通过坝体的渗流量,此外坝体和坝基、岸坡、及混凝土建筑物的接触渗径比较长,可简化防渗处理。但是,由于土料抗剪强度比用在其他坝型坝壳的石料、砂砾和砂等材料的抗剪强度小,故其上下游坝坡比其他坝型缓,填筑工程量比较大。坝体施工受严寒及降雨影响,有效工日会减少,工期延长,故在寒冷及多雨地区的使用受限制。 2)斜墙坝。由于不透料(土料)位于上游,不便于土料上坝;土质斜墙靠在透水坝壳上,如果坝壳沉降大,将使斜墙开裂;与岸坡及混凝土建筑物连接不如心墙坝方便,斜墙与地基接触应力比心墙小,同地基结合不如心墙坝;断面较大,特别是上游坡较缓,坝脚伸出较远,填筑工程量较心墙大。 3)心墙坝。用作防渗体的土料位于坝下游1.5~3.5公里的丘陵区与平原地带的土料,且储量很多,一般质量尚佳,可作筑坝之用;用作透水料的砂土可从坝上下游0.3~3.5公里河滩上开采,储量多,可供筑坝使用,这样便于分别从上下游上料,填筑透水坝壳,使施工方便,争取工期。心墙坝的优点还有:心墙位于坝体中间而不依靠在透水坝壳上,其自重通过本身传到基础,不受坝壳沉降影响,依靠心墙填土自重,使得沿心墙与地基接触面产生较大的接触应力,有利于心墙与地基结合,提高接触面的渗透稳定性;当库水位下降时,上游透水坝壳中水分迅速排泄,有利于上游坝坡稳定,使上游坝坡比均质坝或斜墙坝陡;下游坝壳浸润线也比较低,下游坝坡也可以设计得比较陡;在防渗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土料用量比斜墙坝少,施工受气候影响相对小些;位于坝轴在线的心墙与岸坡及混凝土建筑物连接比较方便。 由于土石坝的地基适应性强,理论上说,这几类坝都可以选用,具体考虑到当地两岸的坝坡较陡峭,因此选用较能够适应陡峭坝坡地形的心墙坝作为首选坝型。 5.2坝体剖面设计 土石坝的剖面设计指坝坡、坝顶宽度、坝顶高程。 1)坝顶高程 坝顶高程等于不同运行情况下的水库静水位加上超高之和,并分别按以下运用情况计算,取较大值:①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②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情况的坝顶超高 d=风吹的壅高e+波浪爬高ha+安全加高δ ——波浪的平均波高 ——坝坡坡率,初拟时取3; ——坝坡护面糙率,干砌块石护坡0.0275,浆砌块石护坡取0.025,沥青和混凝土0.0155,本设计采用砌石块石护坡 由莆田水电站公式 v——多年平均最大风速,正常运行时取1.5-2.0倍,非正常运行时取v=10m/s,非正常运行时取v=18m/s。 D——风的有效吹程D=8m H1——坝前的平均水深 坝前水位壅高 ——综合摩阻系数,其值变化在(1.5~5.0)10-3之间,计算时一般取K=3.610-3; v——设计风速 D——吹程,单位km ——风向与水域中线(或坝轴线的法线)方向的夹角。 δ——安全加高,m,根据坝的等级和运用情况,按表1-1确定。 安全加高δ (单位:m) 运用情况 坝的级别 Ⅰ Ⅱ Ⅲ Ⅳ、Ⅴ 正常 1.5 1.0 0.7 0.5 非常 0.7 0.5 0.4 0.3 两种情况计算成果如下 设计情况 校核情况 上游静水位(m) 113.1 113.5 河底高程(m) 68 坝前水深(m) 45.1 45.5 上游坡率 3 上游糙率 0.025 0.025 风速(m) 10*1.8 10 吹程(m) 8 平均波高(m) 0.690649 0.358410 波浪爬高 1.957238 0.951334 波浪壅高 0.003576 0.003559 安全加高 1 0.5 坝顶高程 116.0608 114.9549 坝顶高程取正常运行和非正常运行中较大值,取116.2m可满足要求 (2)坝顶宽度 坝顶宽度应满足交通要求、施工条件、防汛抢险等要求,坝顶宽度取10m,B=10m>H0.5 (3)上下游坡度的确定 因最大坝高约116.20-68.00=48.20m,故采用上级坝坡二级变坡,下游三级坝坡。 (1)上游坝坡:从坝顶至坝踵依次为1︰3; 1︰3.5。 (2)下游坝坡:从坝顶至坝趾依次为1︰2.5;1︰3,1︰3.25。 (3)马道:第一级马道高程为85,第二级马道高程100m,马道宽度取2.0m。 (4)心墙的断面尺寸墙顶部宽度:一般不小于3m,可取5m。 心墙顶部高程:心墙顶部高程以设计水位加0.6m超高并高于校核水位,取113.7m,上部留有2.5m的保护层厚度。 心墙两侧坡度:可取1:0.15-1:0.3,取1:0.2 心墙的位置:位于坝中心线,心墙底部设齿墙,与不透水层相接 5.3坝体排水设施布置 采用堆石棱柱体排水,棱柱体顶面高程应高出下游最高水位1m,取75.5m,堆石棱体内坡取1:1.5,外坡取1:2.0,坝顶取2.0m。 5.4土坝渗流计算和分析 1)渗流计算的基本假定 (1)心墙采用粘土料,渗透系数k=10-6cm/s,坝壳采用砂土料,渗透系数,k=10-2cm/s两者相差倍,可以把粘土心墙看作相对不透水层,因此计算时可以不考虑上游坝壳损失的水头作用。下游设有棱体排水,可近似的假设浸润线的逸出点为下游水位与堆石棱体内坡的交点。下游坝壳的浸润线也较平缓,接近水平,水头主要在心墙部位损失。 (2)土体中渗流流速不大且处于层流状态,渗流服从达西定律,即平均流速v等于渗透系数K与渗透比降i的乘积,v=Ki。 (3)发生渗流量时土体孔隙尺寸不变,饱和度不变,渗流为连续的。 2)渗流计算条件 渗流计算应考虑如下组合,取其最不利者作为控制条件:1)上游正常高水位,下游相应的最低水位;2)上游设计或校核洪水水位,分别相应的下游水位。 计算设计洪水位113.10m,相应下游的最低水位72.65。 3)渗流分析的方法 采用水力学法进行土石坝渗流计算,以下公式来自水利计算手册(2006,第二版)。 q为渗流量 将心墙看作等厚的矩形,则其平均宽度为: T=5m H1=113.1-68=45.1m H2=72.65-68=4.65 m s=d=(116.2-100)*2.5+(100-85)*3+(85-75.5)*3.25-(75.5-72.65)*1.5-(13.74-10)/2=110.23m k1=10-5m/s k2=10-8m/s k3=10-6m/s 联立前面两式得h=7.22m ,q=8.59*10-7m2/s 浸润线方程 =0.060x 5.5坝坡稳定计算(只作下游坡一个滑弧面的计算) 采用“瑞典圆弧法”进行计算 (1)计算工况:上游设计水位+下游相应水位 (2)计算内容:确定下游坝坡的最小抗滑稳定系数,判断处理的坡面是否满足要求 (3)滑弧面的选择:滑动面的起点在坝顶、与心墙相交、与坝基接近或切入坝基、端点在坝坡脚附近。圆弧半径尽量选择为整数。 (4)荷载计算:土坝坝体自重浸润线以上按湿容重计算,在浸润线以下、下游水面线以上的土体按饱和容重计算,在下游水位以下的土体,按浮容重计算。 圆弧半径为R=140m,对滑动面上土体进行分条编号:坝顶向下依次为1,2,3,… 为简化分析,现只考虑自重荷载。对如图4—4,所示的坝坡,以i土条为例,其自重,式中为土条面积,为土体容重。自重在滑动面上的切向分力起促滑作用,法向分力在滑动面上产生摩擦力,起抗滑作用。式中为土条底部中点所在半径与铅直线的夹角,是土条在滑动面处的内摩擦角。 在滑动面上总滑动力为,总抗滑力为 由于坝体中渗流量q很小,所以不考虑孔隙水压力。 计算结果如表3-4所示: 坝坡稳定计算表 土条编号 自重Wi (kN) 角度αi sinαi cosαi Wi*sinαi(kN) Wi*cosαi(kN) Wicosαitanφ(kN) Li(m) Li*ci 1 885.83 41 0.656 0.755 581.154 668.541 256.49 13.36 317.0 2 5403.83 35 0.574 0.819 3099.507 4426.554 1788.328 26.77 200.8 3 7334.67 28 0.469 0.883 3443.420 6476.132 2616.357 24.56 184.20 4 8248.46 19 0.326 0.946 2685.436 7799.073 3150.826 23.20 174.0 5 8370.61 11 0.191 0.982 1597.188 8216.818 3319.595 26.09 195.7 6 4211.48 4 0.070 0.998 293.778 4201.223 2940.856 17.99 0.0 7 2529.97 -3 -0.05 0.999 -132.408 2526.502 1768.551 28.31 0.0 ∑ 11568.075 α 15841 1071.7 (5)稳定分析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规定的坝坡抗滑稳定的最小安全系数如表3-5所示: 表3-5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 运用条件 工程等级 1 2 3 4、5 正常运用条件 1.30 1.25 1.20 1.15 非常运用条件一 1.20 1.15 1.10 1.05 非常运用条件二 1.10 1.05 1.05 1.00 本设计中K=1.462 >[K]=1.25,安全系数满足要求。坝的稳定安全系数偏大,但是鉴于各种因素考虑不全,实际安全系数可能要小些,故而不改变坝坡 5.6地基的处理 1) 地基处理 (1)河槽处:水流常年冲刷,基岩裸露,抗风化能力强,岩石的渗水率很小,多为0.001~0.010升/分,故只需清除覆盖层即可,挖至基岩即可。 (2)右岸河滩:覆盖层和坡积层相对较厚,岩层裂隙较为发育,拟采用局部帷幕灌浆,同时进行压实,加固地基。 (3)左岸山体:五通砂岩特别破碎,产状零乱,可采取适当挖除的措施。 2)坝体与地基的连接 (1)主河槽部位:基岩透水率很小,能达到渗流控制的要求,采用在心墙底端局部加厚的方式与地基相连。 (2)右岸河滩:坡积层、覆盖层较发育,岩层十分破碎,隐裂隙发育,故采用截水槽的方式与基岩相连。 3)坝体与岸坡的连接 左坝肩到左滩地,坡积层、风化层需彻底清除,左岸坡上修建混凝土齿墙与岸坡相连接,岸坡较陡,开挖时基本与基岩大致平行。开挖角不能太大。 六、正槽式溢洪道设计 6.1溢洪道路线选择和平面位置的确定 主要考虑:地形、地质条件,枢纽总体布置等因素。 (1)地形条件 一般来讲,溢洪道的水流入口应位于水流流畅处,并与土石坝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横向水流对土石坝坝坡的冲刷影响,有利于坝的安全。利用垭口,有利于减少开挖工程量。本工程正好有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垭口,故在此处进行溢洪道布置。溢洪道的水流出口处,应与坝脚或下游其它建筑物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水流冲刷以及水流波动的影响。 (2)地质条件 应将溢洪道尽量修建在岩基上,并力求溢洪道两岸山坡稳定。本工程垭口处覆盖层较薄,地质条件较好,两岸山体整体稳定,符合上述要求。 (3)枢纽总体布置 应考虑与枢纽各建筑物在总体布置上的协调。入流、出流对枢纽其他建筑物的干扰。 6.2 溢洪道的孔口尺寸确定 (1)堰型选择 溢洪道溢流堰可采用WES型实用堰,也可采用宽顶堰。本工程拟采用WES型实用堰。 (2)堰顶高程 根据设计资料给出,堰顶高程为107.5m。 (3)溢流前缘宽度L:分别按设计情况和校核情况进行估算。 计算情况 上游水位(m) 下泄最大流量(m3/s) 相应的下游水位(m) 设计 113.10 1340 72.65 校核 113.50 1660 74.30 ,q为单宽流量 m为流量系数,在设计水头下取为0.502;为设计水头。 计算结果如表4-1 表4-1 溢流前缘宽度计算 计算情况 上游水位 泄量 堰上水头 流量系数 单宽流量 溢流前缘宽度 H0(m) Q (m3/s) H0 (m) m q(m2/s) L(m) 设计情况 113.1 840 5.6 0.502 29.45 28.52 校核情况 113.5 1340 6.0 0.502 32.66 41.02 由此可计算得溢流前缘宽度为41.02m。 (4)单孔宽度b的确定 孔数n取为整数。b=L/n。b应为整数。选择5孔,则单孔宽为8.204m,取单孔宽为9m。 (5)闸门 可采用弧形闸门或平板闸门。本设计中选用平板闸门。闸门顶部高程为正常高水位+安全超高=113.1+0.5=113.6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95》,闸门尺寸取为9m6.5m(宽高),宽高比为9/6.5=1.38,满足按规范规定的露顶式闸门宽高比(1.0~1.5)。 (6)闸墩 根据溢流堰的构造要求,闸室中墩宽度取为2.5m,中墩分缝,边墩宽度取为3m,由此计算可得溢流堰宽B: 6.3溢洪道泄槽设计 (1)泄槽的平面布置 泄槽在平面布置上,沿水流方向呈直线、等宽、对称布置,这样可使水流平顺、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避免弯道或断面尺寸的变化,以防止高速泄流引起的波动、掺气、空蚀等现象。 (2)泄槽的纵断面底坡 泄槽纵断面的布置与地形、地质条件关系密切。泄槽底坡尽可能采用单一的坡度,一坡到底,且满足,保证泄槽中的水流流态为急流。 由地形地质平面图上量得堰顶到下游74.30m高程处的水平距离为108m,高差为33.20m,故从堰顶到下游水面连一直线,直线的斜率大约等于0.3。为减少挖方,初步拟定泄槽坡率i=0.3。泄槽衬砌初拟选用石灰浆砌块石水泥浆勾缝型式,查阅有关文献,浆砌块石糙率一般为0.025。取,近似计算临界水深 q=1340/45=29.78m 故其临界底坡: 验算坡度 (3)泄槽的断面尺寸 溢洪道处于岩基,可采用矩形或接近矩形的断面,使流量和流速分布都比较均匀,对下游消能有利。本设计采用矩形断面宽b=70m,长L约为82m。 (4)边墙高度的确定 边墙的高度采用推求水面线的方法确定。泄槽水面线根据能量方程,用分段求和法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为分段长度,m; 、分别为分段始末断面水深,m; 、分别为分段始末断面平均流速,m/s; 、分别为流速分布不均匀系数,取1.05; 为泄槽底坡的倾角; i为泄槽底坡,i=tan; 为分段内平均摩阻坡降; n为泄槽槽身糙率系数,可查相应规范; 为分段平均流速,m/s; 为分段平均水力半径,,m; 按《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泄槽段起始断面水深小于,计算公式为: q为计算断面以上单宽流量,m2/s; 为计算断面以上总水头,m; 起始计算断面流速系数,取0.95; 计算得到=2.04 m 本设计计算简图如图4-1。计算采用校核洪水情况,按水深进行分段,用上述方法计算泄槽水面线。 图4-1 水面线计算简图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水面线计算成果1 断面 A R v m m2 m m/s m/s 1-1 2.04 142.8 2.04 9.383754 2-2 1.8 126 1.8 10.63492 10.00934 3-3 1.6 112 1.6 11.96429 11.2996 4-4 1.4 98 1.4 13.67347 12.81888 5-5 1.3 91 1.3 14.72527 14.19937 6-6 1.2 84 1.2 15.95238 15.33883 7-7 1.1 77 1.1 17.4026 16.67749 8-8 1 70 1 19.14286 18.27273 水面线计算成果表2 断面 R ̅ n J ̅ i-J ̅ △L L m m m 1-1 0.025 2-2 1.92 0.025 0.02624 0.27376 3.66 3.66 3-3 1.7 0.025 0.039332 0.260668 4.88 8.54 4-4 1.5 0.025 0.059812 0.240188 7.98 16.52 5-5 1.35 0.025 0.084458 0.215542 6.12 22.64 6-6 1.25 0.025 0.109207 0.190793 8.69 31.33 7-7 1.15 0.025 0.144282 0.155718 13.44 44.77 8-8 1.05 0.025 0.195539 0.104461 24.60 69.37 (5)边墙高度的确定: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考虑掺气水深△h、安全超高△h’’来确定。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泄槽段水流掺气水深△h可按下式计算: h为泄槽计算断面水深,m; v为不掺气情况下的泄槽计算断面流速; 为修正系数,可取1.0~1.4s/m;本设计取1.0s/m。 《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规定,泄槽段边墙高度,应根据计入波动及掺气后的水面线,再加上0.5~1.5m的超高。本设计中安全超高△h’’取0.5m。 边墙高度计算结果如表4-3: 表4-3 边墙高度计算 断面 泄槽计算断面水深h v 掺气水深△h 安全超高△h’’ 边墙高度 m m/s m m m 1-1 2.04 9.383754 0.191429 0.5 2.731429 2-2 1.8 10.63492 0.191429 0.5 2.491429 3-3 1.6 11.96429 0.191429 0.5 2.291429 4-4 1.4 13.67347 0.191429 0.5 2.091429 5-5 1.3 14.72527 0.191429 0.5 1.991429 6-6 1.2 15.95238 0.191429 0.5 1.891429 7-7 1.1 17.4026 0.191429 0.5 1.791429 8-8 1 19.14286 0.191429 0.5 1.691429 6.4溢洪道消能设计 本枢纽溢洪道处于岩基上,可采用挑流消能。 (1)挑流鼻坎型式 选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鼻坎上水流平顺、挑距较远、应用广泛的连续式鼻坎。鼻坎挑角。鼻坎高程高出下游最高水位(设计时72.65m、校核时74.30m)1~2m,取76.00m,反弧半径R=12m。 (2)水舌挑射距离计算 式中: L为水舌挑距,m; 为坎顶水面流速, m/s,按鼻坎处平均流速v的1.1倍;取20.1m/s 为坎顶垂直方向水深,m,;取0.958m 为坎顶至河床面高差,m, 计算得L=43.48m (3)冲刷坑深度的计算(由河床表面至坑底) 式中: 为水垫厚度,自水面算至坑底,m; 为冲坑深度,m; q为单宽流量,m2/s;q=1340/70=19.14 m2/s H为上下游水位差,m;113.5-74.3=39.2m 下游水深,m; 为冲坑系数,坚硬完整的基岩,坚硬但完整性较差的基岩,软弱破碎、裂隙发育的基岩。此工程下游河床存在破碎带和一假想逆断层,岩层裂隙发育,所以取。 冲坑计算结果见表4-5。 表4-5 冲刷坑深度计算结果 计算情况 Z上(m) Z下(m) H(m) (m) 校核水位 113.50 74.30 39.20 1.7 20.43 9.3 18.61 9.31 (4)安全验算 6.5溢洪道细部结构设计 (1)WES型实用堰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SL253-2000》,WES实用堰堰顶上游曲线采用三段圆弧,上游堰面铅直,下游为幂曲线。如图4-2所示: 溢流面由顶部曲线段、中间直线段和反弧段三部分组成。设计要求:①有较高的流量系数,泄流能力大;②水流平顺,不产生不利的负压和空蚀破坏;③体形简单、造价低、便于施工等。 1)确定定型设计水头 堰顶高程=108m;校核洪水位=116m; 最大堰上水头=113.5-107.5=6m; 定型设计水头:=(0.65~0.85)=(0.65~0.85)6=3.9m~5.1m 取=5m。 R1=0.5Hd=0.55=2.5m,c1=0.175Hd=0.1755=0.875 m R2=0.2Hd=0.25=1 m,c2=0.276 Hd=0.2765=1.38m R1=0.04Hd=0.045 =0.2m,c1=0.2818 Hd=0.28185=1. 409m 下游段满足方程:并取直线CD的坡度为0.75 计算反弧段半径 R=(0.25~0.5)(Hd+zmax) 上下游水位差为zmax=39.2m故 R=(0.25~0.5)(Hd+zmax)=(0.25~0.5)(5+39.2)=11.05~22.1m 故取半径为15m WES溢流堰堰顶曲线 (2)其他构造设计 包括衬砌、排水、止水和分缝。 泄槽位于岩基上,且水流流速较大,选用石灰浆砌块石水泥浆勾缝型式。衬砌纵向接缝采用平接缝,沿水流向横缝采用搭接型式。纵横向分缝距离分别取为10m、20m,缝下设纵横向排水沟,并设有铜片止水装置,在排水沟顶面铺沥青麻片,以防止施工时水泥浆或运用时泥沙堵塞排水沟,各横向排水沟的水流应通过泄槽两侧的纵向排水沟排往下游,纵向排水管设置两排,以保证排水通畅。 七、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含计算)一份 2、设计图纸三张 (1)平面布置图 (2)枢纽下游展视图和溢洪道坡面图 (3)土坝典型断面图和溢洪道细节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水利水电项目工程与管理方案计划毕业规划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66000.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