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

收藏

编号:2567627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2.93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0
  
8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高层建筑 给水 排水管道 布置 规范 标准
资源描述:
-* 给水排水管道敷设规范及要求(整理的很全面) 1 给水管道的敷设及管材 室内给水管道的敷设、布置应严格按照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的要求进行,建筑室内管道布置和敷设原则如下: (1)室内生活给水管道宜布置成枝状管网,单向供水。 (2)室内给水管道不应穿越变配电房、电梯机房、通信机房、大中型计算机房、计算机网络中心、音像库房等遇水会损坏设备和引发事故的房间,并应避免在生产设备上方通过。室内给水管道的布置,不得妨碍生产操作、交通运输和建筑物的使用。 (3)室内给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的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4)埋地敷设的给水管应避免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穿越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5)给水管道不得敷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内、排水沟内。给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给水管道不得穿过大便槽和小便槽,且立管离大、小便槽端部不得小于0.5m。 (6)给水管道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变形缝。如必须穿越时,应设置补偿管道伸缩和剪切变形的装置。 (7)塑料给水管道在室内宜暗设。明设时立管应布置在不易受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在管外加保护措施。塑料给水管道不得与水加热器或热水炉直接连接,应有不小于0.4m的金属管段过渡。 (8)室内给水管道上的各种阀门,宜装设在便于检修和便于操作的位置。 (9)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生活给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最小净距,平行埋设时不应小于0.5m;交叉埋设时不应小于0.15m,且给水管道应在排水管的上面。 (10)给水管的伸缩补偿装置,应按直线长度、管材的线膨胀系数、环境温度和管内水温的变化、管道节点的允许位移量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应尽量利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温度变形。 (11)当给水管道结露会影响环境,引起装饰、物品等受损害时,给水管道应作防结露保冷层,防结露保冷层的计算和构造,按现行的《设备及管道保冷技术通则》执行。 (12)给水管道暗设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不得直接敷设在建筑物结构层内; 干管和立管应敷设在吊顶、管井、管窿内,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内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 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的外径不宜大于25mm; 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管管材宜采用塑料、金属与塑料复合管材或耐腐蚀的金属管材; 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管材,如采用卡套式或卡环式接口连接的管材,宜采用分水器向各卫生器具配水,中途不得有连接配件,两端接口应明露。地面宜有管道位置的临时标识。 (13)给水管道应避免穿越人防地下室,必须穿越时应按人防工程要求设置防暴阀门。 (14)需要泄空的给水管道,其横管宜设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15)给水管道穿越下列部位或接管时,应设置防水套管: 穿越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的外墙处; 穿越屋面处;注:有可靠的防水措施时,可不设套管。 穿越钢筋混凝土水池(箱)的壁板或地板连接管道时。 (16)明设的给水立管穿越楼板时,应采用防水措施。 (17)在室外明设的给水管道,应避免受阳光直接照射,塑料给水管还应有有效保护措施;在冻结地区应作保温层,保温层的外壳,应密封防渗。 (18)敷设在有可能冻结的房间、地下室及管径、管沟等地方的给水管道应有防冻措施。 本工程项目中的给水管道设计采用住宅内给水配水管找平层内敷设,低于找平层0.03米,其余均为梁板底敷设。 给水管选用原则: 1.给水系统采用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现行产品标准的要求。管道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产品标准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 2.埋地给水管道采用的管材,应具有耐腐蚀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能力。可采用塑料给水管、有衬里的铸铁给水管、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3.室内的给水管道,应选用耐腐蚀和安装连接方便可靠的管材,可采用塑料给水管、塑料和金属复合管、铜管、不锈钢管及经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 4.给水管道上使用的各类阀门的材质,应耐腐蚀和耐压。根据管径大小和所承受压力的等级及使用温度,可采用全铜、全不锈钢、铁壳铜心和全塑阀门等。 考虑到塑料管的水力的优点: 水力条件好;耐腐蚀;成本低;质轻;施工方便. 生活给水的管材均选用PP-R塑料管材。 2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说明 2.1 系统的组成 建筑内部的污废水排水系统应能满足以下三个基本要求: (1)首先,系统能迅速畅通地将污废水排到室外; (2)其次,排水管道系统内的气压稳定,有毒有害气体不进入室内,保持室内良好的环境卫生; (3)第三、管线布置合理,简短顺直,工程造价低。 为满足上述要求,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的组成有: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受水器、排水管道(排水管、横支管、立管、埋地干管和排出管)、清通设备(清扫口、检查口)、提升设备、污水局部处理设备(化粪池、隔油池)、通气系统。 污废水排水系统通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排水系统的正常使用,按系统通气方式,建筑内部污废水排水系统分为单立管排水系统、双立管排水系统和三立管排水系统。见表2-2。 表2-2 类别 实施方式 适用范围 单立管排水系统 无通气管方式 只有一根排水立管,没有专门的通气立管的系统。 立管顶部不与大气连通 适用于立管短,卫生器具少,排水量小,立管顶部不便伸出屋面的情况 有通气管的普通方式 排水立管向上廷伸,穿出屋顶与大气连通 适用于一般多层建筑 设特制配件方式 在横管现立管的连接处,设置特制配件代替一般三通;在立管底部以及横干管或排出管连接处设置特配件代替一般的弯头,改变管内水流状态,增大排水能力 适用各类多层、高层建筑 双立管排水系统 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专用通气立管组成 适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 三立管排水系统 由三根立管组成,分别为生活污水立管、生活废水立管和通气立管,两根排水立管共用一根通气立管 适用于生活污水同生活废水需分别排出室外的各类多层、高层建筑 2.2 系统的选择 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是将建筑内部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过的水收集起来及时排到室外。建筑内部排水系统计算的目的是确定排水管网各管段的管径、横向管道的坡度和通气管的管径,以及各控制点的标高和排水管件的组合形式。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分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在确定建筑内部排水体制和设置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时主要考虑下列因素: 1、 污废水的性质 根据污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确定是合流还是分流。如当两种生产污水合流会产生有害气体和其它物质时应该分流,与生活污水性质相似的屠宰、食品工厂污水可以和生活污水合流排水。不含有机物只含泥砂矿物质的工业废水可排入雨水排水系统。 2、 污废水污染程度 同类型污染物,但浓度不同的两种污水宜分流排除,既有利于轻污染废水的回收利用,又有利于重污染废水的处理。 3、 室外排水系统 建筑内部排水最终要排入室外排水系统。室外排水体制是指污水和雨水的分流与合流;室内排水体制是指污水与废水的分流与合流。当室外只有雨水管道时,室内宜分流;当室外有污水管网和污水厂时,室内宜合流。 4、 污废水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和处理要求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其中含有能回收利用的贵重工业原料。为减少环境污染,变废为宝,室内排水系统宜清浊分流,分质分流,否则会影响回收价值和处理效果。 本设计工程项目中的排水点包括办公楼卫生间的污水排放以及20~21层宾馆的污水排放,由于该建筑的主要用途为办公楼,其使用性质对卫生标准要求不高,而且其排水不像公共饮食业厨房那样含有大量油脂的洗涤废水,生活废水不必回收利用,故采用污废合流制,地下室消防泵和自动喷淋泵房的排水方式采用设置排水暗沟汇集至集水池,再由污水提升泵提升排入室外检查井。排水立管设置伸顶通气,立管向上延伸,穿出屋顶与大气相通,并设置专用通气立管和结合通气管进行通气,更有利于污废水的顺利排出。 设计排水原理图见附图。 2.3 排水管道的布置及管材 查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排水管道的布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卫生器具至排出管的距离应最短,管道转管应最少。 2.排水立管宜靠近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 3.架空管道不得敷设在对生产工艺或卫生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厂房内,以及仪器和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小室、变配电间和电梯机房内。 4.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烟道和风道。 5.排水埋地管道,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或穿越生产设置基础。 6.排水立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 7.排水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 8.塑料排水立管应避免布置在易受机械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9.排水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和使用要求,采了以防结露措施。 10.排水管道不得穿越生活饮用水池部位的上方。 11.排水管道宜地下埋设或在地面上,楼板下明设,如建筑有要求时,可在管槽、管道井、管窿、管沟或吊顶内暗设,但应便于安装和检修。在气温较高、全年不结冻的地区,可沿建筑物外墙敷设。 12.室内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管垂直连接,应采用90℃斜三通。 排水管道的横管与立管连接,宜采用45斜三通或45斜四通和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 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 排水管应避免在轴线偏置,当受条件限制时,宜用乙字管或两个45弯头连接。 支管接入横干管、立管接入横干管时,宜在横干管管顶或其两侧45范围内接入。 13.塑料排水管道应根据其管道的伸缩量设置伸缩节,伸缩节宜设置在汇合配件处。排水横管应设置专用伸缩节。 注:室内、外埋地管道可不设伸缩节。 14.建筑塑料排水管穿越楼层、防火墙、管道井井壁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管径和设置条件,以及穿越部件防火等级等要求设置阻火装置。 15.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排水立管仅设置伸顶通气管时,最低排水横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距排水立管管底垂直距离不得小于表中的规定。 表2-3 立管连接卫生器具的层数 垂直距离(m) ≦4 0.45 5~6 0.75 7~12 1.2 13~19 3.0 ≧20 6.0 注:当与排出管连接的立管底部放大一号管径或横干管比与之连接的立管大一号管径时,可将表中垂直距离缩小一档。 排水支管连接在排出管或排水横管上时,连接点距立管底部下游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m,且不得小于1.5m。 横支管接入横干管竖直转向管段时,连接点应距连向处以下不得小于0.6m。 当靠近排水立管底部的排水支管的连接不能满足本条1、2款的要求时,排水支管应单独排至室外检查井或采取有效的防反压措施。 本设计中,排水管的管材均选用排水PVC-U塑料管材。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管道布置规范标准(毕设).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67627.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