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影响调查研究性知识学习.doc

收藏

编号:257304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8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中学生 使用 手机 影响 调查研究 性知识 学习
资源描述:
!- 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影响调查》研究性学习 一、选题背景与目的 由于生活质量的抽高,越来越多的中学生都带上了手机,而且游戏、QQ、小说……等多样的手机功能使其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通话的工具了,配带这样功能多样的手机是否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生活,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作为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声已经不是新鲜事。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二、研究内容  (一)1、调查对象:在校中学生 2、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2)网上收集资料。 (二)研究阶段 1、调查本校拥有手机的人数占全校人数的比例,通过分发的问卷表得知高一(1—5)班这5个班共286人, 没有手机的占51人;高二(9—13)班共282人,没有手机的占42人;高三(22—26)班共287人。 由上述数据可粗略计算出本校拥有手机的同学占总人数的83.9%。此数量相当庞大 2、调查学生使用手机于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占的比重大些。  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等. 资料显示:与家人联系占38.55% ;发短信占52.17% ;玩游戏占19.13% ;上网占8.99% ;闲聊占44.1% 。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北京海淀区法院法官尚秀云指出,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 由上述资料显示,不难发现闲聊、发短信、与家人联系,分别占的比重相当大,说明它在与家人联系以及沟通方面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能全盘否认手机的积极作用。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观注. 3、随机采访有无手机的同学,了解他们对手机的看法。 以下是对校园内一些同学随机采访的笔录: (1)高一(21)班某同学看法:我觉得带手机的影响是好是坏,全靠自己掌握,如果自己能够控制自己 不用手机去玩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知道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只有控制好自己对手机的正确使用,才能让手 机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2)高二(27)班某同学看法:有许多同学喜欢,追求名牌产品,尤其是对高档、高科技型的手机,更是深 得一些同学的喜爱,有的同学热心于对名牌手机的追捧,无心学习,整天拿着手机玩,我不赞成这种做法。 (3)高一(4)班某同学看法:许多同学在上课时发短信,用手机上网,屡禁不止,严重影响老师上课和同 学们听课,我觉得在这方面学校应该抓紧得深一些,至于在课外,如果不在学习时间玩手机,我觉得应该没有问 题,主要在于自觉,外加强制只能辅助而已。 (4)高一(16)班某同学看法:我认为学生不应该佩带手机,因为这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手机除了能和家人联系外没别的重要作用,而手机渐入校园和课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但如何对学生佩带手机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呢 我认为只堵不疏是不行的,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而没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是不行的. (5)高二(8)班某同学的看法:我觉得佩带手机有一定的好处,一它可以和家人联系,二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三有什么紧急的事可以快速和家人同学和老师联系,四现在正进入信息时代,让学生快速掌握先进技术也无可厚非 通过对上述的看法,可以总结出几点信息: (1)手机使用对自己影响的好坏,主要由主观意识决定。 (2)学生的攀附之风很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正常学习。 (3)课堂上玩弄手机影响严重,既影响自己,也影响别人。 (4)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差,自控能力弱,好奇心强,贪玩心大。 (5)佩带手机可以解决一些日常的突发情况,掌握先进科学技术。 (三)总结 一、 通过以上的信息我们可以知道手机对于我们中学生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它既可以为我们服务也可以危害我们的正常学习,这使得我们要重视并且要有相应的行动去让手机更好得为我们服务。而收集到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以下是我们所搜集到的一些材料: (1)好处 1、异地求学的学子就可以利用手机随时与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学习、生活情况;节假日期间,中学生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为亲戚或师友发送亲情或祝福短信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中学生较早的接触手机,熟悉和掌握移动技术的升级变更,会对今后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毕竟今后的时代是数字化生存的时代,是移动化生存的时代,有机会较早接触是机会,为什么要给予回避呢? 3、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4、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5、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6、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7、可以用手机查阅资料, (2)坏处 1、课堂上玩手机(发短信、游戏、听歌等),影响课堂; 2、用手机煲电话粥(一打就是数十分钟,手机辐射严重),影响健康; 3、手机求爱,早恋的工具; 4、不良短信(常受到短信公司发来的成人声讯广告),蛊惑人心; 5、手机拼时尚,助长攀比风; 6、花费惊人,家长负担重; 7、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 8、手机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具有关统计表明,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低也在500元以上. 二、由此看来,学校不应该死禁学生佩带手机。而是通过一定的策略来矫正学生的不正当的使用手机。例如 1,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正人先己",教育要先从教师做起,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例如,在上课期间教师不开手机或不带手机进教室,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    2,学校要制订相应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为"校园手机族"戴上"金箍咒".例如禁止在上课期间或图书馆使用手机,一经发现进行批评教育,屡教不改的要采取一些处罚措施,对用手机作弊的行为要严厉制止等. 3,学校应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注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学生思想上真正实现转变,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作为学校可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使学生从自身提高认识,从根本上解决同题.本人曾以"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弊"在班上展开讨论,正反双方都从网上,报刊和现实生活中搜集了大量资料和素材,讨论非常激烈.活动结束时同学的口号是:别让手机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拒绝不良信息,做文明公民!   4,教会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师生共同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手机的性能和对人体的危害,教学生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衣服口袋里.雷雨天尽量不使用.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书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也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至于手机引起的犯罪问题,要教学生别给陌生人回信,不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   5、学校要与家长配合.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家长对手机辐射危害人体健康知知甚少,对学生用手机多数时间是发短信和玩游戏,他们也是半信半疑,而对打手机说谎更显几分无奈.因此,作为学校和老师要通过一些活动让家长充分认识学生佩带手机的危害,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如限制话费,必要时调取通话记录及时发现问题,老师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等.   6,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出台一些措施,明确对用手机考试作弊这种行为的处罚手段,彻底杜绝利用手机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让学校和教师"有法可依".   7,社会舆论也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只要社会各界达成共识,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学生佩带手机所带来消极因素就会漫漫改变.   8,政府应尽快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 (四)收获与感想 收获与感想: 这次的时间活动,无疑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锻炼机会。在调查过程里,有成功的欢笑,更有失败的遗憾。不过我相信,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只要我们肯付出! ——蔡一帆 这次活动不仅增强我的团队精神,培养了我的能力,加深了与同学们的友谊,而且让我更好地运用手机提供了帮助,不过在调查过程中,自身的能力还是有很大的局限,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可以不断提高自己!加强自己! ——孙国平 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收获,不仅仅是获得学分,而且还给我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体验到了团队合作的乐趣! ——郑楚鑫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同时也给我留下了同学间,那种认真,团结,奋斗的感人背影,但,我觉得我做的不如他们,希望下次,我能够做的更好。 ——胡泽钦 研究型学习活动给我带来的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的友谊增进了,还提高了我的团队意识。 ——黄俊舒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了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大家的团结协作,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得到最大的快乐! ——苏永杰 这次研究型课题活动,我们收获了很多,也增长了不少见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让我们更加融入到了这个团体中,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希望下一次活动中我们能收获更多。 附:(问卷调查) 1、你拥有一部手机或小灵通吗? A、 有 B、 没有 2、如果目前你没有手机的话,你会考虑要一部吗? A、 会 B、 不会 C、 视经济条件而定 5、 你比较常用的手机功能是 A、 短信功能 B、打电话功能 C、游戏功能 D、 摄像机功能 E、上网功能 6、 你控制使用手机的能力 A、 很强 B、 一般 C、 较弱 D、完全失控 7、 你使用手机最经常的时间是 A、 早上 B、 中午 C、 晚上 D、 不定时 8、 你每天发信息的数量是 A、 10条以下 B、10-20条 C、20-30条 D、 40条以上 (最高记录一天当中发 条信息;打电话最长时间是 (分钟/ 小时) 9、 你每个月的电话费是多少? A、 50元以下 B、100元左右 C、150元左右 D、200元以上 10、 你每个月的电话费是通过 缴费的。 A、 向父母要 B、向朋友借 C、自己省下生活费 D、其他方式 12、 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拥有手机吗?请讲述你的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影响调查研究性知识学习.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73048.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