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人教出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育教案全册.doc

收藏

编号:257851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5.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1
  
10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出版 年级 生物 上册 教案 教育
资源描述: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2000字) 八年级生物上册目录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3、4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5、6、7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7、8、9 第四节 鱼 …………………………9、10、11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1、12 第六节 鸟 第七节 哺乳动物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3、14 …………………………15、16 …………………………17、18 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8、19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9、20、21 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22、23 第四章 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3、24 第二节 细菌 第三节 真菌 …………………………24、25 …………………………25、26 第四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6、27、28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8、29、30 第五章 病毒 第六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第一章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33、34 第二节 从种到界 …………………………34、35 …………………………30、31、32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35、36、37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37、38 1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 教学过程 2 3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淡水中 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3.结构: 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三、扁形动物 (一)涡虫1、生活环境2、形态结构3、生活方式 (二)猪带绦虫(三)华枝睾吸虫(四)日本血吸虫 4 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教学过程 5 板书: 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 一、蛔虫的形态结构 雄虫:15-25cm 尾部卷曲 雌虫:15-35cm尾总尖直 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 体表有角质层 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生殖器官发达 二、感染途径 消化道感染 三、危害 五、预防措施 六、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七、常见的线形动物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知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能力方面 通过对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观察软体动物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1)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满怀激情爱科学,勇于探索学科学,求真务实做科学的精神。 (2)通过对课外读物的阅读,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工育珠的国家,增强其民族自豪感,激发其学好科学的自信心和学好科学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 重点难点 1.软体动物和人类的关系是本课重点。因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有的有益,要加以保护和发展;有的有害,要加以控制,这个道理必须让学生明白。 2.确定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难点。因为本章没有软体动物的特征,但是上完本节课又必须让学生知道哪些动物属于软体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的依据是什么。 教具准备 河蚌的外形和结构挂图,蜗牛和乌贼的挂图;河蚌的浸制标本,饲养在水族箱中的河蚌。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建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观察实物,识别某种软体动物的结构→讨论,归纳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比较几种软体动物,分析。归纳共同特征 2.教学过程说明: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常见的软体动物 河蚌: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两片贝壳 蜗牛: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外壳 乌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一片内壳 二、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三、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食用、药用、工艺品 第四节 鱼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动物的分类。 2.了解多种多样的鱼,知道“四大家鱼”。 3.掌握鱼的形态结构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4.理解鱼的呼吸过程。 5.理解与鱼的运动有关的结构特点。 6.了解鱼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鱼的形态特征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通过鱼呼吸和游泳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鲫鱼形态结构等知识的学习,进一步确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体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观察鲫鱼的实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3.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生物资源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鱼的呼吸与运动。 2.教学难点 :鱼的呼吸与运动。 三、教具准备 挂图、鲫鱼、鱼解剖标本、水槽、剪刀、筷子、细线。 四、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喜欢吃鱼吗?鱼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不能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呢?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我们今天的新课。 三、合作探究 人如果要在水中生活需要解决那些问题?鱼等水生动物有时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游泳 1、鱼在游泳时,靠什么部分产生前进的动力?靠哪种鳍来保持平衡?靠哪中鳍保持前进的方向? 2、各种鳍的作用能够仅靠观察得出结论吗? (二)呼吸:取一条活鱼,放在一个装有清水的玻璃缸中,根据“观察与思考”(课本P7)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鱼的口和鳃盖是怎样交替动作的? 2、用纱布包住鱼身抓住鱼,然后将墨水滴在鱼的口前方,观察墨水会不会顺着鳃盖后缘流出来,这说明了什么? 3、观察鳃的颜色和结构特点,分析鳃为什么是鲜红色的?鳃丝为什么既多又细? 4、进入鳃和流出鳃的水中,溶解的气体成分会有什么变化? 5、鱼鳃的哪些特点对水中呼吸是至关重要的?鱼离开水后,很快就会死亡,原因是什么? (二)总结鱼类主要特征 (一)鱼儿离不开水,那它的形态特征与水中生活究竟是怎样适应的呢?引出以下内容。 (二)鱼的形态特征 1.身体分部:请学生观察水槽中的鲫鱼,找出身体各部分的界限。然后告诉学生正确的身体分部。 2.鱼的体形:鱼的体形象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并提问这样的体形对水生生活有何意义呢?引导学生联系船只、舰艇的造型特点进行思考并得出鱼的体形呈梭形,有利于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3.鱼的体色:请两位同学配合观察鱼的背面和腹面,发现了什么?背深腹浅。这样的体色与水生生活有何关系?通过分析得出背深腹浅的体色有利于保护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性。 4.鱼的体表:引导学生用手触摸鱼的体表,较粘滑。因为鱼体表覆盖鳞片,上有粘液。鳞片和粘液对鱼的身体有保护作用,粘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 5.鱼的侧线:鱼如何感觉外界的各种变化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两侧,发现了什么?原来有两条线(学生会显得非常惊奇,因为平时不会去注意)。如果用放大镜仔细看,还会发现它们由鳞片上的小孔组成。这两条线是鱼的侧线,它们与神经相连, 有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6.鱼的鳃:请两位同学配合,剪开鳃盖,对发现的结构进行描述。教师重点分析鳃呈鲜红色的原因和鳃的作用。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掌握鱼的呼吸器官是鳃。 7.鱼的鳍:问:鱼靠什么运动?请同学找一找鱼的背面、腹面及尾部的一些结构,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摆动。如果没有这些结构,鱼会怎样?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面对各种回答(即假设),请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保留尾鳍)。教师巡回指导,由于人人动手,获得的知识非常直观和深刻。使学生分清偶鳍和奇鳍,掌握鳍的稳定和游动作用。 (一)鱼的呼吸 教师问:如果把水槽中的鱼取出,时间长它会怎样? 学生答:鱼会慢慢地死去,因为鱼无法呼吸了。 请学生设法验证鱼在水中的呼吸。 四人一组仔细观察:口和鳃盖的运动特点。通过观察和讨论得出:鱼在水中生活,其口和鳃盖做交替运动。 教师问:这种运动的结果是什么? 学生答:水从口入,从鳃孔流出。 请学生验证这一设想。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把鱼的躯干部和尾部用筷子、线绑住,指导学生向鱼的口前滴一滴红墨水,观察有什么现象?经仔细观察,墨水随水流入口腔,当口闭合时,又从鳃孔流出 。 教师及时问:水从口流入,从鳃孔流出有什么意义? 学生答:在水中完成气体交换,即吸入水中的氧气,向水中排出二氧化碳。 教师继续问:鲫鱼通过什么器官完成水中的气体交换?它有哪些特点与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 经观察,共同得出鳃的特点及作用。教师简单介绍水流过鳃丝时气体交换的过程。这时,教师可渗透情感教育:水是鱼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水环境?让学生各抒己见。 (三)鱼的运动 由于刚才剪去了鳍,鱼的游动显得困难,如果用筷子和线绑住鱼的躯干部和尾部,会怎样呢?实验结果很快出来:鱼不能前进。说明鱼游动时,身体两侧肌肉轮换着收缩和舒张使得躯干部 和尾部左右摆动,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着重讨论尾鳍的三大作用:稳定身体,推动身体前进,控制游动的方向。接着教师拿出鱼的骨胳标本,介绍鱼骨胳的结构和作用。重点描述脊柱的组成和作用。 鱼靠鳍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鱼的上浮和下沉又靠什么呢?原来鱼的体腔背侧有一个白色的结构叫鱼鳔,里面的空气可增减,从而帮助鱼在不同的水层间游动。 由于肌肉、骨胳、鳍和鳔的协调作用,鱼在水中便可以自由自在地运动了。 (三)鱼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请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鱼的种类。 2.人类对鱼类资源的利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3.我国常见的海洋捕捞鱼类以及保护海洋鱼类资源所采取的措施。 4.淡水养鱼中的“四大家鱼”及淡水养鱼业的前景。 5.针对鱼类资源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渗透保护环境和动物资源的思想情感教育)。 (四)小结 教师结合板书小结。 五、板书设计 (一)鱼的形态特征 体形:流线型,减小水的阻力 体色:背深腹浅,有保护作用 体表:鳞片和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人教出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教育教案全册.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78514.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