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初二物理月专业考试卷及其内容规范标准答案.doc

收藏

编号:258236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26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2
  
8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初二 物理 专业 考试卷 及其 内容 规范 标准答案
资源描述:
. 2018年奋斗教育暑期辅导班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一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指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 “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结论 B.评估 C.猜想与假设 D.进行实验 2. 下列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A.人体的正常温度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泰州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比较适宜的洗澡水的温度是55℃ 3.为了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高架,紧邻居民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密闭的玻璃屏,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在声源处减弱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C.在人耳处减弱 D.以上三种均是 4.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匹马立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百万曹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 5.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大象交流时,利用次声波来传递信息 D.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高低的 6.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 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A.硬纸板接触齿 数不同的齿轮 B.改变钢尺伸出 桌边的长度 C.改变薄塑料片划 过梳子的速度 D.改变敲鼓 的力度 转动方向 7.在敲响大古钟时,同学们发现,停止撞击大钟,大钟仍“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大钟的回声 B.钟已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C.大钟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8.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和“1”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9.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杆,此过程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色和响度 10.下面列出的是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一些操作步骤:①使温度计的液泡和被测物接触几分钟;②选取适当的温度计;③估计被测物的温度;④观察温度计的示数;⑤记录示数。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③①④⑤ D.①③②④⑤ 11.下列做法能减慢水的蒸发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 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 12.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 速蒸发,下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13.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适当烤一下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 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A.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14.冬天,人说话时,可以看到嘴里呼出“白气”;夏天,打开冰箱时,也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白气”,下列关于这两种“白气”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B.冰箱里冲出的“白气”是冰箱里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C.嘴里呼出的“白气” 是嘴里的水蒸气液化产生的 D.嘴里呼出的“白气” 是嘴里的水蒸气汽化产生的 15.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l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l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A.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 B.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二、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6.在摄氏温标中,规定了通常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0℃。使用 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前,应注意观察所用温度计的____▲____和___▲___ 。如图所示, 该温度计此时的读数是___▲___℃。 17.如图,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可以传递 ▲ (选填“能量”或“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 (选填“音调”或“响度”)。 20 10 10 20 10 0 10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18.用一组相同的瓶子盛上不等量的水就可以组成一个“乐器”,通过敲击瓶子就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敲击瓶子,则音调最高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19.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甲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乙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有关。 20. 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 ▲ m(海水中声速1500m/s)。 21.图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 ▲ 图是乐音的波形, ▲ 图是噪声的波形。 第21题 第23题 第19题 22. “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 。 23. 仲夏清晨叶片上出现晶莹剔透的露珠如图所示,露珠的形成是__▲___现象,此过程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中午露珠不见了是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4.①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中央,如图(a)所示,另一人击打衣架时,我们 ▲ (“能”或“不能”)听到声音;②将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 示,另一人击打衣架时,听到的声音比直接听到声音的 ▲ 更大。对比两次实验可知 ▲ 。 25.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 ▲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这种波 ▲ 在真空中传播。(选填“能”或“不能”) 26.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 ▲ (选填“高”或“低”) ,使水蒸气发生 ▲ 而形成的。 第24题 第25题 第26题 27. 滚烫的油锅不小心滴入了水珠,你会发现油花四溅,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的沸点 ▲ (填“高”或“低”)的结果。在医院里病人发热时,高烧不退,可以用酒精擦拭病人的身体,这是因为酒精在 ▲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 ,从而带走病人身体的热量,起到暂时降低体温的效果。 28.罐装式液化石油气是采取 ▲ 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装入钢罐的;在向钢罐里充气时,钢罐的温度是 ▲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的。 29. 如图所示,常温下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均盖 有一块玻璃分别为a、b,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 ▲ 玻璃外侧有 小水珠(选填a/b)。 三.解答题(共39分) 30.(5分)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如果某人看到闪电后经过5秒听到雷声,根据空气(15℃时)中的声速340m/s,求打雷处离这个人的距离是多少米? 31.(8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来源:学#科#网]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 ▲ ,它说明了声音是由 ▲ 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 。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 可以传声,在月球上 ▲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来源:学*科*网]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 ▲ ,由此推理可知 ▲ 。 32.(4分)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33.(5分)在学习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20 0.3[ ② 钢 0.7 ③ 钢 40 0.5 ④ 尼龙丝 30 0.5 ⑤ 尼龙丝 40 0.5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则表中缺少的数据应为 __▲_____。 34.(5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 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 ▲ ,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 。(3)如果采用方案B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2 0.8 0.5 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 35.(4分)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 为你提供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 海水,按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收淡水。则: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 ,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 ,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 (4)右图是一种可粗略测量气温的装置,我们可以根据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变化来测量空气温度,当气温上升时,玻璃管中的液面会 ▲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它是利用 ▲ (选填“气体”或“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36.(8分)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的情景,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水温/℃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8 98 98 (1)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 ▲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 (2)请指出他们在实验中操作错误之处: ▲      。(答一点即可) (3)纠正错误后他们继续实验,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如上图中的 ▲ (甲/乙)图。 (4)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此时液面上的气压 ▲ 1标准大气压(选填 “高于” 、“等于”或“低于”)。 (5)根据记录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6)当小明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 。 (7)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注意: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D C D C B A B D C D C D 16. 冰水混合物 、 量程 、 分度值 、 - 4 17. 信息 、 响度 18. 丙 19. 温度 、 液体的表面积 20. 3000 21. 甲 、 乙 22. 产生 、 传播 23. 液化 、 放热 、 汽化 24. 能 、 响度 、 固体传播效果比气体好 25. 超声波 、 不能 26. 汽化 、 低 、 液化 27. 低 、 汽化 、 吸热 28. 压缩体积 、 升高 29. a 30. 1700m 31.(1) 球被弹开 、 振动 、 放大音叉的振动 (2) 放大音叉的振动 (3) 空气 、 不能 (4) 减弱 、 真空不能传声 32. (1) 固体可以传声 (2) 细金属丝的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 手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4) 不能 33. (1) ③ 、 ⑤ (2) ④ 、 ⑤ (3) 20 34. (1) 机械闹钟 、 响度小且不能持续发声 (2) B 、 人耳无法辨别差别不大的声音 (3) 泡沫、锡纸、衣服 35.(1) 汽化 (2) 液化 (4) 下降 、 气体 36. (1) 由下而上 (2)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杯底 /视线没有与温度计齐平 (3) 乙 (4) 98 、 低于 (6) 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 (7) 水太多/水的初温太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初二物理月专业考试卷及其内容规范标准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82368.html

当前资源信息

一***上传于2020-04-22
互联网违法不良信息举报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