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农业经济学重要资料情况总结分析.doc

收藏

编号:258666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0.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2
  
8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农业 经济学 重要 首要 资料 情况 总结 分析
资源描述:
,. 农业的概念 农业是人们利用太阳能,依靠生物的生长发育来获取产品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体,获取的是动植物产品。 农业一般指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植物栽培是指人们通过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热和自然界的水、气以及土壤中的各种矿物质养分,加工合成为植物产品; 动物饲养是指人们通过以植物产品为基本饲料,利用动物的消化合成功能,转化成动物性产品。 因此,农业的本质是人类利用生物机体的生命力,把外界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生物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生产经济活动。 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根本特性。 0.2.1 农业的地位 0.2.1.1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一般地位 首先,农业是提供人类生存必需品的生产部门,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其次,农业的发展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0.2.1.2 农业在不同国民发展阶段的地位 首先是农业支持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符合整个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要求。 也符合农业本身发展的需要 其次是国家对农业实行保护阶段 农业由于自身的上述特性使得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比较利益越来越小,市场本身的发展难以使农业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维护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就有必要对农业实行保护性政策 农产品供给的概念 农产品供给是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可能出售的某种商品农产品的数量。 农产品供给规律 农产品供给定理又称农产品供给规律,其基本内容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农产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同方向变化,即在一般情况下,农产品供给量随其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其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供给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1 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2 农产品生产要素的价格 3 农业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 4 农产品生产者数量 5 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6 农产品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7 其他因素 农产品供给的特殊性 1土地是农产品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同时是有限的稀缺资源 2.农产品生产周期比一般商品生产周期长,周期性供应是一个规律。 3.农产品供给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4.农产品供给的政府调控程度较大 需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 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2其他相关农产品的价格 3中间需求的变化 4人口的数量与结构 5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观念 6消费者的文化习俗 7消费者对农业产品的未来价格的预期 8政府的消费政策 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 农产品供给弹性是指某种农产品的市场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 影响农产品供给弹性的因素 1农产品生产周期的长短 2农产品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3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期长短 4随着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其成本增加的程度 影响农产品需求弹性的因素 1消费者对某种农产品的需求程度 2某种农产品的替代品数目及替代程度 3某种农产品本身用途的广泛程度 4农产品在消费者预算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5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市场的涵义 最初,人们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后来人们认为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再后来又有人把市场理解为是某类商品的购买者或购买集团,也就是人群、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是从卖方的角度,如何使三者结合起来形成购买行为,是商业上通用的市场含义,即指的是市场需求。 农产品流通特点 1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制约,生产的季节性、区域性明显 2农产品具有易腐、易损、不耐储藏的特点 3农产品体积偏大,重量偏重 4消费者零散购买,一次购买数量少,购买频率高 5农产品的供给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机器需求的收入弹性相对小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涵义 农产品批发市场又称中心集散市场,是“有形市场”的一种较高级的市场形式。它是指将来自各产地市场的农产品进一步集中起来,经过加工、储藏与包装,通过销售商分散销往全国各地 。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1商品集散功能 2价格形成功能 3供求调节功能 4信息中心功能 5综合服务功能 影响零售业态供给的因素 1政策动因和政策激励 2零售业态及零售企业间的竞争 3零售经营管理技术 4社会技术的水平 5产业链构建方式 影响零售业态需求的因素 1人均收入水平 2消费者需求结构升级 3消费者偏好 4安全健康消费需要 5人口增长与城市发展 超级市场的含义 超级市场是大规模、低成本、低毛利、消费者自我服务的零售经营方式 正规连锁 特许连锁 自愿连锁 标准食品超市 大型综合超市 便利店 农业食品连锁经营生产的原因 1行业集中化的要求 2零售企业经营合理化与快速成长的要求 3降低经营风险的要求 农产品连锁经营产生的条件 1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日趋丰富,买方市场形成 2人们的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对零售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为农产品连锁经营的扩张提供了方便 4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等技术的进步为农产品连锁经营提供了支持 农产品连锁经营的对接 1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2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 3创建农产品品牌或名牌 4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与安全体系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概念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围绕农产品期货合约交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关系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构成 期货交易所、期货交易结算所、期货经纪公司和期货交易者组成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特性 1交易对象的特殊性 2交易商品的特殊性 3交易目的的特殊性 4交易场所与交易方式的特殊性 5交易保障制度的特殊性 6交易机制的特殊性 期货交易的运行特征 (1)期货交易是“买空卖空”的交易行为 (2)期货交易是一种委托性质的交易行为 (3)期货交易是以期货合约自由转让为前提的交易行为 (4)期货交易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交易行为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 1. 规避风险功能 是指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有效的规避、转移或分散现货市场上价格波动的风险 。 2. 发现价格功能 是指在期货市场通过公开、公正、高效、竞争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形成具有真实性、预期性、连续性和权威性价格的过程。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 宏观 1减缓价格波动 2有助于政府宏观调控 3促进农业国际化发展 微观 1锁定生产成本火利润 2引导农业产品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拓展农产品的小受与采集渠道 4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 绝对成本学说(亚当斯密) 绝对成本学说认为,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差异之上。即某个国家生产一种商品比其它国家生产同样商品的成本要低,那么这个国家就应该生产这种商品出口。 比较成本学说(大卫李嘉图) 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产品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国际贸易仍然能使贸易双方得到好处。 WTO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基本规则 1 扩大市场准入,消除非关税壁垒 1取消非关税壁垒 降低关税税率 2削减进口关税,扩大市场准入机会 3关税配额水平的约束及其非歧视形实施 4规定最低市场准入机会 5特殊保障条款 2削减出口补贴,促进公平竞争 3削减和规范国内支持,完善竞争机制 1绿箱政策、S&D政策、蓝箱政策 2国内支持减让 4规范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严防设置非关税壁垒 土地的概念与分类 土地,在经济学上是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域以及与之相连的土壤、气候、地貌、岩石、水文、植被等一切自然条件。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在有的情况下,土地仅指地球上的陆地表层,或指地球上的陆地和水面。 土地的特征 1.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是自然的产物,面积是有限的。 (2)土地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动的 (3)土地能永久利用,土壤肥力可以不断提高。 (4)土地生产力具有差异性。 2.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2)土地利用的区位性 (3)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困难性 (4)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5)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土地集约经营的概念 指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活劳动,应用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和技术措施,进行精耕细作,主要靠提高土地生产率来增加农产品产量和收入的经营方式。 土地集约经营的类型 (1)劳动集约型。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劳动去获得较多的产量和收入的方式 (2)技术集约型。指通过采用较多的先进技术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较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 (3)资金集约型。指通过在单位面积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更多的使用物化劳动而提高产出和收入的方式。 实行土地集约经营,对我国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弥补我国人局土地资源的严重不足 2充分发挥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3通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和物质装备,可以促进生物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协调、统一。 提高中国土地集约经营水平的途径 1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广泛应用线代农业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 4扩大复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 5搞好经营管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指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条件的可能,将土地生产要素适当集中使用,从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经营方式。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意义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更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机器设备,采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和先进经营管理方法,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经济效益。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途径与措施 (1)要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建立起灵活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2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3政府的支持与帮助 (2)组织形式应多种多样 (3)不断扩大生产经营项目的规模 1重视土地项目械生产项目集中 2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整体规模效益 3大力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 4将开发性农业自觉纳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运作 土地制度的含义 土地制度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土地利用中形成的土地关系的总和。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地制度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土地流转制度、土地金融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内容。狭义的土地制度仅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与土地使用制度。 土地制度的特点 ①地位的基础性 ②构成的复杂性 ③各国(或地区)的差异性 产权的含义 产权就是财产权利,它是一组权利,包括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 产权的特征 ①明确型 ②排它性 ③有限性 ④可分解性 ⑤可交易性 ⑥行为性 产权的功能 ①激励功能 ②约束功能 ③协调功能 ④增进资源配置功能 土地产权的含义 一般地说,土地产权是指由土地制度界定的关于土地这一财产的一切权力的总和。常用“权力束”加以描述,即土地产权包括土地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 土地产权的权能构成 ①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地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理其土地的权利。 ②土地占有权是依法对土地进行实际支配、控制的权利。 ③土地使用权是依法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取得收益的权利。 ④土地收益权是基于拥有或使用土地所应取得经济收益的权力。 ⑤土地处置权是指当事人依法处置土地的权利。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含义 是在我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发生分离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权利。是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主体及其权利义务关系等一系列规定。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 1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 2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 3土地承包经营权呼唤 4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 5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 6土地承包经营权托管 7土地承包经营权反租倒包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 1平等 资源 有偿原则 2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用途维持原则 3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期限受限制原则 4受让方资格限制原则 水资源的概念 水资源通常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具有经济利用价值并可以不断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包括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 水资源的经济学特性 (1)水资源通过降雨、降雪等方式可以自然循环补充 。 (2)水资源同其它矿产资源相比,其利用只能是自然状态,不能通过人工提炼而在体积上或在经济价值上得到浓缩。 (3)水资源既是生产对象的主体,又是生产对象的载体或媒体 。 (4)人类对水资源循环上不能实施有效的人工控制。 (5)水资源的自然供给无弹性,需求呈刚性。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 1.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 2.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利益调节或补偿机制 3.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国家宏观调控机制 4.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技术创新和推广机制 农业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劳动力一般是指能参加农业劳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 农业劳动的特殊性 (1)农业劳动在时间上具有强烈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和地域性 (3)农业劳动内容的多样性 (4)农业劳动成果的最后决定性及不稳定性 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增长具有强劲的经济推动力 (2)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具有较强的弹性 (3)农业劳动力总供给量过大,而有效供给又严重不足 农业劳动力供给的决定因素 (1)农村人口规模和构成,直接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供给资源的规模和构成 (2)农业部门经济效益的高低决定着农业劳动力实际供给的多少 (3)农业劳动力供给资源的素质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有效供给的多少 (4)农业劳动时间供给量的多少,同样是决定农业劳动力供给状况的重要因素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基本特点 (1)农业劳动力需求具有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季节性 (2)农业劳动力的需求具有技能上的复杂性 (3)农业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在提高、数量在减少 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决定因素 (1)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 (2)社会人口和经济状况决定着农业劳动力的宏观需求状况 (3)政府的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状况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 ①政府的人口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 ②政府的教育政策对于农业劳动力需求状况的影响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般规律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向非农产业或城市的流动。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模式 1.刘易斯模式 (1)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 (2)传统农业部门的最大特点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3)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 (4)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结果是扩大了生产,取得了更多的生产剩余,积累了更多的利润 (5)在上述往复过程中,城市工业部门不断扩大生产,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工业部门转移,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从而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 2.拉尼斯—费模式 根据农业和工业两部门发展的对应 关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劳动边际生产率大于不变制度工资的阶段 3.托达罗模式 (1)促使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包括心理因素。 (2)使人们做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收入城乡差异。 (3)农业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与城市失业率成反比。 (4)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 。 4. 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5. 吉佛的引力理论 引力理论探讨了人口迁移量与迁入地与迁出地两个地域的人口规模和距离有明显的联系,迁移量与两地人口数的乘积成正比,与其距离成反比。 6. 舒尔茨和夏斯达的成本收益理论 舒尔茨和夏斯达则从迁移的成本和收益出发来解释人们的迁移行为。 人口迁移的成本收益理论将收益定义为迁移者预期到迁入地会取得比现在多的收益。 成本包括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是交通、住宅、食物等方面增加的支出,非货币成本包括迁移时减少的收入以及心理成本等。 只有迁移的收益大于成本,人们才做出迁移决策。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 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农业生产经营合理需求的那一部分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边际产量为零或负数。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类型 1. 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特殊性可分为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 2. 按照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可将剩余劳动力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1) 积累型剩余。 (2) 结构型剩余。 (3) 替代型剩余。 (4) 季节性剩余。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农业技术进步是指不断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来代替落后的农业技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农业技术进步的特点 (1)渐进性 (2)系统性 (3)外生性 (4)复杂性 (5)周期性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容 1.农业生产技术措施的进步 2.农业生产条件方面的技术进步 3.农业管理技术的进步 4.农业生产劳动者与管理者的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 5.可改变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 诱导性技术进步的概念最早是由希克斯提出来的,其理论发展分为两个分支: 一个是希克斯——速水——拉坦——宾斯旺格假说,强调要素的相对稀缺性; 另外一个是施莫克勒——格里克斯假说,强调市场需求。 1. 要素稀缺性诱导的技术进步 2. 市场需求诱导的技术进步 3.要素稀缺与市场需求假说的互补性质 4. 诱导性技术进步理论与工工农业科研体系的构建 农业技术进步的内部动力 1产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2质量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3利润目标的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4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目标追求需要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1农村产业结构的变个引起对农业的技术进步 2城镇化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3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推进农业的技术进步 4农业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农业的技术进步 5农业现代化建设直接引发了农业的技术进步 农业资金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资金是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广义的农业资金实际上也就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各种财物和资源的总和,并且总是以一定的货币、财产或其他权利的形式存在。 狭义的农业资金是指社会各投资主体投入农业的各种货币资金。 农业资金的运动特点 1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2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3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4在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流程 5农业资金的低收益型和效益的外部性 农业资金对其他生产要素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 农业资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历史趋势 1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资金基本处于强制外流态势 2在工业化基本完成以后,农业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的重任,单农业的发展依然需要财政资金的注入。 农业财政资金的含义 国家财政预算中用于农业的各项支出。 农业财政投资的理论依据 1农业公共产品需要财政投资来提供 2农业生产的外部性需要财政投资来校正 3农业的持续发展需要财政投资来支持与保护 农业财政资金投入的原则 1. 效率原则 所谓效率原则是指财政部门对农业财政资金支出进行有效配置,使既定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产出或效益 。 2. 公平原则 为反映农村社区全体居民的利益,政府在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向和数量上应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利益。 3. 稳定原则 一是农业财政资金投入本身要根据农业发展的要求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能忽高忽低,从而造成农业经济增长的波动。二是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成为农业经济波动的稳定器。 4. 持续原则 持续原则首先要求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求农业财政支出要可持续。 农业财政资金的政策取向 1. 农业公共性财政资金 是指国家财政对农业纯公共设施、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生产、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投入。 2. 农业调控性财政资金 是指用于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户行为、缓冲市场冲击等农业宏观调控方面的财政支出。 3. 农业保护性财政资金 是指用于对农业产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财政支出,它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农业信贷资金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1.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技术进步 2.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公共投资 3. 农业信贷资金与农业大规模私人投资 农户农业投资的行为 1. 农户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 2. 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 3. 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 4. 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 农业信息的内涵 农业信息是指以农业生产和经营和农业科学为表征对象的,以有意义的形式加以排列和处理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反映出来。 农业信息技术的内涵 农业信息技术就是对农业系统中的信息进行获取、存储、处理、传输、发布和应用的电子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的内容 1农业数据库技术 2农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 3动植物模拟模型系统技术 4人工智能与农业专家系统技术 5农业辅助决策支持系统技术 6 3S技术 7农业自动控制技术 8农业多媒体技术 9农业网络技术 农业信息资源的内涵 广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包括农业信息内容、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与信息机构; 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一般仅指信息内容本身 人们通常把狭义的农业信息资源同物质资源、能量资源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农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农业信息资源的经济特征 1.有用农业信息资源的相对稀缺性 2.农业信息资源在主体和地域之间分布的不均衡性 3.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竞争性 4.农业信息资源的商业性与公益性并存 农业信息资源开发的内涵 从广义上说,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包括信息内容开发、信息技术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机构建立、信息规则设定、信息环境维护、信息人员培训等活动。 这种定义系统考虑了以农业信息资源为核心的开发活动及其联系紧密的其他社会行为,能够揭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过程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交叉性。 农业信息商品的内涵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商品是用来交换且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当人们通过感官或仪器,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对感知的东西进行分析整理,形成信息资源,当这些信息资源有助于人们对农业及相关问题理解、认识、生产和经营决策,并能与他人交换时,该信息资源就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成为农业信息商品。 农业信息商品特性 外部性,易扩散性,使用者依赖性,时效性,高固定成本低复制成本,体验商品 农业信息市场的主体及其作用 (一)农业信息的使用者 农业信息用户特别是农民用户由于受到文化水平,收入水平,农业产业本身发展的限制 相对于其他产业的用户来说,信息有效需求不足,对农业信息的运用水平较低,需要商家和社会给予精心的培育 。 (2) 农业信息的生产者 开发信息资源 生产农业信息产品 提供信息服务 (3) 具有多种角色的政府 信息用户 调节者 信息生产者 信息中间商 农业家庭经营的涵义 所谓农业家庭经营,就是指以农民家庭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以家庭劳动力为主所从事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又称其为农户或家庭农场。 农业的特点与农业家庭经营 1农产品是不可间断的生命连续生长过程的结果,各个生产环节只有继起性,没有并列性。 2农业生产活动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农业的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不一样,农业劳动支出具有不均衡性。 3在光照条件下,农业生产一般不可叠加,具有广阔的地域性。 综上,这些特点决定了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一种较为合适的组织形式。 当代西方合作经济思想的流派 1.改革派 (1)社会主义学派。这一学派认为社会主义是合作运动的最终目标,合作仅仅是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或准备阶段。 (2)合作联邦学派。这一学派认为合作经济应是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经济体制。第一,它把合作运动的进程视作终结,合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为达到另一种体制的手段或途径;第二,它把私有财产作为其经济结构的基础 ;第三,主张消费者至上。 2.进化派 (1)竞争尺度学派。这一学派以美国的艾德温•诺斯(E.G.Nourse)等人为代表。他们以合作为尺度来衡量资本主义体系的功效,把合作运动视为抑制资本主义阴暗面的手段。他们认为,合作经济不可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经济机制,只能起辅助作用。 (2)萨皮罗学派 。①合作社应按商品种类而不是按地域关系组织起来 ②合作社成员应只限于农场主 ③民主管理 ④与合作社签署长期的、带强制性条款合同的入社农户应达到相当的比例 ⑤使用专家从事经营管理活动 ⑥高度集中的管理结构 (3)美国学派 。他们认为,合作是一种市场现象,合作社是独立的经济主体间的不完全联合,合作这种形式仅合并了各个企业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但企业本身还是完全独立的。因而,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体化与分化、独立与合并间的中介,合作只是业务的联合,而不是人的联合。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 国际合作社联盟的合作社原则 1.自愿开放的会员资格 2.成员民主管理 3.成员经济参与 4.独立性与自主性 5.教育、培训与信息 6.合作社间的合作 7.关注社会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原则 1成员以农民为主体 2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 3入社自愿、退社自由 4成员地位平等,实行民主管理 5盈余主要按照成员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交易量比例返还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运行的基本特征 1.合作目标的双重性,即合作经济组织的服务性和盈利性 2.合作经营结构的双层次性,约定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 3.合作经济组织的民主性,自愿基础上的有效结合 农业合作社的作用 1农业合作社有助于促进社会分工与生产专业化 2农业合作红色有助于减少农产品交易的不确定性 3农业合作社有助于减少农产品和农业专有资产的损失 4农业合作社有助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寻求规模经济 农业合作社在国外的发展趋势 1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保护和支持在加强 2农业合作社的运行越来越注重效率提高 3农业合作社的专业化、横向与纵向一体化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龙头”组织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的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多方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是市场农业的基本经营方式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1.生产专业化 2.企业规模化 3.经营一体化 4.服务社会化 农业保护政策的含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所谓农业保护政策是指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政府为确保农业发挥基础作用,使农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以便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发展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与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的总和。 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1. 从市场失灵的角度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要性 1农业的外部性 2农业的公共产品性 3农业的弱质性 4农业的不稳定性 2. 从农业的基础地位出发来论证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必然性 3. 围绕农业的发展阶段来分析农业保护政策的产生 4.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阐述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可能性 全面实施农业保护政策的判断标准 1经济结构主义观点 2农业比较优势大小的观点 传统农业保护政策所造成的问题 1农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相互抵消和贸易摩擦加剧 2农业保护政策的效率损失严重 3农业产品贸易流向的扭曲、国际市场价格的疲软与被动。 4发达火甲的农业保护政策严重的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现代农业保护政策的改革方向与基本趋势 1农业保护政策主要目标的重要程度发生了重大变化 2农业保护政策实施实现了从黄箱政策到绿箱政策的转变 3农产品贸易自由化在加速,非关税贸易壁垒更为森严 食品质量安全的内涵 1绝对性与相对性之分 食品安全标准不一,食品安全至今尚无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 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生产经营者行为 1所获经济利益的大小 2经营目标的长短与成本收益的比较 3经营规模的大小与专有资产的多少 4声誉机制的建设 5纵向协作策略 视频之狼安全管理中的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的感知风险 2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等的信息搜索 3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 4消费者对质量安全食品的支付意愿 食品质量安全的政府监管 1征服对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政策目标 1只注重保护城市消费者的利益 2注重提高本国视频的国际竞争力 3注重保护农业 4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5注重解决最为迫切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2建立协调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3建立食品质量安全的控制体系 4加强对消费者有关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教育 5促进质量安全信息有效传递 农业产业结构的概念 农业产业结构也称为农业生产结构,是指一定地域(国家或地区或农业企业)的农业各产业部门和各部门内部的组成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 。 它是农业生产力合理组合和开发利用方面的基本问题。 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1.农业产业结构的整体性 2.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 3.农业产业结构的动态性 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 1对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影响 2对农业内部物质能量相互转化的影响 3对农业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影响 4对满足社会农产品需求的影响 农业产业结构形成的条件 1.生产力水平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条件 2.需求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3.地理环境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4.劳动力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 5.资金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6.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条件 农业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 1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畜牧业所占比例逐步增大 2在终止也中饲料声场所占比重逐步增大 3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所占比例逐步增大 4农业生产的专业化与一定程度的多部门经营相结合 5粮食生产的基础性地位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 6在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演变中林业受到国家的保护支持力度最大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涵义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通过对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从而使农业产业结构的效益、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价标准 1.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农业资源,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2.能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 3.能最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4.农业各部门能协调发展 传统农业中稀缺资源的特性 (1)农民无法自行提供,大多数稀缺资源都必须社会性地供给 (2)许多稀缺投入物的需求与工业发展并无冲突,它们主要依赖于相对丰裕的资源,加上训练有素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3)这些投入物的互补性要求供给方面的协调与配合 (4)在不同的地区,由于资源、文化和经济条件的差别,这些投入物的生产率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5)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一定形式的稀缺资源可能已经大量充分地使用了 (6)机会成本很低的资源与相对稀缺的资源一起使用,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 (7)稀缺资源不可随心所欲地移动 传统农业中的稀缺资源 (1)提供刺激的制度 (2)改进生产可能性的科学研究 (3)使用新型和改进的投入物的生产设备 (4)农业生产的服务机构 (5)帮助农民作出更好选择的教育工作 传统农业的改造 1.市场经济制度的构建 2.有效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制度的建立 3.农业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 4.农民人力资本投资的加强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1.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从资本主义产业革命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农业。它的基本特点是物质和能量开放式循环,从农业以外投放大量的能源和物质,因而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现代农业是人类第一次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大规模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机械的结果,是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和生物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农业,同时,它又是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所谓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现代集约化农业和高度商品化农业相统一的发展过程。 农业现代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农业现代化仅指农业生产技术上的变革,而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协调发展的工农业关系、经济体制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农业现代化实现过程的动态性 2.农业现代化内容的广泛性 3.农业现代化的地域性和阶段性 4.农业现代化的历史继承性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 1.生产条件现代化 2.生产技术现代化 3.经营管理现代化 4.集约、高效、持续 5.社会化、专业化、商品化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在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要的发展条件下,采用不会耗尽资源或危害环境的生产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维护土地、水、生物、环境不退化、技术运用适当、经济上可行以及社会可接受的农业发展战略。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 1.生态持续性 2.社会持续性 3.经济持续性 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人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系统的压力 2.人力资本积累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资源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利用原则 (1)最低安全标准原则 (2)公平性原则 三.环境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环境问题的特性 (1)环境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环境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性,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 (2)环境问题具有传递性 (3)环境污染往往具有累积性,呈指数式发展 (4)环境问题的外部性 2.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思路 (1)产权管理思路 (2)国家干预思路 四.技术进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农业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之一是科学技术落后 2.农业可持续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农业经济学重要资料情况总结分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86660.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