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血透室统疾病护理学常规.doc

收藏

编号:263013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0.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5
  
8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血透室统 疾病 护理 常规
资源描述:
^`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一、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遵医嘱给予合理饮食。 3、根据病情恰当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慢性期症状明显时需适当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4、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或尿量。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及皮肤水肿等,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 6、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或慎用肾毒性药物。 7、积极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做好病因解释和用药指导。 8、增加患者遵医的依从性,防止受凉,避免感冒。 二、急性肾盂肾炎护理常规 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是否急性起病,起病前有无尿路结石、梗阻、性生活、器械检查,是否长期卧床、留置导水管等诱因。 2、评估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肋脊角压痛和(或)叩痛等;有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低血压等。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加重病情。 2、宜给予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考素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 3、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送培养和药敏试验。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和药的疗效。其疗效的评价标准为:①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性;②治愈:完成抗生素使用疗程后,细菌尿阴性;③治疗失败:在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苏尿或追踪期间内复发。如无效则需要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治疗。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上行感染。 2、指导患者坚持适量饮水预防尿路感染,即饮水>2000ml/d,保持尿量在2000-2500ml/d,每2-3小时排尿1次。 3、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保证疗效。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起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史。 2、评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如肉眼血尿、蛋白尿、晨起眼脸水肿、下肢凹陷性水肿、一过性轻度或中度高血压。 3、了解患者免疫学检查结果,如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升高示近期感染链球菌。 4、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 [护理措施] 1、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直到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活动。 2、给予低盐饮食,尤其是有水肿、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者。肾功能正常者不需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者应限制摄入水量。 3、遵医嘱治疗感染病灶和对症治疗,但不宜用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对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应考虑手术摘除。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重,准确记录出入水量,预防心脑并发症发生。 5、做好皮肤护理,宜衣着宽松,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6、给予心理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向患者说明水肿的原因、休息及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使之配合。 2、告知患者大多预后良好,宜保持心情愉快,以促进疾病恢复。 3、定期门诊复查肾功能,了解血尿、尿蛋白消退情况。 四、慢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既往有无引发慢性肾炎的病因,如急性肾炎。 2、评估患者慢性肾炎的基本表现,如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早期是否有疲倦、乏力、腰部疼痛、食欲减低及实验室检查轻度尿异常。 3、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患者应限制体力活动,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协助生活护理,减轻肾脏负担。 2、肾功能不全有氮质血症患者应限制蛋白及磷的摄入。水肿、高血压明显者宜低盐饮食,高度水肿限制水分摄入。 3、遵医嘱积极控制高血压,注意评估病情变化,如血压、尿量、水肿,及时发现药物副作用。 4、做好皮肤护理,宜衣着宽松,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5、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和休息,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如感染、劳累、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关木通等)。 2、嘱咐患者定期门诊复查,如发现血压控制不好、水肿加重、血尿明显等病情变化时及时就医。 五、急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心、肺、肝、肾严重疾病,有无感染以及使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等诱因。 2、评估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尿量、神志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程度等,判断急性肾衰竭程度。 3、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有无焦虑、恐惧等情绪。 [护理措施] 1、患者应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2、给予高热量、优质低蛋白包含,对于高分解代谢或透析患者可适当放宽蛋白入量,尽可能减少钠、钾、氯的摄入量。对于不能口服补充营养的患者,可采用鼻饲和胃肠外营养疗法。血钾升高者,严格限制含钾药物和食物的摄入。 3、迅速纠正一切可逆的病因,停用影响肾脏血流灌注的药物和(或)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某些第一代头孢菌素、磺胺类药、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重金属以及顺铂等。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压、尿量变化。评估患者有无定向力障碍、抽搐等电解质紊乱表现,有无尿毒症症状如持续呕吐、烦躁、嗜睡等。一旦发现严重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等立即做好紧急透析治疗等准备。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维持体液平衡。少尿期应按“量出为入”的原则补充入液量,而多尿期入水量比出量少500-1000ml。 6、遵医嘱执行,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7、做好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情绪。 [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去除导致急性肾衰竭的危险因素,避免应用影响肾血流灌注和肾毒性药物。 2、指导患者观察尿量,如果发现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应赴医疗就诊。 3、定期门诊复查肾功能。 六、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如慢性肾炎、梗阻性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肾炎、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均可引起慢性肾衰竭。 2、评估患者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症状,如钠、水潴留,高钾 血症、酸中毒、低钙高磷及高镁血症的症状。 3、评估各系统症状,如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肺水肿;如血液系统表现有贫血、出血倾向;神经肌肉系统症状有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胃肠道症状如食欲不振、消化道出血;皮肤症状,如阅卷;肾性骨营养不良症,如纤维性骨炎、肾性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和肾性骨硬化症;内分泌及代谢失调等。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况,有无悲观、消极情绪等。 [护理措施] 1、患者应停止体力劳动,避免劳累。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 2、给予高热量、低磷、优质低蛋白及丰富维生素的饮食。蛋白质摄入每天宜0.6g/kg,且其中60%以上必须是高生物价优质蛋白,如鸡蛋、鱼、瘦肉和牛奶等,尽可能少食富含植物蛋白的物质,如花生、黄豆及其制品等。透析患者予以优质高蛋白饮食;水肿高血压和少尿要限制食盐<3g/d;少尿、水肿、心力衰竭者应严格限制进水量;尿量>1000ml而又无水肿者,则不宜限制水的摄入。 3、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忌用可能对肾有损害的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等病情变化。严重水肿者每日测体重1次,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对于病情严重、长期卧床者要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5、对于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按相应护理常规。对于考虑肾移植者,做好相关指导。 6、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开导患者,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7、定期进行空气消毒,预防感染。 [健康指导] 1、积极祛除导致慢性肾衰竭的诱因,如感染、妊娠、劳累、肾毒性药物、外伤、手术等。 2、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严格遵守饮食治疗原则,延缓肾衰进程。 3、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面对疾病,积极接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4、指导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者患者保护内瘘或腹透管术后操作有关知识,避免堵塞、出血和感染。 5、嘱咐患者3个月复查1次。 七、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了解患者有无引起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2、评估肾病综合征的典型表现和程度,如大量蛋白尿(>3.5g/d)kcal(kgd)。水肿时宜低盐饮食,高脂血症时,宜少食动物油、多吃植物油及维生素丰富的饮食。 3、遵医嘱给予利尿消肿、减少尿蛋白的对症治疗和抵制免疫与炎症反应的治疗,注意其副作用,及时监测肝肾功能。利尿治疗原则是不宜过快过猛,以免造成血容量不足,诱发栓塞并发症。激素治疗者应遵循使用原则,切忌随意撤减药物,注意其副作用如易出现感染、药物性糖尿、骨质疏松等。毒药物副作用有骨髓抵制及中毒性肝损害等。 4、及时评估病情变化,防止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衰竭、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等并发症。 5、做好皮肤护理,衣着宜宽松,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及拖、拉等动作,保持皮肤的完整性。 6、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或消除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 [健康指导] 1、指导患者坚持合理休息和饮食,避免劳累,防止受凉、感冒等加重病情恶化。 2、嘱咐患者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切勿自行减量或停用激素,避免副作用发生。 3、定期门诊复查,监测血象、肝肾功能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血透室统疾病护理学常规.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630132.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