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试点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介绍资料.doc

收藏

编号:271953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1M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5-01
  
17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试点 企业 双重 两重 预防 机制 建设 技术指导 介绍 资料
资源描述:
-# **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技术指导实施手册 **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技术组 2017年9月 -# 目 录 **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方案 1 一、工作目标 1 二、工作分工 1 三、时间安排 3 四、工作要求 3 附件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示例) 5 附件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示例) 10 附件3: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示例) 13 附件4: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示例) 90 附件5: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示例) 90 附件6: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示例) 94 附件7: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示例) 96 附件8: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示例) 97 附件9:试点企业资料收集清单 99 附件10: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报告格式要求 102 附件11:**区80家试点企业名单一览表 103 -# **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方案 为有效推进**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使试点企业能有效实施和运行双重预防机制,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安全研究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负责为**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供技术指导。根据《深圳市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通则(试行)》,按照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试点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要求,对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开展技术指导工作。 一、工作目标 1.通过培训指导企业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2)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4)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5)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6)绘制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7)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8)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 (10)制定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 2.编制并提交**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二、工作分工 **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采取以企业为主,安全研究院技术指导为辅的方式开展。 1.试点企业 80家试点企业是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应按照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并形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体系。 2.安全研究院 安全研究院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小组,编制《**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实施指导手册》(附件1)、《**区80家试点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指导手册》(附件2)及《**区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建设专题培训讲义》,对**区80家试点企业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培训工作。 (1)开展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建设专题培训 通过开展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建设培训,达到以下目的: 1)指导企业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制度文件,包括成立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组织机构文件、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责任制、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等。 2)指导企业开展现场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 3)指导企业对隐患及风险进行分级、制定分级管控措施、绘制安全风险图,明确落实隐患及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人。 由于此次培训直接影响各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能否顺利开展,为确保培训效果,此次培训对参加人员有严格要求,必须是各试点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签到时将有专人核实培训学员的信息。 (2)建立**区双重预防机制技术服务电话及QQ群 **区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以自主建设为主。为及时解决各试点企业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方便各试点企业在建设过程中的相互交流,技术指导小组特设置了技术服务电话及QQ群。企业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可通过技术服务电话及QQ群寻求指导。 3.编制**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报告 各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完成后,通过QQ群和技术咨询电话告知技术指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到现场审核,出具审核意见。根据各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完成情况,编制**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报告。**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报告格式及内容见附件3。 对于不重视或不愿配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企业,技术指导小组将向**区安监局报告。 三、时间安排 1.培训 根据《区安委办关于开展双重预防机制试点企业建设专题培训的通知》要求,**区试点企业培训时间为9月14日。 2.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阶段(时间安排:9月中旬~10月31日) 企业根据附件要求,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机构,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完善安全风险清单及隐患排查治理台帐,并制定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绘制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在企业相关场所区域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完成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工作建设。 3.编制**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报告(12月15日前)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工作建设完成后,通过QQ群和技术咨询电话告知技术指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到现场核实各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从制度建设、管控措施等十个方面做好现场核实记录,收集试点企业相关基础资料,编制**区80家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报告。 四、工作要求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是当前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体现。企业应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与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创建、运行过程中开展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和年度自评,根据人员、设备、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变化,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分级、管控与更新完善,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实现双重预防机制的持续改进。 附件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示例) 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示例) 3.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示例) 4.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示例) 5.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示例) 6.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示例) 7.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示例) 8.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示例) 9.试点企业资料收集清单 10.**区试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行情况报告格式要求 11.**区80家试点企业名单 -# 附件1: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示例)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特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部门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 XXX (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 XXX (安全负责人) XXX (设备部负责人) XXX (生产部负责人) XXX (仓管部负责人) XXX (行政部负责人) XXX (财政部负责人) …… 成 员:XXX、…… (二)领导组职责 1. 主要负责人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 安全负责人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 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 设备部负责具体实施公用辅助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 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 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置 主 任:XXX 副主任: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 办公室:安环部 联系人:XXX、XXX 办公室职责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安环部处,由XXX(安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 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 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 指导、督促各部门、车间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 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 承办上级部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危险源辨识程序及风险评估方法 (一)综合辨识程序 1. 年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每年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制定年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抽调各部门负责人(必要时聘请专家),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对生产系统、装置设施、作业环境、作业活动等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危险源辨识。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确定危险源种类及安全风险等级,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2. 月度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每月由各部门负责人牵头组织本部门进行一次危险源辨识及隐患排查,结合本部门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环节以及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安全管理等,进行一次专业系统的危险源辨识。 3. 每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 班组长每班交接班前组织本班组岗位员工对重点工序进行危险源辨识。加强现场监管,全面掌控作业现场班组、岗位人员的危险源辨识情况;岗位员工上岗前对上岗区域内的环境、设备、设施、劳动防护进行危险源辨识,发现危险源后及时向当班跟班队长、班组长汇报,若发现存在不符合项应立即处理,处理不了的及时汇报本班班组长及部门负责人。 (二)风险辨识评估方法 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采用LEC评价法(格雷厄姆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方法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 存在以下情形之一者,可界定为重大风险。 1)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3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2)涉及重大危险源的; 3)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的场所,作业人员在30人及以上的; 4)经风险评估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5)本企业认为有必要列为重大安全风险的其他条件。 (三)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1.各部门危险源辨识结束后,分别由主要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各系统安全风险和安全隐患,按照安全风险等级评定标准(推荐采用LEC评价法、风险矩阵法等)对危险源进行风险分级,确定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建立一整套安全风险数据库、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制“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分布图,汇总造册。明确级别、管理状况、责任人、管控能力等基本情况,实行“一风险一档案”,并按照风险等级,用红、橙、黄、蓝等色彩对档案进行分类管理。对现场辨识出现的不同类别安全风险,必须明确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经评估存在不可控风险的,必须立即停止区域作业或停止设备运行,撤出危险区域人员,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重新进行评估并进行实时监控。 2. 各部门每次进行危险源辨识、安全风险评估、定级结束后,要组织编写安全风险清单,明确辨识的时间和区域、存在的风险和等级、管控措施和建议等内容,做到“谁辨识、谁签字、谁负责”,存档备查。 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针对安全风险类型和等级,从高到低,分为“公司、部门(车间)、班组、岗位”四级,逐级分解落实到每级岗位和管理、作业员工身上,确保每一项风险都有人管理,有人监控,有人负责。 2. 针对重大、较大安全风险,由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按照“五落实”原则,跟踪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采取设计、替代、转移、隔离等技术、工程、管理手段,制定管控措施和工作方案,并在划定的重大、较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 主要负责人牵头组织召开公司专题会,每月对评估出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检查分析,识别安全风险辨识结果及管控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盲区,针对管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完善管控措施,并结合季度和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布置下一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 4. 各部门牵头组织召开部门专题会,每月对本系统存在的每一项安全风险,从制度、管理、措施、装备、应急、责任、考核等方面逐一落实管控措施,组织对月度安全风险重点管控区域措施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落实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5. 由安全负责人牵头,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严格对照每一项安全风险的管控措施,抓好日常监督检查,确保管控措施严格落实到位。 五、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及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在风险辨识评估和分级之后,负责建立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参照《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附件3)格式,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风险清单应至少包括风险名称、风险位置、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及责任人等内容。 六、建立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对重大风险进行汇总,登记造册,并对重大风险存在的作业场所或作业活动、工艺技术条件、技术保障措施、管理措施、应急处置措施、责任部门及工作职责等进行详细说明。对于重大安全风险,企业应及时向街道安监办和区安监局报告。 七、安全风险公告警示及培训 1. 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全公司要在重大安全风险区域的显著位置,公告存在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和主要管控措施。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安环部负责做好日常监督检查。 2. 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培训中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技术人员进行辨识评估专项培训;每年对全矿所有入井人员进行一次以年度、综合、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结果、与本岗位相关的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为主的教育培训,确保每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风险的基本特征及防范、应急措施。 八、考核办法 (略) 九、常用检查表格 表1 工作危害分析(JHA+LEC)评价记录 (记录受控号)单位: 岗位: 风险点(作业活动)名称: No: 序号 作业 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人、物、作业环境、管理) 易发生事故类型 现有控制措施 L E C D 风险级别 建议新增(改进)防范措施 备注 分析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岗位/工序负责人,审定人为上级负责人。 表2 安全风险清单(示例)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风险等级 责任人 (一)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 1 化学品仓库(专用储存室、专用场所) (1)易燃、有毒化学品(如油漆、天拿水等) (2)腐蚀性化学品(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等)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烫 (1)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内,防止泄漏或受热。应按其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分区、分库贮存,严禁超存、混存、露天堆放。易燃、易爆的场所和仓库,严禁烟火。 (2)仓库应消防设施齐全,通道畅通。库内有隔热、降温、通风、防泄漏等措施。 《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2013)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2013) 重大 制表人: 日期: 审核人: 日期: 审定人: 日期: 填表说明:1.审核人为所在安全负责人,审定人为主要负责人。 附件2: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示例) 为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逐渐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责任制。并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实行隐患闭环管理,特建立此项制度。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 长: XXX (主要负责人) 副组长: XXX (安全负责人) XXX (设备部负责人) XXX (生产部负责人) XXX (仓管部负责人) XXX (行政部负责人) XXX (财政部负责人) …… 成 员:XXX、…… (二)领导组职责 1. 主要负责人是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对隐患排查全面负责。 2. 安全负责人负责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 各部门负责人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 设备部负责具体实施公用辅助系统的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 5. 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 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隐患排查治理办公室设置 主 任:XXX 副主任:XXX、XXX 成 员:XXX、XXX、XXX、XXX 办公室:安环部 联系人:XXX、XXX 办公室职责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在安环部处,由XXX(安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 1. 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隐患排查治理程序、方法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 指导、督促各部门、车间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4. 组织相关人员对全公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 承办上级部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领导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隐患排查依据及范围 公司依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对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场所、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包括承包商和供应商等相关服务范围进行隐患排查。 三、隐患排查方法及频次 1.组织制定各部门、岗位、场所、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和风险辨识清单,明确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的时限、范围、内容和要求,并组织开展相应的培训。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结合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不同方式进行隐患排查和风险辨识,建立隐患和风险清单及数据库,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组织有关人员对本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隐患作出认定,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2.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及风险辨识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和风险分级管控措施,对排查的隐患及时进行治理,对辨识出的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在现场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根据风险大小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及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根据责任分工组织整改。主要负责人针对重大隐患组织制定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应急预案。企业在隐患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监控防范措施。隐患排除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疏散可能危及的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相关设备、设施。 3.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对治理情况进行评估、验收。重大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组织本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验收或委托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管理服务的机构进行评估。 四、信息报送 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査治理情況,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通过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及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及时将隐患排査治理情况和风险管控情况向从业人员通报。企业应运用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对隐患排査、报告、治理、销账等过程进行电子化管理和统计分析,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并按照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定期或实时报送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 附件3: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建设(示例) 附表3.1 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使用)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2 加油站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3 金属粉尘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4 木粉尘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5 电镀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6 电子制造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7 塑胶制造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8 锂离子电池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9 涉氨制冷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附表3.10 建筑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 附表3.1 危险化学品(储存、生产、使用)企业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示例) 序号 场所/环节/部位 较大危险因素 易发生的事故类型 主要防范措施 依据 责任人 (一)储存场所 1 化学品仓库(专用储存室、专用场所) (1)易燃、有毒化学品(如油漆、天拿水等) (2)腐蚀性化学品(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等)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烫 (1)应储存在阴凉通风的仓库内,防止泄漏或受热。应按其危险特性进行分类、分区、分库贮存,严禁超存、混存、露天堆放。易燃、易爆的场所和仓库,严禁烟火。 (2)仓库应消防设施齐全,通道畅通。库内有隔热、降温、通风、防泄漏等措施。 (3)危险化学品仓库与其他建筑物之间应符合防火间距。 (4)电气设施应采用相应等级的防爆型电气;做好防雷防静电措施。 (5)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 (6)不得在仓库内分装作业。 (7)按规定发放、正确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应急眼罩、空气呼吸器、乳胶手套等),现场安装洗眼器、冲洗淋浴装置。 (8)仓库设置安全警示标识。 (9)人员应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 《常用化学危险品储存通则》(GB15603-1995) 《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4-2013) 《腐蚀性商品储存养护技术条件》(GB 17915-2013) 2 储罐区(罐区) (1)易燃、有毒化学品(如甲苯、丙酮等) (2)腐蚀性化学品(硫酸、硝酸等)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灼烫 (1)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可燃材料堆垛,应与装卸区、辅助生产区及办公区分开布置。 (2)储罐区及管线应做好防雷、防静电、防泄漏等措施,并确保完好有效。 (3)储罐区及装卸作业区应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报警系统。 (4)可燃液体的储罐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 (5)储罐应配备罐内灭火设施。 (6)危险化学品储罐区的检维修作业,作业前办理相应的作业票。 (7)接触腐蚀性等有毒有害的场所应设置应急冲淋装置。 (8)储罐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及装卸操作安全规程。 (9)易燃易爆液体溶剂应从槽车等大型容器底部注入,若不得已在上部灌装时,应将注入管伸入容器内离其底部不大于200mm处,在注入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10)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合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和作业特点的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074-2014)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 50493-2009)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危险化学品储罐区作业安全通则》(AQ3018-2008) 3 危险化学品工业管道及管道附近区域 管道内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危险化学品管道应当设置明显标志。 (2)应当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管道巡护制度,配备专人进行日常巡护。 (3)应按照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定期检测、维护,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43号) 4 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作业场所 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作业场所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遇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制订危险化学品装卸、搬运作业操作安全规程。 (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3)在装卸现场应设有“禁止烟火”的明显标志,周围远离火种,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等进入装卸现场,禁止吸烟和打手机。 (4)装卸过程中要做好静电接地措施,控制液体输送流速,在注入管未浸入液面前,其流速应限制在1m/s以内。 (4)搬运过程中应防止野蛮操作,避免摔碰、撞击、拖拉、摩擦、颠簸、震荡、翻滚,以防引起爆炸,不得使用非防爆叉车进入甲乙类仓库。 (二)涂料、油漆生产场所 1 生产车间 (1)生产设备防护不全或带电,可能造成人员机械伤害或触电事故; (2)作业现场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 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 (1) 甲、乙类厂房离周围民用建筑物之间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明火或散发火花的地点不应小于30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应小于50m。 (2) 生产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布置,原料、产品堆放,人、车行道布置,都不应妨碍安全作业。设备设施安全防护装置齐全有效。 (3)车间安全疏散门不少于两个,通道和出入口应保持通畅。 (4)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 (5)设置防雷防静电措施,并定期检测合格。 (6)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设置机械通风装置。 (8)员工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AQ 3040-201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2008) 2 研磨机、三辊机、搅拌机、分散机 (1)设备在运转过程防护不全或带电,可能造成人员机械伤害或触电事故; (2)作业现场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 机械伤害 触电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研磨机、三辊机、分散机、搅拌机除短时间调试、洗机外不得空转;停机时分散机、搅拌机应设置防护罩。 (2)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 (3)应采用防爆型研磨机、三辊机、搅拌机、分散机。 (4)作业过程中控制流速,做好防静电措施。 (5)设置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及安全警示标志;员工佩戴相应防护用品;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AQ 3040-201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2008) 3 危险化学品充装、计量作业场所 充装、计量作业场所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应按照所生产树脂的工艺技术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 (2)应按照工艺技术规程的要求配料,计量要准。 (3)注意投料顺序、加料速度,轻拿轻放,防止液体物料四溅或固体粉料飞扬,保持岗位的环境卫生。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2008) 4 树脂合成反应釜 二层平台防护缺失或作业环境不良 高处坠落 (1)作业面操作平台结构应坚固、可靠, 台面应采取防滑措施,平台周边应设置护栏。并设置“当心坠落”安全警示标志。 (2)护栏的结构尺寸应符合工业梯台的规定, 锈蚀时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3)楼梯间做好防滑措施。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指南》(AQ 3040-2010)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2008) 《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 4053-2009) 5 作业现场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 反应釜在运转过程中温度较高,工人触碰釜体,可能导致灼烫事故。 火灾爆炸 灼烫 中毒和窒息 (1)制订反应釜操作安全规程,反应釜的装料量不应大于釜体容积的70%,以防物料涨溢出釜。 (2)树脂生产过程的反应温度应按产品工艺技术规程严格控制,防止超温超压。 (3)操作反应釜之前要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异状。 (4)树脂合成反应釜聚合系统的动力、仪表、照明和冷却系统等应有备用电源,并应具备防止停电的安全措施。 (5)树脂反应釜温度控制装置应有冗余设计,宜使用两套控制仪器,并定期校验。树脂反应釜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应完整、齐全、有效。 (6)作业过程中不能和釜体接触,以免烫伤。 (7)员工佩戴相应防护劳动用品;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 6 锅炉 安全附件及保护装置失效,导致锅炉内超压或缺水而引起爆炸。 锅炉爆炸 (1)锅炉投入使用前应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安全附件、安全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定期校验、检修,并做好记录。 (2)锅炉工经专门安全培训,取得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才能上岗。 (3)锅炉等明火设备与甲类生产装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7 蒸汽管道 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遇蒸汽管道的高温产生爆炸。 其它爆炸 (1)蒸汽管道严禁与输送易挥发、易爆、有害、有腐蚀性介质的管道和输送易燃可燃气体的管道敷设在同一地沟内。 (2)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8 危险化学品试验室 作业现场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 电气设备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触电 (1)制订试验室操作岗位安全规程,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工作;禁止带火种进入。 (2)试验设备应为防爆型。 (3)安装可燃有毒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4)危险化学品样品不得超量存放。 (5)电气设备应可靠接地,防止触电。 (6)做好通风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9 烘箱、干燥箱等加热设备 烘箱、干燥箱等内的易燃易爆物质 火灾爆炸 (1)喷涂等试验产品经放置后才能放入烘箱或干燥箱内。 (2)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3)定期对烘箱、干燥箱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通风排气口畅通,防止易燃气体积聚。 (4)烘箱及干燥箱应设置超温报警装置。 10 包装 作业现场内的易燃易爆气体和有毒气体,导致爆炸和人员窒息。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制订包装岗位操作安全规程,做好作业人员培训工作。 (2)在输送和灌装过程时,应防止液体的飞散和飞溅,以减少静电产生。 (3)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合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和作业特点的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 (4)包装好的产品及时入仓库存放,不得在车间储存。 (5)作业现场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591号) 《涂料生产企业安全技术规程》(AQ5204-2008) (三)危险化学品使用(涂装) 1 涂料调配 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电气不防爆所产生的电火花导致可燃气体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爆炸 (1)室应采用不燃烧、不发火的地面, 其通风换气次数应为15次/h~25次/h。 (2)室内所有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并应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大型调漆间应设置自动灭火系统。 (3)溶剂型涂料量较少时(一般少于20Kg),可在涂漆区现场配制,但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2008) 2 喷漆室 (1)电气设备不符合防爆要求,火花引燃易爆气体而产爆炸。 (2)通风不良导致中毒和窒息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漆室内表面应经常清理,以减少可燃物的沉积。 (2)喷漆设备、供漆容器及输漆管路均应有可靠的导除静电装置,进入喷漆室的人员应接受消除静电处置。 (3)喷漆室的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和报警装置应与自动停止供料、切断电源装置、自动灭火装置等联锁。 (4)与静电喷漆室相连的通风管道应安装自动防火调节阀。 (5)通风装置的过滤棉应及时更换,风管定期清理,防止污染物沉积, 保障涂装室内微负压。 (6)爆炸危险1区、2区严格按照电气整体防爆要求设置。 作业人员按要求佩带适合作业场所安全要求和作业特点的劳动防护用品,做好岗前、岗中、离职后的健康体检。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6514-2008)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 3 涂层烘干室 可燃沉积物受高温物体或火花影响而导致火灾和爆炸。 火灾爆炸 (1)喷漆设备、烘干设备和通风系统、电加热系统应与检测和报警装置联锁,加热系统应与温度控制装置联锁; 烘干设备处于运行或带电状态时, 喷漆设备应自锁或整体移出。 (2)烘干设备运行前应移走室内所有易燃可燃物品。 (3)使用燃气加热系统的点火、熄火保护装置应灵敏可靠。 (4)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装置。 (5)烘干室应设置接地,外壳的各部件之间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6)设置在爆炸危险区内的电气设备和元件,应满足整体防爆的要求。 (7)应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且应定期试验。 (8)排放总管应定期清理,清除积存的可燃物。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3-2007) (四)危险化学品使用(清洗、蚀刻等) 1 清洗岗位 部分企业的半成品及成品需要用到少量危险化学品清洗表面油污。由于不熟悉危险化学品特性或操作不当引起火灾爆炸及急性中毒事故 火灾爆炸 中毒和窒息 (1)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 (2)制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 (3)不得向无资质的供应商购买危险化学品。 (4)清洗时要放在远离火种通风良好的场地。 (5)作业现场张贴安全警示标志,清洗剂张贴合格的安全标签。 (6)禁止使用大量清洗剂清洗、清洁机械设备和场地。 (7)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8)按规定配备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9)定期对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岗中、离职前体检。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2 蚀刻岗位 烧碱、硫酸、盐酸在蒸发雾化后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严重时烧伤皮肤。 灼烫 (1)在作业点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作业流程。 (2)员工按要求佩带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3)作业岗位设置洗眼器等应急器材。 (4)车间存放量不得超过一昼夜使用量。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五)危险化学品使用(气瓶) 1 气瓶储存场所 使用天然气、煤气等气体泄漏,遇火源、高温可能导致火灾爆炸、容器爆炸、中毒窒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试点企业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技术指导介绍资料.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719531.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