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测量施工方案.doc





《高层建筑测量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测量施工方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测量施工方案高层建筑测量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1第二章 工程概况1第三章 施工准备23.1主要仪器准备23.2 对所有进场的测量器具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 .23.3 与甲方办理交接桩手续.23.4 检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23.5 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2第四章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2第五章 定位测量25.1 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25.2 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35.3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35.4 平面定位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测定45.5控制桩点位的埋设55.6高程控制网的测设55.7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55.8注意事项65.
2、9方格网和主轴线的精度要求6第六章 施工过程测量66.1 土方开挖测量66.2 垫层施工测量66.3 垫层上测量放线76.4 防水保护层上测量76.5基础施工测量76.6 楼层平面轴线及高程测量96.7 墙体标高控制116.8 顶板模板、混凝土标高控制116.9 楼层外窗及搂角的控制126.10 二次结构施工测量126.11 地面面层施工测量126.12屋面施工测量136.13 外墙施工测量13第七章 施工要点及验收方法137.1交叉作业137.2步步校验147.3验线处理等级14第八章 测量人员的基本准则14第九章 仪器的检验和使用14第十章 测量资料14第十一章 实测中应注意的问题15第十
3、二章 沉降观测16第十三章 边坡观测16PAGE 第一章 编制依据序号资料名称编号及备注1施工图纸及甲方文件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工程建设监理规范GB50319-20004普测测量成果报告书5施工组织设计及现场自然条件等第二章 工程概况 项目概况工程名称工程地址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目标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设计概况高层设计概况表 序 号项 目内 容1总建筑面积184174.362总高度97.75m3层数地上32层、地下1层4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5地上面积158189.386地下面积25984.98别墅设计概况 A户型B户型栋数31栋数44总建筑面积22318.79(其中地下
4、室9277.06)总建筑面积15417.6总高度9.25m总高度8.7m层数地下1层,地上两层层数地上两侧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结构形式框架结构第三章 施工准备3.1主要仪器准备序号仪器名称数 量型 号1全站仪1KTS-422L2经纬仪1DT-02C3水准仪1DZS3-14垂准仪1DZJ-300A3.2 对所有进场的测量器具计量检定周期的审定。3.3 与甲方办理交接桩手续。3.4 检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3.5 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第四章 施工测量基本要求4.1 明确为工程服务,对按图施工和工程进度负责的目的。4.2 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作到测量作业步步有校核。4.3 根
5、据测设场区控制网测设本楼控制网。4.4 定位、放线工作在自检互检合格后上报有关部门验线。4.5 保护好桩位,使用钢尺应加三差改正。4.6 注意测量工作的保密、安全,有问题及时上报。第五章 定位测量5.1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5.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5.1.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底板平面图、结构首层平面图找到本工程的关键部位、变化部位,依据这些部位进行控制网的测设。5.1.3 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5.1.4 施工测量控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点位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志。5.2 场区
6、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5.2.1仪器采用全站仪、棱镜,测量仪器必须在施工前经过检定合格,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5.2.2首先测量员应对甲方提供的建筑红线点(或有效测量依据点位)进行复测,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布设场区平面控制网,作为场区首级控制。轴线控制网的精度等级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GBJ50026-2007)要求进行,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以下的规定。轴线控制网的指标等级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二 级51/200005.2.3本工程建筑物轴线的竖向传递使用DZJ-300红外线铅垂仪,在每流水段布设不少于3或4个投测点,使各区段自成体系,各自组织流水施工。5.
7、3 建筑物平面控制网5.3.1在完成本工程的定位测量工作后,测量员便根据其给定的所有楼座的大角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本着便于施工、控制全面、又能长期保留的原则建立了场区的平面控制网。5.3.2点位的布置应设在建筑物的周围,方格点的标桩不要落在开挖的基础、管线或太靠近建筑物,以保证长期保存。5.3.3 经复测合格后及时填写测量定位记录及验线通知单报甲方及相关部门验线,合格后引测至基槽开挖线以外及周围建筑物上,并做好标志,形成建筑物平面控制网。5.3.4首级控制网布设完成后,应依据总平面图及结构流水段划分示意图等,建立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矩形控制网建立于首级平面控制网之上,依据建筑工程
8、施工测量规程(GBJ50026-2007)的要求,本工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的精度以二级为准。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等级适用范围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二级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131/150005.3.5定位使用全站仪、棱镜、50米钢卷尺,在测设过程中采用不同测量路线进行施测,以达到同步校核的目的。5.4 平面定位轴线控制网的测设测定5.4.1主体结构至标准层或出0.00的各楼层校对合适无误后继续施工,控制线设在现有的楼层标高、轴线控制线校正无误作为传递依据,布设一个区控制轴线不少于3个点、标高一个区不少于2个点.为了便于施工测量,需要测定轴线控制网,拟定东西
9、设1条控制轴线,南北方向设3-6条控制轴线。5.4.2在主控网线及其延长线上确定各栋外墙轴线的位置控制网轴,为了不至于在墙钢筋绑扎后挡住轴线的投测,故根据上述各控制轴线分别定出距各外墙内边线600mm的偏轴线,偏轴名称分别在原有名称的基础上加 “ ”。校测各轴线交点是否为90,并拉尺检测各交点间距离,测角用等偏定平法架仪器,以盘左盘右两点分中法做点。量距要经过尺厂、温度、倾斜修正后,并用标准拉力(50N)量出实测距离。根据以上方法,建立平面轴线控制网。精度要求: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高层控制网:1#-7#楼为数字轴2、18、20、36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K轴60
10、cm偏轴线。(详附图一)别墅控制网:35#-51#楼为数字轴1、6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F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二)21#-32#楼为数字轴1、5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D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三)8#-20#、33#、34#楼为数字轴1、4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B、D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四)68#-71#、75#-77#楼为数字轴2、1/4、8、11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1B、1E、2B、2E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五)52#-64#楼为数字轴2、4、7、1/10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1C、1H、2C、2H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六)65#-67#、78#-82#楼为
11、数字轴1/01、1/12、4、9轴60cm偏轴线,字母轴1B、1F、2B、2F轴60cm偏轴线(详附图七)5.5控制桩点位的埋设5.5.1本建筑由于场地起伏坡度大,地面用小木桩,再用小钢钉在上面砸入作为各轴线的标识,或直接用全站仪放样定出楼角坐标(及轴线1m线)作为施工依据。5.5.2控制桩进行妥善保护:控制桩周围的土挖开5050cm、深40cm小坑,并用素混凝土灌实,混凝土表面与桩顶基本相平或略高与桩顶。 5.5.3注意事项:各轴线的定位测量应从各主轴点测设,而不应从方格网点或施工控制点(基准点)引测,以免建筑物产生不同的位移或偏移,影响施工质量;轴线网的测设精度可根据建筑物定位精度的不同灵
12、活掌握,以便与提高工作效率。5.6高程控制网的测设本工程由于所给定的G02(20.803m)、A1(22.275m)、A2(20.121m)、A3(19.204m)就在场区内,为了测量工作的精确性,采用两水准点闭合测量法并严密平差,把高程引测到各楼附近的围墙或固定建筑物上,并用红油漆给予明显的标识。用校核无误后的控制点定出本工程的0.000或相应高程依据,用红色油漆作“”标记,作为本工程的高程依据。为提高精度,必须使用前后视等长的原则。在施工过程中,经常进行现场高程点的复测工作。5.7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5.7.1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三等附合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水准测量技
13、术要求等级每公里高差中数中误差(mm)仪器型号水准标尺观测次数附和或闭合差(mm)偶然中误差M全中误差Mw与已知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三等36DS1DS3因瓦双面往、返往、返往、返往、返12 注: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5.7.2水准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 等级视线长度(m)视线高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基辅分划读数较差(mm)基辅分划测高差之差(mm)三等750.3252030 5.7.3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水准线路应按附合路线和环形闭合差计算,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全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MW = 式中MW-高差全中误差(mm): W-闭
14、合差(mm): L-相应线路长度(km): N-附合或闭合路线环的个数。内业计算最后成果的取值:二等水准精确至0.1mm,三等精确至1mm。5.8注意事项各轴线的定位应从各主轴点测设,而不应从方格网点或施工控制点(基准点)引测,以免建筑物产生不同的位移和偏转,影响施工质量,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5.9方格网和主轴线的精度要求主轴线或方格网边长精度直线角误差主轴线交角误差主轴线1:1000015”10”方格网1:800015”第六章 施工过程测量6.1 土方开挖测量施工之前由测量人员按施工方案用白灰将基槽的上口线标出来,并按放坡要求把槽底口线标出来,将标高点引测在基坑西、东侧的边坡上(用木桩或钢
15、筋做控制点),土方开挖时以此标高为依据,引测到基坑内,由测量人员测设距槽底50cm的标高点,每隔20m钉水平标高控制桩控制开挖标高。电梯坑、集水井基坑在开挖时现场控制,在挖出一定的工作面后将控制线投测到基底上,测放出集水坑的位置,以配合机械和人工进行土方开挖。6.2 垫层施工测量基槽验收完毕后,对基坑四周边坡上的标高桩进行校核,合格后在基槽内用混凝土做灰饼,间距2米,作为垫层施工标高控制依据。用经纬仪将外墙的轴线投测到基槽,定出各外墙的轴线桩,依据图纸放出采光井、集水坑上下口线、后浇带位置及垫层的外边线。6.3垫层上测量放线在垫层上测量放线前,首先对轴线控制网进行校测,然后架经纬仪(DT-02
16、C)于坑边轴线桩上依次用正倒镜方法向下投测轴线点,投测允许误差按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GBJ50026-2007),投测后,架经纬仪于垫层上,盘左,盘右转角校核角度,钢尺往返测量(用标准拉力5Kg),弹出防水保护墙的墙身线,底板外边线,标高控制。6.4 防水保护层上测量6.4.1测量放线方法同上,但须放出柱边、墙边控制线、楼梯间控制线、后浇带及门窗洞口边线,重点部位用红“”作上标志。 6.4.2 标高控制:在永久性保护墙(砖胎模)上弹出标高控制线,用于控制钢筋绑扎。在底板中部固定好的暗柱钢筋上抄测标高线,并作好标志,作为底板混凝土顶面标高的控制点,浇筑混凝土时可拉小白线控制顶面标高。6.5基础
17、施工测量6.5.1轴线控制桩的校测6.5.1.1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位移,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6.5.1.2采用1台DT-02C测角精度5级经纬仪,根据场区控制网进行校测。6.5.2轴线投测方法6.5.2.1 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会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误差不应超过2mm。在建筑物地下室施工过程中,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桩位设立8个轴线控制桩,将轴线打在基坑的砖胎模上的砖墙上,画上十字线,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地下室施工桩位位移,从而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6.5.2.2 根据场区平面轴线控
18、制桩,将DT-02C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点),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3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精度,边长1/10000,测角小于10。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然后在该平面上测出轴线及细部线。控制线投点间距不应大于6m,细部线应弹出梁、墙、柱、门、洞口边线及50cm控制线。弹墨线时要对准点位,小线要拉紧,弹线点位距离不得大于3m。要求墨线清晰。6.5.2.3施工测量各部位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施工测量各部位技术要求项 目允许误差(mm)外
19、廓主轴线长度(L)L30m530mL60 m1060mL90m1590mL120m20120mL150m25L150m30细部轴线2承重墙、梁、柱边线3非承重墙边线3门窗洞口线36.5.3基础施工中的标高控制、测量6.5.3.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施工期间每两个月对高程、坐标控制点进行一次复测,雨季前后复测一次,以及在结构施工至0.000时进行一次整体校核。6.5.3.2标高测量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施工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间的较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并用红色油漆画三角作标志,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测量 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