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健康教学教育课程教案(附中小学健康教学教育指导纲要).doc

收藏

编号:258216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9.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2
  
14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健康 教学 教育 课程 教案 附中 小学 指导 指点 指示 纲要 纲领
资源描述:
-/ 目 录 七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 第一课:运动系统 ----------------------------------------------------------2 第二课:内脏器官 ----------------------------------------------------------3 第三课:循环系统 ----------------------------------------------------------5 第四课:人体感觉器官 -----------------------------------------------------7 第五课:人体的调节系统 ---------------------------------------------------9 第六课: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一) ----------------------------------------10 第七课: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二) ----------------------------------------13 第八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消化道 -----------------------------16 第九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呼吸道 -----------------------------19 第十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21 八年级健康教育教案-----------------------------------------------------24 第一课: 自信心的培养 --------------------------------------------------25 第二课: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27 第三课: 男女生交往 ----------------------------------------------------30 第四课: 健康的生活方式 ------------------------------------------------31 第五课: 中学生的消费活动 ----------------------------------------------34 第六课: 青春期性心理与心理卫生 ---------------------------------------40 第七课: 青春期性道德 --------------------------------------------------42 第八课: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矫治——策划学习 --------------------44 第九课:维护和保持青春期心理健康——做个快乐的少年 ----------------46 九年级健康教育教案-----------------------------------------------------49 第一课: 防治非典 -------------------------------------------------------50 第二课: 关爱生命 远离毒品 ---------------------------------------------52 第三课: 防治近视 -------------------------------------------------------54 第四课: 合理饮食,强身健体 ---------------------------------------------57 第五课: 肥胖症与减肥 -------------------------------------------------59 第六课: 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拒绝诱惑 -----------------------------60 第七课: 初中生常见心理障碍——重塑自我 -----------------------------64 第八课: 毕业后的选择——10年后我们再相会 -------------------------67 第九课: 中考前的准备 --------------------------------------------------70 第十课: 考试心理辅导 --------------------------------------------------73 (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知及全文) ------------------75 七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运动系统 第二课:内脏器官 第三课:循环系统 第四课:人体感觉器官 第五课:人体的调节系统 第六课: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一) 第七课: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二) 第八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消化道 第九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呼吸道 第十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第一课:运动系统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内脏器官的构造功能积极健康的标准,常见疾病以及保健。 重点: 疾病及保健 难点:内脏结构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新课导入: NBA篮球比赛片段欣赏 图片展示——体育与健康,力与美 一、构造与功能 1、骨骼和肌肉群 让学生边听讲解边在自己的身体上触摸相关肌肉标志 骨骼标本 2、功能; ⑴支持作用 ⑵保护作用 ⑶运动作用 3、运动系统发育男女生的差异 二、运动系统健康的标志 1、主观标志(自我感觉标志) 2、客观指标 三、常见疾病与健康的维护 1、骨折 教授学生三角巾、绷带使用基本方法,手臂骨折的固定方法 2、脊柱侧弯 四、健康维护原则 1、注意合理饮食 2、坚持运动适度 3、注意良好的体态 第二课:内脏器官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内脏器官的构造功能积极健康的标准,常见疾病以及保健。 重点: 疾病及保健 难点:内脏结构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新课导入: 一、构造和功能 挂图演示: 1、呼吸系统 2、消化系统 3、泌尿系统 4、生殖系统 (多媒体《非常青春》部分) 二、内脏器官健康的标志 1、呼吸系统: 2、消化系统 3、泌尿系统 4、生殖系统 三、常见病与健康维护 1、急慢性扁桃体炎 2、哮喘 3、龋齿 4、蛔虫症 5、遗精和痛经 四、内脏器官的健康维护 1、呼吸系统: 2、消化系统 ⑴保证一日三餐有规律 ⑵吃饭时避免大量饮水和过度喝饮料 ⑶专心吃饭 ⑷坚持饭前洗手,饭后散步 ⑸不要带不良情绪吃饭 3、泌尿系统 4、生殖系统 第三课:循环系统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人体循环系统是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以及循环系统健康的标准,常见疾病以及保健。 重点: 疾病及保健 难点:循环系统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新课导入: 广告《六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心脏》引入新课。 一、构造和功能 (演示) 1、心脏、血液、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组成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功能是泵血。 心的基本结构 2、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二、循环系统健康的标志: 1、脉搏:70~80次/分;60-90次/分(安静时) 2、血压:80-120毫米汞柱 3、体温:37℃ 4、心电图: 5、血常规: 6、血液生化: 7、淋巴系统检查 三、常见病与健康维护 1、青春期高血压 2、青春期贫血 四、循环系统的健康维护 1、生命在于运动 2、防治感染性疾病 3、有规律地生活 4、保证合理的营养 5、注意环境卫生 6、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7、保持心理平衡 第四课:人体感觉器官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体感觉器官的基础知识。 重点:人体感觉器官 难点:近视 教具:投影,眼睛模型,多媒体教室 新课导入: 一、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 1、眼 眼的构造和功能 2、耳 耳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3、鼻 鼻的构造和功能 4、舌 舌的构造和功能 5、皮肤 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二、人体感觉器官的健康标志 1、视力; (1)视力正常 (2)视野检查和眼球运动正常 (3)光觉和色觉正常 2、听力 (1)听力正常 (2)无耳鸣和眩晕现象 3、嗅觉、味觉 (三个瓶子闻:醋、水、酒精、) 三、感觉器官常见疾病与保健 1、近视 (投影演示、物理实验) 预防:(1)充足营养不偏食,少食糖; (2)课间休息 (3)注意读书写字距离和姿势; (4)定期检查视力 2、沙眼 第五课:人体的调节系统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调节系统的基础知识,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生理调节功能。 重点:调节系统的基础知识 难点:神经系统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新课导入: 动画《终极细胞战》片段引入: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生理调节功能。 一、三大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二、调节系统健康的标志: 1、一般的健康状态 2、膝跳反射(演示) 3、角膜反射(演示) 4、各项检查(投影医院的检查单) 三、常见病与健康维护 图片展示: 1、癫痫 2、呆小症 3、地方性甲状腺肿 4、艾滋病 四、人体调节系统的健康维护 1、学会科学用脑 2、注意饮食结构,不要随意进补 3、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第六课: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急救基础知识 重点:急救基础知识 难点:心肺复苏术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导入新课: 导入语: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分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愕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所以,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一、急救从家庭开始   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 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   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让生命重现辉煌   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 所谓“第一目击者”就是病人身旁、周围的人,就是广大的民众。平时积极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一旦发生意外,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病人就能及时得到周围人们的有效的救治。 三、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 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挥联络系统。   “120”——中国的急救电话号码   呼救电话讲什么: 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重要的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时间。   电话中一般要讲清以下几点:   (1)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2)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   (3)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标志处;   (4)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   急救医生根据上述呼救内容,携带急救药品装备,准确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救援。 四、急救前如何对病人进行最简单的检查? 对受伤或发病的人进行急救之前,首先必须观察病人的变化。通常在现场应检查的最简单、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心跳、呼吸。 1)心跳:婴儿每分钟心跳130~150次/分钟,儿童110~120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跳次数为每分钟60~100次,心脏跳动的节律一般与全身大动脉搏动的节律相同。检查脉搏通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最常采用手腕部靠拇指一侧的桡动脉,还可选用耳前的颞浅动脉,颈部气管旁的颈动脉等。检查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放在患者近手腕段拇指一侧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感到搏动为宜。注意不要用拇指摸脉,也不可用按压双侧颈动脉。 (2)呼吸:正常人呼吸均匀而规则,成年人每分钟16~20次,小儿每分钟可达20~30次,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呼吸的观察主要是看患者胸廓的起伏,除注意一分钟呼吸次数外,还要注意节律是否均匀,呼吸深度是否一致,呼吸时有无异常气味呼出。重患者呼吸运动极为微弱,甚至不易见到胸廓明显起伏,这时可见薄纸片或小草、树叶、棉花丝等放在患者鼻孔旁,看这些小物体是否来回飘动,即可判定呼吸是否存在。 五、家庭急救“八戒”   一戒惊慌失措:遇事慌张,于事无补。如慌慌张张用手拉拽触电者,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   二戒因小失大: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三戒随意搬动: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搬来拖去。其实,最好原地救治,切忌随意搬动,特别是脑出血,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骨折病人更忌搬动。   四戒舍近求远:急救之时,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就近送医院,特别是病人呼吸心跳濒临停止时,更不宜送较远处的大医院,要相信小医院完全有能力进行初期急救,急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再转送上级医院。   五戒乱用药:不少家庭备有药品,但使用药物的知识有限,切勿乱用。如急性腹痛,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   六戒滥进饮料: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实际上毫无必要。烧伤病人不宜喝开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禁食禁水,尤其是神志不清病人,更不能硬灌饮料,那样容易灌进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七戒一律平卧:并非所有急重病人都要平卧,如失去意识的病人应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心性哮喘病人让其取坐位,腿下垂,略伏在椅子背上更好;急性腹痛者让其屈膝以减轻疼痛;胸腔积水病人取半坐位。   八戒自做主张乱处理:平时留意学习一些基本的抢救知识,紧急关头切忌想当然处理。 六、常用急救方法 1、外伤止血法 2、心肺复苏术(录象) 第七课: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急救基础知识 重点:急救基础知识 难点:中暑急救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导入新课: 一、触电 1、症状 2、急救原则: A、发现有人触电后,立即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或用不导电的竹、木棍将导电体与触电者分开。在未切断电源或触电者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触摸触电者; B、对呼吸和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拳击复苏或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心脏胸外挤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如呼吸不恢复,人工呼吸至少应坚持4小时或出现尸僵和尸斑时方可放弃抢救。有条件时直接给予氧气吸入更佳; C、在就地抢救的同时,尽快呼叫医务人员或向有关医疗单位求援。用呼吸中枢兴奋药,针刺人中和十宣穴。在心跳停止前禁用强心剂。 3、预防   加强安全用电知识教育,定期检查维修电器设备,遵守用电规定,不能乱拉接电线,不能在通电的电线上晒衣物,不能接触断落的电线;雷雨天不要站在高墙上、树木下、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二、中暑 周璇,为30-40年代我国著名的电影演员,素有“金嗓子”之称,1957年9月,周璇因中暑高热,导致中暑性脑病,引起周围循环衰竭而死亡,年仅38岁。 1、病因 2、中暑的预防; A、避免在夏季午后太阳光最强的时间内(中午12点到15点左右)在室外长时间停留或着通风不好的室内埋头学习; B、室内保持良好通风; C、适当午睡,体育课和锻炼宜安排在上午或傍晚; D、根据需要大量饮水,以补充体内失去的水分; E、服饰的颜色要浅淡,穿宽松肥大、透气性好的浅色纯棉衣物。 F、带解署药如人丹,十滴水等,高温作业人员应供给含盐、含钾清凉饮料,也可远用中药藿香,佩兰,香薷,荷叶等煎汤代茶饮,以驱署解热。 3、处理和急救: (1)轻度:先兆中署,应急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吞服一些解署药,并给予清凉饮料,经过短时间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若还有发热,体温高于38℃,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者,为轻度中署,这时应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处,给予清凉含盐、含钾饮料及解署药,同时查刮痧或针刺合谷、人中、太冲、大椎、风池等穴位;伴有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 (2)重度:若症 状不见好转,反出现昏迷,痉挛,或皮肤干燥无汗,持续高热者,为重度中署,应及时去医院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三、煤气中毒后如何急救 如果发生煤气中毒时,首先要冷静沉着,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1、 首先打开门窗,关闭阀门,切忌打手机或打开电源 2、立即把病员搬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一氧化碳,但要注意保暖。 3、如果中毒症状较轻,可给他喝些热浓茶,这样不但可抑制恶心,而且有助于减轻头痛。头痛时可给服去痛片或APC。一般1—2小时即可恢复。 4、如果中毒的症状严重,有恶心、呕吐不止、神志不清或昏迷现象时,应立即送医院抢救,最好请救护站送到有高压氧仓设备的医院。如果拖延时间较长,昏迷可能会受到不可逆的大脑损伤。护送途中要尽可能清除他口中的呕吐物或痰液,将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5、如果呼吸不匀或微弱时,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抢救;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已停止,可在现场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即使在送医院途中,也要坚持抢救。 四、被电击伤后如何救治   一旦发生电击伤,其紧急救治步骤是:   ①立即切断电源。切断电源的方法一是关闭电源开关、拉闸、拔去插销;二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扁担、塑料棒、皮带、扫帚把、椅背或绳子等不导电的东西拨开电线。   ②迅速将人移至通风处。对呼吸、心跳均已停止者,立即在现场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至少要做4小时,或者至恢复呼吸为止,有条件者应行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③出现神志昏迷不清者可针刺人中、中冲等穴位。   ④呼吸、心跳恢复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路上还要密切注意病清变化。   ⑤对症治疗。缺氧所致脑水肿者,可使用甘露醇、50%葡萄糖等脱水;对由于肌肉强烈收缩造成的骨折及脱位,要复位、固定;对烧伤者,以暴露疗法为好。 六、毒虫咬伤急救法   1.蜈蚣咬伤。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红肿。蜈蚣的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可立即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不用碘酒。然后涂上较浓的碱水或3%的氨水。   2.蝎子蜇伤。蝎子尾巴上有一个尖锐的钩,与一对毒腺相通。蝎子蜇人,毒液即由此流入伤口。蜇伤如在四肢,可在伤部上方缠止血带,拔出毒钩,将明矾研碎用米醋调成糊状,涂在伤口上。必要时请医生切开伤口,抽取毒汁。   3.蚂蟥叮咬。被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地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震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蚂蟥很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4.毛虫蜇伤。被毛虫蜇伤后可用橡皮膏粘出毒毛。   注意事项   1.如被毒虫叮咬后,出现头痛、眩晕、呕吐、发热、昏迷等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   2.被蜈蚣、毛虫叮咬后,常在被叮咬过的皮肤上形成风疹或水泡。对于风疹,可先用酒精将皮肤擦干,然后涂上1%的氨水;有水泡的,不可因痒而用手去抓,可用烧过的针将水泡刺破,将血挤出,然后涂上1%的氨水。 第八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2、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为预防传染病打下基础。 重点:传染病及其预防 难点:三个环节 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 引入新课: 在上海有过一次人们食用被甲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毛蚶而引起的“甲肝”流行。请问毛蚶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应属哪个环节?为什么? 由复习引入新课,传染病流行时采取什么措施进行控制?怎样控制呢?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在传染病流行时,只要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其流行便可终止。 1.控制传染源:   许多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有传染性,而到了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一般我们对传染病人如何护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对病人要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对于传染病人要倍加关怀,不可嫌弃,病人有好的心情有利于早日恢复健康。对患传染病的动物,定要及时处理,如患狂犬病的狗,即使它是个可爱的宠物但也不能留。 2.切断传播途径:   有个肝炎病人,在饭店吃过饭后在他的碗下压了一个字条:“我是肝炎病人,请把用过的餐具消毒后再用”。很显然这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的目的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其实饭前便后要洗手,消灭蚊蝇等,也是切断传播途径。讲究个人卫生,消灭媒介生物等,使病原体没有机会感染健康人。 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抗病能力。此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增强体质在防病中也是很重要的。 不同的传染病预防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是要找出它的薄弱环节,要因病制宜。 人类的传染病:   传染病的种类很多,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类: 1.呼吸道传染病:   提供思考提纲,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结合教材进行小结。   (1)你认为哪些疾病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什么季节?   (3)主要传染源是什么?(注意带菌者虽然本人不发病,没有症状,但也是传染源。)   (4)病原体的主要寄生部位在哪里?   (5)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6)禁止随地吐痰和保持教室空气流通在防止呼吸道传染病上有何意义? 2.消化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侵入消化道粘膜后引起的传染病。   课前做好工作,请得过痢疾、肝炎或蛔虫病的学生,或者家里有过这种病人,对病情比较了解的学生,向同学介绍主要病症和如何感染上此病。在治疗中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病好后取得了什么教训,今后如何预防等。   以下两种传染病学生的感性认识较少,主要由教师讲解。 3.血液传染病:   主要是指蚊、虱、蚤、蜱等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因而又叫虫媒传染病。因学生对虱、蚤、蜱等很少能见到,最好有挂图、照片或录像等媒体辅助教学,以加强直观效果。   对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做简单的介绍,或者用录像等媒体进行介绍。   传染源是病人和带病原体的动物;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传播途径是生物媒介。预防办法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消灭蚊虫、虱子等。 4.体表传染病:   主要是指由于直接或间接与患病的人、动物接触,或者与含有病原体的土壤、水接触,病原体经皮肤进入人体引起传染病,所以又叫接触传染病。利用照片或录像等媒体简单介绍破伤风、狂犬病、血吸虫病、沙眼、疥疮和癣等传染病。可结合本地区情况重点介绍一两种,特别是破伤风、血吸虫病和沙眼。   病原体寄生在皮肤和体表粘膜。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注意隔离病人,做好个人卫生,不使用公用毛巾和脸盆等,不与带病原体的动物接触,最好不养猫、狗等宠物。   总结:最好联系本地区较突出的传染病实例,结合学生熟悉的实际,进行较系统的理论指导。从长远的目光分析,有利于学生今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板书设计: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四)人类的传染病:   1.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白喉、百日咳、猩红热、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消化道传染病:   痢疾、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蛔虫病、蛲虫病等。   3.血液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出血热等。   4.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炭疽、破伤风、血吸虫病、沙眼、疥疮、癣等。 第九课: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 ——如何预防与治疗流行性感冒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流行性感冒的病因与易感人群。2、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与一些治疗的方法,明确一个人必须具有健康的体质,这样才有充沛的精神来学习和工作。3、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为预防冬春季传染病打下基础。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积极有效的锻炼手段。 重点:如何预防流行性感冒 难点:对症治疗 教具: 多媒体教室,挂图两张 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的健康教育课向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预防与治疗流行性感冒”, 一提到“流感”,大家会马上联想起“流行”一词,比如歌曲、攀比、贪污等现象,现在提两个问题1、什么是流感? 2、如何预防流感? 同学们都从不同角度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但还不够全面,如何全面正确的理解呢?今天就这个问题说一说,向大家讲如下几个问题: 1、病因与流行病学2、临床表现3、预防4、治疗5、怎样进行体育锻炼 讲授新课内容: 题目:如何预防与治疗流行性感冒(板书) 一、病因与流行病学 1、流感分为三种类型:(1)甲(2)乙(3)丙 2、流行病学:(1)传染源(2)传播途径(3)易感人群 二、临床表现 1、典型流感(板书) 2、轻型流感(板书) 3、流感病毒肺炎(板书) 4、流感病毒气管炎(板书) 三.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板书) 2、病人应隔离和治疗(挂图) 3、消毒(挂图) 4、疫苗预防(板书) 5、药物预防(板书) 四、治疗 1、中草药(板书) 2、对症治疗(板书) 五、怎样进行体育锻炼(板书) 1、目的明确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是积极有效的锻炼手段。 2、进行体育锻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板书) (1)锻炼身体要全面、多样的运用各种手段与方法。 (2)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的锻炼。 (3)注意营养、卫生与合理的生活制度和习惯。 巩固和课后小结 1、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必要性 2、采取提问法 3、教师最后简要总结 4、每位同学制订一个课外体育锻炼的计划 第十课: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教学任务: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对常见的运动损伤掌握简易的处理方法。 一、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二、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 C、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得当; D、过量的准备活动致使身体功能不是处于最佳状态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缺乏经验、思想麻痹、情绪急燥;或在练习中因恐惧、害羞而产生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等。 4、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5、不良的气候变化。如过高的气温和潮湿的天气,导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发生冻狎或其它损伤事故。 6、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四、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处理 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解)、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 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八年级健康教育课教案 第一课: 自信心的培养 第二课: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第三课: 男女生交往 第四课: 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五课: 中学生的消费活动 第六课: 青春期性心理与心理卫生 第七课: 青春期性道德 第八课: 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其矫治——策划学习 第九课:维护和保持青春期心理健康——做个快乐的少年 第十课: 复习 第一课: 自信心的培养 【活动目的】 ⒈通过让学生发现和叙述自己的优点,提高个人的自尊和信心。 ⒉通过叙说别人的优点,欣赏同伴,以此增进对同伴的进一步了解和同伴之间的感情。 【活动形式】游戏、讨论、评论。 【重点难点】⒈重点: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点,树立自信心。 ⒉难点: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差生创造树立自信心的条件。 【活动准备】让学生找找各自的优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⒈游戏:《找优点》 同学们,在上课前,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找优点”。 ⑴宣布游戏方法: 请单排位置上的同学向你的同桌讲述自己身上的优点,双排位置上的同学帮着数一数他讲了几条优点。一分钟后,两人交换。 ⑵宣布游戏规则: ①同桌在讲述优点时,请你仔细听,做到不插嘴。 ②同桌在讲述优点时,请你认真数。 大家知道了吗?准备,开始……(学生互相叙述) ⒉全班交流: ⑴数一数,你讲了几条优点。 ⑵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知道在较短的时间里找出自己的优点时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只是有些优点你没有发现而已。 ⒊揭示课题: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开展一项优点“轰炸”活动,一起来找找我们身上的优点。 (板书:优点“轰炸”“) 二、活动与训练(每组四人进行活动) 刚才没一位同学都讲述了自己的优点,但是还有很多优点还没有找到。比如在品德方面、学习方面、待人接物方面、劳动方面等等。接着就请你们的同伴来帮你们找一找。让我们来做个优点“轰炸“的游戏。 ⒈分组游戏、:优点“轰炸”。 ⑴介绍游戏规则: ①小组成员发言要有秩序,不发言的成员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 ②在别人讲述你的优点时,只要听,不必表示感谢,也不可因为别人叙述不够准确而做出不应有的行为。 ③数一数同伴位你找到了几条优点。 ⑵学生进行游戏,教师巡视。 ⒉全班交流: ⑴你的同伴为你找到了几条优点?(学生反馈情况) ⑵刚才的游戏,你感到高兴吗? 三、总结 每个人都有许多的优点,我们应该正确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积极地发掘它,增强对自己的信心。 同学们,今天回家后你们可以把在身上的优点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与你们分享这份快乐。 第二课: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如何与人和睦相处 一、课程设计 与人和睦相处是融洽人际关系的一个具体表现,也是良好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具体体现。中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思想都相对单纯,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利益上的直接冲突,所以人际关系相对较为简单和容易。但是,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时期,心理素质不稳定,也没有多少社会经验,因而,不少同学不知道如何与人和睦相处。他们可能只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也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伤害了自己的自尊;他们常常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顾及自己的需要,却忽视了别人也有同样的需要等等。因此,教育学生与人和睦相处,需要教育学生有人人平等的人际交往意识,并且需要有恰当的人际交往方式工,尊重别人,相信别人,和别人交往时要礼貌和友善等。 二、课程目的:1、帮助学生认识人际交往中交往方式的重要性:2、学习与人进行人际交往的技巧 3、认识到友善行为是受人欢迎的行为 三、教学方式:1、讲述与讨论;2、角色扮演;3、问卷调查 四、课程准备:1、教师编制有关人际交往的故事 2、教师印制“人际关系自我查核表” 五、教学时间与场地:1、教学时间:1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健康教学教育课程教案(附中小学健康教学教育指导纲要).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582163.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