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整理完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方案课程教案.doc

收藏

编号:26112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407.52KB    格式:DOC    上传时间:2020-04-24
  
17
金币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 键 词:
整理 收拾 整顿 完全 完整 彻底 北师大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学 方案 课程 教案
资源描述:
,. 北师大版语文第九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课文的内容以及学习形式较以前进行了很大的修改,更贴近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有关思想,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力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册教材对课文的编排,注意训练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将课文分为10组,每组一般有2-3篇课文,进一步体现努力构建语文教材灵活开放的体系,为教师、学生留有选择、更新、拓展的空间的思想,语文课程是人文内涵最丰富的课程,对一个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本册教材更注重人文性,有利于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功能。重视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各项综合训练,关注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发展空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他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学会写摘录笔记,并养成经常写摘录笔记的好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 (3)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鼓励探究形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让学生读读比比,咀嚼咀嚼,感悟课文用词的分寸,体会词语细微的差别,呈现的主人公鲜明的形象。 (2)由于情感的激起,品尝到课文语言之美,真正做到”知识、能力、情感”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略读课文上。 2.重视学生的读,通过不同层次的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对课后问题由学生自学讨论,教师不要去讲。 4.通过教材安排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学语文的目的使用语文。 5.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摘录词句等。 6.能够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习一些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7.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8.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浏览。 四、教学方式: 1.读全文,弄清读懂了什么。 2.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学会质疑。这样,学生自己能读懂的问题不必讲,整个课堂都围绕着学生不懂的问题走,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学生的自读自悟。不仅避免了繁琐的分析,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抓住重点、难点是改变串讲串问的突破口。进入五年级,课文比较长了,教学中必须抓住重难点,进行恰当取舍,才能教之有效,学之有效,才能真正地改变串讲串问。 4.在教学中,注意加强整体综合的感受,提高学生的概括和综合的能力。重视学生对形象的感受,下大力气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五、学习方式: 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自主性学习方式的认识基础。依据一定的目标任务的设计,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实验、分工查阅资料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以个人和整体成绩为双重评价标准,既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又培养和锻炼学生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措施: 1、要以《课标》为指导,以培养目标为主旨进行教学,保证教学不偏差。 2、要在低中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加强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把三者有机地整合起来。 3、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4、加强朗读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5、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应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6、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 七、教学改革构想: 将教学课堂结构形成一个马鞍形的流程,课堂上体现三个基本环节,即从整体把握全篇文章入手→进入对重点的局部作精雕细刻的揣摩玩味→再回到文章的整体上来总结,教给学生在听说读写能力训练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八、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 马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马”为主题,编选了三篇主体课文,包括《马》《古诗二首》《巩乃斯的马》。语文天地中提供了一篇课文《马背小学》然后提供了三个练习.:《畅所欲言》《初显身手》《笔下生花》。这三个练习都涉及到了和马有关的知识,《畅所欲言》是收集和马有关的成语和成语故事。《初显身手》教材中出示了几幅和马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找出和马有关的艺术品,进行介绍。《笔下生花》提供了三个作文题目,分别是收集资料进行介绍、马的故事、想象作文。 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马在历史上的作用,探讨马现在的用途。 2、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能用自己的方法自学生字、词语。能有目的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3、提高自学古诗的能力,掌握学习古代文言的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能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单元教学难点: 理解每篇课文借助写马表达的中心。 单元课时安排: 《天马》 2课时 《古诗两首》 2课时 《巩乃斯的马》 2课时 语文天地 3课时 天 马 教学内容:   全文以简短的篇幅,精炼的文字描写了1969年出土的这一东汉时期的艺术品的造型,表现了设计者的构思和独立的匠心,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新学到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卓越”“构思奇妙”“匠心独运”等词语的意思。   2、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3、学会观察方法,培养学生在全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重点观察的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天马”所体现的奇特艺术想象力。   2、了解铜奔马在整体上保持平衡所包含的科学原理。   3、从构思设计上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为之而骄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认识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骄艳的一朵小花,我们五千年文化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就是名闻中外的艺术珍品--“天马”。   (板书:天马)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 出示生字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注意读音是否正确。   你对那些词不理解?谁能来解答?你是怎样解答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2]你认为那个字容易写错?怎样写漂亮?   2. 指名朗读课文   你从这篇课文中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你不明白?  (从课题或从不懂得句子中提出问题)质疑方法的指导。   三、学习课文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去领会一下这匹天马无穷魅力。   1、自读第一节   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朗读。   2、过渡: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3、默读全文,思考:旅游局为什么要把天马作为中国旅游的图形标记呢?   [1]朗读第二段:从这段中你体会到什么?(天马的历史价值)指名朗读   [2]天马是什么样子?特别在哪里?   小组讨论、交流:   (1)第三、五段:默读:课文描写了天马身体的哪些部位,是如何描写的?从这些描写我们知道了什么?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这是一匹难得的好马是朗读的要点。   (2)过渡:其艺术成就最淋漓尽致的体现,还在第六节。   这节写了什么?(板书:奔跑)   讨论结合理解词语。你从这段中体会到什么?   小结:同学们都知道,“马踏飞燕”的飞燕,而是一只龙雀,龙雀是传说中天上的神鸟,是传说中的风神,飞行速度很快,这匹骏马从飞燕身上飞快地踏过,而龙雀安然无恙,可见马的动作是何等的轻快。我们不由得为它惊人的速度而惊叹,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造力而拍案叫绝。   出示句子:我们不敢肯定汉明帝迎取的就是这件工艺品,但至少可以说,这种题材的工艺品在当时就是非常珍贵的。   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3)过渡:我们平时也见过许多雕塑作品,它们一般来说都有一个很大很重的底座,但这匹铜马却不是这样的,它全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足下的这只小小的飞燕上,这就有一个怎样保持平衡的问题。   自读体会,让学生充分讨论,了解天马精确的平衡,了解古代劳动人民已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   朗读指导:怎样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惊叹!   4、小结:   五、学习第七节,总结全文。                  1、齐读    2、体会中心   本节写了什么?在全文有什么作用?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学习课文,完成“日积月累”。 教学过程:   一、直奔中心,学习第3——6自然段。   1.简要回顾,指名看图说说天马的外形。   2.出示   这个飞行时的瞬间形象无比神奇,其高超的设计构思,就是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令人叹服叫绝。   ⑴理解“神奇”“高超”“叹服叫绝”。   ⑵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神奇、高超,令人叹服叫绝?   3.理解”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自由朗读思考:   [1]结合课文理解”体态轻盈”“神形兼备”的意思。  [2]作者抓住天马的哪些方面写的?怎样进行描写的?   二、读写结合,强化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强化段与段的联系的训练,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小黑板出示:”马踏飞燕”( )外形逼真,( )构思奇妙,( )被称为”艺术珍品”。    3.进行小练笔:选择一件自己喜爱的工艺品,仔细观察一下,再学习课文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和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三、交流马的成语 1、出示练习: 马 马 马 马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马 到 成 功 一 马 平 川 人 高 马 大 瞎 人 摸 马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天 马         后蹄踏飞燕           构思奇妙 飞燕安然无恙 卓越的创造才能            平 衡 课后反思: 古诗二首 教学内容: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的风格豪迈遒劲,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锐于进取的精神。诗的前四句正面写马,是实写。诗人恰似一位丹青妙手,用传神之笔描画了一匹神清骨峻的“胡马”,那骨相、耳相、跑相是一流的。后面四句转写马的品格,用虚写手法,由咏物转入抒情。杜甫此诗将状物和抒情结合得自然无间,这是匹志向远大、一往无前、忠诚可靠的骏马。字里行间,我们还感受得到杜甫、房兵曹与骏马具有同样的奔腾不息的生命活力:万里横行去啊!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剽悍、驯良、遒劲、阔绰、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词语。 2、品味、积累优美的词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整体感知马的形象。 3、了解杜甫,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志向。 4、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马的形象,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 教学难点: 品味、积累优美的词句。 教学准备: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教学时,整体感知诗意,不用逐词逐句的诗句对译,然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充分,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加以背诵。加强对比,了解诗人的背景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房兵曹胡马》,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了解沙漠草原,激发兴趣 1、用语言简介大沙漠、大草原,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2、在这一泻千里的地方,空阔辽远的地方,骏马驰骋,那是多么令人畅快啊!今天来学习唐朝诗人杜甫的《房兵曹胡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 1.自由读,注意读准诗中的几个字的读音。 2.指名读,纠正:“骁、宛、堪”这几个字的读音。 三、质疑学习 1.细读《房兵曹胡马》,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做出标注。 2.交流有问题的地方,学生互相解答,老师点拨、纠正。 (骁腾、竹皮双耳峻,借助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方法,同时借助参考书,引导学生自学理解诗意。) 理解诗句意思: (1)篇首直接点题,交代出胡马产地,令人感到它不同寻常。因为”大宛”一向以出产汗血马而著称于世。接下来写马的形态:骨相瘦劲,状如锋棱。这里表现出了诗人对马的审美情趣:他总是重视马的清骨神韵,偏爱瘦马而厌弃肥马。这种审美情趣在以胖为美的盛唐时期,不能不说是超然脱俗的。 (2)颌联写了马的外部形态。诗人略去胡马的首尾、毛色等不写,只取具有特征性的”双耳”和”四蹄”来写,形容”耳峻”,象竹筒削成;夸张”蹄轻”,能急速生风。这是对也的气质、品格的刻划,同时也借以言志,寄托情怀。 (3)颈联承接上句,品评之意,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能有这样纵横飞驰、勇往直前的马,主人真是可以与它同生共死、共患难了。 (4)尾联更是因马及人,人马合写,表达了对马主人的殷切希望之情。”骁腾有如此”是对上文的总结,”万里可横行”希望友人能够英勇杀敌,保卫祖国横行于疆场之上,立功于万里之外。这也是诗人壮阔胸怀的自我写照。 3.配乐朗读:体会古诗意境,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1)介绍诗歌的创作背景,同时指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及生平也是理解诗歌情感的方法之一。 (2)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这是诗人早期的作品,显示出了健康积极的思想。这与他后来的艺术风格有所不同。 (3)学生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作业设计: 1、背诵古诗,说说诗句的含义。 2、自学生字 3、搜集有关马的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马诗》,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引出新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关于马的诗歌。虽然也是唐代的诗人所作,虽然也是关于马的诗,但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却不尽相同。希望大家将上节课所用到的方法来学习这首诗。 三、学习《马诗》。 1、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哪位同学对李贺有所了解,讲给大家听一听。教师做适当的补充。 李贺是唐代的著名诗人,字长吉,又称“李昌谷”。李贺为唐宗室之后,自幼家贫,却才华横溢,有“少年心事拿当云”的壮志,他七岁时,就以诗歌之制名动京华。但由于他父亲名“晋肃”,“晋”与“进士”的“进”谐音,因此朝廷不许他参加科举考试,后韩愈上文为他辩解,也未获成功。李贺一生抑郁不得志,只做过一个奉礼郎的小官,终年二十七岁。 2、生初读古诗。 (1)学生自己尝试读通顺 (2)读给自己的同位听,注意将字音读准确,最好能读出古诗的抑扬顿挫。 (3)全班的范围内读一读。 3、理解诗意。 (1)学生在小组内根据自己以前学习古诗时运用的方法来读懂诗意。 (2)全班交流这首诗的意思浅显,教师只对个别难以理解的字加以指导即可。 金络脑:把黄金笼头套在马的脑袋上。络,戴、套。 何当:什么时候。 快走:指马飞奔。 全诗的意思: 大沙漠里,黄沙像厚厚的白雪;燕山山头,弯弯的月亮像钩子一样挂在天空。我什么时候才能骑上戴着黄金笼头的骏马,在秋天的大地上飞奔呢? 4、结合诗人李贺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马诗》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带着幽冷、凄婉的色彩。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并背诵。 四、两首古诗进行比较。 两位唐代诗人杜甫、李贺均写了与马有关的诗歌,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 五、拓展 1.背诵两首古诗。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马的古诗,说一说。 作业设计: 1、写本课的生字。特别指导”骁”。 2、背诵《马诗》。 3、尝试说一说两首诗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巩乃斯的马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读后使人回味无穷的文章。文章描述了我在新疆巩乃斯草原在一场来势凶猛的暴雨冲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文章描述的场面令人震撼,又使人倍感鼓舞,赞颂了在困难面前临危不惧、镇定、从容的品格。 教学目标: 1、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结合上下文理解“争先恐后”、“前呼后拥”、“淋漓尽致”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感受课文内容,同时练习积累本篇课文的词语。 2、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借助交流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描写的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 教学重、难点: 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方法: 读中感悟,知道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受到感染,并且要加以想象,想象群马奔腾的场面,指导学生边读边领会。读写结合,学习语言文字,学习其中的比喻句等。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感受文章描写的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天马》和两篇有关写马的古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当代散文家周涛写作的《巩乃斯的马》。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将字音读准确,将课文读通。 2、理解词语,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读完后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自由交流,鼓励学生运用文中优美的词语,做到活学活用。) 4、出示草原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师:谁能来描述一下你看到的画面。 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此刻一阵暴雨来了,来的很快,你来想像一下有多快。 5、出示课文第一段,说说课文是怎么描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6、交流课前查阅的“巩乃斯”草原的知识简介。 三、精读课文 1、就在那场暴雨的冲击下,我见到了最壮阔的马群奔跑的场面,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呢?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感受一下,都描写了哪些场面?(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形成感知,了解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2、学生交流感受,推举中心发言人表达小组的意见。 3、刚才我们了解了暴风雨来后万马奔腾的场面,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给我们描述的这段文字特别有震撼力,那么再一次默读课文,找出你感触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在旁边做出批注。 (借助这次交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感受临危不惧、从容镇定的品格。) 4、集体交流感受,注意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争先恐后、”“前呼后拥”、“淋漓尽致”等词语)谈体会。 五、指导朗读 1、这么美的课文,这么壮阔的场面,同学们一定想美美的读一读,找出你喜欢的段落认真的朗读。 2、用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六、总结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收集和马有关的绘画、摄影、邮票、音乐等艺术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二、拓展想像,体会课文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看眼前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教师配乐吟诵 2、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3、你看到的画面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如果此时此刻,就站在草原上,面对这样的景象,你想说些什么? 4、美读第3段。 三、朗读全文: 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1、小组交流:从对暴雨中马群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感受? 2、面对这样壮阔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 两段描绘的夏日雨中群马狂奔的场面,是力量的展示,是生命的赞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不放在它们的眼里。它们自由,它们奔放。 作者这样就将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马的赞美和对自己追求自由的情感从而得到自然的流露。借助于特定的物来表现特定的情感,让读者在对物的感知过程中,自觉地理解文章主题,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括段意。 4、课文第二自然段用了不少比喻句,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课文描写的马群奔跑的壮阔场面。 四、学习生字 1、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指导写法。 2、教师巡回指导,将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集体订正。 五、摘抄佳句 1、朗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好词、好句与小组同学交流。 2、摘抄好词好句。 作业设计: 1、熟读课文。 2、预习语文天地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语文天地一 教学内容: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四项内容,包括:拓展阅读《马背小学》、畅所欲言、初显身手和笔下生花。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灵活,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   2.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马背上的小学》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解决。想一想围绕“马背上的小学”写了哪些内容?   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   3、小组交流。   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   4、全班讨论。   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   二、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   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再次阅读短文《马背上的小学》。   2、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   3、短文有几个自然段?   4、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   5、分小组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畅所欲言。   1、课前搜集民间传说,生动、流利地讲述有关马的成语故事。   2、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   3、小组交流。   4、全班围绕“马”这一主题进行成语故事会。   二、初显身手。   1. 通过课前预习,你都搜集到那些有关马的作品?谁愿意展示给同学们看一看?   2. 你对其中的那些作品最感兴趣?为什么?   3. 评选最佳小骑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笔下生花 教学过程:     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选一个题目写一写马。   ★你收集了那么多有关马的作品,又选出了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现在把”它”写下来吧。   ★以《枣红马的故事》《马和汽车》《令人叫绝的马术比赛》等为题,也可以自拟题目。   ★想象作文:马的未来。    1. 要写好有关马的作文,你认为需要注意些什么?   2. 你打算如何来写这篇作文?   3. 小组交流,共同完成协作提纲。   4. 全班交流协作提纲。 作业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奇 观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奇观”,三篇主题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红树林》,一篇拓展阅读《海市》,一个语文天地,旨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细心观察家乡的事物。 单元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不断总结学习方法,正确评价自己,提高课内外结合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单元教学难点: 提高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初步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 《雅鲁藏布大峡谷》 2课时 《浙江潮》 2课时 《红树林》 2课时 语文天地 3课时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内容: 这篇课文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处的形成、与它有关的世界之最,它是一个自然博物馆、它是世界最后一块秘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世界奇观——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之情,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自豪与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2、学会理解生字新词,学会课文中的说明方法:列数字、对比和举例。 3、初步学会列提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列提纲。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说一说你见过的最壮观的自然景观。 老师这儿有几幅图片还有一首歌,大家看一看听一听,想想是哪儿的风情?(听歌曲《青藏高原》。) 这节课我们来欣赏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你对哪个地方感兴趣,用笔画下来。 2、学生边读边画,教师巡视。 3、回答问题:哪个地方感兴趣。 三、精读课文 (一)、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地方。再读喜欢的段落,并说明感兴趣的原因。 (二)、全班交流 1、课文中关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还有一个美好的传说呢!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传说。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形成的。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数字、比较说明法) (3)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用数字具体说明了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多深、多长;通过比较是我们进一步明白了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奇观。) (4)指导朗读:数字重读,以体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 3、过渡:雅鲁藏布大峡谷还有更神奇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读第四自然段,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样的无与伦比。 4、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被称作“西藏江南”? (1)学生边默读边做好批注。 (2)你知道雅鲁藏布大峡谷里景象奇异的原因吗?交流课前所查找的材料: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什么会成为自然博物馆。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 5、学习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想? (2)为什么说“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出示重点句:这里有最纯净的天空,最飘逸的云彩,最雄伟的雪峰,最漂亮的大拐弯,最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最美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比较:这里有非常纯净的天空,非常飘逸的云彩,非常雄伟的雪峰,非常漂亮的大拐弯,非常丰富的宝库,这里的确是世界上非常美丽、非常令人向往的地方。 “非常”和“最”有什么区别。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3)所以说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引读)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总结: 通过学习这一课,你一定有积累了很多好词佳句。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领略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景象。希望同学们多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写提纲,理清课文顺序。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明理由。 二、学写提纲 1、概括课文的段意 (1)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 (2)全班交流。 (3)总结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就是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连起来) 2、过渡:还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那就是写提纲。 3、弄清什么是提纲。 提纲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用几个字或词归纳出来。 4、出示书上12页的提纲。 交待雅鲁藏布江(1) 神奇的大拐弯(2) 世界之最(3) 自然博物馆(4) 最后一块秘境(5) 5、再读课文,说说对提纲的认识。 6、练习写提纲,巩固所学知识,写《巩乃斯的马》的提纲。 (1)学生再读课文后练写 (2)全班交流。 (3)修改自己的提纲。 三、总结 同学们学会了给课文列提纲,进一步弄清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了列提纲的好处。以后尽量学着给课文列提纲,对大家的写作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作业设计:预习《浙江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浙江潮 教学内容:   “际天而来”、“吞天沃日”,这该有多么雄伟、气势磅礴啊,这就是被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潮”。课文带领学生走近浙江潮,感受那磅礴的气势,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美观书写本课生字6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好古文的读法。   3、运用电教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通过古今文字的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通过感受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古今文字的对比,感悟祖国语言的魅力,增强语感和对祖国语言的由衷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按时间顺序给课文分段,理清作者的思路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 2、结合课文理解“横贯”、“天下奇观”、“人声鼎沸”、“风号浪吼”、“涨”等词语及比喻句。 教学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将首次接触到文言文,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2. 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能说说第一次读古文的感觉吗?   3. 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些困难吗?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   1. 各小组分两步来解决问题:第一,认真读课文,先把课文的大概意思读明白;第二,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顺。时间暂定五分钟。(生合作学习。教师很认真地逐组巡视辅导。)   2.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评价、纠错)   3. 指读课文:课文读通顺了吗?谁来试一下?(评价)   4.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把握古文的韵律读法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 围绕着“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来感受浙江潮的伟大。   从哪里能看出浙江潮是伟观呢?请你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形:仅如银线等色:玉城雪岭等   声:如雷霆势:震撼激射   2. 指名回答:远——近——气势—诗歌评价   3. 指导美读: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你能读出你的感受吗?   4. 教师配乐范读,学生练读,指读。(古筝曲)   5. 再读古文,说说为什么称浙江潮为”天下之伟观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交流。   6. 指导朗读:将你感受到的浙江潮读出来,注意读出气势读出古文特有的韵律。   四、拓展运用   1. 其实描写浙江潮的文章有很多,老师又给你带来一篇。出示《钱塘江大潮》,请你读读,感受一下这两篇课文有什么不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 指名读,说感受。   五、课堂小结:   虽然本课只有短短四句话,却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浙江潮,感受到了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你的感受朗读出来吧!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古文描写的浙江潮,简洁、传神。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现代散文   板书课题:观潮   看看两者有哪些不同?   二、检查预习:   1、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生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   学生进行交流,纠正读音   2、指名朗读本课生字新词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4、学生质疑   三、学习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整理完全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方案课程教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eliwenku.com/p-2611295.html
关于得利文库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  

收起
展开